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晚明海梟 > 第332章 又見阮思齊

第332章 又見阮思齊(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總座,有船過來了。”石壁指向韓江出海口,一艘桅杆高聳的單桅帆船正迎風向定遠號駛來。

“去把高橋右衛門叫過來。”林海說的這人原本是李國助手下,他一眼就看出這單桅帆船是倭國的弁才船,上次去京都時在瀨戶內海看到很多這種船。

弁才船是一種沒有隔艙板的中小型尖底船,桅杆相對船體尺寸來說比較高,船上一般隻掛一麵沒有下帆桁的布帆,通過將帆腳係在不同位置來吃風,逆風情況下駛帆效率較高,適合在風向多變的近海航行。

高橋右衛門曾多次跟隨李國助到廣南國貿易,他閩南話也說得很溜,來到林海身邊後說道:“總座,這應該是土倫町頭人派來的船。”

“土倫町,你是說那個地方嗎?”林海指向韓江河口西岸的村鎮,他知道自從豐臣秀吉開啟朱印船貿易之後,東南亞各地就像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了很多日本町,但卻沒想到人煙稀少的峴港竟然也有倭國人的社區。

“沒錯,會安畢竟是河港,大船停靠不便。有些朱印船主到廣南國貿易時,就會選擇在沱囊海門停靠,然後派小船去會安。”

高橋右衛門所說的會安就是廣南國的海上貿易中心,在峴港以南約三十公裡的秋盆江下遊,距離秋盆江出海口大約有五公裡。

由於港口在內河河道上,純靠風帆動力的大型海船要駛入並不容易,而且會安港的水深僅能接納載重300噸以下的海船,像定遠號這樣的大船壓根就停不進去。

不過相對峴港來說,會安港有一個決定性的優勢,那就是對內地的輻射能力更強。秋盆江被稱為廣南的母親河,眾多的支流連接了廣闊的經濟腹地,相比之下峴港的韓江就發源於附近的山峰,沿途均是荒無人煙。

正因如此,廣南國主阮福源在會安設立了海外貿易的管理衙門。該衙門隸屬於令史司,一共有175人的編製,在沱囊海門也派駐有分支機構,負責接洽外國商船。

半個世紀以後,南明將領楊彥迪、陳上川正是在此處接洽上了廣南阮主。此後,他們率領部下前往湄公河三角洲拓殖,在異國他鄉為不願剃發易服的明朝遺民開辟了一處樂土,他們的後代也就是所謂的明鄉人……

第(1/3)頁

第(2/3)頁

乘坐弁才船駛向定遠號的正是廣南國派駐沱囊海門的一名令史,隨行的還有土倫町的倭國頭人以及幾名通事。這些倭國人就相當於是廣南海關的編外人員,他們以此處的海外貿易謀生,免費替阮主打工,好處就是獲得了峴港的居留權。

由於李國助前不久已經來此打過前站了,廣南令史早已得到上峰指示,一旦接洽上金河國使者,就趕緊上報。

於是他問明林海身份後,接著又問道:“貴使來我廣南,是專為出使而來,還是兼做生意?是否要隨在下一同前往會安?”

這名令史的主要職責就是把外國商船引往會安貿易,不過林海是外國使臣,身份不同一般外商,所以他才有此一問。

“本使奉金河女王之命,專為出使而來。會安水淺,本使就在此處等候召見如何?”林海這次帶來的三條船都是全副武裝的滿員狀態,定遠號本就進不了秋盆江,縱帆船又裝不了多少貨,所以也沒打算去會安貿易。

“就依貴使之意。”廣南令史看著定遠號咽了一口唾沫,他可不是土老帽,濠鏡的葡商經常來此貿易,從果阿去往長崎的甲必丹莫爾船隊也偶爾在此停靠,蓋倫船他熟悉的很,但側舷炮多達40門的還是第一回見。

令史一邊叮囑倭國頭人好生招待林海,一邊親自去會安向上級報信。這倭國頭人在海外交遊甚廣,和李國助、荒木宗太郎等人都十分熟稔,所以對金河國的海軍實力早有耳聞,見到林海後自然也是百般巴結,甚至提出要設宴招待三條船上的所有官兵。

出於謹慎起見,同時也不想讓這位免費打工仔太過破費,林海婉拒了對方的好意,仍命石壁率海軍官兵在船上守著,隻帶了一隊貼身隨從前去赴宴。

宴會一直持續到晚上,過後那頭人又派了兩名倭女侍寢,林海帶兵在外照例予以拒絕,就像在澳門時一樣。

為免主人家覺得自己不給麵子,林海便提出明日想在土倫町遊覽一番。結果這破地方也沒啥好逛的,此處一共也就60戶人家,倭人的總數不過200來人,沒兩下就逛完了。

之後,倭國頭人把林海帶到了一間廟宇,隻見門口掛著的匾額上寫有“鬆江祠”三個漢字。

第(2/3)頁

第(3/3)頁

林海好奇問道:“這是什麼廟?裡頭供奉的是誰?”

頭人嘰裡呱啦說了一堆倭國話,高橋右衛門在一旁翻譯道:“總座,這是安南大將阮複的廟,一百多年前他奉安南國王之命出征占婆,因遇上風暴在此避風,結果卻被國王以貽誤戰機治罪,死後就成了本地的神靈。”

“原來是這樣。”林海聞言點了點頭,此處離阮主行營不遠,算是廣南國的核心區了,不過兩個世紀前這裡還是占城的領土,直到1471年才被後黎朝黎聖宗派兵攻占。

但要是再往前追溯的話,越南中部的順廣地區在兩漢時期還是天朝的日南郡,東漢末年開始被占城的前身林邑國不斷蠶食,到南齊時才被撤銷。

至於越南北部紅河三角洲的交趾郡,更是自南越武王趙佗以來就在華夏治下,直到五代時期的南漢才算是獨立了出去,之後就僅在明初設立過交趾布政司。

林海浩然長歎一聲:這老祖宗經營了千年之久的華夏故土啊,此生也不知有沒有機會將其收回……

幾天之後,廣南派員前來迎接使團,為首的正是上次出使金河國的阮思齊。

阮思齊漢語說得極好,他到了沱囊海門之後沒有第一時間帶林海去見阮主,而是提出要到定遠號上參觀。

(本章完)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