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書上學的(1 / 1)

推荐阅读:

看商妍不吱聲,王齊誌又笑了笑:“是不是很震驚?”

商妍的嘴唇張了張,想要問什麼,又抿成了一條線。

到現在,已經不是林思成懂不懂,會不會的問題,而是他為什麼能專業到這個程度?

其它的都好說,特彆是最後一點,說通俗點:既要測銅,又要測釉,他如何找準平衡區間?

說專業點:景泰藍是銅底釉表,檢測時銅胎中的cukα峰會乾擾釉層中低含量元素的數值,必須要通過準直器屏蔽基底信號。

所以,林思成讓李貞設置參數的最後一句尤為重要:準直器選擇:150μ,光斑區間:051 ……

這個數值,她當然能算出來,王齊誌也能算出來,但前提是:必須應用軟件計算。

而林思成,卻是張口就來?

要說這個數值是錯的,看信號采集:不論是元素峰、特征峰能量,還是標半和標準定量,數值一個比一個精準。

那為什麼不用提前計算,林思成就能將平衡值精確到這個地步?

除非類似的實驗他已經做了千八百次,已經到了瞄一眼,就能將標本胎體厚度精確到01毫米級,同時將底基的鏽蝕占比推測到小數點後兩位的程度。

但問題又來了:這可景泰藍,從明朝景泰年間到清末光緒,一直是宮廷禦器。因為標本數量少,特定的使用場境,以及產地區域等因素局限,研究機構就隻有京城那有數的幾家。

所以,林思成從哪裡去做幾百成千次實驗?

反正商妍自忖,她肯定做不到,王齊誌行不行不知道,林教授……估計也不太行。

這就離了個大譜……

“他從哪學的?”

“書上!”

商妍猛的抬起頭:“啥?”

“他說是書上……商教授也不信,對吧?”

王齊誌笑了笑:“前兩天,他給我賣了一塊鐵券,他說他會清洗、保養,乃至修複的時候,我也不信……

然後,他用我實驗室的紫紅外成像儀,做了一次鐵質標本表層穿透式成像采集之後……”

稍一頓,王齊誌看了看商妍:“這種方法,商教授會不會?”

我會個屁我會,那是鐵器的檢測方法,我一個研究陶瓷的,學它乾嘛?

商妍翻了個白眼:“王教授會?”

“我也不會,因為相關的論文,社科院去年才發表……”王齊誌很光棍,“再說了,我一個研究銅的,專業內的都學不過來,學鐵器的檢測法乾嘛?”

對啊?

兩個字剛湧到商妍的嘴邊,王齊誌往裡一指:

“但他就會……我問他從哪學的,他說書上!我不信,然後他就把社科院、國博、國家文物局、北工大等機構發表的相關論文一篇一篇的給我指了出來……還問我,要不要給我背一遍?”

商妍一臉呆滯的表情:這不是扯蛋?

“王教授,我記得鐵器文物課題……去年才立項?”

“對啊,所以那幾篇論文,才集中在去年下半年……但這隻是其次……他準備配酸液洗鏽,被我罵走之後,給我發了一整套有關脫鹽、除氯、緩蝕、封護的保養程序……

然後,重點來了:我發給京城的朋友,他告訴我:這套技術,北工大年初才申請的專利,國博、國家文物局都還在試用階段……”

王齊誌手一攤:“朋友還問我,從哪偷的?”

“我又問他從哪學的,他還是哪句話:書上……我當然不信!但如果讓我給他再找個理由,我還真就找不出來?”

王齊誌又歎口氣:“包括之前,他說他會補景泰藍,我也不信,然後他就問我:這隻盤再難擺弄,還能難得過那塊鐵券?”

“我想了想,確實有道理……然後,我們就來了!”

商妍盯著設備室裡的身影,眼睛一點一點的睜大。

研究景泰藍的機構雖少,也隻是相對而言,而且水平都不低。

但研究鐵器的機構,幾乎等於沒有。

原因很簡單:技術斷層,導致技術研發滯後,學以不能致用,無法產生效益,繼而進入惡性循環。

所以國家才出台相關的扶持政策,甚至列入“十一五重點社科基金項目”。

而既便立項,也才處於起步階段,除了論文期刊,相關的論著都還沒一本,林思成從哪本書上學?

除非根據論文推導,但說實話,要能牛逼到這個份上,還讀什麼書?

國家文物局、社科院考古所,還不是想進哪個就進哪個?

咦,等等……不對?

商妍怔愣的一下:“什麼鐵券,丹書鐵券?”

“對,李自成賜給藺養成的免死鐵券……就上上個周末,我親眼看著他在小東門撿的,他花了四十,賣給我五十萬……哦,還有那隻盤……”

王齊誌又往設備室裡指了指,“他昨天買了一條狗,這盤是當狗盆搭的,等於他一分沒花……但賣給我大哥,整整八十萬,加傭金九十四萬……”

“還有,就第一次見他那天,他還淘了一本內參,花了三十,賣給我一萬……哦,還有,他還撿到過一支雞毛撣子,買了八萬,又撿了一樽佛像,賣了三十萬……這兩件,你助教都應該知道。

商教授你算算:古籍、鐵器、銅器、字畫、木雕……隻是從古玩屬性來講,他這跨了多少個分類?

所以,這些天我一直都在想:不論是陶瓷研究,還是陶瓷鑒賞,林教授肯定很專業,這毋庸置疑。但再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也不能勝到這個地步?

但你猜他咋說的:除了瓷器,其它的和林教授關係不大,全是他從書上學的……”

商妍囁動著嘴唇,很想罵一句:要是書上的知識這麼好學,還要老師乾嘛?

李貞倒是講過,說親眼見林思成撿的撣子和佛像,最後賣了三十八萬。但沒想到,李貞不知道的更多。

前後這些加起來,是多少?整整一百六十九萬……關鍵的是,僅僅兩個多星期?

雖說在象牙塔裡談錢太俗,但象牙塔裡的人就不吃不喝了?

她一年工資、獎金、項目補貼加一塊差不多四萬過一點。她今年四十五歲,不吃不喝還得乾四十年……

換她是林思成,還讀個錘子的研究生?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