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諸天從知否開始》轉載請注明來源:思兔閱讀sto.ist
等李皓到福寧殿外時,正好趙禎有事在殿內與人商談,所以在通秉內官之後,李皓便在殿外候著。
然而,趙禎的事還沒談完,顧廷燁就得到了李皓進宮的消息,找了過來。
在看到顧廷燁的時候,李皓是真的想掉頭就走,因為李皓知道他現在來找自己,絕對沒有好事。
無論顧廷燁是想讓自己幫著推拒趙策英,還是幫著勸說盛家老太太,李皓都不願意摻和進去。
可在這等候傳召的節骨眼上,李皓也不好直接離開。
於是便被顧廷燁給抓住了,他還想把李皓給拉到一旁說話。
李皓自然不願意,便說道:「我這邊還等著官家召見呢,要不等我忙完了,我過去找你,咱們在慢慢聊。」
可顧廷燁哪那麼容易對付,直接說道:「咱們也不去其他地方,就在旁邊說話就行,我讓內官幫忙看著,官家召見的時候,過來告訴我們就行。」
說後便和殿外的內官打了招呼,讓人家幫忙,結果人家還真就答應了。
於是沒辦法,李皓隻能和顧廷燁一起走到一旁去了。
這時顧廷燁吐槽道:「你這是在乾嘛,看樣子是想躲著我啊。」
李皓說道:「你這說的哪裡話,我最近是一直忙於公務,家都沒怎麼回,哪裡有功夫去躲你。」
顧廷燁接話:「不是在躲我就好,你上次可說了,若是我有什麼問題,可以找你幫忙的。」
李皓心裡說道,這不是側一時彼一時嘛,當初是自己被衛氏逼著要娶明蘭,才想著幫顧廷燁來攪局的。
可現在自己這邊都已經定了親事,幫不幫顧廷燁也就不重要了,而且就顧廷燁在衛氏眼中的形象,李皓要幫顧廷燁,估計自己都免不了要受埋怨。
但這翻臉不認人的事,李皓當麵也乾不出來,畢竟還要點臉麵的,隻好說道:「是啊,你有什麼要我幫的,咱們醜話可說在前頭,我也不是什麼忙都能幫的上。」
顧廷燁說道:「放心,我肯定不會讓你為難的。
就是最近盛家老太太開始準備給明蘭物色人家了,我想讓你幫忙給拖一拖。」
聽到這個,李皓無語的說道:「這還不是為難我,這事要我怎麼幫你,老太太又不會聽我的。」
結果顧廷燁說道:「這就要你幫著想想辦法了,要不我來找你乾嘛。」
李皓這邊趕緊就要拒絕,可這話還沒說出口。
便聽到內官來叫,說是官家得閒,要召李皓進殿。
然後顧廷燁趁機說道:「這事就交給你了,我相信你一定能幫忙辦好的。」
說著轉頭就走,一點都不給李皓拒絕的機會。
等李皓反應過來,準備追上去說話的時候,內官一把拉住,說道:「您就彆追了,先趕緊進入回話吧,官家還等著呢。」
這下李皓想直接拒絕都不成了,隻好先跟著內官進了福寧殿,想著等出來再找顧廷燁。….
進殿之後,趙禎說道:「說起來,自你到三司任職之後,這些日子倒是一直未曾進宮,殿前司的事都沒來看過。」
李皓解釋:「臣到三司之後,歐陽學士命臣去整理賬簿,臣一連忙了三個月,前幾天才剛忙完,實在沒有時間入宮,還請官家恕罪。」
「你統計的那些賬簿,朕也看過了,賬目清晰易懂,往來明細也是一目了然,確實做得很好。」
趙禎先是誇讚,然後又問:「對了,你今日求見,是有什麼事情嗎?」
「多謝官家誇讚。」李皓謝恩後,便說明來意:「臣今日入宮,是因為官家此前曾說,要臣在下聘之前秉明,說是有賀禮相送,臣今日入宮就是為了此
事。」
趙禎笑道:「原來你是為這事來的,你家下聘是定在哪一日,婚期可有定下。」
李皓說道:「下聘定在了下月初一,到時臣與家母一同前去。
至於婚期倒是算了幾個日子,但還要等英國公那邊確認後,才好定下。」
趙禎看著這樁自己定下的婚事,即將完成,也挺欣慰的。
不過趙禎也擔心李皓對此未必是真的喜歡,以後鬨出什麼不妥,還是叮囑道:「其實朕明白,這樁婚事,你未必真的有多喜歡,但如今事已定下,你就要去接受。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影視諸天從知否開始》轉載請注明來源:思兔閱讀sto.ist
便還是像歐陽修那樣,根據這套方略,提出問題來讓李皓解答。
在看到李皓能深入回答,並能結合實際情況,細化講解,那種爛熟於心,並明顯帶有個人思路的想法,也就讓趙禎真的確信這是李皓自己想出來的。….
