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第 15 章(1 / 1)

推荐阅读:

以夫人的狀況,也無法再趕路,荀野心疼,將杭錦書從地麵抱起之後,送上寢房的羅帷中,用厚實的被褥將凍得肢體僵硬的杭錦書裹住,隔了一重棉被,將杭錦書重重一摟,下頜靠著她額頭,柔聲撫慰。

“好了。錦書彆怕,無事了。”

杭錦書終於恢複了一兩分知覺,在荀野懷中瑟縮地仰眸。

從這個狹窄的角度僅能看到男子低垂的下頜,他的臉頰上無一絲贅肉,皮肉肌理嚴絲合縫地貼著骨骼,顯出鋒利外朗的俊美。

火光一躍一閃,杭錦書的眼波也一蕩一漾。

“南魏軍呢?”

聽到夫人詢問,荀野抿唇,須臾,他沉聲道:“夫人想看那賊首的屍體麼?我一刀將他的腦袋削下來了,就停在外邊。”

杭錦書最是害怕血腥,聽說荀野將其梟首,嚇得花容失色,但想到自己險些喪命在那賊人箭下,心情複雜,若非荀野趕到及時,她早已成了李貘箭下亡魂。

暗暗籲出一口長氣,這驚魂的一夜終於至此終結,夜儘闌珊,暗室光暈明滅。

杭錦書望著荀野近在咫尺的麵龐,輕聲說道:“我雖受困於人,但夫君是北境軍主將,怎好因我擅離職守?”

荀野抿住了唇不答。

杭錦書從被裡探出一隻手,將荀野的懷抱緩緩支開。

他不設防,也不阻抗,任由她將他推遠。

恢複了平靜的杭錦書,又成了那個知書達理、溫婉端莊的杭夫人,她規勸著在這件事上誤了全局的夫婿:“與蒼州之戰在即,夫君是北境軍主心骨,不應該為了……因私廢公,若再有下次,相信隻要派遣援兵到來即可,夫君要坐鎮帥帳,千萬不要再輕易離開軍營。”

荀野想到她說“下次”,心尖便是一顫,當即反駁道:“不會再有下次。”

他嗓音粗啞,但非常堅決,杭錦書正要說,萬事皆無定準,怎知一定不會發生,荀野沉聲道:“隨我來的五百騎兵,全部跟隨嚴武城,護送夫人回零州,這都是我的親信,料南魏不敢再擅動。隻要他敢抽調兵力,我一定大舉進犯蒼州,殺進長安。”

杭錦書便不說話了。

屋內的氣氛變得凝滯,香荔舉著火把靠向窗邊,實在不知道是走還是留。

杭錦書緩緩抬眸,看向仍然抿唇不語的男人,心感恐怕是自己說了煞風景的話讓他不快了,但她的確是出於對軍情的考慮。她並非不識大體的人,隻為了一己私心便延誤戰機,如此豈不教跟隨荀家得萬千將士俱都寒了心?

戰敗可以東山再起,人心要是散了,便很難拾起,再卷土重來。

就好比她的心,碎過一回,便再也不可能複原如初了。

杭錦書不想讓世人覺得自己隻是個貪慕男女之歡的紅顏禍水。

荀野看了杭錦書認真執著的眼神半晌,他笑了,苦澀地道:“誰不知道,我的夫人是位賢夫人?跟著我東征西討,讓夫人受累了,你的話我記得。放心,等安頓好夫人,我這就離開。”

杭錦書怕他答應得不情願,凝定目光,又與他對視了片刻,想再勸說時,荀野抬起一隻手,在她的發絲間揉了揉。

感受那股滑膩宛如絲綢緞子的秀發從指尖一絲絲流走,沙漏般,最終落儘。

他將她的秀發撫了撫,用粗糙的大掌來回地摩挲,發絲被撚得火熱。

杭錦書有些不自在,不知為何。

荀野好像在下定某種決心,到後來終於眼一閉心一橫,他原本就低沉的嗓音變得更粗啞了:“夫人,我去了。一路順風。”

疾行而來,短暫重聚,甚至連水都沒來得及喝上一口,荀野便隻帶著兩名親信折返營地,將剩下五百騎都留給了杭錦書。

季從之拎著李貘的人頭伏在馬背上,全身上下的熱氣到這時還沒散,望著星夜之下身影隨馬背起伏,矯健倥傯的將軍,他忍不住提醒道:“將軍,你臂上的傷口還在流血!”

