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軒心念一催,但見一根暗紅的血線自怪鳥眼窩子中飛出。伸手一招,血線便從指尖鑽入,一頭紮進膻中靈竅後,無聲無息地再次化為一枚三寸劍體。
劍尖朝下的繞著炁漩緩緩飄動。
不過此時的劍體不再虛幻,劍體色澤暗紅,有一波波鮮紅漣漪自劍尾蕩漾而上,在劍尖一個會合,就會生出一滴血珠。
血珠繞劍三匝,便爆成血霧,把劍體由淺到深的掩蓋。
本以為就此結束了,不曾想這次劍尖吐出的血珠竟泛著一層五光十色的光芒。
炫彩血珠照例飛行數圈,砰然散成一朵斑斕亮芒閃動的血霧。
這朵血霧並不融入劍體上那層血霧,而是如蘑菇雲般翻滾著衝上天幕。
炫彩血霧無視界壁的阻隔,直接衝了出去。
以內視之法仔細觀察的雲軒發現,這些炫彩血霧一入了血肉之中,就四麵八方的散開,所過之處,身子從內到外,說不出的清涼爽酥。
待最後一絲炫彩血霧蔓延開來,縱然一向深沉的雲軒也是忍不住發出了一聲滿足的呻吟,整個人的精氣神煥然一新,直感覺自己似有使不完的力氣,用不儘的精力。
心中大喜的他剛將這一奇跡視作是自己今生有史以來的第一場仙緣,念頭急轉的他並好好的策劃了一下今後發展簡直不要太好。
同時,雖然不想承認,但不得不說,他對於七殺老鬼還心生起了感激之情。
可有人說得好,要想改變一個種族,就要先改變他們的思想。
因為,思想是智慧的源泉。
要想改變一個種族的思想,就要先殺了他們的心。
因為,心靈是智慧的旗幟。
讓雲軒笑容僵在臉上的事情就在此時發生了。
以內視之法看去,隻見在膻中靈竅中的血影劍在此時又吐出了一個黑白混淆的血珠。
這血珠不聲不響的向下落去,然後靜悄悄的滴落在纖塵不染的心湖之上。
微波不興的湖麵上頓時有一圈圈漣漪擴散開來,所過之處,湖麵頓時鍍上了一層由外到內的淺灰。
原本無形無色的心湖,此時儼然成了一池灰水。
明明黑白血珠滴落進了心湖,可好像還有一滴接著一滴的水珠落下,致使漣漪不斷,情緒也有些略微的煩躁。
湧泉靈竅、風門靈竅,也是如此景象。
雲軒重重的歎了口氣,心中對七殺老鬼咒罵了何止千萬遍。同時,又深感命運多舛,自己何時才能有一套完善的煉道體係。
據白頭翁處了解到的消息:心湖有無止息的漣漪興起,並將心湖點染上色。
這是因為結下了因果。
若不了結了這份因果,就會成為修行之障。
在煉魔期間,極易滋生心魔,致使走火入魔的概率大幅提升。
最重要的是會加深‘境障’。
境障無心無色,但如劍意那般真實存在。
假設有一位修行到通靈一重天巔峰的煉炁士,就能在體內各路靈竅中的炁漩處清晰感受到有一層看不見摸不著的屏障將炁漩堵塞。
這一屏障,正是‘境障’。
在境障麵前,堵塞的炁漩聚氣恢複法力倒是可以,可若想用來修行,那層屏障就會將炁漩嚴實堵塞,功法反噬。
若想打破境障,就得以小洞天中的法力不斷對境障衝刷,因所修習玄功層次不同,衝刷力度自然有強有弱。這就得借助外力,譬如說靈丹妙藥就是最佳選擇。
隻有將每一座靈竅中的境障儘數打破,才能進階下一層。
有必要說明的是,靈竅愈多者,境障也就愈加牢靠,打破起來極是辛苦,但成就也是成正比的。
可以牽強的說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靈竅少者,雖然在仙途上走不遠,但境障也會適當的脆弱許多。
這都是境障形成的先天因素。
境障的強弱更在於願力多寡。
願力即是因果。
上古時代,佛家高僧淨空禪師就有名言流傳至今:“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故而易經有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有德之士便勸告世人‘積德行善,福蔭後世。’
後世既指自己的後代,又包括自己的來世。
但在一心隻為長生願的煉炁士眼中,因果,也可以理解為一種約定;一份人情。
約定通常指的是某位煉炁士以心魔起誓,承諾定要為某人完成某件事為目標,這就是因果的起因。
在結下這份‘因緣’之後,心湖就會有波瀾興起,湖水就會自無形無相轉為有色有象。
若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圓滿承諾,心湖的皺褶就會被撫平,水色再次歸位無形無相,不染塵緣。
倘若未能履行承諾,不管結下多少因緣,心湖也隻是微微起伏罷了,但水色會因承諾多少而逐漸加深。
若是爽約,心湖就會烏雲密布,波濤洶湧,在此時絕不可修煉,否則必墜邪道。
常言:沒有不運動的事物,沒有想不到的辦法。
在此時,若想捋平心湖,就得積修外功。
但積修外功也不是說積攢就能積攢的,要是如此,直接到凡間為貧苦百姓送錢送糧,建房鋪路,那不就是在做好事。
事情當然不是這樣的。
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 雖惡不罰。
為積德而做事,如此做的再多,你也是一點功德也沒有的。
要想積修外功,你必須是心甘情願的,不求回報的。
但人心基本都是自私的,能得大智慧大自在的又有幾人?