於是不由誇道:「朕還不知道你有如此經世致用之才,如此完善的方略當不是一日之功,看來你是早就開始做準備了。」
李皓聽了這話,心中想到:「那當然不是一天能寫成的,不過也沒有趙禎想的那麼長時間。
畢竟很多內容都是後世研究爛了的,自己隻是根據現實情況,進行了整理調整罷了。
不過這話自然得接著趙禎的說,要不怎麼顯得出自己功績。」
回道:「為朝廷效力,是臣應儘的本分,臣自讀書一來,便一心想著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所以自臣入朝,有感於慶曆年間,新政失敗的沉痛,便開始準備這些,如今得官家看重,也是臣的福分。」
結果李皓話還沒說完,趙禎他們就已經被震暈了。
這時李皓才想到自己剛剛說的橫渠四句,這個時候還沒問世呢。
畢竟張載和自己是同年進士,這個時候還在渭州任職簽書判官廳公事,都沒開始講學,這四句話自然也就還沒應運而生。
所以在初聽到這四句時,剛趙禎他們帶來的震撼可想而知。
很快幾人反應過來,趙禎說道:「好,你這四句說的真是太好了,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你有如此大誌,朕很高興。」
當然不止趙禎,富弼、韓琦、歐陽修三人看著李皓的眼神,也是變得更加溫和。
很快,趙禎恢複過來,說起了正事,說道:「不過你提出的想法,倒是與幾位大相公想到一塊了,就在前幾日,幾位大相公方才請命繼續變法。
已經選好了人選,派到永興軍路試行方田均稅法,同時也有涉獵其餘舉措,其中有不少都與你這方略有異曲同工之妙。」
聽到這個李皓剛要謙虛,便聽富弼說道:「官家就不要為我等虛言了,李皓這套變法方案,遠比臣等所想更加完備。
當然其中沒有強兵之法,想來也隻是考慮到如今情形,所以引而不發。
否則李皓在軍中領兵時日也不短了,絕不至於沒有洞察其中利弊。」
聽到這話,眾人又望向了李皓,等著李皓的回複。
李皓答道
:「這確實如此,其實我朝素來重文輕武,在武備上錯漏之處自然是存在的。
隻是在我看來,事有輕重緩急,有些事情現在就可以做,而有的事情卻不能急躁。」
趙禎問道:「哦,那你來具體說說。」
李皓解釋:「若要在大宋力行變法,首要前提就是需要讓朝野上下明白,如今的朝廷已經遇到了危機,變法到了不得不行的地步。
同時在變法前期需要做的是一些快捷有效,既能在短時間出現成果,同時也不會激起朝野動蕩的舉措。
令百姓從變法改革中感受到實際的仁政恩德,也讓百官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改良,使改革成為一種共識風尚。….
隻有讓百官和百姓都認可了,這樣他們才能支持變法,我們團結大多數人,來打擊極少數人,這樣才能讓變法得到真正的成功。」
聽到這裡,趙禎便直接問道:「那你說,如果是你,你現在會選擇去做什麼?」
李皓答道:「如果是我,我第一件要做改革的,便是鹽政。
我大致清算過,從慶曆年間到現在,曆年朝廷收繳的鹽稅都在持續減少,這種狀況是很不正常的。
其中大量鹽稅都被鹽商夥同地方上的貪官汙吏以私鹽的方式給私吞了,若是能夠將被貪墨的鹽稅收繳回來。
我預計這部分被私吞的鹽稅,至少在兩千萬兩以上,而在肅清這幫蛀蟲之後,平均每年鹽稅也能增收近四百萬兩。」
聽到這個數字,其餘幾人都有些驚訝的,他們知道鹽稅上被私漏掉不少。
但怎麼也沒有想到,這個數字會有如此之大。
要知道此時朝廷一年的整體稅賦,加起來也就才八千多萬兩,那這個數字就已經很客觀了。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