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華殿。
張角正在跟沈楠彙報天工院的事情:“清玄當是三日內便能歸來。”
“想來以清玄的能力,自是能夠說服地宗的那些長老、祖師。”
他昨日歸來後便跟清微道長走了一趟天工院。
天工院的管事亦是極為誠懇的向張角表達了自家掌教的意思。
清玄此番也是下了大決心,直言必會勸說宗內長老、祖師徹底歸順陛下。
畢竟無論是清微道長的威懾,還是沈楠掌控川州的手段。
這兩件事都讓清玄知曉。
他們地宗再不投誠就沒有機會了。
沈楠微微頷首:“那便再等三日。”
天工院臣服與否。
區彆還是很大的。
未曾臣服之前,天工院隻是遊曆朝堂之外的獨立衙門。
而在臣服之後,天工院的道人便需要隨軍打造攻城器械,並且全心全意的發展民生科技、鎧甲利刃,為大奉強盛做出更多的貢獻。
沈楠亦是打算讓清微道長跟公輸仇都參與進去。
讓天工院將蜀山的一些法器以及公輸、墨家的一些機關術都複刻出來。
伴隨著一個個人物被召喚出來。
沈楠如今的目的可不是單純的重振大奉,而是要締造一個真正的仙朝!
不是仙武王朝,而是純粹的仙朝!
這就需要沈楠將各方勢力儘皆捏在一起,整合整個大奉的實力。
隻不過這種事情還是極為遙遠的。
沈楠又跟張角隨意聊了一些川州的事情,而後就聽到殿外傳來從容的腳步聲。
亦是有人通傳:“內閣大學士王陽明求見!”
沈楠笑著說道:“宣。”
很快。
一襲朱紅官袍的王陽明便走了進來,他先是恭敬的作揖:“陛下。”
沈楠見此則是說道:“先生往後就無須通傳了。”
無論是李斯、張角等人如今都是隨意進入景華殿的。
這也是沈楠給他們的特權。
似是王陽明這般人物自是更加無需通傳。
王陽明隻是溫和的笑了笑,而後就說今日在內閣的種種見聞:“以臣觀之,內閣之人皆非大惡之人,大奉國情雖是糜爛敗壞,卻也非是一人之罪。”
不同於昔日大明的情況。
那是真有奸臣!
大奉卻是沒有什麼實際意義的大奸臣,就算是周澤、劉靜濤這些人,難道就能說他們是奸臣,並非如此,他們不過隻是私心太重而已,而似他們這般人,便是大奉如今糜爛至極的根源,但這也不是一人之罪,隻能說是大奉國情便是如此。
沈楠亦是知曉這點,否則他也不會遲遲不對內閣動手。
就算是此次動用王陽明這個大殺器,也隻是震懾儒家,讓他們安分守己而已。
畢竟內閣的數位大學士都隻能是說是私心過重,就算是將他們一個個打下去,也無非隻是換了一批人而已,沈楠要想整頓儒家,便要從根本問題著手。
就比如今日。
王陽明固然是將整個內閣震懾住了,可這難道就代表儒家徹底完了?!
不!
他們對於大奉朝廷的掌控力依舊在,王陽明也無法讓張旭等人俯首而拜,因為哪怕是張旭也隻能代表自己而已,他下麵的那些官吏才能代表整個儒家。
“朕自然知曉這點,以你之見要改善大奉國情當如何為之?”
沈楠詢問道。
王陽明沉吟片刻說道:“當是從根源而行,建立書院,再立儒家!”
儒家真正的根基不是什麼世家,也不是什麼土地。
而是那占據大奉九成的儒士!
這些才是儒家的根本。
大奉儒士九成皆是出自三大書院,隻要這些人不死,儒家就不會滅!
根源問題也是無法改善。
沈楠微微點頭,他看向一側的高力士:“你協助先生建立書院。”
昔日王舒這尊儒家十二境亞聖既是能夠建立大汝書院,開創儒將體係。
王陽明這尊儒家聖人自也能夠建立心學書院,開創心學體係。
以致良知、知行合一為理念,改善大奉的國情。
隻不過王舒的路子太慢。
沈楠打算走一條更快的:“若是以朕的名義,將心學書院定為國子監如何?”
大奉是沒有國子監這個體係的。
縱觀前世封建王朝其實都是有類似的產物,比如說漢朝的太學、春秋戰國的稷下學宮都算是如此,這也是儒家需要依靠皇權來證明自己的正統,可是在這方仙武世界卻是沒有這種體係,因為白鹿洞書院就是最大的正統!
儒家也不可能將書院這種根本交出來。
但若是以王陽明這尊儒家聖人為核心,再以皇權為背書,自是能夠建立出一個全新的國子監出來,屆時以國子監的待遇、王陽明的能力,最多數年時間,這天下就沒三大書院什麼事情了,甚至三大書院也隻能淪落為國子監的下屬,替國子監培養足夠的人才,隻不過具體如何操作還需看王陽明的意思。
“將心學書院定為國子監自是可行。”
“隻是還需先將書院的構架搭起來。”
王陽明終究隻是一個人,他一人如何能夠建立一個書院,更不要提一個框架成熟的國子監,要知道國子監可是有祭酒、司業、監丞、典簿這些官員,更有無數大儒級彆的講師,要想搭起框架,最少也得數百人才行,而且還得有真材實料的。
沈楠聞言就是笑著說道:“不急,先生可慢慢收攏人才。”
以王陽明的能力收攏數百人還是極為簡單的,隻需幾次講經即可!
沈楠也暫且不急著徹底收拾儒家,他目前隻需要儒家暫時安分守己即可。
隻要儒家彆跳出來搞什麼事情,待他將兵權、皇權徹底立起來。
那時候儒家也就沒什麼反抗之力了。
是夜。
張旭府邸之中再度彙聚了數十名重臣。
隻不過這些重臣如今都是一個個目瞪口呆的表情。
顯然他們也是知曉了王陽明這尊聖人的根底。
儒家十三境的聖人!
僅僅隻是這般名號就足以壓得眾人喘不過氣來。
更彆提這位聖人還是站在陛下這邊的。
這讓大部分重臣都感覺儒家的天塌了,他們往後還如何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