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寧你哭啥 > 第172章 春闈前夕,酒樓風波

第172章 春闈前夕,酒樓風波(1 / 1)

推荐阅读:

大業十六年勢力圖(注:上一張圖不小心把孟海公塗沒了,現在補回來)

時間來到大業十六年。

新年過後,薊城變得異常熱鬨,城中的客棧酒肆幾乎全都爆滿,來來往往的大多是趕來參加下個月春闈的士子。

在這些客棧酒肆之中,尤以城南的進士居生意最為火爆。

本來這家酒樓的名字叫燕趙酒家,名字平平無奇,但架不住人家酒樓的東主有遠見,看到薊城最近幾個月突然湧入了大量前來趕考的士子,便毅然決定將酒樓的名字改為進士居。

而改名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當這些趕考的士子看到有酒樓的名字叫進士居,一窩蜂湧來投宿和吃飯,畢竟誰不想在春闈正式開考前討一個好意頭呢。

這天中午,正值午飯時間,酒樓內坐滿了前來吃飯的士子,他們三三兩兩圍坐一桌高談闊論,不過談得最多的還是下個月的春闈,尤其是狀元花落誰家的問題。

雖然當今天子即位之初也舉辦過幾次進士科考試,但要求士子必須得到朝中五品以上的官員推舉才有資格報考,將天下絕大多數的讀書人攔在了科舉考試之外。

而且即便是有誰考中了進士,也大多是被任命為縣丞或縣法曹之類的地方小官小吏,對不少讀書人而言並沒有什麼吸引力。

而如今在河北道舉行的春闈,隻要考中了,河北道大行台府便依據名次高低授予太守、長史或縣令之職,條件不可謂不誘人。

因此,這次春闈也吸引來了不少早就名滿天下的名士和才子,比如說薛道衡之子薛收,許善心之子許敬宗,以及盧思道之孫盧承慶。

他們三人皆以文才驚才絕豔著稱,不少士子都已經認定此次春闈的狀元必在他們三人之中產生,其中尤以薛收的呼聲最高。

要知道,薛收的父親薛道衡乃是與盧思道、李德林齊名的大隋文壇領袖,時人甚至將他與漢時的“關西孔子”楊震相提並論。

而薛收作為薛道衡之子,十二歲便能文善墨,就連大儒王通之弟王績也對他的文才讚不絕口。

之事當年薛道衡因奏對不稱旨,惹怒了皇帝楊廣被賜死,天下人無不為他喊冤,薛收也因此立誓此生絕不仕於隋,可不知為何這次竟會跑來薊城參加春闈。

不過因為薛收的存在,絕大多數趕考的士子已經認定狀元的歸屬再無懸念,恐怕就連榜眼和探花都有主了,他們能爭一爭的就隻剩下三百零七個進士名額了。

可有一名士子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多喝了幾杯,突然間很是憤憤不平道:

“真不知道秦大將軍到底是怎麼想的,既然口口聲聲說此次春闈是公平取士,為何還要分什麼左右榜錄取?”

“就是呀!”

他的同伴也跟著高聲附和,搖頭晃腦道:

“聽說這次春闈有超過兩萬名士子參加,其中超過一萬五千人是世家子弟。

如今我們一萬五千多世家子弟去爭奪兩百個進士名額,另外四千多考生去爭奪剩下的一百個進士名額,這顯然對我們世家子弟很是不公,算哪門子公平取士嘛!”

這兩人的對話頓時引起了在場不少世家學子的共鳴,越想越覺得此次春闈對他們世家子弟不公。

其中一名矮胖士子更是大聲附和道:

“依我看,秦大將軍也知道這些泥腿子是什麼貨色,知道如果大家公平競爭,他們無論如何都考不過我們世家子弟,這才想到分左右榜錄取,好拉這些泥腿子一把,以免他們一輩子都做不上官。”

“哈哈哈……”

這名矮胖士子的話引起酒樓內不少世家子弟的哄堂大笑,酒樓內外洋溢著快活的氣氛。

或許是因為他說話太難聽,一名本來坐在角落安靜吃飯的士子再也按捺不住,當即嗤笑一聲:

“跳梁小醜。”

他的聲音不大,但那名矮胖士子的耳朵很尖,竟聽得一清二楚, 氣得他直接跑到這名士子桌前,上下打量過他一番之後,便冷冷開口道:

“你是何人?竟敢辱我!”

