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薊州之戰
公元194年秋,袁紹與公孫瓚攜手組建了一支多達二十萬人的聯軍,準備自薊州出發,氣勢洶洶地朝著南方展開進攻。
瑟瑟秋風中,東方勇的十五萬大軍於薊州南嚴陣以待,再次擺開了鶴翼陣。
東方勇站在中軍帳外,遙望著遠處廣袤的平地。
手中展開的輿圖,在凜冽的北風中獵獵作響。
“主公,袁紹與公孫瓚的二十萬聯軍已距此地僅有二十裡,正快速逼近。”
陳宮手持羽扇,輕輕指向輿圖上代表敵軍的棋子,有條不紊地稟報道,
“公孫瓚的白馬義從一馬當先,衝在最前方,袁紹的烏桓弓騎則在隊伍後方壓陣,中間是田楷、單經率領的步兵。”
東方勇微微點頭,目光專注地盯著輿圖,手指輕輕敲擊著,分析道:
“公孫瓚意圖憑借白馬義從的迅猛速度,一舉衝破我軍防線;而袁紹則妄圖讓烏桓騎射的精湛箭術,逐步消耗我軍的銳氣。”
說罷,他轉頭看向高順,問道:
“先登死士準備得怎麼樣了?”
高順握拳,大聲應命道:
“一萬先登死士皆已準備就緒,個個抱定必死之心,隨時聽候主公調遣,投入戰鬥!”
就在此時,一名探馬快馬加鞭,匆忙趕來急報:
“報!公孫瓚軍中有百濟國士兵,他們的旗號上赫然繡著‘燕’字!”
東方勇聽聞,不禁微微挑眉,驚訝道:
“哦?公孫瓚竟然與百濟國聯兵?”
思索間,他忽然想起去年公孫瓚曾派往遼東的密使:
“看來這白馬將軍的野心,可不單單局限於幽州之地啊。趁著我軍和袁紹大戰,他撿了好大便宜。”
大戰拉開帷幕前,在公孫瓚的中軍帳內,趙雲正專注地整理著軍械賬目。
忽然,帳外傳來一陣清脆的笑聲,緊接著,百濟國公主燕臻的聲音響起:
“子龍將軍,明日之戰,不知您可願與我比試一番,看看誰能率先擊破敵軍?”
燕臻雖說著漢語,但卻有著獨特的異域口音。
趙雲神色認真地說道:
“公主乃千金之軀,明日戰場凶險萬分,您還是留在中軍更為妥當。”
“千金之軀?”
燕臻秀眉一挑,伸手撥轉腰間鋒利的戰刀,語氣中滿是不屑,
“在我百濟國,女子與男子一樣,皆能上陣殺敵,保家衛國。”
趙雲聽聞,一時沉默不語,他的目光緩緩落在帳外那獵獵作響的“袁”字大旗上。
袁紹與公孫瓚表麵上結為聯軍,可實際上卻各懷鬼胎。
袁紹盤算著借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去消耗東方軍的實力,而公孫瓚則想依靠袁紹的烏桓騎兵,一舉打開冀州的糧倉,獲取豐厚的糧草補給。
袁紹與公孫瓚的二十萬聯軍,如潮水般緩緩出現在遙遠的地平線上,行進間揚起的塵埃遮天蔽日。
望著那聲勢浩大的敵軍,東方勇不禁感慨道:
“袁紹到底出身四世三公之家,底蘊深厚。
即便身處幽州這般土地貧瘠、山地縱橫之處,竟也能召集起十萬勇士,著實不容小覷。”
陳宮微微點頭,附和道:
“主公將顏良、文醜派去甘陵協助劉備練兵,此乃極具先見之明的決策。
這二人勇猛有餘,但心思難測,倘若他們臨陣倒戈,那局麵可就麻煩了。”
東方勇隨後神情肅穆下令:
“傳令全軍,即刻準備迎敵!”
