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責任關天 > 第三章 水氹子裡翻船了 一、打撈和善後

第三章 水氹子裡翻船了 一、打撈和善後(1 / 1)

推荐阅读:

5月12日上午11點多,範江平將《水上交通安全整治實施方案》和《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責任製意見》稿分類裝訂妥當。季元一邊翻閱著《中國水運報》,一邊琢磨著水上安全實施意見是否還有需要斟酌完善之處。正思索間,辦公室的電話驟然響起,範江平接完電話,趕忙走進來喊季元接聽,告知他又是安監局的王局長來電。季元拿起電話,半開玩笑地問道:“王大局長,找我有啥好事呀?”

“好事?出大事了,人命關天!陽平鎮翻船死人了,你趕緊過來!”王局長語速極快,話語中滿是焦急。

“王局長,您又在搞預防演習吧?陽平鎮一艘船都沒有,這演習也得找個合適的地方呀!”季元還以為王局長在跟他打趣。

“人命關天的事,哪能開玩笑?季副市長和在家的三個市委常委都正往那兒趕呢。你快點來,季副市長點名要你過來!”王局長的語氣愈發急切。就在這時,季元的手機也響了起來,他一看是黃副局長打來的,連忙掛斷辦公室電話去接手機。

“季元,你辦公室電話怎麼一直占線?你趕緊趕到陽平鎮的天水寨水庫去,那兒翻船死人了,我和章局長正在趕過去的路上。你們平時對那兒是怎麼管理的?”黃副局長焦急地問道。

“黃局長,陽平鎮我們從來沒管過。我們連天水寨水庫在哪兒都不清楚!”季元如實回應。

“什麼,平時壓根沒管?不管怎樣,你儘快趕過來。在家的幾個常委都在往現場趕,剛才季市長在電話裡還問到你呢。”黃副局長將情況如實彙報給章局長,章局長一聽,立刻讓黃副局長把手機遞給他。他在電話裡對著季元大聲吼道。這位章局長,平日裡極為注重工作程序。季元好幾次找他彙報工作,都被他擋了回去。按照他的規定,二級單位負責人隻能向局分管領導彙報,再由分管領導向他彙報;除了開會,他從不直接對二級單位下達指令,都是先向分管領導部署,再由分管領導傳達下去,否則就視為違背程序。他的理論水平、工作作風和工作能力堪稱一流,在山水市頗具名氣,可他的壞脾氣同樣也是出了名的。在他調到交通局當局長之前,季元和交通係統的大多數人就知曉他的脾氣和個性。他批評人時毫不留情,一點麵子都不給。這些年,他輾轉多個單位,曆經三起三落,每到一處,總有幾個人被撤職,即便有人找市裡主要領導出麵求情,他也不為所動,該撤的照撤不誤。他班子裡的人對他敬畏有加,二級單位的人沒有不怕他的,季元也和其他人一樣,對他心存畏懼。

接完電話,季元對大家說道:“剛才,黃局長來電話,說陽平鎮的天水寨水庫翻船死人了。你們有誰知道天水寨在哪兒?”眾人紛紛搖頭表示不知。季元接著說:“範江平,你馬上聯係一輛出租車,跟我去陽平。高貴、薛鬆,你們在辦公室守著電話、查看地圖、查閱資料,把天水寨水庫的相關情況搞清楚後告訴我。”在前往陽平的路上,黃副局長又給季元打了兩次電話,告知已死了三個人,還有兩個人尚未打撈上來,詢問季元有沒有好的打撈辦法。

天水寨水庫位於陽平鎮以西,水庫的西邊和北邊皆是光禿禿的山丘,南麵是一片開闊地。船舶就翻沉在水庫的西北邊,仍有人未打撈上岸,現場聚集了二百多名圍觀群眾和各級乾部。岸邊的群眾在季副市長、安全局王局長的指揮下,正用木棍、釘耙等農具進行打撈。陽平鎮的黨委書記和鎮長坐在遠處的山坡上,顯得不知所措。季副市長回頭看到這一幕,頓時火冒三丈,當著剛趕來的兩位市委副書記、一位市委常委,以及交通局章局長、公安局林局長、民政局陽局長、安全監督局王局長的麵,對著陽平鎮的一班人破口大罵:“你們兩個家夥,還有兩人在水裡沒打撈上來,怎麼跟沒事人似的?不趕緊想辦法打撈,卻在那兒東張西望,是來參觀的嗎?”聽到季副市長發火罵人,陽平鎮的書記王享成、鎮長聶清波立刻從地上站了起來。

季副市長又轉身把在場的大小官員叫到跟前,聲音低沉地說道:“同誌們,淹死了三個人,這可是重大事故,人命關天呐!我作為分管副市長,準備接受處分,你們陽平鎮政府的人也好好想想各自的責任。現在,當務之急要做好四件事。一是由陽平鎮黨委書記王享成帶一個小組,負責死者的善後工作,穩定好死者家屬的情緒;二是由鎮長聶清波帶一個小組,繼續組織人員想儘一切辦法打撈失蹤人員,農村有個風俗,‘活要見人,死要見屍’,能否找到失蹤人員是處理善後工作的關鍵;三是成立事故調查處理組,由安全局牽頭,公安局、交通局、監察局派人參與,海事處提供技術意見供調查組參考;四是情況彙報工作實行對口彙報。大市分管安全的餘市長下午四點到山水市,我和市委領導彙報。大市安全局的領導正在路上,如果來的是科長,就由安全局的王局長彙報,如果是局長,就由我去彙報。章局長,你那個海事處的季元怎麼還沒到?”

