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寧你哭啥 > 第64章 裴世矩:吾有三人,可輔越王

第64章 裴世矩:吾有三人,可輔越王(1 / 1)

推荐阅读:

“盧楚,皇甫無逸,趙長文,段達,元文都,郭文懿,枉朕如此信任你等,留你等在東都輔佐朕的皇孫,你等就是這麼輔佐的?”

江都宮內,當皇帝楊廣看到越王楊侗派人從東都洛陽八百裡加急送來的書信,登時龍顏大怒,在禦書房就對他們六人破口大罵起來,絲毫顧不上什麼天子威儀。

內史令裴世矩今日正好進宮奏事,好巧不巧見到了楊廣失態的一幕,卻沒有說什麼陛下息怒龍體要緊之類的事,反而低頭不語。

楊廣發泄過後,才意識到自己在臣子麵前失態了,麵色一時也有些不好看,便冷冷喚了裴世矩一聲:

“裴卿家。”

可裴世矩卻依舊低著頭,似乎並沒有聽到天子在喊他。

楊廣麵色越發不好看,隨後又重重喚了一聲:

“裴卿家!”

可裴世矩卻依舊是毫無反應,楊廣心中異常惱怒,正欲發作,卻突然聽到裴世矩發出陣陣輕微的鼾聲,不由微微一愣,隨後心中又好氣又好笑。

這個裴世矩,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竟然站著都能睡過去。

隨後,楊廣命身邊的宦官上前去將裴世矩叫醒。

宦官上前輕輕拍了一下裴世矩,在他耳邊輕輕呼喚了一聲“裴大人”,裴世矩這才止住鼾聲,抬頭茫然看了一眼,當看到楊廣那張似笑非笑的麵龐之時, 瞬間意識到了什麼,嚇得慌忙跪倒在地,口中不住請罪道:

“臣因年老體衰,身子疲乏,奏事時不慎假寐過去,冒犯了天子威嚴,懇請陛下治臣一個君前失儀之罪。”

楊廣沉眼看著裴世矩,不知過了多久才輕輕一擺手道:

“罷了,念你是兩朝老臣的份上,朕今日就不與計較了,隻是下次要注意一些,不要失了體統。”

“臣叩謝陛下。”

對於楊廣的寬宏大量,裴世矩自然是感激涕零,當即深深拜倒在此,叩謝天恩,而後才起身垂手而立。

經裴世矩鬨這麼一出,楊廣心中的怒意已然消散了不少,便命身邊的宦官將越王楊侗從東都送來的書信拿給裴世矩,詢問他對此事的看法:

“裴卿家,此事你怎麼看?”

裴世矩看過書信之後,沉吟片刻,才緩緩開口道:

“陛下,盧楚等六人有負皇恩,不宜再留在東都輔佐越王殿下,陛下理應命越王殿下派人將他們六人押送來江都,聽由陛下發落。”

“嗯,朕正有此事。”

楊廣的想法無疑是與不謀而合,可隨後他又忍不住微微皺起眉頭道:

“可若是將他們六人都押來江都聽候發落,東都便沒有幾個人可以輔佐越王了。”

裴矩聞言眼中不由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精光。

因為自從秦昇在虎牢關大敗二十萬瓦崗軍的消息傳到江都之後,宮中便傳出了不少楊廣準備北上返回東都洛陽的消息。

可如今楊廣卻跟自己說擔心東都無人輔佐越王,說明因為三萬瓦崗戰俘逃脫之事,河南道的瓦崗餘孽一時半會兒還肅清不了,楊廣便暫時打消了重回東都的念頭,留在江都繼續觀望中原局勢。

想到此處,裴世矩不由笑了笑道:

“我大隋最不缺的就是忠臣良將,既然盧楚他們六人辜負了陛下的信任,陛下再擇賢臣去江都輔佐越王殿下便是了。”

楊廣想了想,隨即輕輕點了點頭:

“裴卿家說的倒也不無道理,不知你可有什麼合適的人選推薦?”

裴世矩低頭沉吟片刻,而後才緩緩抬起頭開口道:

“回陛下,臣倒有三個合適的人選可以舉薦給陛下。”

“哦?是哪三人,說來給朕聽聽。”

楊廣一聽裴世矩竟然有三個合適的人選可以舉薦,當即就來了興趣。

裴世矩微微一笑,隨即開始娓娓道來道:

“臣要舉薦的第一人,便是蕭皇後的弟弟蕭瑀。”

