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各項工作紮堆而來,此時山水市委在全市開展了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章局長是科班出身,又勤於思考,從政二十餘載,政治敏感性極強。這兩年,交通係統成績斐然,連續兩年在全市考評中位列前十五名,多次榮獲市委和政府的表彰。數月前就有傳言,說年底要進行機構改革,且章局長可能會調離交通局。他對整個交通係統工作要求向來嚴苛。市委動員會召開後,他旋即召開了三個專題會議,先是局黨組班子會議,接著是全係統黨員會議,今日又召開交通係統二級單位負責人民主生活會。
今日的民主生活會由章局長親自主持,他率先就如何開展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以及如何秉持科學的發展觀、正確的政績觀發表講話,還要求大家發言時多對局黨組及他本人提意見,尤其對他本人提出的意見不得少於兩條。
二級單位的負責人,平日裡極少參與交通局的民主生活會。以往開會,多是領導提要求,大家鮮少有發言機會。此次,同誌們結合各單位實際情況與自身感受,踴躍發言。大家都知曉章局長極有可能調走,便借此機會,對章局長工作方法簡單粗暴、批評人不分場合且不留情麵等問題提出了意見。
季元心想,平日裡想找章局長彙報工作,他總會發脾氣、給臉色,今天這個會議就像民主生活會一樣,可以暢所欲言,真是機會難得。在海事處工作的種種艱辛,個中滋味隻有自己清楚,在局黨組和局機關,也僅有分管的黃副局長了解。局黨組、局機關以及其他單位的領導對此全然不知。季元覺得,即便章局長即將調走,可局黨組的其他領導仍會留任。務必借此機會把情況說一說,讓其他人知曉海事處的真實狀況。於是,他瞅準時機,開口發言:
“在庫區,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資料以及農副產品,隻能依靠船舶運輸進出庫區,水運堪稱庫區群眾的生命線。然而,我市水運基礎條件薄弱,水路交通發展滯後,各級政府及社會對水路交通投入不足,船舶設施配備嚴重短缺,水路交通管理滯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時刻麵臨威脅。從構建和諧交通、責任交通,堅持水陸交通並舉的原則來看,交通局黨組過去對水路交通的重視與支持力度尚顯不足,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麵。其一,交通局對在水路交通安全管理中所承擔的社會責任認識不夠深刻。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h省鄉鎮船舶安全管理辦法》以及省交通廳、經貿委、監察廳、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關於落實鄉鎮船舶安全管理責任製的實施意見》的規定,交通局在市政府的領導下,對水路交通安全承擔行業管理責任,具體涵蓋五項工作。即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和法規,開展水路交通安全宣傳檢查活動,督促海事處強化水路交通安全監管工作;著力解決鄉鎮人民政府在船舶安全管理方麵‘管什麼’和‘怎麼管’的問題,助力鄉鎮人民政府落實水路交通安全責任製;協助、指導鄉鎮人民政府常態化開展水上交通安全檢查活動,糾正違章行為,若發現鄉鎮船舶存在安全隱患,應及時提出整改意見和措施,通知鄉鎮政府並督促整改;協助當地人民政府合理規劃鄉鎮渡口;負責組織鄉鎮船舶安全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但是,在交通局部分領導觀念裡,存在水路交通安全僅僅是海事處的事情、是海事處的責任這一錯誤認知;甚至有人稱,要說交通局有責任,那也是局長和分管領導的責任。所以,在研究、部署水路交通安全工作時,僅僅強調海事處的責任,忽視、淡化了交通局自身的責任,在宣傳、指導、督促、協助、培訓以及向上級彙報等方麵工作存在欠缺,管理不到位。在總結工作成績時,常常忽視安全管理工作,平時對安全管理人員關心不足,海事工作中遭遇和反映的問題未能得到解決,甚至隻強調責任,卻不解決問題,隻布置任務,而不考量其科學性。在水路安全管理工作上,存在不科學的政績觀和發展觀。水路交通安全隱患問題尚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人民群眾乘船安全缺乏保障,這表明我們在‘責任交通’的責任履行方麵存在欠缺。其二,對水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足。全市共有渡口碼頭五十三處,除水城碼頭外,其餘全部處於原始狀態,船舶停靠、乘客上下極為不便。上級交通部門規定,修通村公路有以獎代補政策,然而全市一百多公裡的通村航道卻未得到維護整治,也沒有補助計劃,在通村公路和水路建設上,未能體現‘和諧交通’和‘水陸並舉’的原則。建議用活上麵的政策,秉持‘宜水則水’‘水陸並舉’理念,方便群眾,合理利用有效資源,對渡口、碼頭等水路基礎設施建設予以補助。其三,水路交通管理經費嚴重匱乏。由於船舶數量持續減少,費源逐年萎縮,全市所有船舶規費即便全部征收,也難以突破五萬元。費收不足,人員工資難以保障,管理經費更是無從談起。海事處用於安全檢查的海巡艇,因尾軸漏水,自去年起便一直閒置,平時隻能乘坐公共汽車,圍繞水庫開展安全檢查。