“已經到我們停車的位置了,5分鐘就能趕到!”黃副局長小聲地回答季副市長的問話。

季副市長又征求了在場幾位市委領導的意見。分管政法的何書記神情十分嚴肅地說道:“伏市長在水州開會,聽說出了事故,會還沒開完就從水州市往回趕,現在可能快到現場了。剛才,季副市長說得很好,同誌們要立即分頭行動。陽平鎮要積極主動,市直各局要做好配合。呂主任(市委常委、辦公室主任),裴書記在北京中央黨校學習,伏市長還在路上。你去告訴市電視台和報社的記者,暫時不要報道這裡的情況,拍攝和記錄的內容當作資料保存起來,這一點可不能馬虎。”呂主任立刻將何副書記的指示傳達給了電視台和報社的記者。

季元和範江平趕到現場時,已經快到下午1點鐘,從大市趕回的伏市長比他們早到不過五分鐘。現場圍滿了人群,範江平一看到水庫的全貌,就對季元說:“這個所謂的水庫,也就30畝大小,簡直就是個水氹子,這麼大點兒,叫什麼水庫,說是堰塘還差不多。還真稀奇,這麼小的水氹子也能淹死人?”

“這有什麼稀奇的,你沒聽說過牛腳氹子都能淹死人嗎?你去打撈現場了解一下具體情況,我到章局長那兒去。”季元說完,趕忙朝著站在山坡上的章局長走去。市委的兩個副書記、一個常委、季副市長、章局長、林局長、王局長、陽局長幾個人都圍在伏市長身邊,季元也走上前去。

隻聽季副市長向伏市長說道:“前兩天市裡召開了抗旱會議,要求各鄉鎮組織人員清理渠道,方便放水。陽平鎮天水寨通知村民到我們站的這個渠道清淤,按照土地麵積分了任務,由鎮駐村的水利站長現場驗收,村書記劉明海督辦,這個劉明海是年初‘海選’出來的書記兼主任。住在天水寨以北三個組的部分人員,為了少走幾步路,就去把承包水庫養魚的小船弄來渡人。船主是外地人,阻止不了當地的幾個村民,隻好任由他們渡運。出事的這趟是第三趟,當時船上有8個大人、3個小孩,還有船主裝在船上喂魚的600斤飼料。船是在水庫中間翻的,距離岸邊有100多米。船翻後,船上的人一邊自救,一邊大聲呼救。劉明海發現問題後,和渠道邊上的兩個村民從岸邊朝著翻船的地方遊過去。有個人很快就沉了下去,劉明海的弟弟在救助他人的過程中也沉入了水底。另一個婦女被救起後,在送往醫院的路上死亡。目前,還有兩個人失蹤。善後處理和打撈工作我已經進行了分工,他們都在分頭落實。大市的餘副市長下午四點到賓館聽彙報。情況就是這些!”

“季市長啊,出了這樣的事,我們對不起老百姓啊!失蹤的人一定要想辦法找到,‘活要見人,死要見屍’,這是我們山水的風俗。善後工作一定要考慮周全,死者最好今天就入殮,明天安葬。補貼費由陽平鎮負責,相關工作也由他們去做!林局長,那個擅自渡船的村民是怎麼處理的?”伏市長一臉嚴肅地問道。

“陽平派出所已經把他送到行政拘留所拘留起來了,調查完畢後會報檢察院!”林局長趕忙回答。

季元走到章局長身邊,小聲說道:“章局長,這是一起由漁船引發的事故。按照分工,這類事故應該由漁政部門處理,我們參與不太合適吧!”

“什麼分工不分工的?你們把問題搞清楚,我上哪兒去找漁政人員?”沒想到季元的話被季市長聽到了。

“你這個季元,怎麼自討沒趣呢?我知道這不屬於水路交通安全管理的範疇,也沒人說這是交通事故!叫你們來是配合事故調查處理的,這是季市長對你們的信任。你們沒來的時候,季市長問了好幾遍,怎麼一來就推脫責任呢?沒人追究你們的責任。配合調查組把原因弄清楚,這也是你們今後宣傳的素材!還有兩個人在水裡沒撈上來,你去想想辦法,幫忙把人撈上來。”章局長大聲且嚴肅地說道。季元心裡明白,章局長這話是說給在場的各位領導聽的,目的就是當著領導的麵撇清責任。章局長清楚,如果說海事處有責任,那就意味著交通局有責任,交通局有責任,他這個局長自然也脫不了乾係。

