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苟道中人(1 / 1)

推荐阅读:

吉隆坡的十一月,像是被浸在椰糖水裡的蒸籠。

太陽剛冒頭,柏油路麵就泛著油亮的光。

寫字樓的玻璃幕牆都被烤得發軟,藍得發顫的樓身在熱浪裡輕輕搖晃。

這時候最適宜的是躲進kl公園的樹蔭裡。

棕櫚樹的葉子被曬得卷了邊,卻還倔強地挺著,漏下星星點點的光斑,在草地上織成金箔似的毯子。

華興馬來西亞代表處位於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的市中心。

這裡有高聳入雲的地標雙子塔,有綠草如茵的獨立廣場,也有充滿煙火氣的美食街。

這裡業務發展迅速,差旅便利,也是華興亞太區總部、賬務共享中心的所在地。

按照er項目計劃,er替換的第二場“強渡”戰役將在這裡打響。

在馬來西亞的首場“強渡”是一項協同作戰任務。

主要工作大都在網絡空間完成,吉隆坡、鵬城、蓉城、長安等地的項目成員將用半年到一年的時間來驗證和試點渡河er。

初步切換時間定於2017年年中。

號角吹響,倒計時開始,項目組開始緊急動員,從全球各地調集人手,組建起一支支攻堅隊伍。

侯君是華興蓉城賬務共享中心的一名會計,他在華興財務的不同崗位已經工作了十多年,先後在鵬城、阿根廷工作,如今回到蓉城,這裡的生活節奏讓他很是愜意。

他以為自己會繼續這樣下去,在天府之國過著波瀾不驚的生活。

深秋的一個午後,主管飛哥和他的一次談話,打破了這份安逸和寧靜。

“機關有個重點項目需要你出差支持一下。”

“具體做什麼呢?多長時間?”

“我也不是很清楚,你去了就知道了。”

“猴哥,你這是要去做秘密工作了。”旁邊的同事笑嘻嘻地對他說。

從蓉城飛往鵬城的途中天氣很好,他透過舷窗看到蜿蜒的河流、連綿的群山以及一條條高速公路交織而成的優美線條,猜想著此行的種種可能,但一直沒有頭緒。

剛到鵬城,侯君就被叫到一個封閉會議室。滿滿一屋子人,他隻和其中一位同事打過照麵。

雙方眼神一交彙,立即明白,兩人都不知道接下來要乾什麼。

會議一開始,領導就強調保密原則,並給每人發了一份文件,要求大家現場簽訂保密協議,侯君腦海中立即浮現出電視劇中研發“兩彈一星”的場景。

就這樣,他開始了神秘的2年er之旅。

像侯君一樣,數以萬計的華興員工為保障業務連續,已經習慣了被拉進各種緊急項目。

一種在無形中彌漫的危機感促使大家不問緣由、不講條件地努力工作。

陳薇林是一個不甘於現狀、喜歡挑戰的人。

製造項目接口人找他溝通,問他是否願意加入er項目,至於參加項目做什麼,暫時不能透露。

聯想到最近內部紛紛擾擾的渡河係統,她大概猜到了要做什麼,義無反顧地加入了團隊。

一天下午,終端的王如剛突然接到主管的電話:“如剛,有個重要的保密項目需要人牽頭,這個項目要求很高,我們評估你最適合,你有沒有興趣?”

王如剛二話沒說,直接應允下來。

到了項目組,他才知道自己要負責所有終端相關的er係統測試。

姚嬌龍加入項目組的第一感受是“華興太瘋狂了,太敢了”,她突然覺得自己站在了時代的風口浪尖,內心非常激動。

但她很自信:“我們這段工作的小浪花,注定要被寫入華興公司甚至中國軟件產業的發展史之中。”

唐誌高是一個在技術上很有追求的it男,他認為,經過多年積累,華興已經具備了足夠的能力。

他在心裡暗暗憋了一股勁兒:我們不比任何人差,要做就做一個超越原有係統的軟件。

他在辦公室裡大喊:“程序員的春天來了!”

一場大規模的集結,就這樣悄悄地展開了。

財經、供應鏈、采購等業務部門都在儘最大努力調配資源,將資源優先投入er項目,大量經驗豐富的業務專家加入了進來。

光芒國際和愛德森這兩家近期一直都和華興合作和愉快的谘詢公司,也在短時間內提供了上千份簡曆。

協助篩選了近2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頂級業務顧問加入項目組。

在軟件上和華興長期合作的乙方公司,也通過各種渠道挖掘資源。還召回有er項目經驗的老員工,將優質資源向er項目傾斜。

當然這其實是幾個電話的事情,中科軟的劉振東還專程打電話感謝陳默。

為什麼,當然是陳默要人就等於對方又有了業務。

當然,這段時間裡各團隊加大了專業人員招聘。

集團it人力資源部組建了一支特彆招聘隊伍。

通過各種渠道,累計瀏覽了5萬多份簡曆,聯係了1萬多人,經過麵談交流,前前後後共吸引了300多名優秀人才入職。

短短幾個月時間,一支上千人的團隊集結到位。

期間甚至有一天林有為單獨找到陳默,在兩人一起吃午飯的時候林有為問道,“陳默,公司it這邊有一些已經退休的it同事在問公司還需不需要,他們可以隨時回公司做獨立顧問。”

陳默還真不客氣,直接讓林雨晴去對接以後挑選了二十六個已經退休卻強得離譜的老專家又重新入職加入了渡河項目。

華興過去很多重要的變革項目,大都需要在公司層麵大張旗鼓地宣傳動員。

項目經理還得拿著“令箭”,請求業務部門投入資源。

按理說渡河項目雖然有過一次“誓師啟動大會”,那也隻針對於it部門和小範圍的業務領導。

哪怕是公司做出了決定一定要“渡河”,但基層的業務同事其實是對er切換是還是各有各的看法。

但這次集結業務隊伍卻非常順利。

很多業務部門的領導都沒想到和自己下屬溝通的時候會這麼的順利。

是的,就是有些過於順利了。

業務部門的領導們各自想了一肚子的“說辭”,準備說服下屬去支持渡河項目,結果還沒發揮對方就跟打了雞血似的立馬同意了。

所以要論“苟”還得是陳默。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