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晨時分。
看到那道熟悉的瘦小身影,易定乾想說,你不該來。
但他還是來了。
戚永鋒和李明坤揉了揉睡眼惺忪的雙眼,又去洗了把冷水臉,確認了,那就是劉明華。
他怎麼來了?
陳家誌笑嗬嗬的,在幾人看來,他笑得很賤。
“看你們幫我帶菜辛苦,最近菜又多,我就請劉明華來給我拉幾天菜,但今天還是有多,需要你們幫忙帶點。”
幾人有心想拒絕。
太狗了!
好歹提前說一下吧。
最終戚永鋒還是默默幫陳家誌帶了20斤菜,賈素珍的事是從他那裡撕開口子的。
但此前劉明華在市場上賣腐爛的菜被抓住時,戚永鋒曾幫他出頭。
而且他又沒對賈素珍做什麼,如果不是他,劉明華可能還蒙在骨子裡。
戚永鋒一點也不心虛。
易定乾和郭滿倉也還好,沒對賈素珍做什麼,唯獨李明坤尷尬得頭皮發麻,他是真上手摸了~
好在劉明華一聲不吭,隻是默默地幫陳家誌上車,然後又默默地出發跟在後麵。
300斤的菜想爬上洛溪大橋並不容易。
隻是過這座橋,陳家誌就覺得給15元晚的工錢很值。
而且,今晚沒人再提賈素珍~
到市場後,陳家誌的菜滿滿當當的擺了一大堆,在小散戶裡麵極其壯觀。
最近天氣沒那麼爛,菜長得很快,陸續都有菜,但沒人像陳家誌這樣生猛。
前幾天四百斤左右的菜已經夠多了。
今天又突破新高。
每天出大幾百斤菜的小菜農,就不該出現在他們這種臨時攤位上。
菜農們很羨慕。
而對采購方來說,陳家誌的菜就如黑夜中的螢火蟲一樣耀眼。
隻要路過的蔬菜販子,就很難不注意到陳家誌的蔬菜。
一是菜多,品類多、數量多,有得挑,節省時間。
二是菜的品相出眾,在這一條臨時攤販裡,就沒有比陳家誌更出眾的菜。
尤其是精心準備的排菜心,菜販子都不免多看兩眼,問個價。
就像做餐飲一樣,裝修好了,自然能吸引食客,如果餐廳的菜品又足夠出色,回頭客也不會少。
疊加之下,人流量自然不會少。
毫無疑問,
今早的陳家誌就是如此,前麵幾天賣菜帶來的回頭客,以及被排場吸引而來的新客。
讓他獲得了最多的人流量。
也最快開張。
“靠,這空心菜好靚,怎麼賣的?”
“排菜心也是,太標準了,價格多少,靚仔?”
“這絲瓜也很正,臥艸,這麼快就搶沒了,菜農,你絲瓜怎麼摘這麼少?搞多點來不行嗎?”
