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我刷的視頻在古代爆紅 > 第504章 風水鼻祖郭璞
背景色:字体:[]

第504章 風水鼻祖郭璞(1 / 1)

推荐阅读:

他是兩晉時期最著名的方士,又是一位名氣很大的詩人。

他知識淵博,見識高遠,儒道雙修,詩歌流露出獨特審美。

他的詩還融入強烈現實社會內容,存在明顯的諷刺意味,具備批判現實主義色采。

他是遊仙詩祖師爺,內容豐富,具有革新功績。

在我國文壇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他便是郭璞。

郭璞是西晉時期的人物,一生苦研玄學,尤其擅長風水和氣運。

然而與此同時,他似乎也是攜帶著某種使命而來,生的時候應劫而生,去的時候也是應劫而去。

“晉鹹寧二年,郭璞出生在河東郡聞喜的一個下層官僚家庭。”

“父親郭瑗早年係尚書都令史,後終官建平太守。”

“郭璞自幼聰慧好學,長期在家鄉聞喜一帶活動,對古文字、算術曆法以及日月運行之學多有誌趣。”

“元康五年前後,時年大抵二十歲的郭璞,拜入客居河東的名士郭公門下修習占卜之術。”

“並獲得郭公所贈占卜專書《青囊中書》九卷,繼而由此始精通五行、天文、占卜之術。”

“史稱其卜算凶吉、消災轉禍的本領遠超他人,連京房、管輅都不如他。”

“同時,這也為郭璞後來終生從事占卜,贏得東晉皇帝司馬睿及各方人士的青睞奠定了基礎。”

“西晉惠帝、懷帝之際,河東地區發生騷亂,匈奴族首領劉淵起兵反晉。”

“聞喜離劉淵的大本營平陽不遠,郭璞預感到家鄉將被戰亂波及,未保全家計,決定避難到東南去。”

“約永嘉元年,郭璞約集親友數十家,開始了南遷之路。”

“這時,郭璞大約三十二歲。”

“郭璞從家鄉聞喜出發,取道猗氏,越南山之高嶺,抄焦丘之小道,攀王屋山。”

“經解池、河北,渡黃河,過陝城,陟函穀,向東直奔洛陽。”

“在從聞喜到洛陽的途中,郭璞寫下了《巫鹹山賦》《鹽池賦》等作品。”

杜甫:郭璞是古代風水學的巔峰,精準預言了未來,被後世尊為鼻祖。

郭璞自少博學多識,又隨河東郭公學習卜筮。

永嘉之亂時,避亂南下,被宣城太守殷佑及王導征辟為參軍。

後為大將軍王敦記室參軍,以卜筮不吉勸阻王敦謀反而遇害。

王敦之亂平定後,追贈弘農太守。

宋徽宗時追封聞喜伯,元順帝時加封靈應侯。

郭璞是兩晉時代最著名的方術士,傳說他擅長預卜先知和諸多奇異的方術。

他好古文、奇字,精天文、曆算、卜筮,長於賦文,尤以遊仙詩名重當世。

東晉人郭璞是風水界不可多得的牛人,上知天文,下懂地理,能看風水,擅測吉凶。

在郭璞還沒有名氣的時候,他的母親就去世了,郭璞選了一塊很平常的地安葬母親。

這塊地一到夏天雨水增多時就會被大水淹沒,當時許多風水師都說這塊地不好。

郭璞沒有理會,仍舊堅持自己的判斷。

幾年之後,沙土上覆,大水不但沒有漲上來,反而自行退去,墓周圍幾十裡都成了桑田。

這件事情使郭璞名聲大振,從此奠定了他在風水界的地位。

許多人都慕名而來,請他前去相墓。

晉元帝也是一個粗通風水之人,聽說郭璞給人相墓非常靈驗,就微服私訪,前去觀察郭璞選的墓穴。

晉元帝下決心一定要找到郭璞,讓他為自己選擇一處吉穴,以便在地下還可以繼續享受榮華富貴。

後來郭璞給他相墓與否不得而知,不過倒是給一個叫張裕的官員選過祖墳。

張裕的曾祖父去世時,曾請郭璞前去選墓地,郭璞給他選了兩處佳穴。

如果你把曾祖父葬在第一個墓穴,那麼你能活百歲,位至三司,但子孫不興旺。

如果葬在第二個墓穴,你的壽數要減去一半,官位也止於卿校,但是子孫後代世世顯貴。

張裕聽後想也沒想,就直接選擇了第二個墓穴,後來他的後代果然人丁興旺。

郭璞雖一世英明,最終卻毀在了好朋友手上。

郭璞曾對好朋友桓彝說,你每次來我家都可以直接進房,無須回避。

隻是不能到我的廁所裡找我,否則我和你都將大禍臨頭。

桓彝沒有把他的話放在心上,一次大醉後走進了郭璞家的廁所。

也不知是在作法還是在修煉法術,郭璞看到桓彝後大驚失色。

不久,王敦謀反,令郭璞占卜,結果不吉。

王敦心想,還沒造反就遭晦氣,一怒之下就將郭璞殺死。

一代風水大師就這麼死去了,他的死跟諸葛亮的死有些類似。

雖然都能通曉未來之事,但最終都在劫難逃,這或許是這些牛人們最合理的歸宿。

“東抵洛陽後,郭璞寫下《流寓賦》。”

