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帶著鐵路到大明 > 第514章 朱元璋微服私訪記(二)【求追訂】

第514章 朱元璋微服私訪記(二)【求追訂】(1 / 1)

推荐阅读:

“兒女都婚配了吧?”

“自是婚配了,不過小女兒前年才嫁出去,咱陪了六七貫的嫁妝哩。好在如今小兩口日子過得不錯,去年給咱生了個外孫,二女婿也知道孝敬咱。”

“大女兒呢?”朱元璋像普通人聊家常般地詢問。

李老漢神色一暗,道:“大女兒十餘年前就嫁人了,那時家裡窮,婆家也窮,大女兒懷上後沒照顧好,難產,婆家保住了孩子,可咱大女兒卻沒了。”

“可憐她三四歲就開始幫著家裡乾活兒,去了婆家也受累,懷孕還幫著鋤地···一點福沒想到人就沒了。”

“咱心裡有怨氣,如今跟大女婿家都不怎麼來往了,也就逢年過節,大女婿會帶著外孫過來一趟。”

朱元璋沒想到隨口一問,竟扯出李老漢這麼件傷心事,這讓他想起了兩個因難產去世的妃子,一時也頗為傷感。

“李老弟,人死不能複生——好在如今你家日子過得不錯,二女兒也有個好歸宿,看開點吧。”

“黃員外說得對,人生就是有許多坎兒,甭管邁沒邁過去都得看開。”

兩人說著,又乾了一杯。

“李老弟的兒子、兒媳呢?”朱元璋又問。

“兒子在附近的采石場打工,女兒則在州城裡的紡織廠做織工。”

朱元璋微微點頭,笑道:“李老弟有福氣呀,兒子、兒媳竟都能賺錢,尤其是那紡織廠的織工,聽說賺得可不少,怪不得能蓋起這三間大瓦房。”

李老漢道,“要說這算有福氣,咱村裡有福氣的多著呢——說起來也是托洪武皇爺的福,不僅趕跑了欺壓咱們的韃子,還讓咱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

聽見這話,屋內的李貴、侍衛將官乃至劉長安、劉若月都麵色古怪。

朱元璋卻是心裡暗爽:這種被老百姓當麵誇讚的感覺真不錯!

李老漢則繼續道,“就說那采石場的活兒,咱年輕時也乾過。但那時采石場的活兒一個是難得——當時滁州的采石場可沒現在這麼多,若有正經雇人的,十裡八鄉的漢兒都搶著去乾。”

“但哪怕是正經的采石場,一個月也才能賺個百十文,還不管飯。”

“這還算好的,若是倒楣被騙進了那東家黑了心肝的采石場,就淪為礦奴了。彆說賺錢養家,要不了幾年人都沒了。”

“如今官府對采石場管得嚴,甭管官家的、私人的,采石工一月薪酬都不低於一貫,好些還管吃、管住。”

“最主要的是如今采石場多,雇工多,不然咱家那小子未必能撈到這份工。”

朱元璋聽得麵露微笑,隨即問:“那滁州這邊如今可還有黑采石場?”

“瞧黃員外這話說的,啥時候會沒黑礦場?隻不過多與少罷了。如今雖官府查的嚴,但咱聽說深山裡麵還有幾家。”

說到這裡,李老漢下意識看了眼門外,隨即指了指上方,壓低聲音道:“都是上麵有人的,聽說有的還跟勳貴家有關係哩。”

“這樣啊。”朱元璋老眼微眯,閃過一抹不易覺察的寒光。

李老漢接著又低聲道:“其實黑采石場還不算啥,咱聽說山裡還有那黑金礦,說是進去一趟要能活著出來,至少能賺個百十貫!”

“咱家那傻小子曾想去來著,讓咱給攔下了——有些錢有命賺未必有命花呀。咱家日子如今過得比十幾年前不知好了多少,要懂得知足。”

聽了這番話,朱元璋眼神更加森冷了。

如果說黑采石場是小事,那麼黑金礦就是大事——大明的金礦隻有朝廷能開采,民間私人開采就是偷盜國家的錢財。

回過神後,朱元璋吃了幾口炒雞蛋,問:“李老弟怎麼不說兒媳的事兒?”

“兒媳?”李老漢大約是酒喝多了,老臉紅著道,“咱都不好意思說——她那紡織手藝還不如咱渾家呢,沒成想竟也能被那紡織廠招上,還一個月開給兩貫多的薪酬。”

“咱之前雖然奇怪,卻也沒多想,隻當遇到了好東家。後來才知道,那紡織廠負責招工的管事就不是個東西,專門挑年輕、好看的姑娘招進去,好占便宜。”

“知道這事後,我就想讓兒媳辭了那份工,可兒媳非要說,隻是廠裡少數幾個姑娘跟管事勾勾搭搭,大多數女工都是做正經事,她也是做正經事的。”

“黃員外,你說說,廠裡有那麼個管事,裡麵女工的名聲怎麼好得了?果然,沒過多久咱就聽見村裡人笑話咱家兒媳紅杏出牆,老臉都沒地兒擱了。”

“要不是念著她是兩個孩子的娘,咱也到廠裡仔細打聽過,她確實沒摻和那些不好的事兒,早就讓兒子把她休了!”

朱元璋皺眉道,“你兒媳既是正經做事,那也怪不得她,該怪那勾引女工的管事——你們怎麼不找東家說道?”

