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葵花寶典(1 / 1)

推荐阅读:

兩周前,蓉城u1 2樓陳默辦公室,徐雙龍和胡卻敢並排坐在陳默辦公桌對麵。

“這次其實主要是找胡卻敢,” 他拇指碾開茶則裡的龍井,青豆香混著炒板栗的焦香騰起來,“但我也不好越過你直接安排任務不是,所以老徐你也一起聽一下。”

話到一半,燒水壺“哢嗒”跳了閘,陳默抄起銀壺往公道杯裡倒水。

安靜的辦公室裡傳來水流衝擊壺壁的聲音,“胡卻敢你負責oa,我有個數據分析的任務給你們。”

胡卻敢和徐雙龍同時把身體往前湊了湊,正看見陳默用竹夾夾起茶杯在掌心焐著。

前者是主要是跟陳總表達自己有在“聽”,而後者則是發現默總泡茶的動作愈發行雲流水,想再次學習一下他的裝逼技巧。

“默總您說。” 胡卻敢雖然是陳默裝逼十八式的嫡傳弟子,但他又不腦子有包,當然清楚在哪裡該裝在哪裡不該裝。

陳默看了他一眼,手裡還在忙活著。

第一泡茶水 "嘩" 地衝進茶盂,深褐色的茶湯在粗陶碗裡晃出圈漣漪,“你找人把心聲社區上有‘渡河項目’和‘國產替代’等關鍵詞相關的帖子後找出來,通過用戶回帖行為去分析用戶的態度。包括最開始心聲社區上被刪掉的預測帖子裡麵的回複用戶。”

第二遍注水時他改了手法,壺嘴壓得極低。

水流貼著茶葉漫上去,無比溫柔的覆蓋,“把本身就支持公司自研項目和那些有危機感的用戶都識彆出來。”

胡卻敢的茶杯磕在茶台上,此刻他正盯著紫砂壺裡舒展的茶葉,態度恭敬:“默總,那我按照各業務部門把最終給您。”

陳默一開口,徐雙龍就知道對方要乾嘛了。

暗道一聲默總你是真的狗,他也知道有些內部員工在yl事件以後是非常敏感的。

更是伴隨著一些焦慮感和緊迫感的,這些是都將成為渡河項目最主要的驅動因素。

本身渡河項目就是一個自帶危機感的項目。

尤其當項目目標與個人價值能夠無縫匹配時,這種危機感就自動轉換為使命感,即使是一群平凡的人,也能迸發出巨大的熱情與創造力。

等到胡卻敢和徐雙龍離開辦公室以後,陳默依然在自己的筆記本上寫寫畫畫。

此時二人都不知道的是,陳默辦公桌上筆記本裡麵寫著他的管理“葵花寶典”。

關於業務部門同事“態度意願篩選”是他第一步,也是最為重要的一步。

先找出態度好的所有業務同事,然後他還會挑出這一波裡麵績效好、業務能力最能打的人。

爭取在馬來西亞子公司上線的時候打出開門紅的一炮。

鏡頭拉近到陳默的“葵花寶典”,他正用“意願”和“能力”兩個打出四個象限,通過四個象限去區分所有員工:

1,意願高、能力高;

2,能力高、意願低;

3,意願高、能力低;

4,能力低、意願低;

其實這裡涉及到一個員工管理問題。

第一類員工不用說了,領導給他活的時候隻需要評估一下,對方想不想乾,想乾,對方會不會乾,會乾。沒有一個領導不喜歡的。

針對於第四種員工,需要給對方明確的指令,然後看結果就好。

結果行,就讓他做,結果不行,就績效說話,幾次三番不行,可能就需要n+1了。

這種員工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陳默在使用指令和績效策略的時候,本身就是在為優化對方做準備了。

本身這種操作是讓優化員工合理化,“留痕”和“留證據”是過程,優化是結果。

當然唯一需要挨罵的是hr,這種能力意願都低的員工是怎麼進來的是個問題。

而對於第三種員工,意願度很強但能力不夠的,是需要去教的。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陳默在部門內部不斷強調案例、分享和複盤的重要性,甚至今年還提高了優秀導師的獎勵。

要知道基層員工是不能指望都由陳默或者其他經理、主管去教的。

但是如果在部門裡有一套完整的學習內容和成長體係,那這類員工很容易就能從第三類員工升級到第一類員工的。

再來到第二類員工,能力高意願低的這種。

那作為就需要思考一個問題,他為什麼意願低?

其實無非就是兩種情況,一是錢沒給夠,二是他覺得這個事情不對或者不好。

意願低可能跟“人”有關,也有可能跟“事”有關,但跟他本身的“技術水平”和“業務能力”無關。

所以遇到這類型員工最標準的做法是去換位思考和共情對方,然後和對方建立起足夠的信任。

建立起信任以後這類員工會立馬升級到第一類“能力強意願高”的員工。

但是這並不適用於渡河項目中的業務同事。

因為陳默本質上不是業務部門領導,沒有時間也沒有必要去和這類人建立信任關係。

更不可能去改變對方的認知,讓對方覺得“渡河項目”非常重要。

要知道很多時候改變一個人的認知可比提升他的技能難多了。

陳默的策略就是先把時間花在第一類的員工身上,等馬來子公司切換時業務同事會加入項目組,他需要的是給這些第一類同事“授權”和“支持”。

授權說白了就是跟他們談使命、願景、價值觀和目標就好,不用管到具體的任務和操作上。

陳默也不會要求這些人一定要按照他的方式去做事,更不會去抓考勤看周報。

再具體一點的操作就是陳默自己把目標定好就行,後續的方法對方去想,如果有什麼需求,他無條件幫助和支持。

一句話:要人給人,要錢給錢,要時間給時間,要空間給空間。

他的想法是三步走:

第一步由第一類“意願高、能力高”的員工去完成馬來西亞子公司的上線切換工作;

第二步再由第一類員工帶著第三類“意願高、能力低”的員工共同完成中國區的上線切換工作;

第三步則是第三類員工在第一類員工的教導下技能提高以後,成為後期全球上線切換的種子,帶領其他業務同事完成整個切換工作。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