荀野充耳不聞。

這傷無人在意。

他的馬蹄揚得更快了些。

這一夜杭錦書也是橫豎睡不著的,何況外頭還橫了那許多屍首。

其中一具無頭屍身,是屬於險些用箭射殺她的李貘的,杭錦書路過之時,還驚嚇不已。

嚴武城沒眼色,還繪聲繪色地向夫人誇讚將軍昨夜的驍勇無敵,說他提著一柄環首刀衝出去,照著李貘一刀就抹了脖子,李貘連反擊的機會都沒有,雙眼瞪得像銅鈴,便被將軍斬落馬下。

這位在棲雲閣的榜上排名十八,雖列為最末,但也是一流高手,竟死得如此潦草,撐不住荀將軍盛怒之下全力一擊,便身首異處。

嚴武城自以為是在為將軍向夫人博個好印象,可看了李貘的死狀,杭錦書卻是飯都用不下了,吩咐人連忙趕路,去往荀氏的驛站。

嚴武城不聲不響地騎馬跟在夫人的車駕外頭,看夫人一整日興致懨懨,他忍不住撇嘴:“怪我疏忽失察,讓夫人昨夜受驚了,要不是將軍及時馳援,末將隻怕要鑄成大錯,隻能提著項上人頭去見將軍了。”

他們這些沙場男子說話做事,不是人頭便是人頭,杭錦書腦子裡滿是李貘那鮮血淋漓被梟首的死狀,胃裡一陣難受犯酸,香荔遞了一袋水給娘子喝了,也才好些。

杭錦書撩開車簾,看向嚴武城:“嚴將軍,我們還有多久能到?”

嚴武城回道:“若一直這麼平順的話,再有兩三日,即可抵達零州。”

好在接下來的這一段路,的確如嚴武城所說的平順,也許是杭錦書這歸寧的陣仗扯得太大,騎兵開道,武將同行,不知深淺的人也萬萬不敢得罪一下,何況這是荀氏的夫人,荀野說不好就是未來的天下共主,山頭蟊賊巴結尚且沒渠道,哪裡敢去招惹。

道路坦蕩,一路無阻,杭錦書終於順風順水地抵達了故土零州,入城當日黃昏,便到了杭氏府宅前。

杭氏上下早已接到了杭錦書傳回的家書,知曉她踏上了歸途,接到嚴武城派斥候傳來的入城的消息後,杭錦書的父母兄長,以及族中的一眾兄弟姊妹都趕來迎接。

數年不見,父親的鬢角添了華發,母親的眼窩也多了皺紋,彼此相見,雖近鄉情怯,但實難忍住熱淚盈眶。

父母子女之間縱然多年不見,但骨肉血脈相連,哪裡會來的什麼隔閡,當下便都抱作一團,淚飛作雨。

杭遠之看了眼妹妹,又看了眼跟著妹妹而來烏壓壓的荀家軍,卻沒什麼好話:“妹妹,才三年不見,你怎麼黑成了一塊炭?”

杭錦書從母親懷抱當中抽身,眼波睨了他一眼,示意他不要亂說話。

這話可大可小,往小了說是兄妹鬥嘴,往大了說是在質詢荀氏待她極薄。

嚴武城尷尬上前,抱拳拱手向一家人行禮。

這時孫夫人見狀,手臂鬆開了女兒,騰出一隻手拭了拭眼角的淚痕,臉上依舊難忍激動,但聲音卻逐漸冷靜:“我女兒歸寧,這次能在杭家待多久?姑爺怎麼不見來?”