麵對矮胖士子的質問,這名士子並不害怕,隻是抬眼看了矮胖士子一眼,隨即淡淡反問一句道:

“那你又是何人?”

見對方問起自己的來曆,矮胖士子頓時冷哼一聲,鼻孔都快仰到了天上:

“在下王常鬆,太原人氏,大儒王通便是吾叔父。”

“哦,原來是文中子(王通的尊稱)之侄,失敬失敬。”

一聽對方竟是大儒王通之侄,這名士子頓時一副誠惶誠恐的表情,語氣都為之恭敬了不少,可隨後卻突然話鋒一轉,抓著後腦勺,似乎很是不好意思道:

“對了,兄台姓甚名甚了?”

“哈哈哈……”

在場不少士子再次爆發了一陣哄笑聲,酒樓內外再次充斥著快活的氣氛。

隻是這一次,他們分明是在笑王常鬆身為讀書人竟不知道自謙,有事沒事便將自己叔父王通掛在嘴邊,也不怕壞了自己叔父的一世清名。

王常鬆見酒樓中的人都在笑話自己,麵上頓時也有些掛不住,當即有些惱羞成怒,惡狠狠瞪了這名士子一眼,咬牙切齒道:

“你到底是何人,竟敢一再辱我!”

這名士子依舊沒有正麵回答王常鬆的問題,隻是淡淡一笑道:

“我姓甚名甚不重要,但我不怕讓兄台知道,家父便是兄台口中的泥腿子。”

王常鬆聞言不由冷笑一聲,語氣很是陰陽怪氣道:

“我說閣下為何會突然出口傷人,原來是在下的話刺痛到了閣下的自尊心呀。”

“兄台錯了。”

這名士子聽完王常鬆的冷嘲熱諷依舊沒有動怒,隻是淡淡一笑道:

“我從不以家父為恥,畢竟若是沒有家父這樣的泥腿子耕田種地,像兄台這樣不事勞作的世家子弟吃的穿的又從何而來?

既然兄台羞與泥腿子為伍,為何不將方才吃下去的酒菜吐出,將身上的衣服扒下,以示與之不共戴天。”

“哈哈哈……”

酒樓內今天第三次爆發出了陣陣哄笑聲。

王常鬆雖說心中惱恨,卻被對方駁斥得啞口無言,根本無從反駁,隻得恨恨說道:

“即便是我說錯話在先,你也不該當眾辱我斯文!”

這名士子麵對王常鬆的強詞奪理,依舊隻是淡淡一笑道:

“聖人有雲,人必先自辱而後人辱之,若非兄台當眾口出狂言,辱我等斯文,我又何必反唇相譏呢!

說到底,兄台之所以如此介意左右榜取士,無非就是學業不精,擔憂自己落榜罷了。

否則,為何沒人聽說薛收、盧承慶和許敬宗三人當眾大罵左右榜取士不公。”

王常鬆被對方駁斥得有些抬不起頭,他自知自己口才不如對方,隻能匆匆結賬低著頭灰溜溜離開了酒樓。

待王常鬆走後,另一名身材清瘦氣度不凡的學子走到這名士子桌前,拱手施了一禮道:

“在下褚遂良,餘杭人氏,方才聽了兄台一席話,可謂是振聾發聵,不知兄台可願與我共飲幾杯?”

這名士子見褚遂良談吐不凡,連忙站起身,拱手還禮道:

“不敢當,在下馬周,博州人氏。”

而後,兩人同坐一桌,推杯換盞,無所不談,好不痛快!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此時就在酒樓另一處不起眼的角落,眾人口中的秦大將軍此時正一身書生打扮,饒有興趣看著有說有笑的褚遂良和馬周。

他有預感,河北道的這次春闈很有可能會是神仙打架。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