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怎麼了,陛下,皇後都說了,我剛才那番話乃是良言,你可不能秋後算賬啊。”
溫禾閃身避開,躲到一根柱子後頭,隻探出了一個腦袋來。
李世民若是敢再和他動手動腳,他就……繞著柱子跑。
“哼,觀音婢那是怕朕罰你。”他瞪了溫禾一眼,隨即長歎了一聲:“她也是怕朕為難,長孫安業突然被百騎拿下,隻怕她也猜到了什麼。”
以觀音婢的聰慧,在知道溫禾是未來人的身份,定然是聯想到一定是長孫安業做了什麼讓李世民不得不殺的事。
溫禾不以為然的撇了撇嘴。
若隻是因為殺人,李世民讓刑部去查,最多就是斬立決罷了。
畢竟法紀對於這些權貴而言,猶如兒戲。
那些人犯了法,多數是讓自家奴仆去頂罪,少數的甚至置之不理,不以為意。
就像長孫安業,他這一次的罪,是幾年前犯下的。
李世民一直以來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頂多有時候讓人去訓斥一番。
而這一次他要殺長孫安業的理由隻有一個。
謀反。
隻不過這件事情還沒有發生,所以李世民才用了彆的罪行。
而所謂的棄市,不過就是殺雞儆猴罷了,威懾一下那些關隴和士族。
告訴他們:“朕是會殺人的!”
否則何必棄市呢。
所謂棄市,便是在大庭廣眾下斬頭,將屍體和頭顱展示三天,才允許家人來收斂。
算是大唐律法中最重的刑法之一的。
上一個被這麼對待的人,叫做竇建德。
“你這什麼表情,你也覺得朕太狠心了?”李世民橫了一眼過來。
溫禾身體僵硬的連忙搖頭。
“陛下一向最仁慈了,怎麼會狠心呢,那長孫安業該死。”
他乾乾的笑著。
不過李世民卻是半分都不相信他說的話。
“朕若是真的狠心,也是你這豎子害的,要不是你這豎子和朕說了那些未來的事,朕又怎會殺雞儆猴。”
這李二竟然這麼說,簡直就是過河拆橋,吃飽了罵娘啊。
“陛下你這話可不能這麼說。”
“朕就這麼說,日後史書上若是說朕暴戾,必然有你溫禾一份!”
李世民指了過來。
溫禾“嗬嗬”的笑了一聲,不以為然道:“暴戾就暴戾吧,你們這個時代還說秦皇漢武不好呢,在我們那個時代,他們可是比你推崇的漢文帝、漢景帝還要得人心。”
名聲?
他還要什麼名聲。
穿越來之前,手機瀏覽器和電腦硬盤都沒來得及刪。
他早就沒有什麼名聲了。
李世民神色頓了一下,轉頭看向溫禾,輕輕的咳了一聲,那眼睛亮著期待的光。
看他半天不說話,就這麼望著自己,溫禾心裡不由得有些發毛。
“陛下,我臉上有東西?”
溫禾指了指自己。
李世民臉上的笑意頓時就垮了下來,追上去,一把將溫禾從柱子後麵拽了出來。
“朕是說,朕。”
“什麼意思?”
“後世對朕,咳咳,如何評價?”李世民有些尷尬,後麵的聲音壓低了好多。
如果不是溫禾站的近,根本聽不清楚他說什麼。
“額,這事之前不是說過了嗎,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你這名聲還用得著我多說嘛。”
溫禾這才明白,原來李世民剛才眼巴巴的看著自己,是為了讓自己誇他。
這也太不要臉了。
“你之前說朕是什麼七世紀東亞最強碳基生物是何意思?”
之前李世民就想問,可後來卻忘了。
今日既然說起後世的評價,他便想了解一下。
可溫禾卻愕然了。
這就是網絡上的一個梗,就像是李二鳳這個名字一樣。
背地裡說說還好,當著李世民說,溫禾怕自己被揍。
“就是很好,很強,很厲害的意思,整個東亞,啊不,應該是這個時代,全世界你是最厲害的人。”
不就是誇人嘛。
溫禾撿著李世民喜歡聽的:“陛下您文韜武略遠超古人,文治武功千古第一,真可謂是千古一帝,後世那個野豬皮的十全老人和你比,簡直一根毛都不是。”
李世民聽著心裡還挺高興的,可後麵一些話他又迷糊了。
“什麼野豬皮的十全老人?”
