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狀元花落誰家(1 / 1)

推荐阅读:

作為一個穿越者,秦昇不管是在上初中還是在上高中時,班上的曆史老師都一次次告訴他,近代華夏之所以在科技上落後於西方,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八股文禁錮了讀書人的思想。

因此,當如今秦昇有機會自己搞科舉考試,自然不會去考什麼八股文。

況且,他自己也不懂什麼是八股文。

他和褚亮等三位主副考官商量過後,決定此次春闈考貼經、詩賦和時務策三科。

所謂貼經,又稱猶帖經,即在九部正經中抽取一大段話,故意漏掉其中一兩句,要求考生將漏掉的內容補全,以此來考核考生是否熟悉和通曉經義。

【注:九部正經即大經《禮記》、《左氏春秋》,中經《毛詩》、《周禮》和《禮儀》,小經《周易》、《尚書》、《公羊春秋》和《穀梁春秋》,四書五經是宋之後才有的說法。】

詩賦自不必說,是為了考核考生的文采。

而時務策顧名思義就是論時務的對策,要考核的就是考生有沒有經世治國之才了。

時務策的考題是秦昇親自擬定的,一個是關於北魏的均田製,一個是關於北周的府兵製。

這兩個都是他即將要在河北做的事,自然想利用此次春闈選拔出相應的人才。

春闈一共分為三場,每天一場,分三天考完。

因此,經過長達三天的緊張考試,這些不遠萬裡從天下各郡縣趕來薊城參加春闈的士子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但褚亮、李綱和虞世南三位主副考官卻開始了緊張而忙碌的閱卷工作。

兩萬多名考生,將近七萬份考卷,僅憑他們三個人哪怕看到眼瞎都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批閱得完。

因此,他們三人先是集中在一起批閱貼經,一旦發現考卷中錯漏任何一個字,便立即淘汰這名考生,根本不會再去看他的詩賦和時務策。

如此一來,他們需要批閱的詩賦便隻剩下幾千份了。

他們三名主副考官依舊是集中在一起,從格式、韻律和意境三個方麵評議考生的詩賦,隻有三者皆為上佳才算合格。

經過前兩輪的淘汰,他們最終需要評議的時務策隻剩下一千多份。

而最終的三百一十名進士,也將在這一千多份考卷中產生。

經過三人通宵達旦長達數日的評卷,很快便到了決定最終進士名單的日子。

可就在當晚,身為副考官的李綱卻和主考官褚亮爆發了激烈的爭執,甚至驚動到了秦昇。

秦昇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隻能叫上郭嘉和魏徵等人,大晚上匆匆趕去了褚亮等人所在的國子學。

看到秦昇出現,一向性格耿直的李綱也不再跟褚亮爭論,直接拿起一份考卷朝秦昇走來,也不解釋其中的緣由,便讓秦昇先看看這份考卷。

秦昇雖然不明就裡,但還是接過考卷,大致掃了一眼,很快便被對方的文才所吸引,忍不住一個字一個字看了下去。

不得不說,這份考卷確實文采斐然,字字璣珠,若是放在他穿越之前,必然又是一篇需要全文背誦的名作。

尤其值得稱道的是,這名考生的書法極好,絲毫不下於秦昇前世看過的大部分名碑名帖。

之前他本來想效仿宋朝時候的科舉考試,對每一份考卷實行糊名和謄抄,隻是整個河北亂匪作亂多年,讀書之人早就跑光了,他根本不可能找得到足夠的讀書人去幫他謄抄七萬份考卷。

最終,他隻能對這些考卷進行糊名,而沒有對它們進行謄錄。

可沒想到,就是因為這個無奈之舉,竟讓他意外見識到了考生之中竟然有人可以寫出如此美妙的書法。

隻是不知為何,這字跡他總給他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似乎曾在哪裡見到過。

可他並沒有多說什麼,隻是將考卷遞給身後的郭嘉和魏徵,讓他們二人一觀。

郭嘉和魏徵在看過這份考卷之後,同樣對這名考生的文采和書法讚歎不已,甚至有些自愧不如。

郭嘉在看過他的時務策之後,更是斷言此人假以時日必成一代名相。

眼看秦昇等三人對這名考生的評價如此之高,李綱也不再繞彎子,當即開門見山道:

“秦大將軍,你覺得以此人之才,可否點他為本次春闈的狀元。”

秦昇雖說沒有看過其他考生的考卷,但還是點了點頭,沉聲回道:

“此人確實有狀元之才,點他為狀元倒也實至名歸。”

李綱聞言卻是冷笑一聲,看向一旁默然不語的褚亮道:

“可褚大人無論如何都不同意點此人為狀元,甚至說此人尚需磨礪,執意要將他移出前十名之外,我和虞舍人如何勸說都沒用。”

虞世南看了一眼褚亮,隨後還是點了點頭道:

“我也認為此人當為狀元。”

見虞世南也表了態,李綱也不再給褚亮麵子,直接沉聲對他道:

“褚大人,如今秦大將軍也在這裡,若是你還是執意認為這名考生不該為狀元,甚至要將他踢出十名開外,就請你自己跟秦大將軍解釋清楚其中的緣由吧。”

說到這兒,李綱似乎覺得自己說得還不夠,又語重心長補充道:

“秦大將軍信任我等,特意向天子奏請我等三人為主考官,我們無論如何都不可辜負他的苦心,更不能埋沒任何一個人才。”

褚亮看著耿直的李綱,又看了看秦昇,最終長歎一口氣道:

“李大人,並非是我不識人才,隻是我實在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若是點此人為狀元,才是真正辜負了秦大將軍的苦心,也會讓此次春闈飽受世人質疑,沒有一名士子再會相信錄取結果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秦昇似乎明白了什麼,可李綱卻依舊是一頭霧水,不明白這名考生如此文采斐然,點他為狀元怎麼就讓其他士子質疑了。

褚亮自知三言兩語解釋不清楚,隻能對李綱說道:

“李大人,明天便是放榜的日子,如今秦大將軍也在這裡,你不妨當著他的麵將考卷上的糊名條扯下,便可知道為何不可點此人為狀元了。”

李綱看了秦昇一眼,見後者衝他點點頭,便將考卷放回案桌上,而後撕下上麵的糊名條,很快便看到了這名考生的名字——

褚遂良。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