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鄴城閱兵
公元194年秋,鄴城南門外,廣袤的田地被層層疊疊的金色麥浪所環繞。
秋風拂過,麥浪翻湧,讓人神清氣爽。
東方勇命人將南城牆下仔細打掃乾淨,召集眾多軍卒與兵士,準備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
此刻,東方勇身著莊重的武官朝服,腰間所懸掛的翡翠玉佩在明媚的陽光下閃著晶瑩光澤。
東方勇身姿挺拔,站在南城門的城樓上,目光沉穩地俯瞰著門樓下那如林般密集排列的軍士方陣。
陳宮手持羽扇,靜靜立於東方勇左側。其身後,貂蟬、燕臻等內眷身著華服,儀態萬千。
而在東方勇右側,則整齊站立著呂布、高順等一眾武將。眾人靜靜等待著閱兵儀式的開啟。
“大都督,各軍均已集結完畢。”
陳宮微微躬身,輕聲稟報道,
“今秋屯田收獲頗豐,共計粟米二十萬斛。
本月鄴城的鍛造工坊成績斐然,已鍛造出山紋甲五千副。
另外,鄴城水利工程完工後,可有效灌溉農田達三十萬畝。”
東方勇微微點頭,目光順著陳宮所指的方向,投向遠處那蜿蜒伸展的水渠。
隻見漳河水渠宛如一條銀色的絲帶,悠悠貫穿於金黃的麥田之間。兩岸,婦女們推著獨輪車,有條不紊地運送著糧草。
在這些身影之中,不乏頭戴儒巾的士族女子。她們腰間彆著青銅令牌,這正是東方勇大力推行的“女吏製度”的成果。
就在三個月前,東方勇頒布了《女吏令》,破天荒地允許識字的士族女子擔任裡正、倉曹等鄴城基層官職。
“私兵所需耗費的金錢太過龐大,必須建立一支戰時能迅速投入戰鬥,閒時又可安心務農的常備軍。”
東方勇轉頭,對陳宮說道,“你瞧這三萬刀盾兵,他們皆來自冀州的屯田戶。春耕之時,他們辛勤耕種土地;秋收之後,便專心投入練兵。如此一來,既節省了大量糧餉,又能打造出精銳的士卒。”
陳宮聽聞,不禁撫掌讚歎:
“此乃絕妙的寓兵於農之策啊,相較曹公的‘收編青州兵’,更具優勢。而且,如今這些兵士的披甲率竟能達到百分之百,這全仰仗於鍛造業的蓬勃發展。”
說著,陳宮手指向前排士兵身上的魚鱗甲,甲片在陽光的照耀下,反射出冷冽而耀眼的光,
“如今鄴城的鐵坊,每月可產出精鐵萬斤,就連南匈奴單於都慕名而來,甘願以匈奴良馬換取我們的鐵器。”
正說著,遠處傳來一陣清脆的馬蹄聲。眾人循聲望去,隻見一位身著青色襦裙的女子策馬疾馳而來,她腰間懸掛的竹簡隨著馬匹的顛簸,發出輕輕的聲響。
女子來到城樓下,利落翻身下馬,恭敬地向東方勇行禮:
“小吏李貞,奉大都督之令巡查漳河水渠,特來向大都督稟報水情。”
東方勇微微頷首,溫和問道:
“李貞大人辛苦了。不知這水渠可曾真正惠及百姓?”
李貞在馬上回應道:
“回稟大都督,水渠流經之處,土地得到充分灌溉,糧食畝產提升了三成之多。
百姓們皆感恩戴德,紛紛傳頌‘東方渠,活萬姓’。”
東方勇麵露欣慰之色,說道:
“好,李貞大人也請上城樓一同觀禮閱兵吧。”
貂蟬在一旁目睹這一切,心中暗自感歎:
“夫君竟然能打破世俗偏見,對士族女子如此重用,實在令人欽佩。”
就在貂蟬思忖之際,身旁的燕臻忽然輕聲開口,她的百濟口音混著中原官話,竟彆有一種彆樣的嬌媚:
“鄴城果然繁華無比,即便是百濟王城,與之相比也不及萬一。海東諸國王都,也黯然失色。”
貂蟬微微側頭,瞥了燕臻一眼。隻見她身著百濟傳統的長裙,烏黑的秀發上彆著一枚珍珠步搖,越發襯得肌膚如雪般白皙。
貂蟬心中不禁暗恨:
“這來自苦寒之地的夷狄公主,竟生得如此美貌。可惡,若不是要維護夫君仁義的名聲,真想下毒除去這個賤人。”
然而,她麵上卻立刻堆起熱情的笑容:
“妹妹謬讚了,鄴城不過是中原苦寒粗陋之地,怎能與百濟國奇珍異寶相提並論呢?”