隻見東方勇穩穩坐鎮中軍,帳外聚集起大量傳令騎兵,但東方勇並不直接參與戰鬥。
呂布親率一萬飛熊軍駐紮在中軍位置,作為整個戰陣的核心機動力量,時刻保持高度警惕,隨時準備奔赴各翼支援。
華雄、馬樂、張遼分彆率領一萬輕騎兵,分散於兩翼及後側。他們憑借出色的機動性,負責執行偵察敵軍動向、騷擾敵軍側翼以及尋找時機突襲等重要任務。
呂不敗指揮著三萬弓兵,陳宮則率領兩萬強弓兵,巧妙地在鶴翼陣的間隙以及後方高處列陣。
如此布局,使得他們能夠對來自不同方向的敵軍進行精準而強大的火力覆蓋。
馬樂除了統領輕騎兵外,還負責指揮兩萬槍兵,將其部署在前陣,成為抵禦敵軍的第一道堅固防線。侯成率領一萬戟士與槍兵緊密協同作戰,進一步增強了前陣的防禦能力與反擊力量。
而高順的一萬先登死士、張遼的一萬車下虎士以及向禪的一萬刀兵,作為精銳的預備隊,分布在中軍附近。他們嚴陣以待,時刻準備應對戰場上隨時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
蹋頓騎在高頭大馬上,目光如炬,振臂高呼:
“勇士們!讓那些隻知在中原土地上庸碌吃草的人,好好見識一下我們草原之狼的厲害!”
袁紹身著戰甲,神色冷峻,大聲下令:
“傳令全軍,務必將東方勇這賊子的軍隊徹底碾碎!”
隨著命令傳達,聯軍迅速展開部署。
公孫瓚親率十萬大軍,其中最為精銳的王牌部隊——一萬白馬義從,由他親自統領。
公孫瓚麾下趙雲、田楷、單經以及百濟國公主燕臻等名將,各自統領一部分兵力位於聯軍右翼。
袁紹同樣率領十萬大軍,蹋頓帶領一萬烏桓弓騎作為軍中精銳,袁紹與謀士田豐、沮授坐鎮中軍指揮,位於聯軍左翼。
整個聯軍以左右並進的淩厲之勢,向著東方勇的軍隊防線猛撲而去,意圖憑借強大的兵力一舉突破防線,取得這場戰役的勝利。
戰鬥的號角一吹響,東方勇軍便憑借鶴翼陣的布局優勢,率先展開攻擊。
隻見呂不敗立於陣中,高聲呼喊:
“放箭!給敵軍送點‘糖果’嘗嘗!”
說罷,他與陳宮默契配合,指揮著弓兵與強弓兵,朝著聯軍右翼的公孫瓚軍以及左翼的袁紹軍,展開交叉火力射擊。
漫天箭雨如蝗蟲過境般呼嘯而去,聯軍前排的士兵們躲避不及,紛紛中箭倒地。
蹋頓見此情景,在馬上怒目圓睜,大聲吼道:
“勇士們!讓這些像靶子一樣不會跑動的家夥,瞧瞧咱們草原狼是如何打仗的!”
在他的指揮下,袁紹軍的烏桓弓騎迅速做出反應,如一陣旋風般朝著東方勇軍的弓兵陣地席卷而去,同時展開騎射還擊。
這些烏桓弓騎騎術精湛,邊策馬奔騰邊張弓搭箭,箭術精準無比,一時間,東方勇軍弓兵陣地上不斷有人中箭。
東方勇軍弓兵由於部分防禦區域暴露在烏桓弓騎的射程之內,傷亡達兩千人;而聯軍方麵,袁紹軍的烏桓弓騎以及公孫瓚軍部分前排步兵,在東方勇軍鋪天蓋地的箭雨攻勢下,共計傷亡三千人。
公孫瓚眼見在遠程火力的交鋒中己方處於劣勢,當機立斷,振臂高呼:
“遼東男兒們,隨我衝鋒!”
