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科幻靈異 > F1:車神養成日記 > 第51章 鈴鹿賽道

第51章 鈴鹿賽道(1 / 1)

推荐阅读:

位於名古屋西南側鈴鹿市的鈴鹿賽道,賽道全長5807公裡,高低落差達404米。

因為總體呈現出非常獨特的“8”字形布局,造就了這一條順時針和逆時針共存布局的賽道,算是束龍在模擬器裡最喜歡的賽道之一。

紅牛之所以選擇在日本站讓束龍上一練,就是因為這條賽道全部共計18個彎角中均衡綜合了低、中、高速各種類型的彎道,可以對一個車手的能力進行相當全麵的評估。

尤其是鈴鹿賽道最為著名的連續s彎,這裡對車手油門掌控的細膩程度和對賽車重心管理的要求極高,開起來有種彆樣的刺激與暢快感。

作為第一輛開始推進的賽車,束龍在圈速榜上理所當然地刷出了三段紫,這一點沒什麼好奇怪的。

但是當大部分的車手都開始紛紛刷出自己最快圈之後,束龍的一段紫外加總圈速的紫還待在榜首就多少有點讓人訝異了。

當然也沒有到驚掉所有人大牙的地步。

一練幾乎所有車隊的重點都在於找賽車的平衡,二練才會嘗試開始摸賽車的極限,到了三練又要尋求在正賽的穩定和排位賽的上限之間做一個取舍。

所以現在大家的引擎功率基本上都開的比較低,車上裝配的油量也不清晰,每一支車隊都在藏他們所謂的圈速,紅牛本身的賽車也不算差,有這樣的結果並不算特彆讓人意外。

畢竟青年車手就上這麼一節,尤其是現在還在這麼一個風口浪尖上,車隊讓他撒開了歡地跑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這也是大部分在看比賽的觀眾心裡的想法,但對於場內的十支車隊來說就沒有那麼輕鬆了。

每一支車隊與車手之間的tr是所有人都聽得到的,大家都很清楚此刻裡卡多的那輛賽車上還留有很大的餘地,而且從圈速的衍進程度上來看束龍也並不是在埋頭瞎推,他對輪胎磨損的控製和圈速的保持老練得也完全不像一個新人。

當然了,沒有幾個車手心裡會缺乏好勝心和鬥誌。

不管是年輕一些像勒克萊爾這樣衝勁滿滿的極限哥,還是年紀大一點像kii這樣比較佛的養生老年人,沒有人希望看到自己的腦袋上麵有一隻菜鳥可以一直安安穩穩地站著,在tr裡跟工程師們暗示了許久之後紛紛如願得到了h的指令。

第一個刷走束龍紫色最快圈的是紅牛的前太子歪頭叔叔,緊接著就是開著現在紅牛二號車的維斯塔潘,隨後漢密爾頓和博塔斯的兩輛奔馳也開始陸續發力,直接讓束龍的排名跌至第8。

對了嘛,這才是一個新秀應該待的地方。

漢密爾頓在這裡快得離譜,但是其他人的圈速差距其實沒有排名上看著給人的感覺那麼大,從漢密爾頓之後的博塔斯一直順到束龍這裡,幾人的最快圈速其實也就差了不到05而已。

就這種表現放到其他車隊裡現在其實保底已經可以獲得良好甚至是優秀的評價了,但束龍現在和維斯塔潘的圈速差距有足足03,顯然還遠遠達不到馬爾科想要看到的標準。

“在這一套胎的餘量裡你還能更快嗎?”

這一次是馬爾科的聲音,才聽到第一個音節束龍就知道他後麵要說的內容是什麼了。

他現在對輪胎的保護做的其實很不錯,至少還可以支撐他全力推進四五圈,但是能不能更快這件事

“磨磨唧唧的乾嘛呢?能就是能,不能就是不能,快一點彆耽誤我們後麵的安排。”

束龍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決定開口說實話。

“我可以嘗試一下,但可不可以讓雷尼閉麥讓我用自己的方式跑一節,有點影響到我的節奏了。”

可能是習慣了一個人悶頭跑模擬器的緣故,束龍其實有點不適應耳朵旁邊一直有一個人在逼逼叨試圖教他開車。

比賽工程師和車手之間的對話頻率其實遠比觀眾能看到的要高得多,通常車手會對賽車在某一個彎道感覺不舒服的地方對工程師進行反饋,而工程師此時的工作就是針對剛才的情況提出賽車設置更改的意見。

