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燕京後的一周,林暮秋發現自己的生活再次發生了變化。天機局增強了對他的保護措施——校園內總有一兩名不起眼的人員遠遠跟隨;他的宿舍被安裝了隱蔽的安全係統;甚至他的通訊設備也被升級,加入了額外的加密功能。
與此同時,他的訓練計劃變得更加密集和實用。蘇雨晴不再僅僅關注基礎技能,開始教他如何在複雜環境中應用能力,如何識彆和應對潛在威脅,甚至包括一些基本的實戰技巧。
“陽洛事件表明,你已經不再是個局外人,”訓練中蘇雨晴解釋道,“日升研究會已經知道你的存在,其他國際組織可能也會注意到。你需要學會保護自己。”
十月下旬的一個周六,林暮秋被召喚到天機局總部參加一個重要會議。會議室裡,除了陳總工程師和蘇雨晴,還有幾位他不認識的高級官員,以及一位衣著考究的中年男子,被介紹為理外部的李參讚。
“感謝各位在百忙中抽空參加這次會議,”陳總工程師開門見山,“最近發生了幾起與源力遺跡相關的國際事件,需要我們共同商議應對策略。”
他激活了會議桌中央的投影係統,顯示出幾處考古現場的圖像。
“首先是陽洛事件的後續。日升研究會已經向國際考古聯合會提交了一份報告,要求成立聯合研究組調查漢代天文裝置的功能。他們特彆強調了裝置的不穩定性,暗示需要國際專家共同研究以確保安全。”
李參讚補充道:“這是一個典型的外交手段,試圖獲取我國境內遺跡的研究權限。雖然我們支持學術交流,但必須在確保國家利益的前提下進行。”
“其次,”陳總工程師繼續說,切換到另一組圖片,“鷹盟的阿爾戈斯計劃在及埃發現了一處與我國龍脈圖上標記一致的遺址。初步判斷是古代全球能量網絡的重要節點之一。”
圖片顯示了及埃沙漠中的一處挖掘現場,工作人員正在小心翼翼地清理一個巨大的石製構造,形狀類似一個六邊形星盤。
“更值得注意的是,”陳總工程師的表情變得更加嚴肅,“我們的情報顯示,收割者組織可能已經滲透進了阿爾戈斯計劃的及埃團隊。”
林暮秋聽到這個名字,想起了之前的簡報。“收割者”是一個神秘的跨國組織,相信現代文明已經腐朽,試圖利用古代源力技術“重啟”人類文明。
“這導致了一個複雜的局麵,”陳總工程師解釋,“我們既要防止鷹盟獨占這處遺址的研究成果,又要確保收割者不會獲取危險技術。”
李參讚思考了一會兒:“看來我們需要一個兩手策略。一方麵通過外交渠道爭取參與權,一方麵做好技術準備,以防需要。。。非常規手段乾預。”
陳總工程師同意地點點頭,然後轉向最後一組圖片——一個看似普通的考古現場,位於海清湖畔。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我們在海清湖發現了新線索,可能與傳說中的泉龍有關。根據古籍記載,泉龍是一處能夠產生純淨源力的聖地,古人用它來製造最高等級的源力裝置。”
這引起了在場所有人的注意。如果確認存在,這將是近年來最重要的發現之一。
“問題是,”陳總工程師繼續說,“我們不是唯一注意到這條線索的人。鷹盟、北熊聯邦和日升研究會都表現出了興趣。考慮到海清地區的地緣政治敏感性,這可能發展成一場多國角力。”
陳總工程師轉向林暮秋:“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你參加這次會議。考慮到你在陽洛的表現,以及你與古代源力裝置的特殊共鳴能力,我們希望你參與海清湖的調查任務。”
林暮秋驚訝地看著陳總工程師:“我?但我的經驗還很有限。。。”
“正是你的新鮮視角可能帶來突破,”陳總工程師回答,“此外,你的能力類型非常適合探索未知遺跡。當然,你會有經驗豐富的團隊支持。”
蘇雨晴補充道:“我將全程陪同,確保你的安全。同時,這也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
林暮秋思考了一會兒。參與這樣的國際性任務既令人興奮又充滿挑戰。他了解到的越多,就越意識到源力遺跡對全球安全的潛在影響。如果他能幫助確保這些古代技術不被濫用,這似乎是他的責任。
“我願意參加,”他最終說道,“什麼時候出發?”
“三天後,”陳總工程師回答,“準備時間不多,你需要立即開始特訓。蘇雨晴會負責這部分。”
會議結束後,一位安全官員將林暮秋帶到一個專門的裝備室。這裡存放著各種特殊設備,從源力探測器到防護服,再到緊急通訊裝置。
“你需要熟悉這些裝備,”安全官員解釋道,“在實地任務中,正確的工具可能是生死攸關的。”
同時,蘇雨晴和陳總工程師留在會議室進行進一步討論。
“您確定要派他去海清嗎?”蘇雨晴問道,聲音中帶著一絲擔憂,“雖然他進步很快,但國際任務的複雜性。。。”
“正是因為任務的複雜性,我們才需要他的能力,”陳總工程師回答,“更重要的是,他需要儘快了解真實的國際格局。書本知識和訓練模擬永遠比不上實戰經驗。”
蘇雨晴點頭,但表情仍有保留:“我會確保他的安全。不過,有一件事我們需要考慮——自從陽洛事件後,他的能力似乎在加速增長。最新的測試顯示,他的源力敏感度比兩個月前提高了近40。”
陳總工程師皺起眉頭:“這種增長速度不尋常。可能與斷橫山脈的符號激活有關。繼續監測,如果有任何異常,立即向我報告。”
三天的特訓如颶風般襲來。林暮秋幾乎沒有時間思考,全身心投入到密集的準備中——學習海清地區的地理和曆史、熟悉各種裝備的使用、練習在極端條件下的源力控製,甚至包括一些應急醫療知識。
在最後一天的訓練結束時,蘇雨晴帶他去了一個他從未見過的區域——天機局的檔案館深處。這裡儲存著最機密的資料,普通成員甚至不知道其存在。
“你即將參與的任務涉及泉龍,”蘇雨晴解釋道,同時輸入複雜的安全代碼打開一個特殊保險櫃,“你需要了解一些背景資料。”
她取出一本看似古老的手稿和幾份現代文件。手稿表麵覆蓋著奇特的符文,紙張已經泛黃,但保存狀態出奇地好。
“這是唐代一位道士的手稿,記錄了他對泉龍的尋找經曆。他聲稱找到了它,但因擔心其力量被濫用,隻留下了模糊的線索。”蘇雨晴小心翼翼地翻開手稿,“近年來,我們根據多處遺跡的交叉信息,推測泉龍可能位於海清湖附近的某個地下空間。”
林暮秋仔細閱讀手稿,發現那些看似艱深的符文在他眼中變得異常清晰,仿佛直接傳遞著意義。這種現象最近越來越明顯——古代文字對他來說不再是死板的符號,而是充滿活力的信息載體。
“這裡提到泉龍不僅是產生純淨源力的地方,還是古代源力技術的知識庫,”林暮秋指著一段文字說,“作者暗示那裡保存著天工之書,記錄了最高級的源力技術。”
蘇雨晴點頭:“正是這種可能性讓各國如此關注。如果泉龍真的存在,誰控製了它,誰就可能在源力技術上領先一步。”
她停頓了一下,目光變得嚴肅:“不過,曆史上有太多尋找泉龍的人最終一無所獲,或者遭遇不測。無論它是什麼,都帶有某種。。。防禦機製。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必須格外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