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瓦崗七將挾持李元吉反出長安之事漸漸被城中官民淡忘之時,工部尚書獨孤懷恩卻突然再一次將這件事推上了風口浪尖。
他聯合朝中十幾名交好的大臣,一起聯名彈劾齊王李元吉,說正是因為齊王李元吉光天化日之下當街擄走軍中大將李君羨的妻子,在李君羨上門討要之時不僅沒有將人還給他,還借機狠狠羞辱了李君羨一番,逼得李君羨一怒之下跟另外六位瓦崗降將一起殺進齊王府,挾持李元吉反出長安。
事後,李元吉為了掩蓋自己的罪行,不僅將齊王府的知情人都殺了個乾淨,還派人假扮匪徒將那些當初被他擄走的女子和她們的家人給滅了口,簡直是天理難容,人神共睹。
因此,獨孤懷恩和十幾位朝中大臣在奏折中強烈要求李淵嚴懲齊王李元吉,給軍中將士和天下百姓一個交代。
而且不知為何,這封聯盟彈劾齊王李元吉的奏折明明是送到李淵的禦書房的,可是不到一天的時間,卻鬨得整個長安城街頭巷尾人儘皆知,瞬間掀起一陣軒然大波。
誰都沒想到,堂堂大唐齊王,竟是這麼一個禽獸不如的畜生!
一時間,整個長安城群情激憤,紛紛要求大唐皇帝李淵嚴懲自己的惡子。
不少正直的大臣也紛紛跟著上書朝廷,認為不殺齊王李元吉不足以平民憤。
更有甚者直接辭官歸隱,寧可去做一鄉野村夫,也不願意與李唐皇室為伍。
因為誰都清楚,齊王李元吉犯下如此惡行,作為他父親的大唐皇帝李淵不可能一點都不知情,甚至有可能就是他縱容的結果。
如此教子無方,甚至縱容兒子殘害百姓的昏君,根本不值得他們效忠。
而一向支持李淵的關隴貴族和關中士族,這次雖然沒有跟著落井下石,卻一直保持著沉默。
可有時候,沉默就是最強烈的不滿!
更令李淵驚惶不安的是,駐紮在長安城內外的軍隊開始出現了將士逃亡的現象,一開始隻是一些從彆處投降過來的將領和士兵逃亡,後來一些很早就追隨他們李家的將士也開始跟著逃亡。
畢竟李君羨之事可謂是徹底寒透了他們的心,自己在前線拚死拚活在衝殺,難道守護的不是他們李家的江山嗎?
可他們李家對他們的回報難道就是縱容齊王李元吉擄走他們的妻子去淫樂嗎?
這樣的李家又有什麼資格再讓他們這些將士去效忠。
在一連串的打擊下,李淵終於病倒了。
他病倒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命身邊的宦官去將次子李世民宣召到自己的寢殿。
待見到李世民,李淵便用手重重捶打著龍榻,老淚縱橫悔不當初道:
“二郎,朕悔不該當初不聽你之言,以至於事情鬨到如此地步。”
李世民對此隻能沉默以對。
因為早在李淵決定為了保全四弟李元吉和李唐皇室的名聲而選擇顛倒黑白,甚至不惜濫殺無辜之時,他便想到很有可能會有如此結果,隻是沒想到這一天會來得這麼快。
他也不難猜到,以獨孤懷恩的那點本事,絕無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就能查清事情的前因後果,收集到足夠的證據,因此此事很有可能是秦昇安插在長安城中那些細作的手筆,目的就是讓他們李唐皇室從此聲名掃地,徹底失去對有才之士的吸引力。
想到此處,他不由暗暗歎了一口氣,心中不自覺湧起一陣無奈。
他當初第一次見到秦昇之時,便覺得此子料事如神,城府深不可測,不止一次暗暗慶幸還好秦昇是他們李家的家臣,而不是他們李家的敵人。
可沒想到因為父親的短視,妹妹的不堅定,最終還是讓秦昇站在了他們李家的對立麵上。
而他和整個李家也終於一次次見識到了,秦昇做他們李家的對手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
雖說明知道世上沒有後悔藥,可李世民還是會忍不住時不時暗暗在心中感慨,若秦昇是他的妹夫該有多好!
而李淵不知道自己兒子此刻心中到底在想些什麼,隻是見他一直沉默不語,隻當是他還在為自己當初不聽勸而生氣,隻能拉下臉繼續哀求道:
“二郎,朕知道當初不該不聽你之言,隻是如今大唐江山危在旦夕,朕唯有指望你來力挽狂瀾了!”
李世民心中確實有氣不假,但如今局勢惡化到這個地步,他不可能當真坐視不理,隻能看著李淵,沉聲問道:
“父皇可否將此事交給兒臣全權處置,不論兒臣做出什麼決定,父皇都支持?”
“朕正有此意!”
李世民的話可謂是正中李淵下懷,畢竟正如他所說,如今唯一能力挽狂瀾拯救大唐江山的就隻剩下眼前的次子了。
李世民得到了李淵的親口允諾,點了點頭,隨後轉身就要告退。
隻是他轉身沒走幾步,李淵猶豫了片刻,最終還是忍不住開口道:
“二郎,不管怎麼說元吉都是你一母同胞的親弟弟,正所謂虎毒不食子,如果可以的話,朕希望你能留他一條性命。”
李世民的腳步頓時停住了。
不知過了多久,他才緩緩轉過身子,躬身對李淵行了一禮,語氣很是平靜道:
“兒臣知道了。”
……
就在事情鬨得沸沸揚揚之時,太極宮內傳來皇帝李淵的旨意,任命秦王李世民為禦史大夫,徹查瓦崗七將挾持李元吉林反出長安之事。
而李世民也沒有讓人失望,很快就查清事情的起因確實是因為齊王府的人擄走了李君羨的妻子,齊王李元吉還當眾羞辱了前往討要妻子的李君羨,逼反了李君羨和另外六名瓦崗降將。
因此,此事錯在齊王李元吉,李君羨等七人反而是無辜被逼反的一方。
除此之外,長安城中近來發生的一些慘案也確實是齊王李元吉派人假冒匪徒所為,目的就是為了掩蓋自己的罪行。
李世民的調查無疑是徹底還原了事情的真相,讓人挑不出半點毛病。
至於對李元吉的判決,本來依照大唐律例應該判斬首示眾,可他畢竟是當今天子之子,若是判決他死刑,無疑是讓父殺子,陷當今天子於不義。
因此,最終李世民判決剝奪李元吉的齊王爵位,終身幽禁在原齊王府。
不久之後,李淵正式發布罪己詔,承認自己教子無方,並許諾會賠償那些被李元吉傷害過的臣民。
對於掀起這場風波的獨孤懷恩和那些一起跟他聯名上書的朝中大臣,李淵不僅沒有處罰他們,反而下旨褒揚他們的大公無私,不畏強權,一一給他們加官進爵。
其中獨孤懷恩更是升任尚書右仆射,一躍成為三省宰相之一。
至此,此事徹底塵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