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責任關天 > 第八章 調研與破題 三、革新之路

第八章 調研與破題 三、革新之路(1 / 1)

推荐阅读:

季元正全神貫注地起草春運工作方案,此時,水州市海事局侯局長的電話驟然響起:“季元,省局對我們山水市渡運安全非常重視,計劃在山水開展‘以獎代補’,對非水網地區標準客渡船進行改造試點,後續將在全省推廣。要求春運前完成試點船舶的驗收,雖說時間緊迫,但這體現了省局領導對你們的重視與信任,你們務必把試點工作落實到位!”

“感謝省局和侯局長對我們的支持和信任。隻是,省海事局對於標準渡船改造的具體標準是什麼,驗收時需達到怎樣的條件,又能給予多少補助資金呢?”季元儘量以討好的口吻回應著這位侯局長,畢竟上次自己對他發了脾氣,而侯局長並未計較,這讓季元對他有了新的認識。

“季主任,省裡給了兩艘船作為試點,具體該如何推進,我心裡也沒底。總之,一定要把試點工作做好,為咱們非水網山區的海事機構爭得榮譽。另外,你們海事綜合樓建設的前期準備工作要抓緊,這可是大事,得全力以赴。我覺得你當前的工作重點,一是抓好標準船改造,二是推進綜合樓開工準備,其他工作就讓小範他們去負責吧!”侯局長以商量的語氣對季元說道。

掛斷電話後,季元思索著,標準船改造必須立足適用與實際情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渡口需有縣市人民政府的設渡批文,客渡船應設備齊全、設施完善、顏色協調統一、標記清晰且證照齊全。在季元看來,當下標準船建設最為緊迫的任務,便是獲取市人民政府的設渡批文。山水市共有50道渡口、50條渡運線路,長久以來,這些渡口都是由所在地老百姓自主設置的。季元從事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多年,卻從未見過此類批文。市政府想必不會專門為這幾個渡口發文,那怎樣才能讓市政府批複呢?他拿出紙和筆,親自設計了山水市渡口設置呈報表。該表由渡口所在鄉鎮申報,海事處、交通局依次簽注意見,最終由市政府審批。表格設計完成後,季元喚來薛鬆,讓他通知範江平、高貴開會,還特意邀請了從事房屋裝飾的郭師傅以及幾位船員代表參會。

季元向大家傳達了省局的試點情況以及海事綜合樓的建設準備情況,鼓勵同誌們發表意見、暢談想法。眾人聽後都很欣喜,紛紛就標準船的外觀設計、乘客艙室與駕駛艙室的裝飾改造各抒己見,郭師傅也從房屋裝修的專業角度提出了看法。季元則從安全適用、協調統一、經濟效能以及補助標準等方麵提出了要求。

標準船建設的意見初步確定後,郭師傅和船員代表在海事處又閒聊了一會兒便告辭離去。

季元留下範江平、高貴、薛鬆以及新來的何大廈繼續開會。會上,初步擬定了一個標準船建設的實施方案。其一,明確了標準船建設的重大意義;其二,確定了驗收要求;其三,宣布了補助資金的安排,船舶達到驗收標準後,每艘補助2000元以及10件救生衣。

季元對近期工作進行了細致安排。高貴、薛鬆分彆負責這兩艘船的改造工作,務必儘早實施,確保一次性通過省裡驗收。同時,薛鬆和高貴還要兼顧日常安全管理工作,認真排查隱患。範江平在交通學院學的是港航工程,便讓他具體負責工程建設相關事宜;季元自己則負責全麵協調。薛鬆和高貴就近期工作闡述了具體實施辦法;範江平針對工程設計、土地征用、招標等工作談了自己的想法。

散會後,季元將設計好的渡口申報表交給何大廈,讓他去外麵印製。待一切工作安排妥當,季元拿起辦公桌上裝滿茶葉水的杯子,叫上範江平、薛鬆和高貴,一同向碼頭走去。今天是星期三,水城鎮雖是冷集,但碼頭上依舊人來人往。季元熱情地與熟悉的人打招呼。

