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業不信邪,抽出最薄的那片,僅零點零一毫米厚的塞尺。
他試圖將金屬片塞進軸承座圈平麵和鐵砧的接觸麵之間。
他換了好幾個角度,可無論怎麼努力,都根本插不進去!
這意味著,這台土製磨床加工出的平麵,平整度已經超越了他這套精密塞尺的測量極限!
李建業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
他還不死心!
拿起零件對著光,眯眼去看圖紙要求難度最高的內孔光潔度和同心度。
但憑借幾十年老師傅的經驗,他隻一眼,心臟就猛地一抽!
那內孔表麵光潔如鏡,看不到一絲刀紋!
這……絕對是頂級優品!
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一個他眼中不過是運氣好的農村小子!
用一堆他眼中連回爐資格都沒有的廢銅爛鐵!
造出了一個讓整個機械廠都自愧不如的精密零件!
這不科學!
他那幾個原本想看笑話的徒弟,此刻也看出了師傅的窘迫和震驚,一個個目瞪口呆,如同見了神仙下凡。
周鐵牛和老孫頭則像打了勝仗的老將軍,昂首挺胸,臉上是毫不掩飾的自豪和若有若無的嘲諷。王崇軍更是掏出寶貝鋼珠,在手裡不停地盤著,發出清脆的響聲,仿佛在為兒子助威。
李建業的臉色由白轉紅,由紅轉青,最後變得醬紫,精彩極了。他感覺全車間幾十道目光像燒紅的鋼針,紮在臉上、心上,火辣辣地疼。
他想說幾句場麵話挽回顏麵,比如“這隻是僥幸”,或者“外觀好不代表穩定性”,又或者“材料不行用不久”。
但看著手裡那藝術品般完美的零件,任何辯解都顯得蒼白無力,可笑至極。
最終,李建業所有的驕傲和傲慢徹底崩潰。他像被抽乾了力氣,胡亂將測量工具塞回牛皮公文包,嘴裡含糊不清地嘟囔了一句:
“走了……走了狗屎運……”
他再也待不下去,甚至不敢再看王鐵山一眼,幾乎是逃也似的,帶著同樣失魂落魄的徒弟,在眾人嘲弄鄙夷的目光中,狼狽不堪地逃離了車間。
就在他那輛吉普車倉皇卷起煙塵,逃離軍墾農場時。
農場總部,馬援朝場長辦公室裡那台紅色加密電話,突然響起一陣急促刺耳的鈴聲!
馬援朝心中一凜,快步上前接起電話。
電話那頭,傳來地區軍分區後勤部領導無比嚴肅,卻又壓抑不住一絲興奮的聲音:
“是馬援朝同誌嗎?!”
縣機械廠那輛象征技術權威的吉普車,倉皇逃出軍墾農場,活像後麵有猛虎追趕。
“奇跡車間”裡,瞬間爆發出暢快淋漓的哄堂大笑!
“哈哈哈!瞧見那老小子的臉沒?綠得跟咽了蒼蠅似的!”
“活該!狗眼看人低!這下知道咱王師傅的厲害了吧!”
周鐵牛和老孫頭他們隻覺得胸口憋著的那股悶氣,隨著王鐵山那完美無瑕的零件落地,狠狠吐了出來,渾身都透著爽快!
車間裡勝利的歡騰正達到時——
“都彆笑了!出大事了!”
場長馬援朝洪亮的嗓門帶著罕見的凝重,猛地從門口炸響!他幾乎是踉蹌著衝進來,臉上交織著震驚、狂喜和難以置信。
車間瞬間死寂。所有人都被場長這副模樣震住了。
馬援朝顧不上喘氣,兩步衝到王鐵山麵前,把一張還帶著油墨熱度的文件“啪”地拍上工作台——那是地區軍分區剛到的加急傳真!
“王師傅!快看這個!”
王鐵山疑惑地拿起文件。隻掃了一眼,那雙素來平靜的眼睛也掠過一絲驚愕。
馬援朝的聲音急促如夢囈,在旁邊解釋:“緊急軍令!上頭有項絕密的戰備運輸任務,急需一批能跑動咱這破山爛路的特種高承載掛車!任務直接壓給縣機械廠,限期一個半月出樣車!”
“軍方的硬指標,是要掛車主動輪也有驅動力,必須帶差速鎖!單軸載重……至少十噸以上!”
高承載!全浮式!差速驅動橋!
這不就是王鐵山那張圖紙上最核心、最超前的東西嗎?
湊過來看清的周鐵牛和老孫頭對視一眼,彼此眼中都是駭然的狂喜!
這哪是巧合?分明是老天爺硬要把這天大的功勞,摁進他們“奇跡車間”手裡!
……
與此同時,縣機械廠總裝車間裡,空氣卻像結了冰,壓抑得人喘不過氣。
“李總工……這任務……能行嗎?”
李建業的嘴唇哆嗦了半天,才說:“不行。彆說一個半月,一年也不可能!”
……
另一邊。
“王師傅!搶啊!必須把這活搶過來!”周鐵牛興奮地一拳砸在台子上,“他李建業不是說咱胡鬨嗎?咱就當著全縣的麵,把他乾不了的活漂亮完成!看他那張老臉往哪擱!”
“對!搶過來咱們自己乾!”工人們熱血沸騰。
然而,麵對這天降的機會,王鐵山卻看得更深。他緩緩搖頭。
“不搶。”
眾人愕然的目光中,王鐵山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咱們,‘幫’他們。”
他轉向等待指令的馬援朝,說出一個大膽又精明的方案:“馬場長,咱車間要人沒人,要設備沒設備,貪多嚼不爛,會噎死自己。”
“我的意思是,主動提技術協作。由‘奇跡車間’包下最核心、也最難啃的硬骨頭——驅動橋總成!”
“縣機械廠那邊人多設備全,讓他們搞技術含量低的底盤、輪轂和總裝!”
馬援朝眼睛瞬間亮了!他立刻明白了這個“幫”字背後的深意!
一箭三雕!第一,“奇跡車間”能憑核心技術一戰成名!第二,避開自身產能短板,不會拖垮!第三,這是雪中送炭,賣縣裡一個天大的人情!以後在縣裡的地位,誰還能比?
“妙!妙啊!這個‘幫’字太絕了!”馬援朝激動拍桌,“就這麼乾!”
他毫不耽擱,抄起車間電話,直接撥通了主管縣領導的辦公室,跳過所有中間環節。
電話裡,他斬釘截鐵地提出了農場與縣機械廠聯合生產的方案。並且,毫不客氣地丟下了一個讓縣領導和後知後覺的李建業差點氣暈的核心條件:
“隻有一個要求!項目的總技術負責人,必須是——也隻能是——咱們軍墾農場的王鐵山同誌!”
縣領導和軍方代表接到這個天方夜譚般的提議,第一反應全是懷疑。一個農場的小車間,能解決縣裡最大廠子都搞不定的核心技術?
短暫而緊急的商議後,一項決定火速做出:明天一早,由縣領導親自帶隊,帶著軍區代表和技術負責人李建業,組成最高規格的考察團!
直撲軍墾農場,“實地評估”“奇跡車間”的真本事!
王鐵山和他的“奇跡車間”,即將迎來決定命運的最重要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