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九點的電報?誰的?已經準備睡覺的我們,都豎起了耳朵在聽……
老爹爹,也就是蔡的父親出去開門問:“這麼晚的電報?哪裡來的?”
那時候的郵遞員就是認真負責,他看了看電報說:“是江西師範大學發來的,汪建華收。”
這麼一句輕輕的回答,在靜夜裡猶如“雷聲”……我與蔡都聽得分明。蔡比我還敏捷,一個鯉魚打挺,躍身而起……等我翻身下床時,他已經到了樓下。隻有兒子還睡得正香。
他飛快地拿著電文跑上樓來對我說:“考取了!你考取了!”
我像做夢一樣,真的嗎?
趕快拿起簡單的電文讀起來:你被錄取,請在兩天內到學校報到和體檢。
我興奮得心跳一百八……一會兒笑得合不攏嘴,一會兒又成了淚人兒,一會兒拿拳頭去捶蔡,一會兒又去拍床沿……
蔡看著我發傻,就笑著說:“你不會瘋了吧?範進中舉呀?!”
“不會,不會,”我趕緊說,“我是因為心裡積了太多的焦慮不安,痛苦折磨,都要發泄出來呢!”
“好了,好了,明天一早,我去廠裡請假,馬上去火車站幫你買當天的票,可以後天一早趕到學校去報到。現在你睡覺休息,不然,人還沒有到學校,卻要倒了。”
我好不容易把自己安靜下來,可就是睡不著,千絲萬縷的思緒在飄來飄去……隻有一點是肯定的:以後,我可以像個人樣,在學校裡挺直腰杆了!
第二天一大早,蔡去買票了,我在家帶兒子,還整理一下行李。
正好蔡的大哥在家,他做中班。昨天晚上,他也被電報給乾擾了,見到我就問:“你考上了大專了?”
“不是,是本科。”
“什麼是本科?我就聽說有大專。”原來他還不知道大學生也有層次分類的呢。
他在上海最大的工廠——上海汽輪機廠工作,是個車工,手藝很高,曾經在上海市第一屆車工比賽中得了冠軍。但是,他隻知道工廠的技術人員是大專生。可見,那個時候的知識與知識分子的緊缺有多嚴重。
我告訴他:“我是以大專為考本科的,本科要讀四年到六年呢。現在還有研究生……”
“哦,反正就是考取了。”
“對,考取了。”我也不再說了。那時候在老百姓的簡單的思維裡,就隻有一個評定的話:“考取了”還是“考不取”。
我終於可以得到“考取了”這三個字!多麼地來之不易呀!是又一次拚了命才得來的呢。
第二天,我一個人,隻背一個小包,輕裝出發。蔡對我說:“辦好了手續不要省錢,馬上就回來,還有幾天假期可以在家裡。”他塞給我五十元說,“我發了獎金了。”
我一步踏進了江西師大外語係的招生辦公室。
一群人正圍著幾個接待老師,嘰嘰呱呱熱鬨得很。我上前問道:“請問來校報到是這兒嗎?”
馬上,那幾個接待老師中有一個就撥開圍著的人群,對我說:“是的,你是……”
“我是汪建華。”
“太好了!”那個老師高興地說:“你終於來報到了。”
另一個老師立即問我:“你的錄取通知書呢?”
“沒有收到,我是收到了電報,立即就趕來了。”
“對,”那個老師說:“電報是我發的。”接著他就說了為什麼會發電報給我的整個事由的來龍去脈。
他是師大外語係招生辦負責人,所有三十個人的錄取通知書都是他第一時間發出去的。想不到我沒有按時來報到。隔了一天,他打電話給高安師範辦公室,那裡的值班老師說我在上海,但是並不知道我的地址,還立即就掛了電話。
好在,他前天去宜春辦事,碰到了何校長也在那兒開會。何校長聽說我錄取了江西師大,馬上掏出記事本,把我的上海地址給了那個老師。當天晚上,他就發電報給我了。
他還說,看看這些圍在這裡的人吧,他們都在等著你放棄這個機會呢!
我聽他這麼說著……心驚肉跳、五味雜陳、感天動地、又欣喜若狂……真的,我的心情就是這麼一路沸騰而過……
周圍的人好幾個,他們都一臉失望地看著我,心裡恨不得把我給“撕了”,因為隻有我今天不來報到,錯過了時間,他們才有機會去爭奪這個名額。
可是,我還是有兩個貴人相助,一個就是眼前的那個老師,他真是認真負責呀!我心裡對他的感激、就好像遇到一個再生父母一般,不是他連夜發電報,我不就得萬丈深淵跳下去了嗎?!另一個貴人依然是何校長,又是他在關鍵時刻出手援助。但是,我一個傻乎乎的人,從來沒有去拍過他的馬屁,在校幾年與他隻說過一句話;又沒有去給他送過禮,也就是我結婚時給校長們一人一盒太妃奶糖,他不過就與他人一樣收到了一盒……不管彆人的輿論對他是褒還是貶,我心裡的何校長就是一個正直的人,因為他沒有欺負我一個弱者,總是為我一個最普通的百姓說話……
在與老師們辦手續的同時,我聽著周圍這些失去機會的人議論紛紛,他們都是數學專業來投機的人,英語分數不高,然而憑數學的分數讓總分很高,比我肯定要高。想不到的是學校“砍了三刀”,第一刀砍在總分上,第二刀砍在英語分數上,第三刀砍在語文分數上,然後再看麵試成績。
我偷眼看了我的表格上填的分數,三刀都把我砍進了錄取線,而數學分數,我隻得了三分。“投機分子”們也偷看到了我的分數,議論紛紛變成了埋怨,“數學三分,怎麼可以考上,我們的數學最起碼也有70分。”
那個老師代替我回答了,“你們應該去考數學係,這是英語專業。她的麵試成績有88分,你們有嗎?”