楊廣聽到蕭瑀這個名字,不由微微一怔,隨即輕輕點了點頭,算是認可了裴世矩的推薦。

因為蕭皇後的緣故,蕭瑀在楊廣還是晉王的時候便追隨他,二人關係極好。

楊廣即位之後,更是對這個妻弟委以重任,讓他官至內史侍郎。

隻是在突厥的始畢可汗率幾十萬大軍圍攻雁門關之時,蕭瑀曾勸楊廣公開宣布停止征伐高句麗,以安大隋將士之心,讓他們可以安心守衛雁門關。

可在突厥大軍退去之後,楊廣又懊悔不該聽信蕭瑀之言,草率宣布停止征伐高句麗,一怒之下免去了蕭瑀的內史侍郎之職,貶為河池太守。

可在江都之變發生後,楊廣聽蕭皇後說蕭瑀一家連行囊都顧不上收拾就啟程前往江都,隻為確認天子和自己姐姐無虞。

看在他對蕭皇後這個姐姐情深義重的份上,楊廣倒是可以不計較過去的事,重新起用蕭瑀。

“嗯,就讓蕭瑀官複原職,重新做回之前的內史侍郎,不日去東都洛陽赴任吧。”

裴世矩見楊廣聽從自己的舉薦起用了蕭瑀,便又繼續舉薦道:

“臣要舉薦的第二人,便是原民部尚書韋津。”

聽到裴世矩舉薦的人是韋津,楊廣不由微微皺起了眉頭。

事實上,他之前留在東都輔佐越王楊侗的官員中,就有韋津,隻因為他是北周名臣韋孝寬第六子,真正的名門之後。

隻是在去年二月他和段達、郭文懿率軍出城與瓦崗軍作戰之時敗給了李密,而他也不幸淪為瓦崗軍的俘虜。

聽說之後李密並沒有加害他,反而一直將韋津視為座上賓。

正因為李密之前對韋津的禮遇,讓楊廣始終如鯁在喉。

在他看來,韋津在被俘之後並沒有為大隋死節,反而受到了李密的禮遇,不得不讓他懷疑韋津是不是暗中投降了李密。

裴世矩似乎看出楊廣有些不情願,當即為韋津辯解道:

“陛下明鑒,臣聽說韋津被俘之後,寧可一死也不願去幫李密去說降洛陽城,李密正是因為敬佩他的死節,才沒有加害於他。”

說到這兒,裴世矩故意停頓了一下,隨後意有所指道:

“臣最近還聽到一些風聲,說李淵打算派人勸說他去長安……”

“既然他之前兵敗之後沒有投降李密,便算是守住了氣節,就讓他官複原職,繼續做回民部尚書吧。”

聽到李淵也要派人去拉攏韋津,楊廣便不再猶豫,當即下定決心重新起用韋津。

畢竟韋津他可以賦閒不用,但絕不能讓他去關中為李淵效力。

聽到楊廣終於鬆口起用韋津,裴世矩便開口舉薦起了最後一人:

“臣要舉薦的最後一人便是河東太守堯君素。”

“對呀,朕怎麼就沒想到此人呢!”

聽到堯君素這個名字,楊廣不由精神一振,似乎有些懊惱自己不該遺忘了如此忠臣。

隻因堯君素的氣節楊廣也是早有耳聞。

想當初,李淵在太原起兵之後,左驍衛大將軍屈突通奉旨救援長安,留堯君素鎮守河東。

可不久之後,屈突通被李淵的謀士劉文靜擊敗,被迫歸降了李淵,隨後奉李淵之命去河東城下勸降堯君素。

可堯君素卻冷冷表示你屈突通騎的馬就是代王所賜,你如今還有什麼顏麵再去騎它,聽得屈突通麵色羞慚。

隨後,麵對唐軍的圍攻,堯君素卻是堅守城池,無論李淵派誰來做說客都堅決不投降。

李淵最後沒有辦法,隻是將他的妻子帶到城下,勸說他獻城投降。

可沒想到堯君素卻一箭射倒了他的妻子,依舊不肯投降,就這樣死守著河東這座孤城。

因此當楊廣一聽到裴世矩舉薦堯君素這個忠臣,心中便不由有些懊惱自己不該遺漏了如此忠臣良將。

在他看來,若是大隋臣子人人都如堯君素這般忠誠,如秦昇這般得力,大隋的江山根本不會落到如今四麵楚歌的地步。

“堯君素忠義可嘉,朕就讓他接替趙長文,出任黃門侍郎之職吧。”

安排好裴世矩舉薦的三人之後,楊廣看著裴矩,沉吟片刻,隨即緩緩開口問道:

“裴卿家,依你之見,秦昇和王世充二人,留誰鎮守洛陽為好?”

(更正之前章節的兩個錯誤,一是曆史上裴世矩是在李世民登基之後為了避諱,才改名叫裴矩,所以在書中應該用的是裴世矩這個名字,二是隋朝為了避楊堅的父親楊忠的諱,將中書省改為內史省,將中書令改為內史令,所以裴世矩的官職應該是內史令。)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