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紅土地紀事下卷 > 第十七章 春天來了

第十七章 春天來了(1 / 1)

推荐阅读:

寒假在上海,我與蔡的來往才方便了許多。他隔三差五就騎著他大哥的助動車,穿著他大哥的皮夾克,戴著他大哥的頭盔,神氣十足地到我家來了。

我知道他什麼也沒有,都是借來的“外強”,口袋裡可是“中乾”得很,但我們也很開心,反正我的父母都認可他的。那時候的丈母娘選女婿:老實人,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彆的,你們年輕人自己作主。而且,這個準女婿我媽媽特彆中意,因為他姓蔡,我媽媽總是說她的外婆家也是姓蔡。

而我在這次的假期中,自己手裡有積存的五十元,媽媽又給了我五十元。我買東買西,把自己兩個旅行袋都塞滿了。尤其是我也買好了一套“現代化”的廚房用品;一隻墨綠的方形的大煤油爐子,一隻小型的炒菜鍋子……終於把羨慕彆人已久的裝備,采購齊全了。

爸媽還不斷問我,什麼時候你去他們家看看?什麼時候你們結婚呀?我含糊其辭:他的大哥在操辦婚事,家裡很淩亂,他不要我過去,我們等明年再說吧。

寒假很快,我們又回江西了。我們先到了高安師範。

馬不停蹄,他開始整理東西,說是要把給他二哥的東西整理出來,先送過去。

我一個人去食堂打飯,回來一看,他整理出來要給他哥的兩隻旅行袋脹鼓囊囊,而他自己的東西放在一隻小袋子裡,卻是扁塌塌的。讓我更加驚詫不已的是,他把我的旅行袋裡的食品,也挪過去了一大半……

我馬上叫起來:“那是我的!”

他抬眼看看我,眼睛裡都是懇求、無奈和痛苦……

天呐!這個眼光會傷人,讓我的心突然就被擊碎了……

可是要知道,我買的每一袋食品都是我的最愛。我熬到現在,總算手裡有幾個錢,可以任性地為自己買點兒東西了,誰知,卻都是為他人做了“嫁衣裳”!

我們畢業的第一年算是實習,隻有月薪19元6角,但不再好意思做伸手派。等家裡的支援一斷,其實比做學生更艱苦。當學生時,師範生的夥食費是國家發的,加上父母給的零花錢,有二十多元一個月呢。然而現在工作了,反而沒有那麼多了。他更是,他比我多了兩個開銷:跑縣城的車費與抽煙的費用。這次回上海,他家裡根本沒有錢給他,可我的父母卻把本來要給我的錢一次性又給我了,還把春節的好多東西留給了我。

但是,他說他要給他二哥,那裡有很多人情他得還。

那時候的我,不就還是個姑娘家,哪裡會舍得把那麼多的好東西送人呢?而且送的是與我無關的不認識的人。可是,我最終拗不過他的無助可憐的眼神,咬咬牙就同意了。不過,我還是把那包“太妃奶糖”給搶回來了。“這個我要的!”

他猶豫了一下,說:“好吧。”然後,就提著兩大袋子東西走了。

等他回來,我已經把他的袋子整理好了。

他袋子裡除了他自己的幾件衣物之外,可以吃的什麼也沒有了,他已經把自己所有的吃食,全給了他二哥。我怕他在大城中學更辛苦,便把自己剩下的幾樣食品勻了一點給他,包括我帶來的餅乾,一聽“萬年青”已經被他拿去送人了,我還留有一聽“蘇打餅乾”,我放進了他的旅行袋。

當他看到自己袋子裡有我放進去的東西後,眼圈紅了……他不是不知道,這對我,一個喜歡吃零食的女生來說,莫名其妙割舍了自己的那麼多的好東西,談何容易呀!

他回來也帶來了一些食物,他哥給的一瓶油,一些新鮮蔬菜和幾隻蛋。還有一瓶柴油。雖然柴油沒有煤油好,用起來會冒煙,還有一股味道。但是,眼下急著要開火,也不去管它了。

我趕快打開新的煤油爐,熱了飯菜,還炒了雞蛋,一起吃了午飯。

我們正在閒聊,突然聽見開著的門有人輕輕敲了一下,我剛說“請進,”就隨著腳步聲進來一個人。一看,我馬上吃驚地站了起來,緊張得心動過速……

是何校長來了。他也不與我們說話,走到房裡看看,又到窗旁看看,然後對我微笑著問了一句:“還好吧?”