“我已經安排範江平到現場指導去了,我再去看看。”季元回答後,朝著水邊走去。

“你趕緊去,一定要想辦法把人打撈上來,聽到沒!”章局長對季元說道。

“人能不能及時撈上來,是處理問題的關鍵。章局長,你們一定要想辦法啊。”伏市長說道。

“我已經布置下去了,伏市長,您放心,季元他們肯定有辦法!”章局長信心滿滿地說。

打撈人員在範江平的指導下改變了打撈方法,卻依舊沒有成效。季元對範江平說:“這樣打撈恐怕不行,你讓負責打撈的同誌多找些繩子,在繩子上多綁些鐵絲鉤和石頭。繩子越長、鐵鉤越多越好。用繩子把翻船的範圍圈起來,繩子兩頭派人拉,拉的速度慢一些,一定要保證繩子和鐵絲鉤能沉到水底,範圍逐漸縮小。另外,市政府讓我們參與事故調查,章局長也作了指示。我們得把出事船舶的主尺度、船舶質量、當時船上的裝載情況以及天氣狀況搞清楚,還要找幾個人做筆錄。”

“這是漁船事故,應該由漁政部門來調查處理。”範江平疑惑地說。

“彆囉嗦那麼多,叫你怎麼做就怎麼做!”季元把在上麵受的氣撒到了範江平身上。

範江平立刻按照季元說的方法調整打撈方式。傳授完打撈方法後,範江平和季元開始用卷尺丈量漁船的技術數據,又找了當時在船上的三位村民製作詢問筆錄。船主害怕牽連到自己,出事後就一直躲了起來。事故原因基本明晰,責任也比較清楚了。

與此同時,天水村支書劉明海被人從打撈現場叫到伏市長麵前。劉書記滿臉悲戚,身上還穿著濕漉漉的衣服。這位年近五十的男人身材微微發福,早已滿眼淚水,疲憊不堪的他雙手緊握著伏市長的手,半天說不出話來。死去的一人和失蹤的兩人都是他的村民,其中還有他年僅37歲的胞弟。伏市長也是眼眶含淚,安慰著劉書記。

“劉書記,你要保重身體啊!你的擔子可不輕,既要做群眾的工作,又要過自己這一關。你是群眾‘海選’出來的書記兼主任,是村民的主心骨,也是我們黨的基石啊!現在當務之急是做好善後工作,這是維護穩定的關鍵,可不能出現不穩定因素。你要確保明天能下葬,讓亡者入土為安啊!”

“我自家的工作我來負責,那兩家可能有些難度!”劉書記回答道。

伏市長正和劉書記說著話,從水庫西邊的小路上走來一群人,其中一個邊走邊說:“鎮裡讓我們搞義務勞動,出了事,在場的國家乾部一個都沒下水救人。人死了就這麼處理啊!我們倒要問問這個市長是怎麼當的。明天就下葬?這要是個豬娃、狗娃,還差不多。抬一個到市政府去,抬一個到陽平鎮政府去!”群眾的不滿情緒瞬間爆發,不一會兒,就有一百多人圍了過來,就連負責打撈的人當中,也有人丟下打撈工具跑過來看熱鬨。

伏市長見狀,立刻開口說道:“同誌們,我是市長伏海星。我對不起大家,對不起各位父老鄉親!今天,我們在家的四個常委都來了,這足以說明市領導對這件事的重視。我們和大家的心情一樣悲痛。你們說的國家乾部不下水救人的事,我們一定會調查處理,我們不僅要追究不下水救人者的責任,還要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這一點請大家放心!我希望大家先冷靜下來。政府組織清淤是為了什麼?有人為了少走幾步路,強行把彆人的小漁船弄來渡人,這能怪市政府、怪鎮政府嗎?當然,我們政府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平時宣傳不到位,工作考慮不周全,現場的乾部沒有及時阻止村民的違章渡運行為,沒有做到防患於未然!我希望能早點將死者下葬,讓死者入土為安,政府及相關部門會做好工作。對於極個彆彆有用心、想趁機煽動鬨事的人,我們是會嚴肅處理的!”

伏市長說完,天水寨書記劉明海也聲淚俱下地做著村民的工作。不知是誰喊了一聲:“撈起來兩個!”圍觀的人群立刻又湧向水庫邊。鎮長聶清波趕忙用自己的上衣蓋住死者的頭部,其他人員則忙著用門板將屍體抬著,向對麵村裡走去。人群漸漸散開,季副市長向陽平鎮的相關人員交代了幾件事情後,勸說伏市長和幾位常委回市裡去。又對王局長說:“事故調查組就設在陽平鎮。”

章局長臨走時對季元說:“你要協助市政府的調查組把問題查清楚。最關鍵的是要舉一反三,排查水路交通安全隱患,防止類似事故再次發生。”

第二天,在陽平鎮的艱苦努力下,三位死者終於得以順利下葬。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