“額,幾百年後,北麵的一群野豬皮趁著中原大亂入侵,奪了正朔自稱大清,不過這個時代,他們的祖先現在應該叫什麼靺鞨中的粟末部,生活在遼東的白山黑水間。”
對於滿清的發展曆史,溫禾記得不清,他一貫不喜歡那個朝代,所以也沒什麼興趣去了解。
隻不過小時候不懂事,看了一些電視劇,才了解過一些。
“靺鞨?就是那個連文字都沒有,在山林裡麵茹毛飲血的野人,他們日後竟然能入主中原?”
饒是李世民都不由感到震驚。
這後世到底發生了什麼?
中原竟然孱弱如此?
“額,這事吧,說起來很複雜,後世士族門閥消失後,取而代之的便是各地的節度使,而這也造成了武人作亂,今日同殿為臣,明日君臣之分。”
這事李世民應該不陌生,畢竟南北朝也差不多是這樣的情況。
“所以到了宋朝,趙匡胤為了壓製武人,便提高了文人的地位,其實他這麼做也沒錯,隻可惜繼承他皇位的是個廢物,過度重用文人,導致平衡失衡。”
可以說自從宋朝以後,武人的地位就再也沒有起來過。
明初倒是有複蘇的跡象,但一場土木堡之變,讓文官徹底碾壓了武官。
“自宋以後,中原武備一直不強,除了宋太祖和明朝太祖以及明太宗的兩任君王外,幾乎沒有什麼皇帝和陛下您一樣,能讓外族忌憚的。”
宋朝皇帝的武力值,好像都被加在了趙匡胤的身上,其餘皇帝文治武功全無。
還有一個打退敵人,簽訂賠款的,竟然還好意思去泰山封禪。
丟人啊。
溫禾話裡順帶又誇了李世民一嘴。
心中暗自想著,這下滿意了吧,能讓我回家了吧?
“文人。”
李世民嘴裡念了一句,好似沒有聽到溫禾的那句誇讚。
他沉吟了片刻,神情忽然認真的看向溫禾。
“你之前建議朕,讓庶民黔首讀書,日後他們科舉,入朝為官,可若是這些人做大呢,他們會不會形成一個新的勢力?”
不得不說李世民的眼界確實不凡。
這件事情還沒開始做,他便已經想到了這一點。
溫禾沉默著沒有說話,但李世民已經從他遲疑的目光中看出來了。
“任何勢力若是同出一脈,那就必定會抱團取暖,若是讓庶民子弟入朝,為了對付關隴和士族,他們一定會團結一致。”
“如此一來,便形成了對峙。”
這不算是李世民自己總結的,而是李世民的教訓。
從列國開始便是如此。
所謂的百家爭鳴,不就是黨爭的最初的原型嗎?
“後世叫這為黨爭。”溫禾應了一聲。
最早有黨爭這個說法的,應該是東漢吧。
所謂的黨人之亂。
但真正指士大夫的,應該是“牛李黨爭”。
也就是唐朝後期統治集團內部爭權奪利的宗派鬥爭,也稱“朋黨之爭”。
“不過這件事情陛下並不需要擔心,等他們形成所謂的朋黨、鄉黨,那都是幾十年,上百年的事了。”溫禾說道。
李世民蹙著眉頭看向他,想聽他繼續說下去。
“隻要陛下不想讓關隴和士族滅亡,那麼那些文人便隻能成為陛下手裡的利劍。”
“另外陛下也無需給那些文人什麼特殊的待遇,彆像宋朝和明朝一樣,又是免稅又是免租的,以大唐的現狀,根本無需如此拉攏他們。”
其實大唐的條件真的是得天獨厚。
有士族和關隴在,士林即便團結一致擰成一股繩,他們也隻能成為三角之一。
而且大唐並無文武的區分,這也讓大唐沒有重文輕武的土壤。
隻要皇帝不作死,去掉三角中的一塊,那麼朝廷便會穩定住。
最重要的是,大唐不需要與士大夫共天下。
更不需要,用什麼優厚的代價讓那些人為朝廷效命。
老朱是泥腿子出身,怕被文人鄙夷,畢竟確實有人敢這麼做。
再加上元人入侵,導致漢學凋零,他這才出此下策。
至於北宋嘛,趙大是為了讓文人壓製武人。
而李世民不需要學他們,隻要告訴天下人,隻要讀書就能參加科舉考試,然後做官。
會有無數人趨之如騖。
以前是那些人讀不起書。
可若是紙張便宜,溫禾借機再推出炭筆,還怕沒人讀書?