“好。”我馬上回答,拘謹地不知道再可以說什麼。他點點頭,就走了。

好半天我才緩過氣來,一方麵是覺得領導來看看我,有點受寵若驚,一方麵何校長是個很嚴肅的人,有點怕他。但是,我們都心照不宣:他是因為我媽媽幫他解決了拍片子的時間問題,特地過來也想說一聲“謝謝”。可是,看來我們都是不會說“謝謝”的人呢。這是我在高安師範十年中,何校長與我唯一說過的話,就那麼三個字,我回答了一個字。

等他走了,我才把事情的原委告訴了蔡。他一句話也沒有來得及說。因時間太緊張,他急匆匆地趕回大城中學去了。

我正覺得寂寞,心裡空落落的,來了一位陳老師,她來邀請我去共進晚餐。

陳老師是個語文老師。她與教過我們數學的李老師是一起從宜春師範分過來的,也是上海人。她略微有點胖,戴著一副黑邊眼鏡,顯得老氣了幾分。路遇時,她一般不理人,因為一千度左右的近視眼,認人認不太清楚。不過,隻要你與她交談幾句,馬上就會感到她是那麼的溫和親切。我見是她來邀請,也覺得大大的受寵若驚,雖然她沒有教過我,可也算是我的前輩了。

晚上,我們幾個在開學前就趕到的女老師,坐在一起,參加了她準備的“晚宴”。她本來是與李老師合住在後麵的平房裡,現在重新調整,她分到了我住過的小房間的另一邊;右麵的套間,從此,她們兩個可以一人一個套間了。

她把新分的房間收拾得乾乾淨淨,還裝飾得與上海家裡一樣的漂亮。除了標配的家具外,她還有一個書櫥。後間放了一隻小圓桌,坐六個人正好。小圓桌上有好幾盆菜,都是上海味道,真不知她是怎麼擺弄出來的。還放了幾隻酒杯,一瓶“四特酒”,江西名酒。

她告訴我們,這是為了慶祝搬了新居,才請大家來熱鬨熱鬨的。這六個人,除了住在我對麵的三位政治老師外,加數學李老師,大家都很熟悉,我也就慢慢放開,無拘無束地與她們談起了高師的變化與未來的遠景。

高師的變化也反映出了當時社會的變化,除了速度很快的基建外,在文化教育上也顯示出來了一種不同的氣氛:學校裡有好多老師在暗中自我奮鬥。聽說今年的高考,也就是1978年的高考,我們學校想參加的人會很多,誰誰怎麼樣地在拚命複習,她們都知道。

我不會喝酒,就喝點兒白開水,但是她們都會喝,一瓶酒居然喝沒了,晚宴的主人陳老師卻喝醉了。她嘟嘟囔囔著,好像越來越沒有了慶祝新居的快樂,變得越來越鬱悶不開心了。她猛地一拍桌子,振得好幾根筷子落在地上,我們都呆住了,看著她……她開始罵起不知道的誰來了:

“哼,我知道有人在背後詆毀我,說我的壞話,這種人就是欺負老實人!”她突然轉過來對著我說:“我不像你,隻會當縮頭烏龜,我要反擊,他怎麼罵我,我就怎麼罵他!‘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說著說著,她還嗚嗚咽咽地哭了……

我這時才知道,世界上並不是我一個人受到“閒言碎語”的攻擊,她可能還淋到了更劇烈的狂風暴雨了吧?是酒幫她把心裡的冤枉委屈都發出來了。

這種憋在心裡的痛苦,是那些隻在春光明媚的路上行走的人,或隻是飄到了一點兒小毛毛雨的人難以理解的。可我理解,我也一樣是在十級台風裡奔跑的人……不過,我偷眼看看圍著她不知所措的另外幾個,眼睛裡好像也透露出了同樣的理解……唉,這就是社會呀!哪怕看上去就要退出jiejidouzheng了,但是,在迎接春天的同時,又迎來了另一種競爭:工作上,業務水平上,晉升前途上,還有各人的生活問題上,經濟上等等,明爭暗鬥,哪裡會沒有了風刀霜劍呀!而且,即便認識到了,還不代表你有能力撐住傘來保護自己,或與之鬥一鬥,或走更高一級的做法:化解它!用現在的話叫“化腐朽為神奇”。恐怕我這種人一輩子都學不會呢。但是我知道,還有提高自己能力的這一條路,我們老實人一樣會有機會走進春天。