“真實地記錄了自己從老家聞喜逃難到洛陽的沿途見聞,抒發了自己一腔憂國憂民的情懷。”

“在洛陽未逗留很久,郭璞又繼續向東南進發,幾經周折後過江達到宣城。”

“在宣城太守殷祐幕下擔任參軍之職,並以占卜作卦得到殷祐的器重。”

“爾後,殷祐遷任石頭都護,郭璞又跟隨他來到宣城郡石城。”

“不久,郭璞離開宣城東下,進抵今江蘇南部,定居於暨陽。”

“當時晉元帝司馬睿尚以琅琊王的身份鎮守建鄴,任丹陽太守的王導頗為賞識郭璞的才華,讓他擔任自己的參軍。”

“王導的目的是想利用郭璞的占卜之術,他不但令郭璞為自己占卜,還讓郭璞多次為司馬睿占卜。”

“王導的栽培和提攜使郭璞如躍龍津,為他後來入朝和升遷打開了大門。”

“建武元年,司馬睿稱晉王,建立東晉,並於次年正式稱帝。”

“郭璞先是寫下《江賦》,歌詠象征華夏文明的長江,維護東晉正統地位。”

“爾後,又參加了晉元帝即位的祭天大典。”

“並進獻《南郊賦》,得到晉元帝賞識,被任為著作佐郎。”

“約太興四年,郭璞升遷為尚書郎。”

“入朝以後,郭璞曾多次上疏,針對朝政弊端提出諫議和匡正措施,請求省刑減賦、實行大赦、驅逐奸人等。”

“他的部分建議被晉元帝采納,如實施大赦和改年號等。”

李白:兩晉時期著名詩人郭璞,內涵太深刻了,遊仙詩堪稱一絕。

郭璞的父親是郭瑗,後者是東晉時期著名學者、文學家。

郭氏家族並非兩晉時期名門望族,社會背景根基不足。

因此郭氏父子必須通過真才實學才能立足於當時朝政。

因此,郭璞從小便熟讀經書學術,積累大量知識,他又喜好古文奇字,精通陰陽術數。

另外,雖然郭璞後來成為一位方士,但他從小接受正統的儒家教育,建功立業的入仕思想占據其思想主流。

家學淵源,郭璞自然受到熏陶,由於長期生活在社會下層,能夠接觸到社會現實生活。

郭璞才得以清醒,看到社會弊端,郭璞敢於在某種程度下做批判。

他同情底層百姓,對當時統治階級內部鬥爭深惡痛絕。

郭璞的結局有些慘淡,他力阻駐守荊州王敦謀逆,最終被殺。

在郭璞存世詩作中,有為數不多的贈答詩,文字中體現詩人社會責任心,具有現實意義。

同時彰顯魏晉談玄論道風氣,充滿玄言妙語,讓其贈答詩更具內涵。

另外,由於比較剛烈的性格,他敢於批判浮誇社會現象,同時對官場厭惡之情越來越濃烈。

其贈答詩表達出厭世避世情緒,流露出一絲絲隱逸思想。

還有,因為郭璞是一位滿腔政治熱情的人,他通過贈答詩發牢騷,抒發自己不滿心理。

但這種牢騷並非庸俗方式,而是達到似忘非忘、不即不高的人生境界。

郭璞存世詩作二十餘首,其中遊仙詩十九首,頗受後世重視。

這些遊仙詩是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完成的,主題做樣、多重、多樣。

思想隨著社會政治、自身處境、主觀價值取向等因素而變化。

另外,由於郭璞受到易學文化、道教經典、玄學文化、曆史典故、上古神話等影響,讓其詩內容難懂。

如果沒有以上知識儲備,很難了解詩人真實表達想法。

郭璞的遊仙詩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是上乘的,寫出如此之多的遊仙詩自然與魏晉玄學影響密不可分。

他借遊仙而詠懷,在創作理念上繼承阮籍詠懷詩筆法,並發揚光大。

他的遊仙詩豔逸,內心較為輕鬆,具有道家仙風道骨之韻味。

另外,郭璞的遊仙詩還繼承三曹創作手法。

同時也有創新,層次更高,批判程度更勝於三曹。

值得一提的是,郭璞的遊仙詩之所以卓著。

是因為他大膽創新,將仙界、人相結合,將求仙與隱居相融合。

意境生動鮮明,將遊仙詩營造出一片新天地。

再有,郭璞將遊仙伸向現實社會,將仙界與現實社會連接起來。

形成鮮明對比,表達對社會的批判與不滿。

將遊仙詩提升至最高水平,這才是郭璞遊仙詩最為亮麗的特色。

提到遊仙詩,人們可能會覺得遊仙是消極主義。

但是在郭璞筆下,遊仙詩增加現實意義,具有批判功能性。

散發對朝政的否定,對歲月的感歎,對人民的關懷,對仕途的否定。

當然,郭璞仰慕仙情也流露於詩中,同時具備談玄論道的功能性。

在藝術層麵來看,詩歌具有浪漫主義情懷,詩風飄逸,辭藻典麗,加上修辭方法運用,讓其詩歌極具藝術魅力。

總之,在兩晉時期,郭璞是一位地位卓著的詩人。

他的遊仙詩極具批判性和藝術魅力,對後世遊仙詩產生巨大影響。

“在朝期間,郭璞與溫嶠、庾亮、乾寶等都有較深的友誼,也頗為當時的太子司馬紹所賞識。”