海事處日常管理範圍涉及七個鄉鎮,最遠的朝陽寺水庫距離海事處九十多公裡,需轉乘三次公共汽車才能抵達現場;即便好不容易到了現場,船舶往往早已返航。因缺乏管理經費,沒有管理交通工具,水路安全管理存在諸多盲區。水路交通安全應急處理設備無法投入使用,難以完成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海事處過去因船主和群眾對安全工作認識不足而難以管理,如今又因經費問題,無法正常開展管理工作。剛才,章局長要求我們對他本人提兩條以上意見。我隻能提出一條,即章局長對水上交通安全重視不夠,至於具體如何不重視,我在前麵針對局黨組的意見中已闡述清楚。我認為,交通局長應當同時抓好交通的‘四大工程’,即道路建設的政績工程,運輸市場管理的形象工程,費收征管的‘肚子’工程以及運輸安全的‘帽子’工程。其他三項工程,章局長確實做得相當出色,交通局辦公室的十幾塊匾牌便是有力證明;但唯獨對水路安全工作重視不足。當下,安全實行倒追兩級行政領導責任,章局長對安全重視不夠,實則是對自己的‘烏紗帽’不重視,這也是對自身不負責任的表現。
平日裡難得有這般向各位領導彙報和提建議的機會。今日借此契機,我向局黨組提三條建議。其一,此類民主生活會應多組織幾次。其二,要將水路設施建設問題提升到解決‘三農’問題的高度去對待。其三,要加大管理經費投入,切不可將安全監管責任與監管條件割裂開來,國家要求安全監管‘五落實’,其中就包含經費落實,最好將海事管理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確保管理工作正常運轉,配齊應急救援設備。以構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長效機製為最終目標,著力提升水路交通安全監管及險情應急處置能力。”
季元一邊發言,一邊從衣服口袋裡掏出紙巾擦拭額頭的汗水。雖是寒冬時節,可他額頭上卻布滿汗珠,他鼓足勇氣,才把這番話說完。
會後,章局長態度謙遜,承認了局黨組和他本人存在的問題,並承諾在今後工作中加以改進。他著重指出:
“方才,同誌們就工作作風問題,向局黨組提出了諸多寶貴意見和建議;季元同誌就安全工作,給局黨組和我本人提出了極具價值的意見,季元同誌站位頗高。過去,局黨組和我確實對安全工作有所忽視,對水路安全更是關注甚少。今後,我們局黨組務必重視安全工作,一來各級領導有明確要求,二來這也是對群眾、對自己負責。去年,我曾提及要去水路調研,卻一直未能踐行諾言,在水運基礎設施建設方麵,我們虧欠太多,在此,我向同誌們和庫區人民致歉。明年,在碼頭建設方麵要多下功夫,考慮采用鄉鎮出一點、爭取上級補一點、我們貼一點的辦法,加強碼頭等水運基礎設施建設,至少要完成三處碼頭建設。以往我不敢這般表態,是因為交通局欠賬太多。如今我敢這麼說,是因為我已將交通局曆年的欠款還清,償還欠款也理應算作政績。季元,會後你要與黃局長商討一下,製定一個山水水運基礎設施建設和安全管理的具體方案,報局黨組審批。為做好水路安全工作,確保萬無一失,除交通局領導重視、加大投入、強化扶持力度外,關鍵還在於你們海事人員認真履行職責,加強現場管理。你們海事人員雖不屬於公務員序列,但作為國家管理機構,在安全形勢嚴峻之時,務必做到:管理嚴格,執法規範,服務熱情,運輸安全;保障庫區及外來乘客能夠及時、便捷、安全、舒適地通過水路進出庫區。海事人員要紮根庫區、心係庫區、服務庫區、奉獻庫區;你們嚴格管理,既是對人民負責,對政府負責,對自己負責,也是對我個人前途負責。反之,若不認真管理,便是失職、瀆職。”
季元聽完章局長的話,明白了其中深意:安全工作交通局有責任,但主要的管理工作還得靠海事人員去落實。
散會後,季元找到分管的黃副局長,一同探討碼頭建設規劃。顯然,章局長方才的一番話,再度點燃了季元的工作熱情。他心想:章局長說明年至少要建三座碼頭,一方麵表明局黨組並未忘卻海事工作;另一方麵也彰顯了章局長及局黨組對水運投資的決心。自己一定要抓住這一契機,推動水運建設,改變庫區水運麵貌。
黃副局長聽完季元的想法後,起身給季元的茶杯添滿水,說道:“季元,你的想法很不錯。你在交通係統工作多年,哪一項交通工程不是要提前一兩年上報立項,之後才進行建設?我建議你再仔細斟酌一下建設的可行性,彆說建三座碼頭,能建成一座就實屬不易。你想,章局長此前為何從未這般表態?很明顯,他調走的可能性極大,不過是隨口一說罷了。儘管如此,章局長要求的方案還是要認真製定,最好將你剛才的想法直接寫入方案中,本周就提交至局辦公室。”
黃副局長稍作停頓,長歎一口氣,接著說:“季元,我剛才提及章局長要調走的事,你可千萬彆外傳。我是覺得你為人穩重,咱倆關係又好,才跟你說的,也是為水上交通安全憂心啊。人事關係錯綜複雜,如果他不走,就督促他兌現承諾;倘若他真調走了,作為分管局長,在下一屆班子裡,我定會為水路交通好好呼籲一番。”
季元聽了黃副局長的話,覺得頗有道理,原本高漲的熱情瞬間降至冰點。但他轉念一想,碼頭建設方案不僅要做,還得做好。他依舊滿懷信心地從黃副局長辦公室的座椅上起身,說道:“黃局長,這個方案我們定會在本周提交至局辦公室。倘若章局長不走,局黨組研究工作時,還請您提醒一下;即便章局長調走了,新的局黨組研究工作時,也麻煩您到時候提點一下。我們海事處的工作,往後還得一如既往地仰仗黃局長關心、支持與愛護啊!”
“彆客氣,這也是我分內之事。近期,首要任務是把方案做好。重中之重還是要抓好安全工作,該檢查的一定要檢查到位,該處罰的務必依規下達處罰文書,安全工作絲毫馬虎不得!過幾天還要召開安全會議。” 黃副局長見季元起身,知道他要告辭,趕忙叮囑道。
季元告彆黃副局長,徑直從交通局回到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