對於更是唯利是圖,薄情寡義的煉炁士來說,讓他大公無私的做個好人,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嘛!
世有萬法,因果隻是其中之一。
但因果這條線卻牽連著今生來世。
正所謂:“因果輪回,報應不爽。”
今生償還不了的,來生嘗,來生嘗不了的,就會不斷消耗上蒼賜予你的福分,使你生不逢時,死不瞑目。直至將因果償還乾淨為止。
因此,煉炁士對於心魔之誓看的極重,要不是真關係到自己的前途問題,就是死也不願發下心魔之誓,種下因果。
人情說的是在你修道旅途中,直接或間接的受到了某人的大力幫助,不管你內心是感激的,還是說習以為常的,這都不重要。
待到這份助益達到臨界點,就會被天道感知,因而降下一道因果。
這道因果並沒有幫助者帶來的執念,但你想捋平心湖,就得直接或是間接的為幫助者償還這道因果。
畢竟,出來混的,遲早是要還的!
等你的補償與曾經的受益相等時,心湖自然而然的就平靜了,心也就踏實了。
揉了揉臉後,雲軒沉下心來,雙目一闔仔細感知著心湖傳遞而出的一道意思。
結合這道意思,雲軒頓時將事情的前因後果猜了個十之八九。
原來,血影劍不但是將虎頭怪鳥一身熱血給抽了個皮包骨頭,還將虎頭怪鳥的三魂七魄也給吞噬了。
血影劍的養成隻需要血液,最純粹的怪鳥心頭熱血自然是壯大劍體的首選,較為下等的血液被劍體將大部分精華吸納後,就將殘渣吐了出來,形成了現有的血霧。
這些血霧,血影劍既是不想要,又舍不得拋棄,因而將其聚集在周邊。
被吸進劍體中的怪鳥魂魄,血影劍自是用不著的,吐出後就放任不管。
元神本身都脆的不行,更何況是還未合成元神的三魂七魄。
怪鳥魂魄早就在被血影劍吸納的瞬間,就被絞成了一團精氣。
萬物生靈皆有三魂七魄,死後,七魄及三魂中的‘天魂’、‘地魂’都會歸入天地之中,唯有靈魂會被‘冥界’來的‘鬼使神差’押去輪回。
這團精氣本是要散與天地之間的,但人本就是天生的,地造的,精氣以為這就是天地,這就是自己的歸宿,因而就此散開,反倒增進了雲軒的精氣神。
換言之,就是略微壯大了己身的三魂七魄。
不過弊端就在於此舉會強製結下因果。
此類的因果起因便是死者的一份執念。
按理說怪鳥的三魂七魄都被血影劍絞成一團精氣,還被雲軒吸納了,又哪來的執念。
這時,雲軒不由的想起了一句話來:“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精氣被生靈吸納,天道立馬有所感應。當即將虎頭怪鳥生前念念不忘的一件事種在了雲軒心湖之上,以此作為懲戒之一。
所以,與其說那滴黑白水珠是血影劍吐出來的,還不如說是天道借小洞天之力自然長出的。
怪鳥的執念便在於心湖上的波紋之中。
雲軒略一感知,就明白了這虎頭怪鳥的執念是什麼。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雲軒有些哭笑不得,原來這隻虎頭怪鳥的終極夢想是有一天,自己一定會變成一隻真正的老虎。
他捏著下巴略作思索,便有了解決辦法,俯首將虎頭怪鳥的屍體先收入自己的那隻貼心收藏的乾坤袋中。
至於胡不喜暫時賜下的那四隻朱紅色的乾坤袋,兩隻被他係在了袖中,成了袖囊。另兩隻連同靈犀佩皆掛在了這條青色綢子製成的腰帶右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