好端端的一個場地賽事,愣是讓束龍感覺自己好像是在聽拉力賽的路書一樣,一整圈下來都需要按照彆人的標準在方向盤上調節15次左右的設定。

作為一個初來乍到的新人,束龍一開始想的也是人家怎麼說就怎麼做唄,他現在更多的是需要去學習而不是提意見。

雷尼可能也是出於好心,感覺他完全就是把束龍當做了一個啥也不懂的純新人,不斷地在每一個彎道前重複各種賽車需要調節到的設置。

這也是也一開始束龍有些猶豫的原因,好意這東西最是難以狠下心去辜負的。

但是現在不直白一點不行了,再這麼開下去他能在馬爾科那裡被壓力到死!

雷尼提供的方案可能是這輛賽車在他理解中的最優解,但這並不是束龍感覺的最優解。

賽車的設定他也會調,但不能像這麼調,感覺已經完全不像是車手在駕馭賽車了,更像是車手和工程師在教賽車怎麼樣自己跑。

不少車手在推極限單圈的時候會頻繁更改大量的賽車設置,就像是雷尼給他安排好的規劃一樣,這能很大程度上降低賽車操作的難度提高單圈上限。

而束龍正好反過來,他在跑長距離的時候對設置的調節反而會更多一些,主要是為了保護賽車機械以及輪胎,避免長時間處於極限狀態的駕駛。

反觀推極限單圈的時候他特彆不喜歡做多餘的舉動,除了差速鎖定和刹車平衡基本不怎麼調設置。

這兩東西調起來簡單,按鍵和旋鈕就在大拇指的邊上,需要多少撥一撥就可以了。

主要是它們關乎到賽車圈速的上限,除非想和圈速過不去否則必然是需要調節的項目,不過一般情況下也就是互相銜接的彎道種類差異過大時束龍才會考慮去調整。

相較於刹車平衡,差速鎖定這東西他調的還會更少一些。

差速器還分為入彎差速鎖止和彎中差速鎖止,彎中差速鎖調的不多,一般都是設置一個相對適中的鎖止率來確保出彎牽引力的傳遞,同時又可以更早且更穩定地開油。

束龍在彎中差速鎖止率上的偏好相對比較高。

鎖止率高會導致彎中出現甩尾,再加上本身賽前對前輪傾角和懸掛的賽車設置上就是偏向轉向過度的,這輛車現在的特性其實相當敏感。

但對於擁有著【摩擦掌控】的束龍來說,處理賽車尾部的滑動動態可能是他最擅長的事情之一。

至於入彎差速調的就更少了。

束龍更偏好預設一個相對中等偏低的入彎差速鎖止來確保賽車偏向於轉向過度的性質,這樣他就可以擁有一個精準且聽話的車頭。

對他來說一般隻存在繼續往甩了調的,不存在因為超控不穩定需要調推一些的情況。

其他的調節項目還有引擎製動。

這東西本身調節的頻率也不高,主要作用於後輪,通常整場比賽隻會有一到兩個與刹車平衡之間相互配合的預設,暫且略過。

束龍覺得雷尼策略浮誇多餘的地方,主要就在於對扭矩與刹車遷移上超級頻繁的調整,按照雷尼的方案他這一圈得忙死,基本上一個彎可能就需要調一次。

這倆東西說的通俗一點,一個是輔助車手給油的,一個是輔助車手做刹車尋跡的。

調整扭矩可以避免出彎油門踩大了導致後輪過量空轉,刹車遷移則是可以在車手尋跡逐漸鬆開刹車的過程中慢慢將製動比例向後輪轉移的程度,主要作用是防抱死幫助輪胎捕獲抓地力。

對於擁有著【摩擦掌控】和極高解鎖度的【神經反應、募集速度】的束龍來說,這兩個恰恰是最不需要過多調節的設置,隻要弄一個差不多的程度,他就能以這個感覺為基準調整自己的操作精度。

反應速度可以讓他在極短的時間內意識到賽車動態的異常,而募集速度提升的就是他對自己身體更精準的控製能力。

彆人能通過調節設置做出很好的圈速那也是人家的本事,隻不過束龍更喜歡通過自己的操作讓賽車保持在極限狀態的邊界,細細感受走鋼絲的刺激,而不是嘗試去降低風險。

身體的基礎數值太高了也不完全都是好處,它拔高的是束龍的操作上限,讓他可以在高速駕駛的過程中可以很好保持遊刃有餘的冷靜狀態,但同時也很難再體會到速度感帶給自己那種腎上腺素奔湧的快意了。

tr對麵的馬爾科和雷尼用眼神交流了一陣,最後還是默許了束龍的請求。

“調到充電模式,這一圈多充一點電,下一圈你自己來跑。”

