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蘭又何嘗好過,聽著鄉音,恍惚又回到小時候。是天未亮時的光景,窗戶外燈影婆娑,昏黃的燭火映著翠綠紗窗,晨風拂過庭中草木,枝葉橫斜,窸窣作響。父母親與姨娘們站在天井裡低聲爭辯,當時覺得氣氛煩悶,如今憶起,卻有難得的靜謐安然之感。
因是同鄉之故,弄月與莫蘭甚為親近。兩人閒時愛說家鄉土語,繡幾針錦帕荷包,打幾條絡結,說幾句玩笑話,以解宮中終日煩悶。前日尚美人遣小宮女送來了幾尺上等綢緞交予莫蘭,說是禦前要用。莫蘭在禦前多年,對官家品性頗有揣測,便裁了布匹,以白梅、蝶戀花、青竹、魚戲蓮為主,分彆繡了桃形、如意形、石榴形、花瓶形四樣精致荷包。
見這日天氣晴朗,便尋了閒空,又向典籍尚宮告了假,才敢獨自前往蕙馥苑。
莫蘭沿著牆根走了大半時辰,剛剛行至玉津門,便撞見禦駕經過。她倚牆而起,略略屈膝。一時聽見靴聲紛踏而至,眼到之處隻能瞧見宮女的襦裙及太監的墨黑靴子。
待去得遠了,莫蘭方直起身。到了蕙馥苑垂花門外,淺樺正在吩咐奴婢辦事,見了莫蘭,神色一轉,喜滋滋道:“娘子可來咯!昨兒尚美人還問起你呢!”
莫蘭道:“尚美人吩咐之事都做好了,眼看要過年,怕你們急著用,今天得了空閒就趕著送來。”
淺樺接過灰布包袱,說:“大冷的天,辛苦娘子了。本該請你進去喝杯茶暖暖手,隻是福寧殿剛剛來信,官家過會子便要過來,萬事皆要準備,天色又晚,倒不便留娘子。”
莫蘭淡淡道:“我也要趕回仁明殿做事。”兩人相互點點頭,便各自散去。淺樺進了屋,將荷包拿出,果見其花色豔麗針線精致,又呈給尚美人看。美人瞧了十分稱心,吩咐宮人塞進各類香料,待節時呈予官家。
除夕這日,宮中各處張燈結彩,宮人們亦換上年時新袍,四處歡聲笑語載懽載笑。莫蘭用手頭剩餘的邊角料子給弄月、子非各繡了一隻荷包。弄月那隻精美尤勝,繡的是杭州西湖之景,滿湖荷蓮,高塔斷橋,猶似眼前之景。弄月每每瞧見,思鄉之情便有所寄托,對莫蘭的傾慕之情也愈發熱烈。至戌時,天將黑未黑。莫蘭整理完今日新借給大臣的書籍竹簡,回到住處,看見子非扭著日漸肥腫的身子在房門前掛桃符,便連忙上前幫襯。
“再往左邊掛一點。”莫蘭說。
弄月、柒兒、青姨等司籍司宮女眉開眼笑的準備著消夜果,燒鬆盆等物。到了晚膳時辰,太後、皇帝、皇後的賞食傳了下來,除去每人皆有一壺禦酒,及三鮮筍炒鵪子、炒田雞、酒醋蹄酥片、太平畢羅乾飯等禦食外,另還賞有環餅、油餅、棗塔、果子等看盤。時至子夜,長慶門山樓上放起爆竹煙花,染得夜空姹紫嫣紅。地位低下、不能參與皇家盛宴的妃嬪、宮人紛紛走至屋簷廊下仰麵觀望,甚至還有人爬到了樹梢,隻為一睹盛景。莫蘭、弄月、子非手中拿了幾尺長的竹竿,每個竹節上均綁著新製的銅錢,三人用力敲打庭中一堆瓜皮紙屑,口中念念有詞,無非是“願家人平安,來年諸事順意”之類祝願的話。又拿出燒鬆盆,往裡頭焚燒蒼術等藥材,希望來年能辟瘟祛濕,祈求健康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