我晚上記日記,寫了這次感受:在一種新的形勢下的較量,又悄悄形成了。不提高自己的人,還是照樣會被擊中。但是,像陳老師說的那樣,去追查真相,要“水落石出”,然後舉起鐵錘與“石頭”拚一個你死我活。我怎麼覺得沒有必要?因為,“水落石出”後,那些露出來的“石頭”都經不起推敲,反而會把自己更進一步地擊垮。還是讓“石頭”淹沒在水裡吧,或許可以借到一些進取的動力。

這次陳老師的“晚宴”給我的印象太深刻了,不管怎麼樣,她的酒後真言,一下子讓我的心裡透進來了一絲安慰,多奇怪的人性“認同感”,不怕千難萬險,隻怕孤立獨行。

開學第一天,我就接到通知,宜春師範七九屆文藝班,要整班轉移到我們高安師範來了,成了我們學校本屆的文藝二班。教務處馬上給我加了一周四節排練課。那時候,課多課少與工資無關,我還是繼續19元6角。

據傳,他們搬過來的原因是師資問題。他們也是宜春地區第一屆考進來的學生,而且,他們的父母很多是地級市的頭麵人物。他們對宜春師範的任教老師怨聲載道,尤其是對舞蹈排練老師。

這下,我的壓力太大了,就好比給我加了整座泰山。本來就難,現在要難上加難!一著急,我仿佛都聽得到狂風暴雨已經在路上了。

我趕快沉入到努力備課中。我的排練課是沒有教材的,但是我自己把它設計分為兩類以及兩種。一類是靜態的,在教室上理論課,一類是動態的,在大禮堂裡上基訓課,小品表演,舞蹈等。還有兩種就是:一種是模仿彆人的表演,另一種是自己創新。

在靜態的教學中,我決定講多一些傳統表演思路,並帶有文學性質,什麼介紹戲曲的表演藝術家、舞蹈的發展曆史呀等等;而動態方麵,除了小品與舞蹈基本功訓練外,還要加上與創作實踐聯係起來,其實也是一種文學創作思維,即怎樣“起承轉合”編排導演一個節目等。這麼做會更適合我們大年齡將來當老師的學生的學習。

當然,是經驗告訴我的:自己要學會用足優勢,避開劣勢,才能有立足之地。我這個人是在文藝表演人群中,屬於文學基礎好一點的;在文學人群裡,我是有一點文藝表演才能的。所以,現在教學文藝班,我得拿起文學這個武器。

在過去半年的舞蹈教學中,我這個27歲開始苦練基本功的人,當然會被學生暗暗嘲笑:我能下劈叉,卻做不到劈叉大跳,更不要說“倒踢紫金冠”了;我能連續平轉六個,(這是最基本水平),但是不能串翻身;我能扶牆下腰,可那個乾過太多農活的“老腰”,根本做不到“涮腰”和“橋翻”了……於是,我把太艱苦的這種基本功強行訓練,讓給編排思路。譬如:上課內容落實在一個舞蹈的主題動作如何設計上:首先是結合民族特色,主題特色,個性特點等,再在五六個設計好的主題動作上展開變化,重複,產生高潮,還有動率與音樂旋律,加上隊形變化,以及造型,意境等。

為了讓基訓課變得趣味橫生,我還編了好幾個舞蹈小段,主要是各種民族民間舞韻身段,每個小段都有基本功訓練和編排構思。

我做了那麼多的準備,不管怎麼樣,不是學生是“醜媳婦”,而是老師是“小媳婦”,要登堂入室了。

文藝二班的四十個同學,在開學十天後來了。我先在教室裡“理論理論”,然後拉到大廳裡“實踐實踐”。我的這種用文學創作思路設計的一套表演排練課,開始向他們推了出去。

一周過去了,一個月過去了,我一周八節重體力“勞動”,雖然常常讓我累得渾身酸痛,階梯都爬不動,也雖然二班的新同學們對我總是親熱地微笑著,可就是好像四麵八方一點聲響也沒有……讓我,作為“小媳婦”的老師,在平靜中忐忑不安,那沒有露出的“石頭”還是擾亂了我的心。

開春後的天氣出奇的好,我們“目”字形宿舍周圍的大樹新葉繁茂,在南麵樹上,那上萬隻小鳥的齊鳴我是聽不到了,但是,我房間的東窗一開,溫暖的花香鳥語也會撲懷而來,特彆是那幾隻翻飛的燕子,帶來生氣勃發的盎然春意。