季元數了數,從各村到港的船舶僅有8艘,碼頭上長期待租的快艇有13艘。他信步走到最邊上的山水15號客渡船上,薛鬆又把05號、11號、18號、26號船的船主喊了過來。眾人圍坐在山水15號客渡船甲板的椅子上,季元向他們了解經營狀況、航道上的安全隱患,順便將省局整治隱患以及標準客渡船試點的情況告知了幾位船員,並分享了自己的想法。

18號客渡船的船主餘學忠說道:“要說這船上的生意,我看是做一天算一天,每天掙的錢也就夠糊口,有時連糊口都難。在這種情況下,還要投資搞標準船,錢從哪兒來呢?上麵的補助有限,驗收後才按比例給一點,還不知道能不能兌現。季主任,你在這兒管了20多年,安全工作大家都清楚。你瞧,整個河裡過去的小木船都換成了大鐵船,船是變大了,可庫區周圍在建公路,很多老乘客都棄水走陸,人比過去少多了。除了學生放假那陣子有點人,平時哪有人啊?我說你就把心放肚子裡,安安穩穩睡大覺,不會有事的!”

15號船主向國海趕忙攔住餘學忠:“餘師傅,安全才能行得萬裡船,謹慎點總歸是好的,出了事可就一切都晚了。關於標準船這事,我回去跟老婆商量一下。反正我也打算改造船,把船弄漂亮點,咱們開船的舒心,坐船的也滿意。季主任,我第一個報名,到時候可彆把我忘了!”

季元說道:“上麵有這樣的政策,誰有積極性誰就來搞,名額有限,咱們山水市能爭取到2艘就很不錯了。下午我跟大市局的領導聯係下具體情況,今天先給大家透個風。過幾天我們準備召集船主開會,你要是有積極性,就拿你當試點,回去和老婆商量好,要搞就搞出個樣子來!”

“好,好,好!”向國海滿口答應。

“國海,你這個‘妻管嚴’,彆在這兒逞強了。回去跟老婆請示好了再說!”餘學忠打趣道。此話一出,眾人都笑了起來。

“怕老婆有啥不好,怕老婆有飯吃。”向國海怕老婆是出了名的,此刻他紅著臉回應道。

第二天,季元安排高貴、薛鬆召開船員會議,傳達了相關精神。根據船員的報名情況,經範江平、高貴、薛鬆商議,確定了三艘船進行改造,並將一艘船舶作為候補驗收船。這三艘船分彆是水城鎮15號客渡船,船主向國海;桃花鄉13號客渡船,船主黃享全;關帝廟鎮29號客渡船,船主劉大江。為確保時間進度,季元請示並獲得侯局長同意,一邊辦理渡口批文,一邊推進船舶改造工作。

季元將設計情況和渡口審批工作向章局長和黃副局長做了詳細彙報,兩位局長均認可設計方案,對省局在山水進行標準船試點一事頗為滿意,要求抓緊落實。

章局長當著黃副局長和季元的麵,就標準船試點工作向季副市長做了認真彙報,將爭取到試點的過程描述得極為不易。在黃副局長和季元的印象中,章局長此舉實屬罕見。季元暗自思忖,章局長莫非真的要調走了,才會這般一反常態。

章局長還安排季元和黃副局長一同前往市政府彙報渡口審批工作,季副市長親自接待了他們。季副市長讓政府辦公室的李主任通知相關鄉、鎮政府領取表格,並按要求填報。

整個山水市50道渡口,從表格發放到鄉鎮政府,再到集中收集起來交由市人民政府審批完畢,僅用了5天時間。這其中,還多虧章局長開恩安排車輛到各鄉鎮收集表格。交通局的意見主要參考海事處的意見,市政府的意見又參照交通局的意見,50道渡口的表格該填的都填了,該蓋的公章也都蓋了。季元覺得自己完成了海事工作曆史上的一件大事!