一把把手電筒射出的光線在菜筐裡晃來晃去,問價的人此起彼伏。
陳家誌不時重複吆喝。
“絲瓜8毛,苦瓜9毛,普通菜心1塊3毛,豇豆7毛,菜豆8毛,空心菜7毛。”
“不講價,不講價。”
“嫌貴了可以去旁邊講價哈。”
陳家誌帶了筆和筆記本,每一個需要送貨的單,收沒收錢,他都記在了本子上。
不一會兒,就記錄了一連串單子。
他粗略一晃,這一波客流就出了三分之一的菜,突出一個猛字。
劉明華則幫他處理一些雜魚小單,現場稱重結算清賬。
客流量一波接一波。
有些嫌價格貴的,或者嫌人多麻煩的,則去了旁邊,易定乾等人空心菜要差一些,價格賣的6毛5。
有人講價時,嘴也不再那麼硬了,客人要的菜多,就鬆一鬆價格。
前段時間雨水多,很多人都選擇了速生的空心菜,最近正是開始大量出菜的時候。
價格沒那麼堅挺了。
即使陳家誌也感覺得到空心菜出貨速度比菜心慢很多。
但菜心價格還是很堅挺,又有人對排菜心感興趣,預訂了明早要30斤。
過了一會兒,和尚再度出現,拿走了他的排菜心,依然是親自盯著裝菜,最後留下了128元。
每天都來看著,也不嫌累。
大約三點半時,第一批客流量稍微得到緩解,陳家誌繼續留下根據筆記本記錄的訂單裝菜。
劉明華則提著蔬菜袋挨個去送。
今天的火熱場景讓劉明華大開眼界,後背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濕,開場後幾乎一刻也沒停下。
不停的接單、裝菜、稱重、接單、送貨……循環往複。
他上一次和陳家誌一起賣菜,還是四月初陳家誌提前收菜時,那時可遠沒有現在火熱。
而且當時的菜賣了很可惜~
但現在的菜,菜心根條粗壯均勻,空心菜同樣根莖粗大且長,不僅品相好,產量一看就低不了。
價格也很好。
這樣的菜怎麼賣都是要賺錢的。
而陳家誌卻不止有一種~
感覺他收錢收得很爽。
再想想自己,如果這一茬空心菜他沒轉給陳家誌,自己咬牙再堅持到采收,那下一茬他能種出陳家誌這麼漂亮的菜嗎?
恐怕不能。
而且素珍應該堅持不到那時候~
也不是每一份堅持都一定能翻身,技術差距太大了。
“老板,你的排菜心到了。”
按照車牌號,劉明華找到了排菜心的貨車,和尚剛好也在。
和尚看了看裝得滿滿的塑料袋,排得很整齊,沒有坍塌的跡象,稍稍點了點頭。
“先放地上吧。”
“要不我給你碼車上吧。”
“不用,讓你放地上,等會兒給我弄亂了,你負責啊!”
和尚嗬斥了句,心中微微有些不滿,這些小菜農就是沒有逼數,找不清自己位置。
如果不是大菜場突然斷貨,他才不會來這種小市場拿貨。
還好這幾天沒出問題。
劉明華不明所以,但還是聽吩咐把菜放了就回攤位上送下一單。
陳家誌給他說下一單送哪個位置時,也問了下排菜心的送貨情況,這是目前最大的客戶,每天80斤排菜心,每斤16元,每天都是一百多元的收入,還是很不錯的。
劉明華如實說了下情況。
“沒事,和尚有點挑剔,瞧不起我們這些小菜農,他怎麼說就怎麼做,你也沒錯。”
陳家誌心態放得很好。
一個客戶要真的穩定下來,十天半個月搞不定,至少要收拾對方幾次狠的,才能證明自己的能力。
4點到5點時,客流量再次來了一波,菜心和豆瓜菜都直接賣完,隻剩下點空心菜。
其他人倒是基本賣完了。
剩點零星也隻能熬時間。
“陳菜農,空心菜便宜賣不?便宜賣我就給你處理了。”
卷毛菜站在路中間,隔他的攤位有兩三米遠喊道。
“不賣。”
“得,你繼續等。”
卷毛菜頭也沒多說,又往前走,陳家誌翻了翻筆記本,這才注意到卷毛菜頭今天隻拿了菜心和絲瓜。
空心菜沒要。
但這會兒又來問了一次,應該是他的空心菜比較好,卷毛菜頭還在惦記。
陳家誌空心菜沒降價處理,一直熬到6點時,才把菜賣完,易定乾等人已經先一步回去。
六百多快七百斤菜,一晚上下來,陳家誌和劉明華早都精疲力儘。
看到有在市場裡賣粉的流動攤位,陳家誌喊道:“老板,這裡來兩碗粉。”
嗦碗粉後,陳家誌摸出15元錢給劉明華。
“明早繼續哈!”
劉明華沒想到工錢是每日一結,愣了下,接過了錢,又提醒道:“你回去注意點安全。”
陳家誌這一晚上賣菜的錢,是他不敢想象的。
“放心,天亮了,我也隻走大路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