每逢周末下午,蔡就騎自行車來了。這幾次總是滿頭大汗地提個舊包,從裡麵提溜出來兩條肥魚,一條小一點的給我,養在水裡,又急匆匆騎車走了,把另一條大的送去他哥那裡。

第二天他才會再來我這兒,幫我殺魚燒魚。我們一起吃個午飯,下午他又得趕回去了。這來回騎單車六十裡路,可以省了3元的車費,卻讓我們一起說說話的時間就如“春旱逢那幾滴雨,”真真是“貴如油”了。看到他那麼辛苦,我千不舍萬不舍也不敢留他。

在這點兒“貴如油”的時間裡,我常常與他隻來得及訴個苦,吐吐我心裡的那個忐忑,他也隻來得及幫我一邊做點兒事,一邊聽個一知半解,根本沒有留幾分鐘讓他也說說自己的事。一轉眼,他已經在路上了。

是在新學期一個多月後,高安師範校領導召集我們全體教師開了一次教務會議。因為校長們剛從宜春地區開會回來,傳達今後的重點工作與任務。

會上,廖校長首先傳達中央正在籌備要開十一屆三中全會,會上將提出今後國家的方針政策:撥亂反正,大搞經濟建設,建設四個現代化的強國等等,所以,今後需要大量人才,教育要狠抓。其次是國家會對外開放,要求培養外語專業人員,再就是我們在職教師必須更要努力,隻有自身的水平提高了,才有可能提高學生的素質。

最讓我意想不到的是,廖校長特地提到:從宜春師範轉來我校的文藝二班的同學們,他們對地區教育局反饋,說我們高安師範的師資力量比宜春師範強,尤其是排練老師……

我驚呆了,半天才從那個喜訊裡醒過來,是說我嗎?呀!真的!我也有了彆人對我教學的肯定了,而且是從地區反憒過來的,想不到我一直以為要壓垮我的“泰山”,不但沒有把我壓扁,反而是讓我登上了它的山頂了!哦,應該是,我瞬間變成了“孫大聖”,那座壓得人透不過氣來的“五指峰”不翼而飛,收回去了。現在的我,是一個筋鬥跳進了彩雲裡,我的心在狂跳,在春色燦爛裡飛奔……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隨著這聯詩句從心裡冒出來的同時,我真想喊一聲:“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被壓抑太久,突然這麼一激動,差點得意忘形了。我趕快控製住情緒,讓自己一臉的春色“躲”起來一點。還好,大家被今後的任務繁重吸引過去,沒有注意到一個“從奴隸翻身到將軍”的人,正在那兒傻笑。

周末,蔡來了。他這次隻帶來了一條被炸爛的魚,所以就不去他哥那兒了。

我們呆在一起的時間雖然多了許多,但是,兩個人都有許多事要搶來說。在這種情況下,往往男人是有氣度的,他開始靜靜地聽我大放“厥詞”,說著自己喜不自勝的話。

“你站穩腳跟了隻是一方麵,主要是讓支持你的校長們有了交代了。”他對我的成績並不稀奇,“留校任教不那麼容易的,而且,……”他不說下去了,轉一個彎就來提醒我:“為什麼之前沒有人告訴你呢?”

對,我轉轉眼珠子,思考起來:教務處聽了二班的話肯定保持沉默,張主任隻會唱反調,估計是一時半會兒沒有找到下嘴的地方;二班學生對我很友好,這我心領神會;一班的學生估計也聽到二班同學的議論,記得曾有人問過我:“老師,你教二班是不是用了不一樣的教材呀?”我說:“一樣的,都是我編的,隻是我有了對你們一班教學的經驗了。”還有那教二班的彆的老師呢?……都統一保持了靜默……

“所以,你不要太樂觀了!”蔡潑的一大盆冷水,的確讓我冷了下來。“哪裡有那麼簡單!”他又說:“高師馬上又有一批老教師會調回來,他們都是老大學生,過幾年,新的大學生也會分進來。你們的地位還是最低的。”

是呀,看來夾著的尾巴還得夾著,蓬蒿人依然是蓬蒿人哪!