江西師大的老師給我一張體檢表,要我去高安縣醫院體檢,並在高安師範蓋章。然後就在九月一號正式開學時,帶來學校即可。
我趕去了高安,體檢後到學校蓋章。
辦公室高主任在。他很爽快地幫我蓋好章。還恭喜我幾句。從他嘴裡得知,我們高師四個人趕考,我與翟老師考取了。
但是,我問起我的錄取通知書在哪裡時,他說他不知道。我翻遍了辦公室桌上的東西,就是沒有找到。
高主任解釋說:“假期值班是學校保衛科的人。”
我心裡真有一絲的不快,暗暗嘀咕了一句:保衛科的人不是說要保衛學校的安全?保衛老師們、學生們的安全?現在怎麼連一份通知書都“保衛”不成!
唉,我的兩個曆史高光點:高安師範的入學通知書是改了名字的,而江西師大的錄取通知書乾脆連影子也沒了!
雖然,可以在人前證明自己或者說是炫耀自己的入學通知書沒有了,但是,我回上海後的那十天裡,不要提有多開心了!大概是我的人生裡,算得上最開心的十天。
在1984年的8月30日,我又回到了高安師範。是去搬日常用的行李和向領導們,老師們,朋友們說一聲再見的。
英語教研組組長劉老師,他把已經安排妥當的我的課重新調整,他說:“你讀書兩年後再回到學校,就完全不一樣了,是英語組的主力軍了。”我笑而不答,但是,心裡是美滋滋的,我知道,現在滿校園都是說我“考取了”這麼三個字了。
有好幾個人羨慕我,說我這次能“考取了”主要是得到了新分來的大學生們的幫助。我就樂不可支地點點頭。
而我的鄰居,餘英告訴我,她從這個學期開始,就隻能做物化實驗室的老師和儀器保管員了。我有點同情也有點後怕,生活真的是殘酷無情呀!如果我沒有考取,不也會被“貶”到不知道什麼地方去了。
不過另一個鄰居,幼兒園的小羅老師卻振振有詞:“今年神氣的是你,明年就輪到我了。”
她並不是大言不慚,第二年她果然考取了江西教育學院教育專業。
受我影響而準備大乾一場的人很多,他們都開始摩拳擦掌,說我是“引領了高安師範的新潮流”。
一場艱難困苦的搏鬥,終於讓我揚眉吐氣了!這才是生活給我發的通知書呢,是走向快樂的通知!
我特地去了語文教研組,那裡有我的老師和朋友。
高老師的嗓門很大:“你終於一腳踏進了青雲裡。”
“還要努力學習呢。”我趕緊回答。
遊老師總是慢聲細語,但是很有哲理:“你現在橫跨了兩種語言的學習,以後思維便有了立體感。”
羅老師問:“你去學校要遷戶口嗎?”
“不用,還帶薪。畢業就回來。”
“這種方式是好!明年我們學校有大批人會參與了呢!”
那天,最重要的一個活動是在晚上,與“快樂一族”的告彆宴會。
大家舉著酒杯,不知是高興還是有點失落感,都隻說著“乾!”
我開口說話了:“我這次能夠成功是因為借了你們諸位的力量,你們每個人都給了我一分勇氣,一分頭腦,還有就是十二分的快樂!”
“汪老師是我們這群人的大姐,你走了,帶走了許多的東西,我們心裡有點空虛了……”小黃說,
“其實我並沒有走,隻是離開兩年,”我趕快說:“你們要繼續常常在一起,沒有家人在身邊的時候,朋友們勝似家人呢。尤其是小金與小周……我就在南昌,遇到節假日我會回來看你們,你們也可以來師大的。”
想不到,與這一群年輕的朋友們告彆,我是那麼的依依不舍呢。
第二天,小黃開車送我去師大報到。
我的正式的大學生活開啟了。這也是我在紅土地上另一番打拚,和另一番成長的過程,新的學習生活 拉開了帷幕。
耿堅編審評:
弘一法師“悲欣交集”四字是女主人公收閱江西師大錄取電報場景的真實寫照,這場景已刻骨銘心地存留在女主人公記憶裡。
會有人說“一紙電報改寫了人生走向和命運”,這話又對又不對。說它對是因為電報畢竟是人生轉折點的標識。說它不對是因為真正促成人生轉折的是女主人公在人生道路上的不懈奮鬥和堅韌不拔。對讀者的激勵意義恰恰在於此,而不在於電報的標識性和電報故事的詭奇性。
更深入地看,還應如實看到,個人奮鬥史是時代變革和社會發展的生動縮影。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給20世紀80年代這一輩人的人生走向提供了廣闊的舞台,提供了自我實現的機遇。女主人公們超越常人的地方,在於他們順應了時代潮流,以不懈的奮鬥在自我攀登的同時為社會作出了貢獻,推動時代向前發展。從這個視角去看,女主人公作為小說形象,其行為具有時代意義和文學價值。
本章中寫到小羅放言“明年神氣的是我”;在女主人公榜樣引領下,高安師範不少人磨拳擦掌明年要上陣;江西師大外語係辦公室不少人圍著等候渺茫的機會。這些有關高考眾生態的描寫對於烘托當年高考時代氛圍是起作用的,稍嫌不足的是展示不夠,如能展示更充分些,甚而歸納出“通過高考改變人生命運這是大家認可的一條途徑”這樣的社會認知,這對提升小說的社會意義和文學價值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