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
李秀坐在床沿上,眼裡有光,數了一遍錢,覺得不過癮,又再數了一遍,各種麵額也分門彆類。
陳家誌有點想笑:“就不累啊,昨晚賣了多少錢。”
“數錢怎麼會累呢。”李秀笑道:“一共賣了671塊8毛,比四月初提前收菜時賣得還多!”
四月初提前收菜是迫不得已規避風險。
即使減少了損失,但李秀覺得當時的菜確實小,收了可惜。
如今完全不一樣了。
菜場裡沒人敢說菜心和空心菜的產量比他們高,品相比他們好。
這樣的錢賺的才是真舒心。
“吃早飯了,還數呢,家誌你昨晚賣了多少錢,又破日收記錄了吧。”
易定乾有點酸溜溜的。
“還行,以後你得習慣這樣的情況,沒必要大驚小怪。”
陳家誌也去端了碗稀飯,配菜也不是酸菜了,而是升級成了酸豇豆肉沫。
吃起來嘎嘎香。
“二姐,等晚上我多摘點豇豆回來,多泡點嫩豇豆,夏天了,酸豇豆肉沫要管夠。”
陳家芳也在吃飯:“行啊,吃起來下飯,可以多弄點,不過也彆摘太嫩了,拿去賣錢更好。”
陳家誌:“沒事,今天摘狠點,摘完了我好打藥,再想摘就得多等幾天了。”
“都行,你最近掙錢多,你說了算。”
“……”
吃了早飯,陳家誌就去地裡,晴了兩天,地裡各家的菜除了小,長勢其實還不錯,整個菜場生機滿滿。
路上接連碰到戚永鋒、李明坤等菜農,都在向他打聽昨晚賣了多少錢。
眼神、話語、姿體全身上下都透露著羨慕,以及濃濃的酸味。
“家誌,你去哪踩狗屎了?最近運道簡直好到天上去了,那菜漂亮得不像話啊!”
“我可聽著了,昨晚賣的錢又打破日收記錄了。”
“煙呢,煙趕緊發上。”
對熟識的人,陳家誌依然拽的像個二五八萬:“你們以後呐,不僅得好好看好好學,還得習慣我的牛逼之處。”
“秀才,你變了,你以前沒這麼不要臉。”
“你就嘚瑟吧,最近天氣好,小拱棚沒那麼管用,多等幾天,大夥的菜就都出來了。”
“幾天時間夠我大賺一筆了。”
陳家誌絲毫不掩飾自己的得意,現在是羨慕,後麵可能會有妒忌,但等差距越來越大時,就有可能會變成仰慕。
並且,小拱棚要的就是這個時間差,後麵菜多了,價格自然也不堅挺。
5月末的暴雨也快來了。
敖德海和趙玉都在翻地,5號地的第二批菜心昨天已經清空,也打了除草劑。
今天要翻出來曬一曬。
另外,最近天晴暴曬,溫度高,葉菜幼苗最好早上也澆一遍水。
澆水全靠人工一糞瓢一糞瓢的澆,即使有兩個工人也忙不過來。
澆水、翻地等都是重體力活,以現在的七八塊錢一天的工資,就彆想工人會玩命乾。
易哥的管理就有這個問題。
指望工人澆水,又不肯提高工資,導致經常會出現水沒澆透,菜苗乾死的情況。
菜地看上去就像癩子一樣,東邊禿斑幾塊,西邊禿斑幾塊,產量能高就怪了。
在澆水上,敖德海兩人短期內應該還行,長期下去也要出問題。
解決辦法得靠灌溉設備。
沒一會兒,李秀也出門了,拿著鋤頭和趙玉一起翻地,陳家誌則帶著敖德海一起澆水。
兩人分彆站在廂麵兩端對著澆水。
誰落後,一目了然。
陳家誌也沒有一個勁的拚命趕進度,那樣敖德海也會趕,然後導致水沒澆透。
主要還是看澆水質量。
最後的出菜情況永遠不會騙人,你付出了多少,它就會回報你多少。
偷奸耍滑的每一分鐘,最後都會反饋在蔬菜上。
自家原有一畝多葉菜地,
以及接手的劉明華的4畝地,被陳家誌命名為6號,6號不可能全部澆完,先保住緊著要收的空心菜和菜心,其它的暫時聽天由命。
“陳老板,要不這個小苗也澆一下水,我看葉子都曬焦了。”
“沒事,本來基礎就不牢,死了正好重新整地,播種下一茬,我正愁沒地播種呢。”
“……”敖德海:“這菜確實不行,比陳老板的差遠了。”
澆完水也才不到10點,敖德海去幫忙翻地,陳家誌則回家拿了錢騎車去農資店。
有段時間沒見洪中,還有點想念,一到店門口,他就大喊道:
“洪老板,來生意了。”
洪中從內屋走了出來:“喲,是你啊,小菜農有一段時間沒見,曬黑了不少。”
“……”
陳家誌:“老板,上次的吡蟲啉和阿維菌素賣出去沒,沒賣出去就給我,我要了。”
洪中咦了一聲,有點驚訝,這兩樣進口農藥他去農技站推銷過了。
不出意外,農技站很窮。
用不起。
並且稱這兩種農藥目前隻有農業部引進在做試驗,農殘確實低很多。
但國內還不能自主生產,價格太貴,不建議普通農民用這種高溢價農藥。
“你還真要啊。”
“你還真沒賣出去啊!”
陳家誌從包裡摸出一張紙條,又說道:“這次要不少貨,這兩種農藥能不能便宜點?”
洪中接過紙條,看了一下,就微微皺眉。
農藥、化肥、遮陽網、竹片、藍板、生石灰、有機肥……
首先量不少。
其次還有不少進口農藥。
而且還有藍板,其實就是誘蟲板,屬於物理殺蟲手段,在菜農群體裡其實不討喜。
“洪老板,你看我的量大,能不能便宜一點,反正你有些也是水貨,成本其實不高。”
“你用那麼好的農藥乾嘛?”
“種菜啊!”
“你一個幾畝地的小菜農,何必呢,即使你知道是水貨,那也比國產的貴幾倍,你的菜就算品質再好、農殘再低,也沒幾個人知道,反而憑白少賺了很多錢。”
洪中十分不解。
如果是量少,還能用做試驗等等說過去,但這菜農很可能是奔著長期使用去的。
陳家誌說道:“我知道成本高,也沒打算隻用這個,隻是在銜接期用用,一是減少農殘,自家人吃著放心,二是現在病蟲害抗藥性太厲害了,必須得換點新家夥。
話說回來,老板你人還怪好的,要是換個人,恨不得多賣點給我。”
洪中:“我是怕你經營不慎倒閉了,你小子也對我胃口。”
陳家誌不知道自己哪裡入了洪中的法眼。
尤其是兩人掰扯了一會兒後,吡蟲啉和阿維菌素價格直接砍半,代森錳鋅也讓了價格。
水貨的利潤是真高。
難怪都喜歡走水。
洪中也實打實讓了一大步,就差沒打骨折,讓陳家誌都有些納悶,農資店老板會有這麼仁慈?
唯一的解釋可能是自己雖然曬黑了,但俊逸的麵孔還在。
留下1000元定金,陳家誌準備先回去。
“對了,陳菜農,你回去給我弄點菜,我等會兒給你送貨時拿點回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