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天命:從大業十二年開始 > 第一百一十五章 對射弓弩步卒出

第一百一十五章 對射弓弩步卒出(1 / 1)

推荐阅读:

李文相中軍陣的東側。

馮金剛與鄭智果兩陣,相隔五裡,並排而列。兩陣以步卒為主,各約兩千人馬,結成的俱是方陣。陣前各臨時布置了一些鹿砦、拒馬。兩陣中,旌旗如林,戰士們持著矛、盾、弓、弩等種種兵械,依次展開。戰鬥尚未打響,為保持體力,除少數軍將、警戒外,其餘將士悉皆坐地,保持靜默。誰都知道,惡戰將起,靜默而悶熱的空氣裡浮動著令人不安的肅殺。

一絲風也沒有,汗水沿著額頭滑落,卻無人擦拭。每個人的目光都凝重而堅定,仿佛能穿透這沉悶的空氣,直視即將展開的鏖戰。在這片死寂中,蟬鳴早已無聲,唯有一個個的心跳聲如鼓,回蕩在每個人的胸膛。空氣中彌漫著緊張的氣息,仿佛時間都凝固了。

前兩次反攻的戰場,也是在這裡,留下的血跡與泥土混合,形成了一灘灘黑褐,打掃戰場時未有收拾乾淨的斷箭、殘刀,仍散落在地,如在無聲訴說著剛剛過去的慘烈與英勇。兩陣中,有的將士看到了這些東西,但很快,他們的目光就投向前方,望向數裡外宇文智及部的軍陣。

從所見估算,宇文智及軍今日出戰的兵馬,至少得近兩萬。

兵力上,其軍是城東漢軍的一倍多。

既在兵力上占優,宇文智及所列之陣,也就比城東漢軍為多。他的主力軍陣也是五個,分彆對應城東漢軍王君廓、“高雅賢”、李文相、馮金剛與鄭智果五陣;此外,在兩翼各添設了一陣,並在後邊亦增設了兩陣,做為預備隊,總計組陣八個,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扇形陣勢。

可以望見,宇文智及諸陣裡的將士,這個時候,亦是大都坐地,休養體力。

雙方十餘陣,排列在廣袤的原野上,幾將城東永濟渠、黃河之間可用的戰場鋪滿,如從半空望下,可見之,宛如一幅巨大的棋盤,紅黃分明,遙望對峙,便似兩張繃緊的弓弦蓄勢待發。

——黃色,是隋官軍的戎裝服色;紅色,是前陣子才正式定製的漢軍戎裝的色彩。卻為何選擇紅色?一個是李善道的偏好,他的嫡係部隊,本來用的就是紅色為戎裝之色;再一個,紅色,是火焰之色,也是隋末以今,大部分義軍所選擇的戎裝顏色。首義舉事的王薄所作的《無向遼東浪死歌》中,第一句唱的就是“長白山前知世郎,純著紅羅錦背襠”。且也無需多說。

城北望樓上,宇文化及聽到的率先在城東響起的鼓聲、號角聲。

就是於此刻,響起在了城東!

係從宇文智及的中軍傳出。

鼓聲如陣陣躁雷,號角聲尖銳刺耳,瞬間打破了城東戰場的寂靜。

“什麼時辰了?”宇文智及踞坐胡床,抓著盛冰酪的玉杯,聽著熱血激昂的鼓角聲,問道。

從吏看了眼望樓邊上擺的日晷,答道:“回稟大將軍,辰時二刻。”

辰時二刻,按後世時間,即上午七點半。

宇文智及點了點頭,用玉杯涼了涼臉頰,傲慢地說道:“午時前,本大將軍要聞到捷報!傳令各部將士,本大將軍已令屠牛殺羊,為他們備好慶功酒,隻待凱旋。”

……

沉重的鼓點擂動大地。

宇文智及軍五陣,各出部分兵馬為前鋒,組以銳陣,向城東漢軍五陣發起試探性進攻。

所出之五陣兵馬,對應馮金剛、鄭智果兩陣的宇文智及軍兵馬最多,俱是兩千,其餘三陣各約千人。這些都是步卒。又在五陣步卒的右翼,宇文智及遣出了輕騎千人,充作護衛與策應。

五陣宇文智及部兵馬,以關中驍果為主,配以江淮兵。命令各陣出戰的鼓角聲適才響起後,各陣出兵的速度有快有慢,前進的速度也有快有慢。此際望去,隻見這五個出戰的銳陣,如五支離弦的利箭,以前後不一之勢,分布野上,射向漢軍五陣的陣前,塵土飛揚,氣勢洶洶。