市政府的批文辦妥後,季元立刻吩咐薛鬆將所有批文複印一份,把市政府的批文原件存入檔案,將複印件送至大市海事局侯局長處。在辦理批文的同時,三艘標準船的改造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高貴始終在改造現場指導,薛鬆從網上下載了一些船舶的彩圖供大家參考,季元也到現場提出了一些想法。

經過半個多月的緊張施工,三艘船舶煥然一新。船名牌、乘客定額牌、航行線路牌、載重線標記一應俱全,船艙裡的乘客座椅換成了沙發座椅,救生衣、滅火器整齊地放置在座椅下方,彩色寫真的乘客須知張貼在船艙艙壁上。船舶停靠在碼頭上,吸引了不少乘客駐足觀望。望著改造後的船舶,三位船主笑得合不攏嘴,滿心自豪。

季元看後也頗為滿意,隨即向水州市海事局的侯局長彙報,並將船舶改造後的照片通過網絡發送至省局,請求省裡安排時間驗收。省裡的馮處長查看照片後,很快給侯局長回複,初步將驗收時間定在“春運”前兩天。

季元算了算時間,距離“春運”還有13天,他當即對高貴、薛鬆說道:“你們一是跟三位船主講清楚,省裡會在‘春運’前來驗收。這三艘船就在水城鎮停泊一個星期,剛修好的船,投入使用後恐怕會影響驗收。你們多做做思想工作,要是通不過驗收,不僅拿不到補助,還會影響試點,辜負省局領導對我們的信任。二是馬上就到‘春運’了,船舶專項檢查要立即開展,爭取在‘春運’前形成一份檢查情況的文字材料。三是該張貼的標語要儘快貼到牆上,營造安全氛圍,省得省裡檢查時看到到處都是新標語,像是特意準備的。還有,這三艘船上要用彩旗裝飾一番,爭取省裡一次性通過驗收!”

裝飾一新的三艘標準客渡船全部停泊在碼頭最裡邊,三位船主另外借用了其他停航的船舶運送本航線的旅客,隻等省裡驗收後投入使用。

這幾日,天氣晴朗,無風無雪,但氣溫持續偏低,水城城區三公裡範圍內一直大霧彌漫。街上行駛的汽車都打開了黃色車燈,車速緩慢。站在陳林水庫的大壩上,肉眼可見濃霧迅速從眼前飄過。大壩前一條人口密集的小街上,最多隻能看清十米以內的人和物,十米之外便人影模糊,隻能聽到集市上嘈雜的人聲。在人煙稀少的水庫大壩中央,霧氣更為濃稠,站在那裡,五米之外便什麼也看不清。置身霧海,伸開雙臂,仿佛要飛起來一般。濃密的霧氣很快會打濕外衣和裸露的皮膚,頭發和眉毛上也會沾滿白色小水珠,看上去宛如古裝戲裡的老者。若不來一陣風,這裡的大霧要到上午10點才會完全消散。有時霧氣不大,從水麵往上僅有一米高,此時站在水庫岸邊,腳下全是霧,仿佛在半空中飄蕩,遠處的群山、樓宇露出霧外,宛如海市蜃樓。儘管法規和海事處規定船舶不準在霧中航行,季元昨天也用手機短信向所有船主發送了禁止霧中冒險航行的要求,但仍有一些船舶在霧中摸索前行,霧中不時傳來隆隆的柴油機聲。

轉眼間,距離春運還有10天,今天是星期四,按照慣例,這是水城二中學生放例假的日子,二中有438名在校學生需要乘船回家。

季元7點40分就來到辦公室,隻見地上滿是煙頭,想必是薛鬆昨晚在電腦上玩遊戲留下的。他用抹布擦拭了辦公室的座椅,又用拖把拖了拖電腦附近的地麵。等一切收拾妥當,他聽到外麵辦公室裡範江平邊打電話邊翻抽屜找東西的聲音。範江平打完電話,季元便把他叫進裡間辦公室,仔細詢問了學生放假運力安排的情況,對範江平的安排,季元感到較為滿意。

