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龍立刻明確表示,他不認同方從哲的看法:“神宗(萬曆)皇帝就好色,先帝(泰昌)也貪淫好色,皇太子年紀尚輕,正是血氣方剛之時,吾等為國家計,不得不防微杜漸。“
“顯皇帝(萬曆)或許有些迷戀貴妃,但怎麼也和好色扯不上關係啊。至於先帝,這貪淫好色又是從何說起呢?“方從哲是萬曆皇帝後期頗為受到信任的一位大臣,泰昌皇帝也對他恩遇有加,所以雖然勢單力薄,方從哲仍然為兩位先帝不停地辯護。
“難道顯皇帝迷戀貴妃還不算好色嗎?“楊漣須發皆張,上前一步衝著方從哲斷喝道,“如果顯皇帝迷戀一個二八佳人也就罷了,但貴妃年過五旬、年過五旬了啊,這樣的人都能讓顯皇帝迷戀不已,這不是好色,還有什麼是好色?“
方從哲頓時啞口無言,但楊漣仍不依不饒:“現在朝野哄傳,賊臣李可灼所進紅丸乃是用婦人經血煉製而成,故而呈紅色,有壯陽之用,先帝這難道不是好色嗎?我們為皇太子計、為大明社稷計,防微杜漸又有什麼錯?“
“哪有此事,紅丸是李可灼煉製的大還丹,婦人經血乃是穢物,怎麼可能呈給先帝呢?“
“那為什麼外麵都傳說紅丸是用婦女經血煉製成的?“
“道聽途說,怎麼可以相信?“
“空穴來風,豈非無因!“左光鬥突發一聲大喝,站起來直逼方從哲身前,“吾輩都聽說了這種說法,難道方大人認為我們都是信口開河之徒不成?“
“浮丘言重了……“
“方大人!“左光鬥又是一聲大喝,現在他氣勢如虹,把方從哲逼得全無招架之力,“吾輩皆是朝廷直臣,仗節直言乃是吾輩本分!“
左光鬥隨即就把東林黨的意見總結起來,痛斥李選侍的非分之想,並直截了當地把李選侍比作武則天,聲稱她會給國家帶來危害,給後宮帶來穢亂和恥辱。
左光鬥的奏章送入宮中後,李選侍又驚又怒,下中旨讓左光鬥入宮請罪。左光鬥聲稱,他作為禦史,隻聽皇上的宣召。李選侍又以皇太子的名義責備左光鬥,左光鬥表示他沒錯,也不會奉詔,因為據他認為,現在皇長子已經被李選侍劫持了。
九月二日,東林黨商議已定,左光鬥和楊漣先向太監王安保證,東林黨一定永遠支持他當司禮監秉筆太監,然後就集結全黨人出發前往皇宮。東林黨借口去哭泰昌皇帝,一定要進入後宮。皇宮的守衛猶豫著不敢放他們進去,楊漣向前厲聲道:“皇上駕崩,嗣主幼小,爾等攔住宮門不讓進去,意欲謀逆乎?“
禁軍在楊漣的厲聲嗬斥下讓開了一條路,東林黨人隨即魚貫而入。王安收到信號後,立刻抱住皇長子朱由校闖出乾清宮。乾清宮的太監、宮女先是愕然不知所措,等他們尾隨追出來後,正好遇到東林黨大隊。
東林黨剛發起進攻時,乾清宮眾人尚不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結果自然是一敗塗地,無力招架。大獲全勝的東林黨早就有所準備,帶著一頂轎子入宮。按照計劃,把朱由校塞入轎子後,東林黨的主力就和乾清宮的太監們廝打,楊漣和左光鬥急忙客串一把轎夫,一前一後把朱由校抬去文華殿。
把被“劫持“的皇太子朱由校“搶救“到文華殿後,東林黨立刻組織勸進。但朱由校拒絕登基,他明確表示,他父親一日不下葬就一日不登基。聞言後,左光鬥立刻帶人返回乾清宮,要李選侍立刻把泰昌皇帝的棺材交出來。遭到拒絕後,左光鬥就和太監王安商議,組織人手包圍乾清宮,不許向裡麵的人提供食物和水。
從當夜開始,楊漣組織東林黨人三班倒,輪番在乾清宮外破口大罵李選侍,日夜不休地罵了三天三夜後,李選侍在得到王安不傷害她性命的承諾後,同意離開乾清宮去噦鸞宮居住。臨走前,李選侍趴在她屍骨未寒的丈夫——泰昌皇帝的棺材上號啕大哭一場,然後抱著她的女兒——樂安公主朱徽媞離開乾清宮。
等李選侍離開後,王安發現李選侍和宮女們帶走了乾清宮的一些茶碗、銅盆和家具,左光鬥聲稱這是盜竊皇帝寢宮財物的謀逆大罪,要王安立刻設法去追回。
隨後,大臣們擁戴皇太子朱由校繼位,改明歲為天啟元年。為了紀念泰昌皇帝,還同時規定萬曆四十八年八月以前稱萬曆朝,從八月初一開始稱泰昌元年。
天啟皇帝即位後,王安就組織人手向李選侍追討財物。其後噦鸞宮失火,幸虧有宿衛衛士拚死搶救,把李選侍和樂安公主從熊熊大火中救出。宮中一時謠傳這次是王安為了恐嚇李選侍所為。禦史賈繼春遂上奏內閣,說泰昌皇帝屍骨未寒,竟然如此淩辱他的愛妻、幼女,實在不是人臣所該為。
“逆臣!“左光鬥見奏疏後勃然大怒。他立刻和楊漣起草詔書,要天啟皇帝詔告天下,李選侍曾經毆打天啟的生母王才人,以致皇帝的生母含恨而死,所以現在李選侍遭到什麼樣的報應都是應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