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杜荷(1 / 1)

推荐阅读:

“這個問題,朕從前也問過你。”

李承乾頓了一頓,以前問過嗎?

“臣忘了!”

李世民道:“你那時說,立業正當時,破虜揚國威。”

李承乾仔細回憶,貞觀六年,他和父親關係還是十分不錯的。

那時,他是極其崇拜父親的,不曾見過戰場的殘酷,隻知道天策上將滿身榮耀,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父親一樣,征戰沙場,百戰百勝。

軍事指揮能力,需要係統的訓練,以及自身極強的能力。李唐皇室,確實出過比較能打的宗室,但無人可以與父親比肩。

他能分析利弊,可做的都是文官,沒有做武將上過戰場,做過小兵,都是戰場上的炮灰。

“年少輕狂不知事,才會說那些話。如今大了,人貴有自知之明,臣不是將帥之才。”

殺人!屠城!滅族!

見過了戰場的殘酷,誰會希望發生戰爭,那些把戰爭當做建功立業的人,要麼不是底層,要麼就是底層的氣運之子一路過關斬將,大多數上了戰場都是炮灰。

保家衛國是不可推卸的責任,可這改變不了戰爭的本質,用死亡去做利益交換,傷痛留給至親至愛之人,感動留給無關緊要之人。

天子一怒,不一定伏屍百萬,血流漂杵,但兵災一起,絕對生靈塗炭。

人可以不畏懼戰爭,但不要去期盼戰爭。

總算看完了,李承乾掃了一眼自己挑出來的那一摞,他將選出來的文章送上前。

“臣趕著去少府監,安排製作火器事宜,這些文章陛下也可以看看,臣覺得可行,最後決斷,還是要陛下。”

李世民道:“朕既然給了尚書令的權柄,你自己決斷就行,不必這般謹小慎微。”

蘇氏的選擇,基本就是以後李厥的選擇,他是丈夫也是父親,尊重妻兒的選擇,所以他必須是一個好太子,為妻兒鋪路,至於這條路的終點是什麼,就不是他能決定的了。

就算不為妻兒,為了自己,也要好好活下去。

決定好好乾,老板施恩,就不能往外推,李承乾道:“臣明天在選,今日先去少府監安排製作火器事宜,事有緩急,眼下吐蕃的事情更重要。”

冥冥之中自有定數,可他回來就是變數,他不一定會同前世那樣早逝。想明白這些道理,李承乾完全換了一個心態。尊重當前客觀的生產力和經濟發展水平,以他當前掌握的知識,他能乾得太多了。

李世民目送李承乾出去,這小子還是冷冰冰的,完全把他當上司,不過無傷大雅。他是大唐皇帝,比起要一個兒子,他更想要一個能乾的太子。

“阿難,他越來越像個太子了!”

張阿難不解,道:“他本來就是太子啊?”

李世民笑而不語,低頭翻看李承乾挑選出來的卷子。

星夜回東宮,李承乾實在困乏的很,隨便哄了幾句李象,就打發了李象離開,倒頭就睡。

七月十八,吐蕃使團抵京。

杜荷以門蔭入仕,在鴻臚寺任職,李承乾穿回來第一次見到他曾經的妹夫,也是第一個建議他謀反兵變的人。

杜如晦膝下兩子,長子杜構襲爵萊國公,杜荷此人頗有才華,也有杜如晦的機變果決,可惜跟錯了他這個主君,最後枉送一條性命。

杜楚客是魏王府的人,杜荷走東宮的路,京兆杜氏在那一場奪嫡之爭中,同清河房氏一樣,兩頭押寶,然事與願違,他和李泰都沒能走到最後,京兆杜氏一連遭了兩次清洗。

李承乾直接讓杜荷做了典客,給鴻臚寺卿劉善因打下手,任命一個鴻臚寺典客,原本無需上奏給皇帝,可故人之子,皇帝此前有了吩咐,是以杜荷的委任狀送到李世民案頭。

“杜荷,杜如晦之子,當年杜如晦病重,朕命你去探病,朕記得你和杜荷見麵不是很愉快。”

就杜荷那個傲慢勁兒,能愉快才怪!

李承乾道:“劉善因做事一板一眼,言語交鋒上可能會吃虧。臣去鴻臚寺,見過一眾官員,杜荷此人,思維敏捷,嘴巴毒辣,也足夠傲慢,接待吐蕃來使吃虧的不會是我們。”

李世民道:“還有呢?”

李承乾道:“沒了,僅此而已,臣就隻看上他那張嘴巴,那股子傲勁兒。”

李世民點點頭,道:“杜如晦輔佐朕登基,他的兒子為你所用,也算有始有終。”

“少府監火器試射,臣要去看一看,先告辭了。”

李世民指了指案上一份名單,道:“今年選拔上來的人,太子看著安排任職。”

李承乾上前取了名單收下,道:“臣忙完了吐蕃來朝,就酌情任免這些人。”

李世民點點頭,眼下他不怕李承乾有作為,隻怕李承乾無作為。放下易儲之心,就代表之前給予青雀的尊榮,要一點點收回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