一萬白馬義從騎兵猶如一股洶湧洪流,朝著東方勇軍的右翼發起了突擊,其目標直指向東方勇軍的弓兵陣地,試圖憑借淩厲的攻勢一舉衝散對方的遠程火力。
華雄見此情景,嘴角勾起一抹不屑的笑容,大聲喝道:
“哎呦,這不是在虎牢關吃了敗仗的公孫瓚嗎?看我來會會你!”
言罷,東方勇軍右翼的華雄親率一萬輕騎兵迅速迎上前去,憑借輕騎兵卓越的機動性,靈活地與白馬義從周旋起來。
華雄更是身先士卒,如猛虎般衝入白馬義從的陣中,與敵軍展開了激烈的近身肉搏。
在同一時刻,蹋頓在左翼大聲下令:
“不要與中原的步兵過多糾纏,目標隻有東方勇首級!”
說罷,他率領袁紹軍的烏桓弓騎從左翼迂回包抄,朝著東方勇軍的後方逼近,企圖給對方來個致命一擊。
張遼敏銳地察覺到了蹋頓的意圖,大喝一聲:
“張文遠在此!想過去,先過我這關!”
隨即,張遼率領所部輕騎兵從後側殺出,攔截烏桓弓騎。
戰場上喊殺聲震耳欲聾,馬嘶聲此起彼伏,騎兵們縱橫馳騁、往來衝突。
雙方的廝殺慘烈,東方勇軍輕騎兵傷亡達三千人,其中華雄所部在與白馬義從的交鋒中損失較為慘重,張遼所部在與烏桓弓騎的作戰中同樣有不少傷亡;而敵方的白馬義從傷亡兩千人,烏桓弓騎也傷亡一千五百人。
騎兵之間的激戰正酣,在此時,雙方的步兵也展開了正麵推進。
馬樂立於陣前:
“穩住!大家不要驚慌。”
侯成也跟著高聲喊道:“馬步紮穩點!手彆抖!”
隻見馬樂率領兩萬槍兵與侯成帶領的一萬戟士,在前陣迅速組成了一道密集的防線,嚴陣以待,準備抵禦聯軍步兵凶猛進攻。
對麵陣中,田豐振臂高呼:
“大義在我軍!討伐董賊孫女婿東方勇!”
田楷也跟著怒吼:
“為了大義!戰!”
在田豐、沮授的指揮下,公孫瓚軍的田楷、單經各率所部步兵,與袁紹軍協同作戰,朝著東方勇軍的前陣發起了猛烈衝鋒。
東方勇軍這邊,槍兵們將長槍豎起,組成一片寒光閃閃的槍林,竭力抵住聯軍步兵的衝擊;戟士們則靈活地穿梭在槍兵的間隙之中,瞅準時機攻擊靠近的敵人。
戰場上喊殺聲、慘叫聲交織在一起,雙方步兵短兵相接,殺得難解難分。
儘管東方勇軍前陣的兵力相較於聯軍而言相對較少,但憑借著鶴翼陣各部分之間的相互支援,以及士兵們頑強戰鬥意誌,成功地穩住了防線。
在這一輪交鋒中,東方勇軍槍兵傷亡三千人,戟士傷亡一千五百人;而聯軍步兵也付出了四千人傷亡的代價。
高順眼見戰場上雙方陷入膠著狀態,局勢一時難以打開,振臂高呼: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猛士們,是時候報效國家!”
言罷,他親率一萬先登死士,如猛虎下山一般,從鶴翼陣的中央迅猛殺出,目標直指聯軍中路的結合部。
這些先登死士個個士氣高昂,宛如利刃一般,迅速撕開聯軍的薄弱防線。
呂布敏銳地捕捉到這一絕佳戰機,興奮地大喊:
“哦,這可是個大好機會啊。”
呂布親率一萬飛熊軍,順著先登死士打開的突破口,殺入聯軍陣中。
飛熊軍士兵們騎術精湛,武藝高強,在聯軍陣中縱橫馳騁,手中兵器揮舞,大肆衝殺。
東方勇見戰局出現轉機,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
“傳令下去,擂響中軍所有戰鼓!全軍突擊!”
