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河項目共設立12個子項目組,投入1800人,高峰期有2000多人,管理體係龐大、運作複雜。
由於項目工作具有臨時性、跨領域等特點,如何讓這個超大團隊有序運作、不打亂仗,朝著共同的目標前進呢?
陳默前世今生大型項目管理經驗不少,作為渡河項目事實上的第一責任人,他清楚的知道,渡河項目是一把手工程。
領導力才是項目的第一生產力,第一步就是要把項目指揮係統建立起來。
在華興,重大的變更項目組都會單獨成立一個領導小組,負責重大事項決策。
陳默一盤點,發現er牽涉麵太廣,基本涵蓋了公司各大領域,這個領導組不好組建啊。
後來他狗裡狗氣地拉著徐總一合計,不同階段的項目領導小組的領導成員也可以靈活加減。
咱主打一個需要誰的時候就讓誰就加入進來。
比如一開始開發階段領導小組必須要有羅俊涵和趙坤,後續進入上線切換階段就該把各業務部門領導也薅進來。
徐平看著陳默不要臉的樣子有些感慨,“隻要有薅資源的機會你是一點也不錯過。”
陳默一臉委屈,“咱這不也是一心為公嗎?”
心裡倒是有句話一直憋著沒說出口 —— “徐總,你知不知道拚多多都能被我薅到200塊錢是個什麼含金量啊。”
實際上無論是徐平還是陳默,他們的目標始終都隻有一個,隻要能渡河成功,其他都是小事。
“你要不同項目時期讓不同領導給你站台,公司可以支持。” 這是徐平和陳默結束談話時說的最後一句話,陳扒皮終歸還是成功了。
有了鄭總和徐總的堅定支持,陳默和er項目經理李峰設計了大兵團作戰的三層指揮係統:
第一層是領導小組會議層,負責項目方向和重大事項決策,並構建er項目領導力,凝聚共識;
第二層是項目經理會議層,負責方案、範圍及資源投入決策,推動項目關鍵問題解決及風險決策;
第三層是項目交付例會層,負責管理項目落地執行,通過縱向產品管理和橫向業務流管理,做好“整車”拚裝。
這是一個高效的扁平化指揮係統,實現了項目從戰略到戰術的執行貫通,保障了項目團隊令行禁止、使命必達。
是的,er項目經理這個重要的崗位陳默在年初的時候考慮了很久以後交給了李峰。
對方技術出身,又在華興做過不少項目,決斷能力強、領導力也不錯。
李峰早年間就在實施部做項目經理,後來一直在it運維支撐部做高級架構師,去年一年又在解決方案部,可以說信息工程部這下麵三大部門李峰都待了個遍。
前世林有為林總退休時候就是他接了班。
今生李峰氣運被奪以後居然還能在解決方案部那邊一年時間內完成了一個重大項目且升到18級,更能說明對方是有幾把刷子的。
說實話李峰自己在年初拿到渡河項目er項目組項目經理任命的時候都有點不敢相信。
以至於回家又被老婆調侃了一次,說自己嘴裡從一開始的“狗x的陳默”變成了“陳總長默總短的”。
然而實際上隨著深入項目,遭遇各種難題也越來越多。
項目組成員最初的熱情開始消退,信心不足的問題開始浮現。
上千人的組織運作,如何讓上下形成共識,統一思想,凝聚團隊力量?
陳默、羅俊涵、趙坤三人一合計,達成共識是各模塊產品經理是團隊執行力的關鍵。
把這一層骨乾的思想做通,消除他們的畏難情緒,相應隊伍的執行力就會大幅提升。
領導小組決定要不斷地給這一層主管強化項目願景。
最近三個月來,總共開展了20多場次的研討會、動員會,為的就是不斷凝聚共識,強化信心。
2016年11月下旬,首場真正意義上的“強渡”的各項準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
一場大規模的“er項目啟航大會”召開了。
會場設在鵬城華興阪田總部j區培訓中心的主樓中。
在能容納200多人的階梯教室裡,紅底白字的大幅標語格外醒目 —— “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這次動員會是項目領導小組攜業務骨乾、it骨乾一起參加。
好多人都是第一次見麵,不少人之間都是“網友關係”。
徐平和陳默兩人都是打雞血的高手,在動員會中安排了一個宣誓環節。
不對,應該這麼說,在2016年中,陳默個人有個很大的收獲便是打雞血的能力在徐總的教導下直線上升。
困了累了不要緊,打一管雞血立馬精神飽滿。
動員大會當天,這些平日裡不修邊幅的基層it同事也都穿上了西裝,打上了領帶,顯得格外精神。
有人在座位上不停地轉動脖頸,拉扯襯衣,顯然,他們還沒有習慣穿正裝。
“er替換項目的來源是為了活下去,但我們絕不僅僅是為了活下去,而是要麵向未來,打造全球最具競爭力的雲原生企業管理平台。” 陳默的講話很有鼓動性,“最理解華興er20年建設曆程與發展脈絡的就是我們這群人,er項目相當於華興的‘兩彈一星’項目,我們不能把這個大難題留給下一代華興it人,而是要讓他們從一開始就能夠甩開桎梏,昂首闊步向前走。”
“er替換不是逃生,而是新生!”這句擲地有聲的話,獲得了全場與會者的熱烈掌聲。
好家夥,陳默這是把他葵花寶典上的招式貫徹到底啊。
願景、使命、價值觀通通都給在座諸君安排上。
大會上大家在主持人的引導下起立宣誓:“作為er革項目組的成員,我們深刻理解項目的願景和使命,我們承諾,保證在2017年年中完成馬來西亞子公司的切換驗證。除了勝利,我們無路可走,請項目組全體人員監督。”
最後是全體大合唱:“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
就連事後才知道陳默操作的嚴正宏都直呼內行,說是陳總有在部隊當政委的潛力。
陳默收到嚴正宏微信消息的時候他在和徐總聊天,不由的看了徐總一眼,打雞血這方麵自己確實隻能算是後學未進。
不過有一說一,每一次會議都像是一次“充電”。
鼓舞人心的演講、熱烈的討論,激情與熱忱在會場中彌漫,團隊成員的畏難情緒逐漸消散。
在大兵團的集結中,每個人都是渡河項目的踐行者,都在積蓄變革的力量。
他們爭執著不完美的方案,精細打磨著每一段代碼;
他們參加一個個深夜項目緊急會議,討論著項目關鍵節點;
他們分工不同,卻從不計較是台前還是幕後。
會議室的燈光深夜熄滅後,空氣中還留存著剛剛激烈討論的餘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