嚴武城拱手道:“將軍正前往蒼州與南魏交戰,待奪下長安,定然親自前來拜會。在此期間,將軍夫人可在貴府長住。”

雖說他們這個姑爺與眾不同,的確是人間猛將,他和錦書也是聯姻,並無多大的情分,但成婚快三年了,他不放錦書回家,他們更是連姑爺的一麵兒也沒見到,此人委實是不像樣。

原本當初讓錦書去聯姻——說是聯姻,同和親也沒甚兩樣,孫夫人就是不同意的,族中的女兒那麼多,家主偏生就看上了她這個寶貝疙瘩。家主自己也有一個女兒,不過比錦書小了三歲,要配那荀野也配得,他非說錦書行事穩重,辦事有章法,不會出格,比她那個唯唯諾諾的女兒出色,如此一頂高帽子扣下來,沒理也成有理了。

再說這個姑爺,出身寒門,是個傖荒武將,就是爭得了天下,他那祖上賣草鞋的出身也讓他們家為天下士族所不恥。他還霸占了她女兒兩年多,遲遲不肯讓她們母女相見,真是蠻不講理,可以想見其人,也必然是個揎拳裸臂的野人。

不過當下母女重聚的歡喜蓋過了那些耿耿於懷的怨氣,孫夫人不冷不淡地向嚴武城道了一聲“知曉了”,便改換笑顏,挽住女兒的手臂往裡走。

杭緯在後,周全仔細地向嚴武城善後。

杭遠之也虎頭熊腦地隨著母親妹妹一同入門。

嚴武城雖是武人,但也不是傻子,不會感覺不到自己在零州備受夫人家中冷落,好在夫人終於回了家,他也可回營向將軍複命了。

恐怕將軍這輩子也沒見到夫人這麼高興過,露出如方才母女團圓時那般的喜極而泣的神態吧,他若知曉了,應當也會放心了。嚴武城一日不敢耽擱,率軍在杭緯安排的館舍小憩一夜之後,即刻動身北上。

杭錦書與父母入了正堂,拜見伯父。

杭氏如今是杭況當家,當初也正是伯父,慧眼識英雄,在天下一應俊傑當中,一眼相中了北境荀家的荀野,做主將她嫁給了荀野為妻,從危如累卵的境地裡挽大廈於將傾,扶著杭氏風雨飄搖地走到今天。

眼看著天下即將平定,是姓王的還是姓荀的得天下,估摸著就看著蒼州這一榔頭的買賣了。

大局未定,杭況心頭的陰雲就散不了,“荀家得了天下,我們就是座上賓,王氏得了天下,我們均為階下囚,今日杭氏與荀氏聯姻,便是係於一根繩上的螞蚱,並非與荀氏涇渭分明便可以逃離漩渦,諸位若不想到了最後雞飛蛋打,就要對荀家軍恭敬一些。”

被伯兄訓斥,孫夫人臉色不悅,隱隱有些氣憤。

杭緯早已巴結而來,連連點頭應是:“是。我已安頓諸位將軍下榻館舍,今晚還教人多添一些褥子和炭火過去,數九寒天,不可凍壞了遠道而來的軍士。”

見他還算知曉些道理,杭況也就不再計較二房今日對嚴武城的失禮之處,轉而問起杭錦書:“荀野可曾說過,他打南魏這一戰有無勝算?”

