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大明:無雙好聖孫,請老朱退位 > 第226章 金陵四害!流民問題!
背景色:字体:[]

第226章 金陵四害!流民問題!(1 / 1)

推荐阅读:

洪武十八年,金陵城雖已入寒冬,卻因一場暗流湧動而顯得格外“熱鬨”。

寒風裹挾著細雪掠過皇城的飛簷,在紅牆碧瓦間呼嘯盤旋,仿佛也在為即將到來的紛爭而哀鳴。

小胖墩朱高熾慵懶地癱在躺椅上,周圍的喧囂聲此起彼伏。

徐增壽與李景隆正為了些瑣事爭得麵紅耳赤,唾沫橫飛;朱雄英則在一旁嘰嘰喳喳,不停地說著些新奇事兒。

可朱高熾卻有些心不在焉,眼神中透著一絲迷茫。

自穿越到大明,他的每一個舉動都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激起千層浪,徹底改變了大明的走向。

朱雄英躲過了早夭的命運,與他成了過命的兄弟;馬皇後身體康健,成為他們堅實的依靠;李文忠和徐達兩位戰神,在精心調養下暗疾儘除,依舊能馳騁沙場;那野心勃勃的朱棣,也被他打發去了倭國,沒了掀起靖難之役的機會……

可如今,大明的命運已然偏離了原本的軌道,未來變得撲朔迷離,這讓他心中不免生出一絲不安。

“高熾,你在想什麼呢?”朱雄英見他一直不說話,好奇地湊了過來。

朱高熾伸了個懶腰,強打起精神笑道:“沒什麼,覺得現在這日子倒也不錯。”

朱雄英似懂非懂地點點頭,突然眼睛一亮,語出驚人:“說起來,咱們也好久沒搞事了啊!有沒有啥好主意,重振我們‘金陵四害’的凶名?”

這話一出,原本在一旁爭吵的二丫頭和徐老三也立刻圍了過來。

他們最近都在負責棲霞鎮工業區的事務,早就閒得發慌了。

朱高熾一臉茫然地看著三人,瞪大了眼睛:“什麼……金陵四害?咱可是大明的功臣,你們不能憑空汙人清白啊!”

“得了吧!”李景隆嗤笑一聲,“你這個小胖殿下就是金陵四害之首,那些禦史言官天天上奏彈劾我們,連雄英都不放過!”

“他娘的,這些狗東西是吃飽了撐的嗎?”朱高熾頓時火冒三丈,拍案而起,“走,找老逼登算賬去!”

朱高熾頓時就不樂意了。

咱們都是安分守己的本分人,你們怎能憑空汙人清白?

說罷,他氣衝衝地直奔乾清宮禦書房。

到了門口,他也不管太監是否通報,一腳就踹開了房門。

可當他看清屋內的情形時,瞬間就慌了神。

隻見大明皇帝朱元璋一臉陰沉,太子朱標眉頭緊鎖,李文忠、徐達等一眾軍機大臣也是麵色凝重,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兔崽子,你找抽是不是?”

朱元璋眼神如刀,狠狠地瞪著朱高熾,那目光仿佛要將他看穿。

朱高熾身子一顫,冷汗瞬間就冒了出來,勉強擠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

“咳咳,皇爺爺,諸位大佬,禦書房服務需要嗎?”

眾人麵麵相覷,然後又齊刷刷地扭頭盯著他。

“啊……不需要是吧?這就走……”朱高熾訕笑著,和朱雄英一左一右準備關上房門開溜。

“滾過來,站好!”朱元璋一聲怒吼,如炸雷般在屋內響起。

得,這下子真是血虧,剛好撞到了老朱槍口上麵!

兩小隻交換了一下目光,隻好垂頭喪氣地走到一旁站定。

朱元璋狠狠瞪了這兩個孫兒一眼,這才將目光移到奏章上麵。

戶部尚書郭允道皺眉開口道:“眼下正值寒冬,大批逃荒的流民正往京城趕來,目前在京城的外城中已經有數萬流民湧入,五城兵馬司不知該怎麼處理。”

禮部尚書趙瑁聞言,微微皺眉,不假思索地提議道:“不如……驅逐?這些流民聚集京城,不僅擾亂治安,還會消耗大量物資。一旦開了收容的口子,日後恐怕會有更多流民湧來,屆時京城必將不堪重負。”

朱高熾一聽這話,頓時詫異地看了這廝一眼。

他並不認識趙瑁,隻是覺得這廝狼心狗肺。

老百姓因為天寒地凍活不下去了,這才會離開故土逃往大城,尋求一線生機。

可是這倒好,直接一開口就要將這些流民給驅逐。

真要是這麼乾了,這些流民下場如何?

無非是變成一個個冰雕,一堆堆屍骨!

“絕對不行!”太子標直接出言反對,“趙尚書此言差矣!這些流民皆是我大明子民,因天災人禍被迫背井離鄉,實在可憐。若將他們驅逐,無異於將他們推向絕路。天寒地凍,缺衣少食,他們出去後必死無疑。我大明以仁治國,怎能如此冷血無情?”

趙瑁卻不以為然,冷哼一聲,說道:“太子殿下,您心地善良,這天下人皆知。可您想過沒有,京城物資有限,收容這些流民,不僅要耗費大量錢糧,還會擠占城中百姓的生存空間。而且,一旦開了這個先例,各地流民必然蜂擁而至,到時候京城根本無法承受。這不是仁政,而是婦人之仁,會給朝廷帶來巨大的負擔!”

見此情形,朱高熾頓時有些驚了。

他捅了捅一旁的朱雄英,低聲詢問道:“英哥兒,這王八蛋誰啊?如此張狂?”

那可不是張狂嘛!

他連太子喪標都敢懟啊,還說喪標“婦人之仁”!

“好像叫什麼趙瑁的……新晉禮部尚書。”朱雄英嘟囔道。

朱高熾聞言眉頭一皺,這名字好像有些耳熟啊!

不過一時間他也沒有想起來,也懶得過多去想。

“趙尚書!你怎可如此鐵石心腸?”太子標的語氣飽含怒意,“百姓乃國之根本,若連百姓的生死都不顧,朝廷存在的意義何在?錢糧不夠,我們可以想辦法籌措;物資不足,我們可以節儉度日。但這驅逐流民之事,斷不可行!”

趙瑁卻不依不饒,繼續爭辯道:“太子殿下,籌措錢糧談何容易?如今各地賦稅都有定數,驟然增加,百姓也難以承受。再說,收容流民就像是一個無底洞,填不滿也填不起。與其將來陷入更大的危機,不如現在快刀斬亂麻,將這些流民驅逐出去,以絕後患!”

太子標眼中閃過一抹寒芒,懶得理會這廝,直接看向了老朱。

“父皇,兒臣請旨撥款賑災,收容流民。”

趙瑁見狀,也看向了老朱,說道:“陛下,太子殿下的想法固然好,但現實卻很殘酷。收容流民弊大於利,還請陛下三思!”

喪標有些惱怒,瞪了趙瑁一眼,再次說道:“父皇,兒臣願親自負責流民安置之事,定能妥善處理,還請父皇相信兒臣!

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激烈的爭辯聲在禦書房內回蕩。

老朱看著爭吵不休的兩人,頭疼不已。流民問題自古就有,可到了大明卻愈發嚴重,每年寒冬都有大量流民湧入京城,而且人數逐年遞增,這讓他也不知如何是好。

瞧見老朱這態度,朱高熾頓時覺得不對勁。

賑災就賑災唄,朝廷現在又不是沒有錢糧?

老朱到底在想什麼,這可是活生生的人命啊!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