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回程(1 / 1)

推荐阅读:

十一人赴試,竟無一人合度。唯王林與一少女得入兩丈之限,卻也終未達標。

是日試畢,諸少年皆遣返山下,由恒嶽派弟子各送其歸。送王林者,正是攜彼等來此之張姓青衣。同行者,尚有王卓、王浩二人。

青衣含笑揖之曰:“王卓師弟,恭喜你得入道虛師叔門牆,他日必成大器!“

王卓昂首負手而笑,傲然道:“此乃自然。家師已諾,待吾歸家料理俗務,即傳我玄法仙術。“

王浩嗤之以鼻,冷笑道:“自幼便厭汝沾沾自喜之態,徒有師尊耳!有何足道?小爺猶擅煉丹之術!“

王卓睨之,不屑與辯,轉而睨視沉默向隅之王林,哂曰:“鐵柱,吾早言汝非材,汝父子偏不信。今果見否?“

王林抬首,淡然睨王卓一眼,從容對青衣曰:“敢請仙長速送歸家,家嚴家慈苦候久矣。“

王卓見王林默然不答,複冷笑曰:“豎子!終身困守村野,效你父親操斤弄斧去吧!“

那青衣麵作似笑非笑之狀,目光巡諸三子,既而袍袖一揮,挾三人疾沒於恒嶽峰下。

歸途罡風如舊,然王林心境,恍若隔世。初時滿懷希冀,今則萬念俱灰。

未幾,王氏宅院巍然在望。

王林啟眸遠望,但見朱門之內,人頭攢動,喧闐若市。佳肴美饌,較其父旬日前宴請戚屬之席,猶勝十倍。

盈庭賓客,非遠地采辦木料之族人,皆已跋涉而歸,共襄盛典。

觥籌交錯,往來如織,歡聲笑語直透雲霄。

是夕宴集,主賓為王天水之長兄、天水及三弟,闔族親眷皆環侍稱慶,觥籌交錯,歡聲雷動。

諸戚睹三子得預仙試,無不豔羨交加,爭相趨奉。或諛其儀態,或頌其德業,尤以王林之父為尊,眾皆嘖嘖稱歎,追懷往昔。

王林六叔,體態豐腴,舉觴高聲道:“二哥!此番令郎必入仙籍,此後可免斧斤之勞。他日踏雲歸來,闔族誰不尊一聲二爺耶?“言罷撫掌大笑。

天水五叔眯眼偎坐王林父側,舉杯諂曰:“當年老夫早斷言,二哥骨相非凡。果不其然!今觀鐵柱,仙緣天授,令郎成仙,尊駕亦當垂範鄉裡,非尋常父執可比。“

三叔王天水引觴至前,朗笑道:“二哥!犬子與鐵柱並試,此彆十數載未聚。今日喜飲此觴,必當儘歡!“言未竟,滿座已哄然叫好,競相勸酬。

王林立在遠處,見此情狀,五內俱焚。昔日族人鄙夷之色猶在目前,今則諂諛之聲不絕於耳。鐵柱之笑、王卓之傲、眾人之羨,相較己身落寞,恰似雲泥之彆。

鐵柱之父環顧四周,昔年蔑視己者,今皆諂顏相向。雖誌得意滿,然心頭陰翳未散,唯默祝:“鐵柱,必當入選!“

二嫂身旁,眾女眷環繞,喧喧嚷嚷。

“二嫂,跟隨你家老爺子,這輩子算熬出頭了!“一人笑曰,“有鐵柱這般孩兒,十裡八鄉誰人不識君?“

“可不是!“另一女眷附和,“你家娃娃比我家那不成器的小子強多了。鐵柱自幼聰慧,真真是好孩子!“

“二嫂,雖說是同族,如今族中通婚尋常。我家閨女也該許人家了,“一婦笑道,“鐵柱儀表堂堂,自幼便覺投緣。不若結為秦晉之好?“

鐵柱長兄冷眼旁觀,心下冷笑道:“且待仙人送回童子。若鐵柱落選,看你老二如何下台!“口中卻應酬道:“小兒何德何能,多謝諸位美言。“

正喧鬨間,忽見天際一道虹光劃破長空,須臾直墜院中,現四人立庭前。

俄頃之間,四野寂然,王氏族人鹹屏息斂聲,惶惶然不敢言語。

那恒嶽派青衣緩步而立,目光如電,掃過滿堂賓客。驀地回首,深深一顧王林,眼中掠過一絲複雜之色,暗道:“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遁去其一,誠不我欺。“旋即袖袍一拂,化作一道劍光,淩空而去。

“修真之士,當絕俗緣。“青衣人漸行漸遠,猶傳音道,“三日後,吾當複來。“

王林大伯聞聲,按捺不住激動,疾步而出,直視王卓問道:“道虛上仙可收你為徒?“

王卓傲然而立,雙目睥睨,朗聲道:“自然!家師親言,十年之內,吾必成恒嶽派翹楚,光耀門楣!“言罷,環視四周,麵有得色。

王卓之父喜極,重拍其子肩,拊掌大笑道:“善哉!吾兒已成仙道,王氏一族,自此有仙裔矣!“

王浩之父憂心忡忡,急視其子。王浩卻懶洋洋打了個哈欠,傲然道:“爹爹勿慮,兒已是恒嶽派弟子了。“

王浩之父聞言狂喜,舉杯痛飲。王卓卻冷眼相待,語帶譏誚:“三叔好福氣,生此妙兒。不惜當眾諂媚仙人,又厚贈厚禮,方得一藥童之位。“

王浩聞言,挑眉而笑:“有何不可?待他日仙法初成,便知是誰為王家爭光,又是誰為王家蒙羞!“

鐵柱之父目不轉睛望向己子,但見鐵柱麵露落寞之色,心中一震,忽起不祥之兆。

“鐵柱,你……你怎麼樣?”鐵柱他娘,滿懷期望的問道。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