前進速度最快的是攻向鄭智果、馮金剛兩陣的宇文智及軍前鋒。

敵我陣間的數裡距離,轉眼即過。這兩個前鋒銳陣,在漢軍強弩射程的邊緣暫停下了腳步。後排的盾手前移,巨大的櫓盾轟然落地,層層疊疊,築成移動的鐵壁。盾隙間,無數弓弩寒光閃爍,直指前方漢軍馮金剛、鄭智果這兩個相隔五裡,互為犄角的軍陣。

今日此戰,因為宇文化及部的主力在城北,故而出兵最多的仍是城北,但如前所述,其實今日宇文化及進攻的重點,卻是城東。他的整體戰術是,先借竇建德、高雅賢的叛變,將城東的漢軍擊潰;隨後,趁此勝勢,再向城北、城西的漢軍發起全麵的進攻。

而又如前所述,城東這廂的戰場,宇文化及製定的具體進戰部署,是為先佯攻鄭智果、馮金剛兩陣,以此調李文相、王君廓兩陣支援,待李、王兩陣,主要是李文相陣分兵,以及竇建德、高雅賢臨陣作亂以後,再起伏兵,集中兵力,轉向主攻作為城東漢軍主將的李文相陣。

這叫做“射人射馬,擒賊擒王”,將李文相陣擊潰後,再接著擴大戰果,以求城東之全勝。

故而,首先“佯攻”的鄭智果、馮金剛兩陣的宇文智及軍的這兩部兵馬,某種程度來說,實際上是相對重要的。至少,這兩部兵馬需要先鄭智果、馮金剛兩陣的陣腳攻動,使其處於下風,方能誘使李文相、王君廓分兵馳援。又因是,攻擊鄭、馮兩陣的這兩部兵馬,實為精銳。

兩部兵馬,均是宇文智及從關中驍果中選出的敢戰營頭。

攻擊鄭智果陣的此部兵馬的帶隊軍將名叫元烈;攻擊馮金剛陣的名叫賀蘭敏。這兩人都是將門之後,從前朝時,其父、祖輩就在軍中效力。兩人而下俱為一部驍果之主。

賀蘭敏所率之部的進速,比元烈部又快了一點。

他轉望了下右邊的元烈部,見元烈部盾牌成牆,也已做好了攻擊的預備,就不再拖延,按刀下令,命令本部立即展開攻勢:“傳令,砲車拋擲、弓弩引射!”

五百名弓弩手出列,在重盾掩護下,推進至漢軍陣前百五十步處,——這個距離,是軍中常用的強箭的射程極限。隨著淒厲的哨音,密集的弩矢如同黑色的鐵雨,帶著死亡的尖嘯,潑向馮金剛陣!四五輛跟在銳陣後的投石車,咯咯吱吱的扯動機關,巨石也翻滾拋出!

……

對麵的馮金剛陣,早就在陣前組成了盾陣。

盾牌上瞬間釘滿了箭鏃,發出“咄咄”的悶聲。弩矢的穿透力驚人,兩波箭雨過後,頗有盾牌被射裂、射碎。盾牌後的盾牌手、戰士或有中弩矢倒地者,但馮陣並未因此就亂。後邊的戰士迅速近前,將負傷、或被射死的將士拖到陣後,替補的盾牌手填補空缺,陣型依舊穩固。

陣中的望樓上。

馮金剛眯著眼,眺望賀蘭敏部射來的箭雨、投來的巨石。恰好一枚巨石呼嘯而至,砸中望樓一角,木屑飛濺。幾個親兵嚇了一跳,下意識的就撲過來掩護馮金剛。馮金剛把他們推開,麵不改色,冷哼了聲,說道:“在老子麵前動弩,魯班門前弄大斧麼?傳令,還射!”

卻這馮金剛,是跟從李善道投奔瓦崗的十三元從之一,李善道獨為一軍後,他最初在李軍中任的職務就是弩營的營將。——當時李善道的部曲還不很多,強弩、勁弓等軍械也比較缺,故此專門組建了一個弩營,集中使用。馮金剛通過這段經曆的鍛煉,已然是深諳弩術。

床弩率先發出撕裂空氣的轟鳴,粗大的箭矢如標槍般激射而出,越過敵我兩陣間的空曠地帶,射落在了賀蘭敏部盾陣之上。盾牌頓被洞穿,數名盾牌手被穿透了軀體,被釘在地上。接著,馮陣中普通弩手組成的弩陣緊隨其後,弩矢如暴雨傾瀉,賀蘭敏陣中慘叫聲不絕於耳。