就怕到時候生產力跟不上去,沒人種地。
不過也不用擔心,大唐目前還不可能推廣全民教育。
連讓長安縣這一縣之地,人人有書讀都做不到。
“隻怕是雙刃劍吧,不過有一點你說的對,他們確實是對付那些人的好手段。”
像李世民這樣皇帝的,其實有點神經質。
既怕手下團結一致來對付自己,又怕他們相互爭鬥亂了朝政。
不過這種事情,任何一個朝代都無法規避。
或許等人類都滅亡了,才有可能真正解決。
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嘛,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你覺得如今的科舉如何,後世的那些君主又是如何科舉的?”
李世民忽然將話題一轉。
溫禾就知道,他已經不再去糾結,那些庶民入朝後,會不會形成一種爭鬥。
“陛下,太早了。”溫禾有些無奈。
李世民聞言,怔了一下,不由自嘲的笑了起來。
“確實太早了。”
“罷了,你退下吧,大安宮那邊就交給李道宗吧,你在家休息幾日,然後儘快將紙和茶葉弄出來。”
李世民有些疲憊的揮了揮手,示意溫禾退下。
他知道自己太心急了。
李瑗、李孝常等人的事,讓他再一次的注意到,士族和關隴的不可靠。
溫禾有一點沒猜到。
那就是李孝常常年在外,他是如何能接觸到宿衛禁軍的?
十六衛裡麵,下級軍官裡麵關隴的人不少,以及還有和士族有所聯係的。
他們手下兵馬雖然少,可若是聚集起來,也會讓長安不靖。
所以他才如此急切的想要找到,一個能夠被他完全控製的勢力。
溫禾猜到幾分李世民的心思。
不過他沒有揭穿。
這種麻煩事,還是讓這些大人物去發愁吧。
他現在隻想回家,睡個午覺。
走出太極門,他正想去找那個帶他來的玄甲衛。
忽然之間幾個彪形大漢擋在他麵前,一個個黑著臉,怒目金剛似的。
“誒,長孫兄、房公、杜公,蕭公也在這呢,哈哈,好巧啊。”
打量著麵前這幾個凶神惡煞的人,溫禾乾乾的笑了兩聲。
“某是你舅父!”
長孫無忌抬手,朝著溫禾的腦袋打來。
後者一個閃身躲了過去。
“咦?”
眾人見狀,都不由吃驚。
這溫禾和陛下學了幾日武,竟然有如此長進。
長孫無忌看了一眼落空的手,不滿的哼了一聲,目光灼灼的望著溫禾。
“剛才陛下隻召見了你一人,可是和你說了中山王的事?”
溫禾聞言,這才明白,為什麼這幾個老家夥都在這裡了。
合著是為了李承乾的事啊。
不過他們在這裡,想來應該是派人去和李世民彙報了。
沒想到後者竟然沒見他們。
“啟稟幾位明公,中山王沒什麼事,幾位明公還是去忙自己的事吧。”
溫禾含笑的向他們作了個揖。
“小郎君,此事關乎國本,莫要玩笑。”蕭瑀捋了捋胡子,一臉認真的望著溫禾。
他臉上的愁容多了幾分。
這位也是不容易,經曆了前隋宮變、然後又曆經了玄武門。
隻怕是不願意看到,又有太子死了。
溫禾聞言,睨了長孫無忌一眼。
眾人不解,也都看向他。
長孫無忌蹙眉,慍怒道:“你這豎子,如此看老夫作甚?”
“額,這事吧,和長孫安業有關。”
眾人聞言,看向長孫無忌的目光,多了幾分異樣。
“長孫安業之事,怎會牽扯到中山王?”長孫無忌詫異不已。
他之前是竭力禁止那位同父異母的大兄與幾位殿下接觸的。
難不成那長孫安業,背著他私自來找過中山王?
見眾人猜測,溫禾也不賣關子了,將剛才發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
等他說完,眾人神情各異。
長孫無忌更是暴怒:“皇後糊塗啊,那長孫安業咎由自取,該殺!”
“某這就去請見皇後!”
長孫無忌說罷,就要朝著萬春殿方向而去。
可就在這時。
隻見太極殿內,急匆匆的跑出來一個人。
眾人一看,竟是高月。
他慌慌張張的來到眾人麵前,連氣都沒喘勻,便急切開口說道。
“諸位明公,陛下召諸位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