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知識學到力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思兔閱讀sto.ist),接著再看更方便。
王安石的變法,是從富國、強兵、取士三方麵入手,富國之法是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稅法、農田水利法、市易法、均輸法;強兵之法是保甲法、裁兵法、將兵法、保馬法、軍器監法;取士之法是貢舉法、三舍法。
對於強兵和取士之法,李皓沒打算現在就提,一來身份也不合適,二來李皓也不認為,在趙禎生命的最後幾年裡,還能支持實行大規模的變法改革,這不現實。
而且富弼、歐陽修和韓琦也不會如此不智,在這個階段把動靜鬨大。
相對要革除痹症,如今的大宋朝臣更希望朝局穩定。
再加上,根據李皓從後世了解到的信息,在嘉佑年間,隨著富弼、韓琦和歐陽修這樣參與過慶曆新政的老臣回京。
實際上的小規模改革就已經開始了,其明顯標誌就是嘉佑二年,由歐陽修主持的科舉會試。
李皓整理變法綱領時,就靠著這方向進行的整理總結。
所以在剩下的富國之法中,青苗法被李皓首先棄掉,以政府行為來進行的官方貸款,除非像現代一樣搞政策扶貧貸款,不考慮盈利而是重在讓農民脫貧致富,不怕虧損。
否則青苗法的實施一定會成為官員牟利,並粉飾政績的工具,成為害民之策。
至於募役法,李皓則結合司馬光後麵的改良之法,對所有百姓統一實施免役法,但是明確承擔衙前役時首先選派地方官府裡的吏胥服役,理由是他們常在官府走動,對官府的行為方式熟悉,能減少損失,而且他們是內行,不容易被官府壓榨;
當然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有錢,出事了可以找他們要到賠償。
另外允許合法化代役,凡是百姓不願意出差役可以自行找人代自己去服役,價格自己去談。
把選擇權交給了老百姓自己,而雇役的價格,也是老百姓自己定,免去了貪官汙吏中間過手,來造成對百姓的壓榨。
同時因為服役是按戶等負擔不同的差役,所以重新核實財產等級,為了避免官吏把窮人戶等升高增加負擔。
引入行政複議製度,老百姓覺得自己劃等不對,可以提出重新劃等的要求,一起查實財產,確定應負的差役等級。
然後方田均稅法,這個是慶曆新政和王安石變法當中,都有並極為重要的內容,雖然結果都是沒有實行下去,但還是李皓原樣寫上,做不做得到不重要,但自己得提。
農田水利法也是原樣保留,但在其中李皓著重要求限製官員在其中的權利,避免本地官員為了自己的政績,強製百姓修建水利,加重人民負擔。
至於市易法、均輸法有鑒於在實際使用之中,除了限製大商人囤積居奇之外,對中小商戶的利益傷害更大。
一旦管理官員,想以此牟利,蛻變成國家壟斷市場、貨源、價格,就會讓商品批發與零售也被政府官員所操縱。
對於大宋官員的官品,李皓這些年來,也是太清楚了。
好官自然是有的,但很大一部分官員絕對不值得信任的,所以在這上麵,李皓更多的,還是借鑒明清時期平抑物價的市易之法。
在推行之時,儘力限製官府在其中的作用,並建立每月朔望,各集經紀,謹較鬥秤,備訪物價的製度。
之後兩天,李皓就在家中不斷完善這份策論方案,省的出門在遇到什麼人,要給自己安排什麼難辦的事。
當然寫完之後,李皓也沒有直接去拿給歐陽修看,而是接著在三司在找些數據資料。
整個格式按照都按照後世的論文格式來,爭取做到數據詳實,並列明數據來源文獻。
當然李皓的目的也不光是為了完善下方案。
同
時還是給自己找個合適的理由,雖說李皓覺得歐陽修肯定會相信自己。
但畢竟自己沒有地方的實際經驗,憑空拿出這些東西來,總歸會有人惡意揣測。
可要是自己能從這其中把數據列明,在根據這些推敲出內容,那這事就算是合情合理,可以給彆人一個相信的理由,這就足夠了。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從知識學到力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思兔閱讀sto.ist),接著再看更方便。
隨後幾人沉思,韓琦說道:「那要不就把試行地點定在永興軍路,那裡士族不多,阻力不會很大。
而且離汴京城也不算太遠,我們了解情況也算方便。」
歐陽修和富弼想了一下,覺得那裡確實挺好的,便定了下來。
確認了地點之後,剩下要考慮的就是主持的人選問題,這個時候歐陽修直接提議道:「我認為此事就由郭諮來辦最好,本身方田之舉就是他提出來的,也有在洺州處理過方田之事的經驗。」
對於這個,其餘兩位大相公也無意見,便定下了郭諮,將他調任到三司衙門,主持永興軍路推行方田均稅法。
商議好後,三人便共同起草了一份奏章,將事情說明給趙禎聽,然後便是等著趙禎的回複。
最後趙禎也沒耽誤,很快這份奏章就被趙禎同意,下發政事堂,由富弼簽發用印便傳到郭諮手上。
於是這場慶曆年間變法的低配版,嘉佑變法由此正式成型,便且這主要的主持人選也都是一幫參與過慶曆新政的老臣。
當然這些事情,李皓暫時還不知道,直到李皓編製的變法方案,整理完善,被李皓送到了歐陽修手裡。
隻是來的不巧,李皓來時歐陽修已經在和郭諮討論著,方田均稅法改如何執行的事。
而且歐陽修也沒有對李皓寫的內容,抱有太多期待。
隨後便讓李皓放下東西,便退了出去。
而這個結果一等就是三天,就這還是因為歐陽修發現自己桌上莫名奇妙有份文稿,一時都沒反應過來這是什麼東西。
不過隨手拿來,看見上麵的字跡是李皓的,才想起來,這是李皓所寫的變法方案。
於是便好奇的翻閱起來,初看時歐陽修還沒在意,純粹就是想大致看一遍,好分析其中利弊,借此還可以給予李皓講評一番。
但看到後麵卻是越看越入神,綜合李皓總結的數據,並分彆配以各項建議,看的歐陽修是直呼厲害。
而後便拿上手稿,起身離開大堂,就去找李皓了。
結果好巧不巧,這時的李皓還真就不在,因為李皓家中聘書早已經給英國公府送去了。
並且雙方已經定下日子進行納征,李皓在那天就需要把聘禮給人送去。
今日衛氏那邊已經大致把擬定的禮單給定了下來,所以讓人喊李皓回府,看看這其中有沒有問題,沒有的話就正式登記造冊了。
正好李皓剛忙完了手頭上的事,後續歐陽修也沒再給李皓派事,所以也就閒了下來。
於是和同僚打了聲招呼,便離開三司。
而這次的擅離職守,結果就正好錯過了歐陽修,讓他抓了個正著。
正當歐陽修計時等著的時候,李皓終於回了三司。
隻不過李皓來的目的,就是為了請假。
因為李皓想到當初趙禎說的話,讓自己在下聘之前告訴趙禎,他還有額外的賞賜。
所以李皓才來找的歐陽修,想正式請個假,去皇宮求見趙禎。
當然這個時候,李皓也還不知道自己擅離職守已經被發現了。
等李皓找到歐陽修時,剛準備請假,就見歐陽修說道:「你剛剛跑去哪了,上衙之時無故擅離職守,可不光要罰奉,還得挨板子的。」
李皓一聽這話,頓時就想到歐陽修肯定是去找過自己,就是還不知道他等了多久,那說謊肯定是不靠譜的,都對不上號。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