燕臻也回以淺笑,說道:
“姐姐這是折煞我了。百濟偏居海東一隅,哪能比得上中原這般大國氣象呢?”
兩人相視一笑,可那笑容背後,眼眸中卻皆隱隱透著鋒芒。
燕臻心中暗自冷哼,
“哼,本公主出身百濟國王族,身份尊貴無比。
貂蟬不過是區區一個歌女出身,竟也妄圖和我爭搶大都督。”
巳時三刻,陽光正好,閱兵儀式正式拉開帷幕。
首先步入視野的,是那三萬刀盾兵。
他們個個身著製作精良的山紋甲,在陽光的映照下,甲片閃爍著冷峻的光芒。
手中所持的闊刃刀,刀刃鋒利,寒光逼人;鐵盾之上,精心繪製的虎獸紋栩栩如生。
他們的腳步整齊劃一,如同一個人般協調,每一步落下,都踏得地麵塵土飛揚。
呂布站在一旁,不禁低聲讚歎道:
“真沒想到,這些原本的屯田戶竟能被訓練出如此嚴整的軍陣。
想我當年在並州丁原麾下,所帶之軍也不如他們。”
東方勇微微點頭,說道:
“這都多虧了高順的陷陣營負責訓練。他們每日晨跑十裡,苦練劈刺之術千次,如此嚴苛的訓練,自然造就出這般不同凡響的隊伍。”
說著,他手指向隊伍前端的千夫長,介紹道,“那人名叫劉虎,原本是巨鹿的一名獵戶,經過在軍中的曆練,如今已能識文斷字,對《吳起兵法》更是熟稔於心。”
刀盾兵方陣過後,緊接著登場的是三萬弓箭手。他們人人身背強韌的牛筋弓,腰側懸掛著裝滿利箭的箭囊,看上去英姿颯爽。
作為弓兵統領的呂不敗,騎在高頭大馬上,威風凜凜地向閱兵台行禮。
隻見他猛地拉開弓弦,“嗡”的一聲,三枚羽箭如流星般破空而出,幾乎在同一瞬間,精準地射中了三百步外靶心的紅心。
“好箭法!真是李廣再世。”
張遼忍不住脫口稱讚。
陳宮抓住時機,進言道:
“大都督,我軍弓箭手固然強大,但箭矢的消耗巨大。如今鄴城鐵礦資源豐厚,又有並州運來的煤炭,這實在是上天賜予我軍壯大的良機啊。”
東方勇聽聞,微微頷首,目光轉而投向北側那整齊排列的重甲槍兵方陣。
兩萬槍兵身著堅固的劄甲,手中長槍林立,宛如一片鋼鐵森林。
槍頭裹著的猩紅纓穗,在秋風中肆意舞動,恰似燃燒的烈火。
這些槍兵來自兗州、青州,他們曾是曹操青州兵的舊部,如今卻已成為鄴城軍團的嫡係精銳。
“青州兵久經沙場,曆經百戰,這氣勢果然非同一般。”
陳宮捋著胡須,緩緩說道,“當年曹公憑借他們平定兗州,如今主公卻將其巧妙整合,改編為重甲槍兵,成功將流寇之師轉化為一支強軍,這手段,真可謂點石成金啊。”
東方勇神色沉穩,說道:
“曹公雖善於用兵,但在養兵之道上,卻有所欠缺。
唯有推行屯田墾荒之策,讓百姓安心種地,才能真正將他們養得強壯。”
高順說道:
“都督放心,我已選派三百名陷陣營的老兵,擔任青州軍的教頭。不出半年,定能讓他們脫胎換骨。”
此時,東側傳來如雷般的馬蹄聲,三萬騎兵如黑色的潮水般洶湧而來。
前排是華雄統領的輕騎兵,他們人人身著魚鱗甲,甲片細密,防護周全。腰間懸掛的環首刀,刀柄裝飾精美,刀刃鋒利無比。戰馬的脖頸間掛著銅鈴,隨著馬匹的跑動,銅鈴發出清脆的聲響,如驟雨般密集。
後排則是張遼率領的重騎兵,人馬皆身披具裝鐵鎧,那厚重的鎧甲在陽光下閃耀著冰冷的光澤。丈二馬槊斜指天空,遠遠望去,恍若黑雲壓城。
燕臻看到這一幕,不禁美目微微睜大,驚歎道:
“如此精銳的鐵騎,即便我百濟國王家馬隊,與之相比也難以匹敵啊。”
貂蟬趁機譏諷道:
“妹妹有所不知,幾月前我家將軍的騎兵,曾在薊州戰場上殺得公孫瓚的白馬義從丟盔棄甲,狼狽逃竄。
對了,妹妹的百濟騎兵,可曾有過如此輝煌的戰績,上過真正的戰場嗎?”