……

慘叫聲中,賀蘭敏的弩矢攻勢,為之一滯。

指揮盾陣、弩隊的軍將,催迫兵士將被射死的盾牌手、弩手的屍體往後搬送。然而,馮金剛陣的兵力儘管不如賀蘭敏部多,弓弩的配比卻超過了賀蘭敏部,且訓練有素,弩矢的命中率很高,試圖搬動屍體、清理道路的隋兵,剛一俯身,便相繼好幾人被漢軍弩箭射中脖頸,直挺挺地倒在同伴的身上。鮮血,浸透了乾裂的土地,蒸騰起刺鼻的腥氣。

這段時日,與馮金剛部交戰的宇文智及軍,多是彆部,賀蘭敏是今天才換上陣的。他沒有領教過馮金剛部的弩矢威力,眼見此狀,饒以他沙場宿將,不覺亦是吃驚。但畢竟是老將了,征高句麗這樣的大場麵,賀蘭敏也見識過,遂很快穩住了心神。他調整部署,下令說道:“弓弩分向兩翼,壓製馮賊中軍!櫓盾陣穩住,無俺令,不得擅退,耗光他們的弩矢!”

正麵對射,不大占便宜,就改變戰術,改從兩翼夾射。

不愧是十餘萬關中驍果中的精銳,命令傳下,賀蘭敏部的盾牌手、弓弩手,依照平時的操練,便即調整隊形,除留下了少半依然在正麵對射,其餘的分向兩側,對馮陣形成了夾擊。

……

馮陣望樓上。

一將問道:“將軍,賊分兩翼,夾射我陣,如何應對?要不要我陣也分兵兩翼,對賊反夾擊?”

又一將說道:“將軍,賊自以為兵眾,不僅使盾、弩手居前,而且壓得頗深,距我陣不過百餘步遠近,不如我陣趁機突襲,先將其盾、弩殲滅!末將願引兵百人,完成此任!”

馮金剛掃視當前敵陣。

賀蘭敏陣的弓弩手分向兩翼後,其陣現下的態勢,大致如此:軍陣分成了前後兩個部分,前部分是盾牌手、弓弩手,人數較少;後部分是重、輕步兵。前部分的盾牌手、弓弩手在正麵、兩翼射擊,後部分的重、輕步兵在後部待命,擺出了一副隨時準備衝鋒的架子。

馮金剛考慮了一會兒,說道:“賀蘭敏使盾、弩這般深壓,不排除他有後手。也許,他正在等的就是我陣遣兵突襲。‘突襲’此策,不可用之。至若也分兵兩翼,亦不必。傳俺軍令,三弩歇一,三弓歇一,減緩射擊頻率,佯裝弩矢不足。待賊深入,再弓弩齊射,給以打擊!”

軍令即刻傳下。

弓弩手們依令而行,引射漸稀,射擊節奏也明顯放緩。

……

“果如將軍所料,賊弩矢不足,射上一陣,便就稀疏下來!將軍,我部甲卒養精蓄銳,待戰已久,可突進矣!”賀蘭敏陣中,一個從將大喜過望,向賀蘭敏建議說道。

賀蘭敏沒有急著做決定,摸著下巴,反複地細觀了多時馮陣的動態變化,隨之轉過頭,望向西邊的元烈部和東邊的其餘己軍三部,又望了一下元烈等部的進戰狀況。

元烈人如其名,是個急性子,他卻已向鄭智果陣展開了步卒進攻。其部與鄭陣對射的箭雨下,元烈披掛重甲,右手挾矛,左手提刀,身先士卒,親率甲士兩團衝鋒,呐喊聲遙遙可聞。

東邊的其餘己軍三部,攻李文相、“高雅賢”兩陣的這兩部,尚未發動步卒的攻勢,暫還隻是以弓弩對射;攻王君廓陣的這部,則與元部、鄭陣的戰鬥情況相同,也已展開步卒進戰。

——不過與元部、鄭陣不同的是,主動進攻的並非隋軍,是王君廓部。他派出了步卒一團,冒著箭雨,企圖進攻列於這部隋軍側前的弓弩陣。

望見王君廓遣出的這步卒兩百人,突進未遠,就在弩矢、箭矢的打擊中不得不撤退。

賀蘭敏輕蔑地笑了一笑,說道:“聞王君廓狡詐,不過爾爾!隻以一團散沙之勇,豈能撼我堅陣?”做出了決定,令道,“戰前,大將軍令,今日此戰我部與元將軍部協同,共同擔負先攻之任。元將軍部已突進,我部當跟進,命甲士整隊,一刻鐘後,發起進攻!”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