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思兔閱讀】地址:sto.ist
聽到這個名字,李皓感覺很有些熟悉,再聯想到歐陽修。
登時想起了這個人是誰,說道:「開封府的蔡判官,叔父怎麼會提起他來。」
歐陽修解釋:「他是舉人出身,是在廣南考舉才得以攝官的,二十多年來一直在做地方官。
若是說起地方的上的門道,我也是比不上他的,你把他帶上應該能幫上大忙。
而且因為他不是正經科舉出身,所以在官場上也沒有那麼多繁雜的關係,相對更值得信任。」
但李皓對此卻有些擔心,雖說在清繳無憂洞的時候已經合作過一次,可以往這位蔡判官從沒給過自己有多少好臉色。
當然李皓也能理解,畢竟自己這位出入朝堂的新人,初始位置就趕上了他二十幾年的奮鬥,讓誰看著心裡估計都不舒服。
但這份理解不代表李皓可以信任他,便直接說道:「可我終究不了解他,正因為他清楚這其中的門道,若是他有意隱瞞,與人內外勾結,到時可就危害大了。」
歐陽修說道:「在這方麵你倒是可以放心,他這個人對錢財沒有多上心,反而更看重功名。
或許是舉人出身,在這官場之中處處受排擠,所以他更向往的功成名就,更需要官場的認可。
這次讓他來幫你,同時也是在幫他,隻要答應他把這事給辦好,就讓他能穿上一身紅袍,他會全心全意幫你的。」
李皓見歐陽修如此肯定,便也就沒再說什麼,讓他幫著安排就是。
之後,馬車先把歐陽修送回了府裡,隨後把李皓送到,才回去的。
等李皓進了家門,就在考慮怎麼把這個消息告訴衛氏。
想到自己在臨要成親之前,突然說要出去公乾,而且時間還不短。
這事要過衛氏這一關,恐怕不太容易,可這事也是瞞不住的。
要是自己晚說了,等衛氏從其他人口中,聽到這個消息,到時的局麵隻會更糟糕。
沒辦法,李皓隻好在與衛氏說之前,先去給自己拉個同盟,到時好幫自己說話。
於是便偷偷找到李健,先把事情先和他說了,讓他提早有個準備。
等會衛氏要真的發起火來,也好幫著給勸一勸。
隻是李健聽後都很有些意見,說道:「你啊,這個時候要離開汴京查桉,還要去這麼長時間。
這事我可不敢管,你還是自求多福吧。」
說完轉身就走,逃得那個就利落,把李皓看的都無語了,心想這還是親爹嘛!
但也沒辦法,這事總是的交代的,於是在晚上李皓用過膳後,便特意去找了衛氏。
將自己要南下辦差的事個衛氏講了,最後結果也正如李皓想的一樣。
衛氏直接說道:「這算什麼事,你的婚事本就是官家親自定下來的,這如今都商議好了,隻等確認日子便可以成親了。….
為什麼要在這個讓你南下辦差,滿朝文武這麼多人,難道其他人就辦不了這個事。」
李皓連忙解釋:「官家讓我去辦,無非也是覺得我辦事得力,這是件好事啊。
而且官家也答應了,這事他會親自與英國公解釋,英國公府那邊也沒有問題的。
另外官家過幾日還會有賞賜下來,添做咱們家的聘禮呢。」
聽了這話,衛氏多多少少臉色好看一些了,但還是說道:「那也不行啊,你這南下一趟時間還不知要花多長時間。
咱們的吉日可都已經算出來了,隻等著英國公府答應就行。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
天才一秒記住【思兔閱讀】地址:sto.ist
反正談到最後,對於李皓的變法主張,陳升之也是極為讚賞的。
也就在兩人談的正歡的時候,歐陽修和蔡襄一同走了出來。
然後歐陽修說道:「蔡判官已經答應隨李皓南下巡鹽,升之可得依言放人。」
陳升之答應道:「這是自然,等到朝
廷公文下來,我便讓蔡判官前去幫忙。」
於是李皓便和蔡判官又客套了幾句,便和歐陽修一同離開了。
在離開的路上,歐陽修問道:「我剛剛讓你出去,留下來單獨和蔡襄說話,你可有奇怪?」
李皓答道:「好奇倒是有的,但叔父這麼做,自然由叔父的原因,我自然是明白的。」
之後歐陽修也沒再提這事,而是說道:「那這些人已經確定,那剩下的人就你自己去跑吧。
不過儘快把人選定下來,然後寫份奏疏,到時便可以把這件事公布出去了。」
李皓一口答應下來,其實要調走的殿前司人馬,李皓已經想好了。
把袁文紹給留在汴京,給顧廷燁幫忙;張溫剛新婚燕爾的就也不調動了;這次就把葉升和金朝興兩個給帶上,然後讓楊文遠領隊。
在剩下要帶上的便隻有盛紘和顏複沒有通知到,所以李皓打算等放衙的時候,直接去他們家中說的。
其中,李皓先前往的便是積英巷盛家,可李皓這掐著點到了,卻發現盛紘不知怎的,放了衙也沒有及時回府。
於是便先去壽安堂拜訪了老太太,這次拜訪倒也是清淨了不少,至少王大娘子沒帶著如蘭過來湊熱鬨,而明蘭也正好不在。
等與老太太閒聊了一會之後,盛紘才和盛長柏一同回府。
盛竑聽冬榮說李皓來找,如今就在壽安堂時,兩人便一起來了。….
等一番問好之後,盛紘便說道:「賢侄不是馬上要去英國公府下聘了嘛,可有準備妥當!另外你們婚期有沒有定下來。」
聽到問話,李皓說道:「下聘的事,母親已經處理妥當,隻等下月初一送去便是。
至於婚期的話,暫時還訂不下來,需要晚點再說?」
這邊盛紘奇怪道:「哦,為何訂不下來?」
李皓解釋道:「哦,這也就是今日我來找叔父的原因,官家有意清查鹽稅,命我帶人南下去處理此事。
但叔父也知道,我沒有在地方為官之經驗,所以這才來請叔父幫忙。
看叔父願不願意與我一同前往,幫助侄兒處理此事。」
聽到這個,盛紘頓時腦袋就被餡餅砸蒙了,清查管理鹽稅這是多重要的差事。
要是能把這事辦妥,要升個一官半職的還不簡單,當即便準備答應下來。
可這時盛長柏卻問道:「清繳鹽稅,這麼大的事,為何我沒有在朝堂上聽說。」
聽到這個盛紘馬上冷靜了下來,望向李皓等著回答。
於是李皓解釋道:「這事情就是前天官家在福寧殿定下的,當時兩位大相公和歐陽大學士也在場。
官家命我來找些人協助,儘快南下。
具體的旨意還需要我這邊確定好人手,上了奏疏才會通傳上來。」
一聽這話,盛紘是滿滿的羨慕,羨慕李皓竟能參與進官家與大相公們的議事之中,還被委以重任。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