“我也想調到縣城來,托人提過一句,就被縣教育局的希局長立即駁回,說我剛調去大城就不安心了呢。”蔡的話,也就是他的現實主義又把我這個喜歡超脫出世的人,一棒擊中要害了。真的,這下不是潑冷水,而是潑起冰來,我們的現實生活才是最艱難的,這麼兩地的遙望實在太苦了。有實例可證:我以前的兩個班主任,一個高老師,一個遊老師,就是因為這個問題,他們的小家都活得非常辛苦。

高老師有了三個孩子,他的妻子病病懨懨的,本來在下麵公社的小學教書,調不回縣城,隻好請長期病假。一家人擠在高師的一角,生活艱難,還不招人待見。遊老師的妻子是他老家的同鄉人,非常勤勞,家裡什麼事都是她張羅,上麵四個老人,下麵兩個孩子,種田賺工分。遊老師遇到節假日就趕快回去幫忙,手裡幾個工資也大都貼補家用了。

我與蔡顯然是在步他們的後塵。

還是不說煩悶的將來吧,蔡說起了他的抓魚故事。

他們大城中學不遠處有一個大水庫,去年攔出了一角來做養魚塘,這可能也是農村的一種悄悄的改變吧。

老楊是初二一班的語文老師,還是班主任,蔡也教他們班的政治思想教育課加體育課。他們班裡的一個學生,偷偷告訴他們,這個魚塘是他父親在管理,他知道魚塘裡有許多魚,而且已經很肥大了。他要父親抓些魚給老師,可父親遲遲不說話。他靈機一動,就帶著老楊與蔡到那個魚塘去了,準備“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他們穿著帶去的長筒套靴,在靠岸邊的水草灘裡摸來摸去,好不容易才抓到一條。可這次的勝利,讓他們野心勃勃,想再多幾次勝利!接著一個月,每逢周五晚上,他們兩個就偷偷去摸魚了。漸漸有了經驗,膽子也大了,心也貪了,就自己做了一個小網,一網可以撈上來好幾條,於是就有了蔡周六下午,拚命騎單車回來送魚的事。而老楊的李顏正好懷孕了,需要營養。他們也就不顧一切地每周都會去冒險。

有一次晚上,已經快十一點了,因為太安靜,他們的動作就大了許多,“嘩啦嘩啦”,“漁夫們”開始拉網,覺得沉沉的,好像收獲很大。不想,驚動了岸上一個夜歸人:“誰?”那人一邊厲喝,一邊照著手電過來了……他們倆個嚇得魂飛魄散,不管怎麼樣,他們是在偷呀,而且是老師在偷……怎麼辦?他們也顧不上四月天的水還是冷得透骨,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慌忙鑽進了已經長得很茂盛的水草堆裡……

還好,又來了一道手電光,叫那人過去了,他們嘰嘰咕咕了幾句,一起走了。老楊渾身哆嗦著湊到也是哆嗦著的蔡旁邊說:“是那學生的父親來了,他把那人拉走了。”

看來,他父親是早就知道他們的“偷魚”行動的,有點故意讓他們去弄幾條,還怕有危險,遠遠躲著保護他們呢。因為他的兒子常常告訴他,這兩個老師都是“湯司令”,每天買一點青菜加一碗湯吃飯。他心裡很不是滋味。

那時候,紅土地上的老俵是多麼憨厚樸實善良呀!我聽得滿眼都是淚花……

蔡與老楊也不敢再去打擾人家了,“金盆洗手”,從此回到“湯司令”身份。

誰知,居然有個真正的偷魚賊來了,他不是想自己撈一條吃吃,而是想去賣錢,可又想出了一個餿主意,用炸藥來炸,一下子炸死了很多魚。於是,隊裡和那學生的父親,在魚塘邊上攔起了電網。炸死的魚分給了學校的老師們。

在教學上,不管怎麼說,我對自己的一點信心有了。平時,除了工作外,就又有了心情讀英語。許國璋英語第二冊,我已經自修讀到十五課了。我對結構性很強的英語語法,理解不難,就覺得難在大量的小詞組,尤其是介詞小詞組。所以每天一早就架起腿,一邊練功,一邊背單詞和詞組。

當然,身陷在文藝班裡,必須得動腦筋想節目,好在我已經是班主任了,不用構思一整台的演出事宜。對於每學期一次的班級會演,我都隻出一個節目,因為考進來的學生不一樣,他們中有好幾個人有組織演出的能力的,我隻要安排好後,他們自己會很出色地完成任務。