燕臻唇角微微上揚回應道:
“百濟雖小,卻也不乏王家精銳騎兵。
若姐姐想看,改日我便命人演練一番,讓姐姐開開眼界。”
兩人正暗自較勁之時,東方勇忽然拿起令旗揮舞高聲下令:
“騎兵列陣!”
但見三萬騎兵在中央區域急速奔馳,忽而組成銳利的錐形陣,仿佛一把利刃,隨時準備刺穿敵人的防線;忽而又變為舒展的雁形陣,兩翼展開。
馬蹄揚起的漫天塵埃中,戰旗獵獵作響。
城牆上的百姓們看得如癡如醉,目眩神迷。一旁的文官和士族,也不禁交頭接耳,紛紛讚歎:
“如此盛大的軍容,如此精銳的部隊,莫說袁公軍隊難以企及,便是當年那威名赫赫的項籍西楚軍,恐怕也不過如此啊。”
閱兵儀式圓滿結束後,東方勇帶領著一眾文武官員,一同巡視鄴城的民生狀況。
踏入城中,但見街道兩旁商鋪鱗次櫛比,熱鬨非凡。
鐵匠鋪裡,爐火正旺,工匠們奮力捶打著鐵器火星四濺;織錦坊內,機杼聲此起彼伏,工人們熟練地穿梭在織機之間編織出色彩斑斕錦緞。
在街角處,一座“女子學塾”格外引人注目。
數十名士族女子正安靜地坐在廊下,手中捧著竹簡,專注地誦讀著《論語》與《墨子》。
仔細看去,那講學的塾師竟是才名遠揚的蔡文姬。
“大都督準許士族女子入學讀書為吏,這當真是開天辟地的偉大舉措啊。”
陳宮不禁感慨萬分,“如今冀州、並州的諸多士族,都將送自家女兒進入這學塾學習,視為一種無上的榮耀。”
東方勇微微點頭,目光中透著睿智與遠見,說道:
“治理天下,需廣納全才。女子若能擁有學識,同樣可以輔佐君主,安撫百姓。”
說著,他手指向學塾牆上的壁畫,那幅《耕織圖》筆觸細膩,栩栩如生,正是蔡文姬親手繪製。
眾人正交談間,一名身著皂衣的女吏腳步匆匆地趕來,恭敬地向東方勇行禮,說道:
“啟稟大都督,城北糧倉發現了鼠患,我已即刻派人前去整治處理。”
東方勇定睛一看,認出她是前兗州刺史劉岱之女劉清,便微微頷首,讚許道:
“糧倉關係重大,乃是重中之重,容不得絲毫輕忽。你此事處理得當,做得很好。”
不知不覺,黃昏悄然降臨。眾人來到了鄴城規模最大的鍛造坊。
剛一踏入,一股熾熱的熱浪便撲麵而來。隻見千餘名工匠正忙碌地打造著甲胄,爐中的炭火熊熊燃燒,將每個人的臉龐都映得通紅。
坊主見狀,趕忙上前,呈上一副剛剛鑄造完成的明光甲。那甲片打磨得猶如鏡麵一般光亮,反射出耀眼的銀芒。
“大都督,此甲乃是用百煉精鐵精心打造而成,堅固無比,足以抵擋強弩。”
坊主滿臉自豪地介紹道,“如今,我們每日能夠產出三十副這樣的甲胄。”
東方勇伸手輕輕撫摸著甲胄,感受著它的堅實與冰冷。
忽然,遠處傳來一陣孩童清脆的笑聲。他循聲望去,隻見一群孩子正在草地上歡快地追逐嬉戲。
其中,有幾個穿著打著補丁衣服的流民孩童,儘管衣著樸素,卻麵色紅潤,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看到這一幕,東方勇不禁想起去年此時,這些孩子還在街頭流浪乞討,食不果腹,衣不蔽體。