季元叫上範江平一同前往碼頭,高貴左手拿著一塊饅頭,右手端著一杯熱豆漿,邊往辦公室走邊吃。

今天淩晨的風力超過了三級,風早已將水庫上空的霧氣吹散,但水麵上仍不斷有新的霧氣升騰。新出現的霧氣隨著水庫的波浪由北向南翻滾。水城碼頭坐南朝北,北風裹挾著霧氣和波浪向碼頭上撲來,波浪撞擊碼頭,濺起一米多高後又無力退下,退下的波浪又隨著新的波浪開始新一輪的衝擊,周而複始。波浪不知疲倦、頑強地衝擊著,碼頭則始終堅守陣地。季元和範江平站在碼頭上,北風裹挾著霧氣襲來,臉上和手上涼颼颼的,耳朵凍得生疼,鼻子紅紅的,多功能海事製服也難以抵禦這股寒氣。範江平把檢查記錄和空白處罰文書夾在腋下,雙手插進衣服口袋,在碼頭上不停地走動、跺腳。遠處,船舶主機的隆隆聲透過波浪拍打碼頭的嘩嘩聲傳了過來。迎著風望去,一艘船舶正穿過薄霧,破浪向碼頭上駛來,船上站立之人的輪廓由模糊逐漸變得清晰。在這艘船後麵,還有幾個黑點由小變大,滿載著庫區乘客的船舶即將陸續抵達。

多數乘船的人是來上街購物的,距離農曆新年隻有二十幾天了,農村庫區不像城市購物那般方便,一家老小過年所需的物品都要在年前備齊。有的人順便把家裡的雞、鴨帶來售賣;有的人則是在家無事,來上街遊玩。

季元、範江平和海事處的工作人員每天都要在船舶到達前在碼頭上等候,清點來船的乘坐人員,核對救生設備是否放置在指定位置、數量和質量是否達標,還要查看是否有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他們一艘艘地檢查、督促、登記;指揮船舶依次停靠,防止插隊;阻止商販在船未停穩時飛身上船搶購乘客從庫區帶來的農副產品;及時查處順便載客的自用船。等這一係列程序完成,多數海事人員嗓子喊啞了,腿也跑酸了,時間已到上午十點。此時,霧氣早已消散,天空變得晴朗起來。

每年臘月,從船舶到來直至全部返航,碼頭上始終嘈雜忙碌。車來車往,人來人往,催促讓道的喇叭聲、吆喝聲、大人喚孩子的喊叫聲以及買賣雞鴨雞蛋的討價還價聲交織在一起。不到下午三點,碼頭上難以清淨下來;越是臨近年關,船舶運輸就越發繁忙。

10點一過,來上街購物的和外出打工返鄉的人群拖著大包小包和整車貨物又開始上船了,海事人員在辦公室剛喝完一杯茶,就得再次來到碼頭現場,重複之前的監督檢查工作。不到下午3點,海事人員無法離開碼頭,中途也沒有休息時間,午飯常常變成了晚飯。一天下來,腿腳都變得僵硬了。

距離“春運”還有一個星期,季元要準備接待各路各級領導的檢查,向他們彙報工作問題和做法。彆看平時無人過問海事處的工作,無人關心海事處職工的生活,可每年春運,各級領導便接踵而至。他們來了,大致了解情況、發號施令後便離去。季元每年都向各級領導彙報管理中遇到的問題,卻從未有人為他們解決這些問題,留下的隻有季元早已熟知的責任以及新增加的招待賬單。季元最怕這些年終來走馬觀花、錄段錄像的領導,在他看來,這些人看似關心水上安全、關心群眾疾苦,實則是來推卸責任的。他們一來,後麵跟著一大群官員,指手畫腳。有些人簡直是瞎指揮,心中沒數卻膽子大,情況不明卻點子多,看似出了好主意,實則一條都行不通,什麼問題也解決不了。然而今年情況大為不同,不僅為庫區爭取到兩艘標準船,使船舶麵貌即將得到提升,季元心裡有對未來充滿了無限的希望。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