這次,我準備了一個舞蹈小劇《鴻雁南飛》。主題構思是從電視裡學來的,但是,劇本的所有細節還得我自己完成。大概內容是:鴻雁要南飛了,同行的還有野鴨與天鵝。然而,途中遭遇狂風暴雨,野鴨和天鵝都敗下陣來,不願再飛了,隻有鴻雁戰勝了惡劣的氣候,不斷向遠方的目標飛去。

我還是把寫好的本子交給了莊老師作曲。這是我與他最後一次的合作。

心裡有春天,春天才會更和暖,眼裡的五彩百花才繽紛好看。骨子裡有了硬氣,人才挺得直,走得快。我終於把自我撿回來了。

周三沒課成了我的小假日,我決定去踏春,出去走走。

三步兩步就到了縣政府,可維琪不在辦公室。隻好再走,過了浮橋,穿過“南京路”,去找小芳的哥哥小鄭,探問一下她的近況。

小鄭雖然在,但是他好像很忙,最近劇團也是春天來臨,老戲新翻,一齣一齣在趕排呢。

我從他那兒得知,小芳一切都好,工作不錯,還找了一個對象,也就放心地折回來了。

路過米粉店,香氣撲鼻,真想進去吃一碗,我的口袋裡現在不缺錢。可是,才踏上台階的腳又縮了回來,不行,在大城中學還有一個“湯司令”,我得在周六買點東西等他來呢。把口水咽下去後,我就在錦河邊的石階上坐坐,曬曬春天的太陽。河水依然清澈見底,波光粼粼。想起差不多一年前,我滿懷愁緒地坐在這裡,心情沉重,與現在恍如隔世……

然而,現在的我,心情是既鬆緩又緊張的,今後會怎麼樣,誰也說不清。大人物都說要摸著石頭過河,我們小人物就是那一滴水,隨著春潮滾滾向前而已。不知為什麼,我背起了許國璋英語第二冊的第二課,“the lden touch”,(點金術):“long long a,……”

那時候的我,雖然什麼也不懂,但是有一點是知道的,如果不努力,就會被滾滾春潮拋棄,那麼努力什麼呢?對於我這種“小布爾喬亞”,也就是隻知道要勤奮學習知識,學了知識乾什麼呢?以前傳統的教育的那個目標變得模糊了……現在得個人奮鬥,要多學習本領,去建設和實現“四個現代化”。那麼現代化是什麼樣的呢?是好的生活?好的生活又是什麼樣子的呢?……是不是大家學會了如何富有?就好比學會了“點金術”?……

暖暖融融的陽光把我照迷糊了,想不出來今後我們會怎麼樣?但是,有一點是知道的,肚子餓了,得趕回學校去了。

在過浮橋中,遇到了一個人,一個比我小幾歲的女孩子。她走到我跟前說:“我認識你,你是汪老師。” 我點點頭,看著她沒有作聲。她那秀氣的臉有點呆滯,但是說的話很清晰:“我的哥哥與蔡老師是同事,在大城中學教書。”

“嗯,”

“我去年考高安師範文藝班沒有考取,我想今年再考……”突然,她的眼睛蒙上了一層白霧,可不是淚水,好像是一種奇怪的東西,目光也變得發直,她越來越說不清楚話了,“我沒有考取,想再考,你能不能幫我,沒有考取,我沒有考取……誰幫幫我……”然後,她也不再對我說話了,獨自一個人嘀嘀咕咕的,邊說邊筆直地向前走了。

我有點心緒不定,轉身一直看著她的背影,怕她會不會跌倒。同時,我想起來了,這事蔡提起過,一個姓許的老師說,他的姐姐考高安師範文藝班,沒有錄取,有點精神不正常了。看來她真是考砸了,本來一次失敗不算什麼,但大問題是她變成了“範進”了,可那個範進是考了幾十次後考中了才發瘋的,而她卻隻考了一次就……誰能把她一巴掌喚醒?也可能幾巴掌都喚不醒了,這個樣子還能再考嗎?

在春潮湧動中,不是每一滴水都可以隨波逐流的……

這個偶遇,把我的情緒砸得低了好幾分,我得趕快回到宿舍去,不想再晃蕩了……

誰知在我的房門口,又有一個不速之客在等著我呢。

也是一個女生,瘦瘦小小的個子,一見我就熱情地笑了,用上海話與我打招呼:“儂回來啦?”