戰鼓齊鳴,如雷霆般響徹戰場。
東方勇軍趁勢發起全麵反擊,士氣大振。
弓兵們加大射擊力度,箭雨如蝗蟲過境般朝著聯軍傾瀉而去;輕騎兵如疾風從兩翼迅速包抄;步兵們則喊著震天的口號,奮勇向前推進。
聯軍麵對東方勇軍這突如其來、如排山倒海般的反擊,頓時陣腳大亂。
袁紹看著混亂的局麵,咬牙切齒地罵道:
“可恨!難道我袁家最後的精銳就要葬送在此地嗎?”
沮授趕忙進諫道:
“主公,董賊餘孽勢力旁大,如看來隻能暫且撤兵,再做打算了。”
聯軍在東方勇軍的猛烈反擊下徹底潰敗,士兵們紛紛丟盔棄甲,四散奔逃。
在這混亂的戰場上,趙雲肩負著保護百濟國公主燕臻的重任。
然而,局勢愈發混亂,他們與大部隊不幸失散,很快便被東方勇軍重重包圍。
呂布見此情形,興奮地大喝一聲:
“常山趙子龍?上等獵物,我來會會你!”
一旁的華雄趕忙提醒道:
“奉先,都督有令,務必留趙雲和燕臻活口。”
趙雲毫無懼色,高聲回應:
“來吧,呂布!燕臻公主快走!”
言畢,他揮舞長槍,奮勇與呂布搏鬥。
趙雲武藝高強,但終究寡不敵眾,呂布、華雄、張遼三人一塊出手圍攻趙雲。
儘管趙雲拚儘全力,卻漸漸體力不支,最終與燕臻一同被東方勇軍俘虜。
公孫瓚望著混亂的戰場,痛心疾首地喊道:
“可惡!白馬義從失去趙將軍,差點在此地全軍覆沒。”
無奈之下,他隻得率領殘部,狼狽不堪地逃竄而去。
趙雲和燕臻被兵士押解著,昂首挺胸地步入中軍大帳。
他朗聲說道:
“我趙雲乃忠義之士,今日既已被擒,要殺要剮,絕無半句怨言!”
東方勇微微一笑,從案上拿起一封書信,遞向趙雲,說道:
“子龍,你且看看這封書信。”
趙雲疑惑地接過書信,定睛一看,不禁心頭一震,這竟然是劉備的字跡。
東方勇見狀,緩緩說道:
“趙將軍,玄德公如今正在甘陵設宴,等著你呢。”
趙雲聽聞,略作思忖,決然說道:
“我願投降,不過我是投向劉備,而非你這董賊餘孽!”
東方勇並未動怒,依舊麵色平和地說道:
“來人,準備宴席,送趙將軍下去好好歇息。”
說罷,示意兵士帶趙雲離開。
燕臻被帶到東方勇麵前,她微微仰頭,目光帶著幾分倔強與不甘,問道:
“將軍,你究竟打算如何處置我?”
東方勇目光在她身上掃過,冷冷說道:
“抬起頭來。我會修書一封,告知你父王肖古,從今往後,你便是我東方家的妾室。”
燕臻聽聞,眼中滿是震驚與憤怒,忍不住斥道:
“你這是要強占我?”
東方勇冷哼一聲:
“你既在公孫瓚麵前一口一個反賊地罵我,那今日我便讓你真切知曉,什麼才是真正的反賊。
來人,帶下去。”
話音剛落,中軍大帳內的將領們哄堂大笑。
東方勇環顧四周,大聲下令:
“傳令全軍,於邊境各處設立烽火台,以作預警之用。
修築烽火台後,大軍準備回師鄴城論功行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