而如今,他們已能在鄴城養濟院中吃飽穿暖,健康成長。
夜幕緩緩籠罩大地,一場盛大的宴會在鄴城郊外銅雀台拉開帷幕。
東方勇高居於主位。
他的左側,陳宮、呂布等一眾文臣武將依次而坐;右側則是貂蟬、燕臻、蔡文姬等風姿綽約眷屬。
酒過三巡,氣氛愈發熱烈。貂蟬蓮步輕移,優雅起身,手持酒盞,盈盈向東方勇敬酒,朱唇輕啟:
“大都督今秋閱兵,軍容鼎盛,乃漢室之幸事。妾身在此,敬將軍一杯。”
言罷,眼波流轉,滿含傾慕。
東方勇微微一笑,接過酒盞,仰頭一飲而儘。
此時,呂布也站起身來,抱拳朗聲道:
“某有一建議!如今我軍兵強馬壯,士氣正盛,何不順勢北伐烏桓?奪取他們的良馬?”
陳宮聽聞,輕輕搖頭:
“烏桓之地,地處苦寒,環境惡劣。我軍若貿然北伐,長途跋涉,不僅糧草輜重運輸艱難,還恐過度耗損國力。
依我之見,不如先著力鞏固冀州、並州,大力發展民生,休養生息。待時機成熟,再圖謀北方夷狄,方為穩妥之策。”
東方勇抬手示意眾人安靜,和聲說道:
“奉先誌向遠大,令人欽佩;公台之策,老成持重,亦有道理。”
宴會結束後,東方勇攜手貂蟬、燕臻,漫步於鄴城城牆之上。
鄴城燈火輝煌,儘收眼底。
東方勇望著這片繁華開口道:
“明日起,我打算親自教授鑫兒武藝兵法。”
貂蟬心中狂喜,但她麵上仍故作鎮定,輕聲說道:
“一切但憑夫君做主。”
燕臻眼神微微一閃,隨即展顏笑道:
“恭喜姐姐。”
東方勇轉頭看向燕臻,緩緩問道:
“你可知道我為何納你為妾?”
燕臻心中一驚,麵上卻依舊帶著笑意,恭敬答道:
“自是將軍厚愛。”
“非也。”
東方勇目光如炬,“我意在讓海東諸國臣服。你,便是我與百濟之間的關鍵紐帶。”
燕臻心中雖有些不悅,但仍強顏歡笑道:
“將軍之誌,宏偉遠大,燕臻自當竭儘全力輔佐將軍。”
貂蟬在一旁聽出東方勇對燕臻的利用之意,心中暗自歡喜,麵上卻關切地說道:
“夜深了,將軍與妹妹早些歇息吧。妾身先行告退。”
待貂蟬身影消失在夜色中,燕臻忽然“撲通”一聲跪下,神色鄭重地說道:
“將軍若想讓百濟真心臣服,僅靠聯姻遠遠不夠。”
東方勇微微挑眉,饒有興致地問道:
“哦?那依你之見,該當如何?”
燕臻抬頭:
“唯有讓父王親眼見識到將軍的雷霆之威,他才會心悅誠服。”
東方勇饒有興趣地看著她,問道:
“你是想讓我出兵攻打百濟國?”
“不。”
燕臻輕輕搖頭,“將軍隻需派遣一支水師,陳兵於海岸。如此,我父王必定心生畏懼,遣使求和。”
她頓了頓,又道:
“若將軍願意,燕臻願修書與父王,詳細言明將軍強大軍容。”
東方勇嘴角微微上揚,伸手輕輕摟起她,笑道:
“你果然聰慧過人。我怎麼忍心,妄動兵戈攻打你母國呢?貂蟬夫人去歇息,你我便可以說些貼心話。”
燕臻心中一凜,不知這究竟是東方勇對她的信任,還是又一次的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