雷尼的情緒上其實沒有太多的波動,充其量就是略微有那麼一丟丟不爽。

本來兩人之間就沒有經曆過磨合,他所提供的意見大多都是根據裡卡多以往的習慣得出來的,不是每一個人都接受的來也算正常。

反正在紅牛用成績說話,誰對誰錯看看圈速就知道了。

以目前束龍在賽道上的表現來看,圈速勉強合格,輪胎管理優秀,穩定性不錯,但在與工程師之間對於賽車反饋的交流上明顯屬於嚴重不達標。

方向盤上的那個“ark”按鈕全程沒怎麼碰過。

明明在出發前就反複跟他強調過了,在賽道上不管是感覺哪一段賽車的狀態很奇怪或是非常好都要在那裡標記一下,後台的工程師們會著重對那一段的數據進行分析,這是完善賽車設計提高圈速非常重要參照指標。

結果你猜這小子回了一句什麼?

“都挺好的啊,我總不能按一路吧?”

然後tr裡也幾乎沒有任何主動的交流反饋,他們在這一段練習裡收集到的情報少的可憐,大部分沿用的還是去年的方案。

可以說等二練開始之後,還有著相當讓人頭大的龐大工作量在等著裡卡多去發愁。現在暫時也還看不出是束龍對於賽車的適應能力強,還是單純就是對賽車的感受比較遲鈍。

可束龍感覺是真沒什麼好說的,這車現在的特性至少有七成是被他模擬的數據喂出來的,上手簡直不要太輕鬆,跟親兒子一樣。

一個充電圈之後將電池的電量帶到了80左右,束龍將引擎功率模式的旋鈕重新轉回3,在十八號彎前刻意拉了一腳大弧度開始超絕的直線加速。

一段刷綠,緊接著的就是二段的刷綠,前兩段加起來比先前的最快圈就快了差不多04。

沒有奇奇怪怪的人一直在耳朵邊上嘀嘀咕咕,束龍終於可以心無旁騖地將全部注意力都投放在眼前的賽道和身下的賽車上麵。

但當他來到了t13和t14之前,還是碰上了來自輪胎的考驗。

畢竟是已經在賽道上跑了快二十圈的老舊黃胎,儘管中間有幾個進站調整前後翼角度的水圈,但這個圈數其實已經迫近黃胎在這條賽道的理論性能極限了

哪怕這一路上束龍都一直對她多加關照,可此時已經滿目瘡痍的黃臉婆現在的抓地力上限肯定早早不及年輕的時候,多走幾步都要哼哼唧唧的。

十三和十四號彎是一個連續向左的組合彎,跑法上可以看做是一整個雙彎心結構的大回頭彎。

關鍵在於它是一個下坡的彎道,同時賽道整體呈現出內高外低的反傾斜狀態,必須很精確地抓到氣動與輪胎負載之間微妙的平衡點。

隨後便是十五號的全油門彎,車身略微有些發飄,好在還是被束龍把控住了,然而在隨後的十六和十七兩個組合“之”字彎前,因為輪胎附著力的減弱束龍不得不提早了自己的刹車點位。

雖然通過調整了入彎的角度稍微彌補回了一點彎速上的損失,但整體災難一般的三段黃還是將束龍亮眼的圈速打回了穀底,最終的排名僅僅隻來到第四,比第三的維斯塔潘慢了015。

“衝線!好的看看排在多少?第四?!漂亮!”

和略微有些失望的束龍不一樣,五星演播廳內完全就是一片歡騰的海洋。

快二十圈的老胎都能刷新自己的最快圈,這背後體現出來的能力是非常多維度的,此時此刻束龍的表現可以說已經完全超過了他們的預期。

現在的賽道上一共有四個獲得過f1年度世界冠軍的傳奇車手,而束龍比其中的三個都快,僅僅慢於劉易斯漢密爾頓!

要知道阿隆索可以說是被今年的邁凱倫給嚴重拖累了,但法拉利全年在雙世界冠軍的加持下可以說是非常有競爭力的,僅次於開了無雙的奔馳。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