李老漢搖頭,“那人是東家的小舅子,他不會管的。”

朱元璋又道,“那人可曾與已婚婦女通奸?若有此類事,大可上官府告他。”

李老漢又搖頭,“這咱就不知道了···就算有,咱小老百姓也不好為這點事去告他呀,不值當。”

朱元璋跟李老漢這邊吃得慢,其他人那邊沒聊天喝酒,卻是沒多大會兒就吃完了。

忽然就聽見李老漢渾家聲音高了好幾度,“咋又要錢?昨天不是才給的五十文麼?!”

朱元璋循聲看去,便瞧見李正在其奶奶麵前低著頭,揪著衣角不吭聲。

李老漢也聽到了,不悅道:“咋了?學校讓交錢就給他嘛,幾十文咱家又不是出不起!”

李老漢渾家道,“當家的,你是不知道,昨天說學校讓交補課費已經給了五十文,今天又要,問他做什麼的,他也說不出來。”

李老漢招手,將李正叫到身邊來,吐著酒氣問:“乖孫,跟爺爺說,怎麼又要五十文?是不是昨天給的錢丟了?還是買什麼花了?”

李正搖頭。

“那是怎麼回事,你倒是說話呀?”李老漢脾氣上來,拍起了桌子。

大約是被嚇到,李正一癟嘴哭了,“錢讓王虎頭他們幾個要去了,嗚嗚···”

李老漢皺眉問:“啥叫被王虎頭要去了?王虎頭是誰?你欠他錢了?”

李正抽泣著、斷斷續續地道:“王虎頭是三年級的學生,有好幾個跟班,在學校裡專門欺負人,還讓咱們交保護費。”

“竟有這種事?”李老漢驚訝,“他欺負你你不會還手嗎?不會告訴學校老師?”

李正擦了擦眼淚,道:“王虎頭都十二歲了,長得又高大,學校裡沒人打得過。他還是校長的侄子,說誰要是告訴老師,學校就開除誰。”

“這這····”李老漢聽完氣得胡子直顫,拍桌子道:“這不是欺負人麼?!”

朱元璋則眉頭緊皺,跟著道:“確實欺負人——李老弟,你就帶著孩子去學校把事情告訴老師,看他們如何處置。”

李老漢雖然有點醉,腦子卻沒糊塗,道:“那王虎頭要真是校長侄子,隻怕學校就算不開除咱孫子,也不會處罰那王虎頭。”

“而且,要為這事傷了校長麵子,咱孫子隻怕在學校呆不下去呀。”

“算了,咱下午還是送孩子去學校,把那錢交了——以後凡是要交錢的時候,就送孩子去,也不費多大事。”

聽李老漢選擇息事寧人,朱元璋也沒再勸。

不過吃了會兒,他想到什麼,忽然問:“李老弟,先前孩子說交補課費是怎麼回事?”

李老漢道,“補課費就是放學之後,學校老師會給學生多上一節課,不在學校安排之內,自然要交補課費。”

“雖說是自願,但其他孩子都補課,你家孩子不補,學習哪裡跟得上?”

“說起來,補課費雖貴,倒也沒什麼,可學校老師非要讓孩子們用鎮子上那一家商鋪的紙筆——那家商鋪紙筆比彆家貴了三成呢,依咱看,多半是學校哪位老爺家開的。”

聽完此事,朱元璋臉都有些黑了,也沒了胃口。

他萬萬沒想到,才到滁州,才走訪第一個村落,就探查出這麼些事來。

所說除了不確定有沒有的黑金礦是大事,其他都算小事。可正是這些小事,說明這地方的官府、學校都存在一定問題,縱說不上吏治腐敗,卻也存在一批蠹蟲。

放下碗筷後,朱元璋不顧李老漢的盛情挽留,以要趕路為由離開了村子。

回到馬車上,朱元璋便道:“將成紀叫過來!”

李貴吩咐下去,很快一名相貌普通、精明內斂的中年漢子過來了,卻是穿著一身錦衣衛同知的官服。

如今的錦衣衛規模遠比原理上要大,組織結構也更加嚴密,因此在指揮使之下設有四名同知。

朱元璋要走訪地方,肯定有用到錦衣衛的地方,因此由四名錦衣衛指揮同知之一的成績,帶領一部分錦衣衛精銳跟隨。

待成紀行禮後,朱元璋直接吩咐道:“第一件事,派人秘密察訪滁州黑礦場情況,看看有多少家各類黑礦場,又是否存在黑金礦。”

“另外,要儘可能的查清這些黑礦場東主的背後都有哪些關係。”

“若有與官員、勳貴相關聯的,還要查清彼輩是否知道黑礦場之事,又是否與黑礦場東主存在利益輸送關係。”

成紀聽了神色一凜,心道:這回怕是有不少人要倒黴了。

朱元璋則接著道:“第二件事,派人去查一下滁州各個學校的官吏、老師,看看存在多少以公謀私、仗勢欺人的情況。”

“至於第三件事嘛,派人去查一下滁州城的王氏紡織廠東主的小舅子,查清此人有哪些劣跡,是否違犯律法。”

聽到這裡,成紀不禁心裡直嘀咕:皇上(習稱)怎麼連這種小事都管?

他麵上卻是乾脆的應下了,然後便去調遣隨行的精銳錦衣衛諜探去辦。

朱元璋則是與大隊伍彙合,往滁州城行去···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