“儂是啥寧?”我的心還在剛才那個讓我憂慮的女孩身上,回不過神來。

“我是蔡新華的同學吳民的女朋友,高亦霞。”

我一邊開門一邊說:“吳民聽到過的,但是我與他不熟悉呢。”

我們一起進了房間,她也不客氣,直接就說:“我到高安來辦事,沒有熟人,想能不能在你這兒住幾天?”

這把我猶豫住了,一個不認識的人,隻有一個轉彎抹角的關係……她一直不做聲,等著我先發聲。那時候的人都困難,她到縣城辦事,沒有錢去住旅店,吃飯館,隻能求助一個熟人。可我不是她的熟人,怎麼辦?我看看她一臉的憂愁和無奈,目光裡好像充滿了期待……我這個人的軟肋就是在彆人對我的期待上,說明人家信任我呢!於是,我趕快說:“你還沒有吃飯吧?我們一起去打飯,等會兒下了課,要排很長的隊呢。” 吃過飯了,我們也就成了熟人了。小高真會說,她告訴我說:吳民分在工礦子弟學校,而她還在農村沒有上調。她想搞病退回上海。

“那你們不就成了分居兩地了嗎?”

“與其在這裡分居,還不如有一個人先回上海。”

“病退不是很好搞呢,”我想起了弟弟“拚死吃河豚”的那番努力。

她卻很有信心,說:“現在上海政策鬆了,聽說雲南知青在請願,又是臥軌,又是絕食呢。”

後來兩天,我變成了她的盟友,一起搞起了如何搞病退的“小動作”。她說她一直有腎病,就去縣醫院驗小便,結果是正常的。我說我報名上學時驗小便,醫院說我不正常,我是吃了許多西瓜重新驗了,才勉強過關。我建議拿我的尿去冒充,可結果,還是正常。

我突然明白過來,對她說:“看來,你得回上海去檢驗,這裡是不會讓你病退了。”

後來,她是回上海去了,聽說還真的病退成功了呢。

與高亦霞前腳後腳的,是蔡帶著老二班的薑同學來了。薑分在上高縣下麵一個中學,出來一次不容易。他們是難得見上一麵的,滔滔不絕的話把整個周六晚上與周日的上午全占滿了。我隻是充當了一個旅館服務生,給他們端茶送飯,晚上還得到金花老師那兒去擠鋪。送走了薑同學,我與蔡的時間也就隻有兩個小時了。

他趕快當個傳話筒,告訴我一些畢業後同學們的瑣事。尤其是在上高縣的“新聞”。他們新一班的事情,我聽過就忘,當然,關於我們文藝班的就不一樣了,如春雷滾滾,響在耳畔,傳進心田:戚禎與爰平結婚了;凱麗與那個司機結婚了;阿蘭與“喬老爺”結婚了……但是,沒有關於趙俠的情況, 怎麼回事?我著急地問,蔡說:“他們上高的人都不知道,我怎麼知道?”

本來對“小道消息”,閒言碎語很反感的我,現在真的是嫌太少了,就這麼兩句,把我一顆心提起來了,卻沒有了下文……

耿堅編審評:

本章名《春天來了》,作者在這裡深情呼喚的主要是社會的春天和人生的春天。唯其如此,小說才更凸顯現實意義。終於可以參加高考了,終於可以病退回城了,寒意還是有的,高考有2年教齡限製,病退了就業不易,但畢竟春光在前頭了。

自然有四季,人生有春秋。站在人生之秋回望剛參加工作那年月,不得不承認那真是活力滿滿的春天啊。工作穩定,經濟獨立,眼界開闊高遠,做什麼事都有勁,挑兩個文藝班的教學重擔照樣儘心儘力。雖然有迷惘,但理想的雛型也在醞釀中。戀愛著,幸福著,青春作伴共走新征程。

必須指出,作者的筆觸沒有停留在呼喚春天之上,而是通過講過去年代的故事、展現過去年代人們的生活,引發讀者對於現實生活的啟示和思考。本章中呈現的戀人關係、同事關係、上下級關係的處置以及人與人相處應真誠相待等理念,在今天社會仍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現實意義。例如,對於戀人之間的交流和互動,現實中往往重男方付出,而漠視雙方平等付出;再如,現實中上下級關係功利色彩濃重,而在本章中,我們可以觸摸到那個純真年代中人們的簡單、率性、樸實、溫暖的心靈。

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讀讀作者敘述的過去的故事和對過往的反思,是大有裨益的。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