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回家,小兩口又在房裡呆到天黑,這才爬起來。
一連被滋潤了幾次,又吃了點營養品,施秋寧那張俏臉嬌豔欲滴,就像盛開的桃花似的。
幺妹見到就很納悶,燒火的時候,她偷偷問施秋晴:“大姐,為啥二姐一和二姐夫睡覺,臉色就會特彆好呢?”
施秋玲年初就十八歲了,已經是成年人,自然能隱隱猜到下午兩人間可能發生過些什麼。
施秋晴瞪了她一眼:“燒你的火,甭多管閒事!”
“哦!”
施秋玲有點委屈。
這不隨便問問嘛,大姐乾嘛這麼凶啊……
在火車上吃了幾頓清淡的,晚飯改善一下夥食,吃得很豐盛。
施秋寧還沒吃過家裡的木耳呢,先來上一碟經典的臘肉炒黑木耳,還有些從哈市買回來的海鮮乾貨,比如魷魚、蝦仁和黃魚乾。
滄城處於內陸深處,離海邊很遠,海鮮乾貨少,可不容易買得多。
還是施秋晴下的廚,大姐是三姐妹裡頭廚藝最好的人,施秋寧幫忙打下手,而幺妹則負責燒燒火了。
幾盤菜做好了,香噴噴的擺上桌子,添了四碗飯。
許承安先拿起筷子,給施秋寧夾了一塊臘肉和一塊木耳:“嘗嘗家裡的木耳,這些都是你姐和秋玲親手種的呢!”
家裡的近百斤乾木耳,許承安一斤都沒賣,全部留著了。
認識的所有領導都得送點,比如鎮書記周建國、鎮長陳元中,農技站站長王學昌,還有農行行長鐘興業,農機站站長吳自強,農機局的局長孔立業夫婦……
這些幫助過自己的人,每人都送個十斤五斤的,視對方職位和幫忙程度而定。
此外還有那些來黑土屯參觀黑木耳種植園的其他屯子的村支書代表,每人也送個一兩斤嘗嘗,讓他們了解下黑土屯木耳的品質。
如此一來,近百斤乾耳也沒剩下多少了,但是不愁沒得吃,每次泡個一兩就不少了,留幾斤乾耳就能吃上好幾十次,家裡是吃不了那麼多的,吃多了也膩味,再說還有兩個月秋耳也出了。
“嗯,承安哥!”
施秋寧先是夾起那塊木耳送到嘴裡,嚼了幾下,隨後誇道:“這木耳好好爽口啊,肉又厚,味道還鮮,好吃!”
施秋玲得意道:“那可不,木耳剛開始正式采收的第一天,周書記、陳鎮長和鎮上一個專門搞農產品的領導來咱家裡吃飯,把兩大碟子木耳都給吃光了,都誇咱們黑土屯的木耳種得好!”
施秋晴補充:“那頓午飯後,周書記留下來和承安談了挺久的,讓他幫忙把這技術推廣到其他屯子,於是承安就開了個加工廠,那廠子裡還設了個培訓中心,隻要想學習種黑木耳技術的人,到時都可以過來免費培訓,培訓期間還包吃住!”
施秋寧有點驚訝:“承安哥,你把木耳技術教給其他屯子的人,那黑土屯的木耳還能這麼好賣嗎?”
許承安胸有成竹:“好賣的,你就放心吧,國內的木耳市場很大,但是種的人不多,像咱們屯子這樣批量種的就更少了,供不應求,所以省會那邊賣得老貴了!”
“我們的木耳品質這麼好,產量又高,競爭力非常大,等滄城的市場飽和了,我遲早能賣到省外去,非但不會賣不出去,甚至賺更多錢!”
“越多人種黑木耳,我們的加工廠生意就會做得越大!”
“等形成產業,把名氣打出去,到時我們的乾木耳可能賣到全國人嗯地方,不愁賣不出去!”
施秋寧迷戀地看著他,小媳婦就喜歡許承安這種成熟穩重而又自信滿滿的樣子:“承安哥,你天生就是做大事的人,乾啥都能成功!”
施秋玲對於許承安也是讚同得很:“俺也這麼覺得,二姐夫實在太聰明了,學啥啥精通,這木耳的種植技術他也就找幾本書看看,然後就把木耳給種出來了,還研究出了大成果!”
施秋晴不像兩個妹妹那樣誇得肉麻,不過對許承安是極為佩服的。
許承安在她眼裡就是天才,隻要他認真做一件事,似乎就沒有做不成的。
許承安嗬嗬一笑:“得了得了,你們彆給我吹了,吹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提起加工廠,她想起了什麼:“待會吃過晚飯,我帶你們去兜風,順便去廠子那邊瞧一下吧!”
三姐妹欣然點頭。
彆說施秋寧了,就連施秋晴和施秋玲也還沒去加工廠看過。
畢竟這件事提出並批下來到現在就大半個月而已,廠子也是剛開始投入建設沒多久。
停下談論正事,幾人開始享受晚飯。
“還是在家裡吃飯舒服呀,這臘肉真香!”
“秋寧,喜歡那你就多吃點!”
“二姐,這魷魚你也嘗嘗!”
“嗯,大姐,秋玲,承安哥,你們也吃!”
“……”
在哈市的一周雖然大家每頓也在一起吃飯,但總歸沒有家裡這麼休閒放鬆。
一頓晚飯在愉快的氛圍中吃完,洗了碗筷,四人便出門了。
嘉陵70勉強帶三個女人不成問題,三姐妹的身材都苗條得很,許承安靠油箱位置坐前點,給後麵坐凳多留空間,擠擠還是可以的。
後世那些小黃毛搭妹紙都是三個起步,少於三個都是恥辱,動不動坐四五個都家常便飯,還有人能帶六個的,三哥見到都得給他們點個讚。
小黃毛帶四五個,身老黃毛的許承安帶三個不過分。
這次自然是施秋寧挨著許承安坐了。
小媳婦可不像大媳婦那麼矜持,自己男人也沒啥好避忌的,反而可以名正言順地貼貼了。
於是一上車施秋玲就大大方方地地把熊大熊二貼到了許承安背後,一對玉臂還環抱住了男人結實的熊腰。
施秋晴還是坐中間,施秋玲坐最後,第一次被許承安的物理學理論洗腦後,每次坐車幺妹就是坐最後,生怕重心太靠後上坡摩托車會翹頭。
帶著三個嬌滴滴的大美女,老黃毛把發動機打著火打,一踩油門,嘉陵70就出發了。
儘管排量也就70,但是四衝程比起二衝程紅雞公有勁了很多,搭著三個女人也不龜速,隨便開個五十。
但是許承安沒開多快,反正廠址離黑土屯也不遠,就在陽平鎮街尾,二十裡路都不到,開個三十時速就行,讓第一次坐新摩托車的施秋寧也享受下兜風的快樂。
坐在最後的施秋玲嚷道:“二姐,這輛摩托車舒服吧,坐凳軟軟的,一點都不顛!”
“嗯,舒服得很!”
施秋玲也覺得嘉陵70比紅雞公體驗好多了。
主要還是紅雞公的減震太差了,坐凳也不夠寬,坐久一會屁股就有有點疼。
摩托車開出屯子,路上沒人,天也有點暗了。
施秋寧突然玩心大起,環抱著男人腰的手緩緩下滑。
許承安虎軀一震。
秋寧,我這開著摩托車呢,你也不怕翻到溝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