“但因他出身低微,性情簡易,舉止不重威儀。”

“且又往往嗜酒好色,故而始終不得重用。”

“永昌元年,郭璞因母親去世而辭官丁憂。”

“但未及期滿便被權臣王敦看中,招攬他出任記室參軍。”

“其時郭璞深知王敦驕橫暴虐,且又掌控朝政,故而不敢辭,隻得勉強赴任。”

“太寧二年,王敦意欲二次舉兵謀反之際,擁戴晉明帝司馬紹的朝臣溫嶠、庾亮覺知王敦陰謀後。”

“即令郭璞占卜討伐王敦的成敗,但未能得到正麵答複。”

“嗣後二人複又請占卜個人運勢,郭璞出於對其討伐行動的鼓勵,遂直言答稱大吉。”

“爾後,王敦即將舉兵反晉之際,也召郭璞令其占卜戰事成敗。”

“屆時因王敦本就懷疑郭璞勸說溫、庾二人興師討伐自己。”

“此間又聞郭璞卜其起兵無成,不久便會引禍及身而亡的言論,不由地愈加惱怒起來。”

“隨即命人將郭璞收監,後被押赴南岡處死,卒年四十九歲。”

“王敦之亂平息後,東晉朝廷追封其為弘農太守。”

“宋徽宗大觀三年,因算學成就而又被追封聞喜伯。”

陸遊:道教淨明道十二真君之一郭璞,風水學創始人。

東晉時的郭璞是一位異能之士,特彆是郭璞開創了風水學,對後世的影響極大。

郭璞道法非常高明,道教淨明道認為他是一位道士,為創教祖師許遜天師的弟子。

郭璞是一位全才,在文化史上,他也占有一席之地。

郭璞擅長作賦,還寫了很多遊仙詩,他注解了中國最神奇的書《山海經》。

郭璞給這兩部書做注,為它們能夠流傳下來做出了巨大貢獻。

當然,郭璞最津津樂道的還是他的道術。

郭璞精於卜筮,這門本事傳說是一位叫郭公的人傳授的。

這兩位姓郭的人很投緣,郭公傳授《青囊中書》給了郭璞。

《青囊中書》這部書應該就是華佗所寫的,華佗畢生所學都集結在了這部書中。

郭璞學會之後,對五行、天文、卜筮之術,攘災轉禍等道法,都有精深的掌握。

郭璞最厲害的法術是預測術,早在五胡亂華之前,郭璞就推測出天下將亂,於是先到了廬江。

他勸廬江太守南渡,可是一般人總是後知後覺,太守胡孟康不相信。

風流倜儻的郭璞看上了胡孟康家的一個漂亮丫環,不想見到佳人玉石俱焚,於是郭璞施展了道教中撒豆成兵的法術。

一天,胡孟康突然發現住宅被上千小紅人團團圍住。

但走近一看,這些小紅人又不見了。

胡孟康非常恐懼,又不知道冒犯了何方神聖。

這時郭璞主動站出來,指出是因為胡孟康家中不宜蓄養那位漂亮的丫環。

隻要把丫環拉到二十裡之外的市場賣掉,且千萬要低價出售,這樣才能確保胡家上下無虞。

胡孟康隻得照辦,當然,買丫環的人就是郭璞安排的。

做好這一切之後,郭璞畫了一張符,扔到了胡宅的水井中,小紅人就消失了。

十幾天之後,廬江城就被胡人給攻陷了。

郭璞還預測了自己的壽命,他和桓彝友善,兩人不用打招呼就可以直趨而入對方的家中。

有一天,桓彝喝醉了酒去郭璞家,到處沒有找到郭璞。

就忘了好友的叮囑,直接跑進廁所。

果然看到郭璞在廁所之中,披頭散發地施展延命道術。

桓彝看到這奇特的場景,忍不住哈哈大笑。

郭璞頹然坐到地上,長歎一聲道,天命不可違,這都是命啊!

郭璞施展的大概是道教中的拜鬥之法,三國時諸葛亮也曾禳星,都沒有成功。

郭璞的母親去世了,他在江邊找了一塊風水寶地,可這塊上好的陰宅離江邊很近。

彆人勸說道,地離水太近,可能會被淹掉。

郭璞自信地說,這條河馬上要變成陸地了。

後來,這條江果然改道,原來的河道真的變成了陸地。

郭璞還撰寫了第一部風水著作《葬書》,為後世風水學提供了理論依據。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