霎時花廳當中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往日裡在杭家說不上兩句話的二房大娘子吸引去了,仿佛她眼下能一錘定音,號令眾人似的,杭錦書以往在家中時,從未享受過如此“禮遇”,細想來,也全然不是為己,而是因為荀野。

她誠實地搖首:“並未提過。夫君極少向我提起他的戰事。”

杭況不無失望。

杭錦書又低聲道:“但我自隨軍同行以來,不曾見過荀野吃敗仗,就連鶴鳴山眾匪,他也不過用了一兩日便能蕩平山頭,想來應是無虞。”

杭況不以為然地道:“烏合之眾,焉能抵得過南魏王氏十萬訓練有素的精銳。荀野此番是遇到難關了,這蒼州要是拿不下來,最好的結果,也不過是北地與南魏分庭抗禮,瓜分天下了。”

這時,杭緯發愁起來:“即便是二分天下,我們零州隻怕也在王氏的管轄之內,雖說我們是世家,王權也還無法直接將我們連根拔起,但將來必然也要處處受到掣肘,難再圖遠了。”

杭遠之不屑地道:“父親。難道我們還要仰人鼻息過活?王氏靠的什麼揭竿而起,我們依葫蘆畫瓢照做就是了,他又不是琅琊王氏,我們杭氏也是貨真價實的世家,大不了再反它一回!”

此話引來了杭況訓斥:“你當爭奪天下是你小孩兒過家家?沒有錢財沒有兵力,空有名聲,誰肯為你賣命?”

杭遠之就是不平,這天下能姓王,也能姓荀,怎麼就不能姓杭了?

他又不是繡花枕頭棉裡草包,他也自幼習武強身,雖沒上過英雄榜,但料想那棲雲閣多年前已經被滅了,那榜文都快十年不更新了,如果放在今天,棲雲閣榜單上必定有他一席之地。

他的妹夫荀野,也不過是一隻鼻子一張嘴,又無三頭六臂,怎麼他能做的事,自己就做不得?

伯父不過就是看不起二房,順帶著對他有偏見。

倘若給他機會證明自己,妹妹根本就無需犧牲掉自己的終身幸福,遠上北境去嫁給一個她不愛的人。

杭況冷靜思量,指尖在膝頭盤桓,良久後,他緩緩歎道:“我已做好決定,果真到了南北而治的時候,我們杭氏舉族北遷至隴州。”

這可是個天大的決定,彆說族中的老人,就連堂上諸人也都提出了反對。

杭況身為家主,有擅主之權,他的長目環視過堂上跳腳的諸人,冷聲道:“亂世圖存,殊為不易,難道你們忘了,錦書是因何被迫北上聯姻,難道你們想讓她的犧牲付諸流水麼?真到那個時候,不走,便是一死,我們千年世家,守的是人,是家風,是傳承,而並非一塊土地。當年衣冠南渡,早已有過一回,今日又何須食古不化。”

堂上眾人一時沉默不語。

杭況起身,對眾人道:“做好準備,但也無需驚惶不安。當初我看中荀野,就是看中了他這個人的能力,相信北境軍,不會教我們失望。來日,如荀氏果真奪得天下,若遇到世家反對,我等也應極力周旋遊說,連橫世家臣服荀氏,穩固人心,這是作為聯姻的一方,當初我們承諾荀伯倫的事。”

家主已經做好了決定,不容置喙,剩下的,不過就是他們各懷思量罷了。

好在這一番話還沒完全衝淡杭錦書歸家的喜氣,母親孫氏,在花廳聚會散了後,拉杭錦書回到當年她待字閨中時所居的汀蘭園。

這園中僻靜深幽,雖是冬日,但琪花瑤草漫漫,色如噴霞。道路兩側柏木蕭森,遍植桑榆槿柘,一隻隻絹紗宮燈的光芒,從黑暗當中殷勤拱出一條蜿蜒闊道來。

從軍營羈旅的生涯,一下回到了世外桃源的人間,從地下回到天上,還讓杭錦書沒適應過來。

人懷著久困羈旅的疲乏,被母親一把送入熟悉的閨房。

這房內陳設一切如新,帳內設有好聞的鵝梨帳中香,紫檀木的嵌螺鈿的錦雀紋理木案上,一隻玉雪可愛的狸奴正睡得慵懶香甜。

“香香!”

杭錦書吃驚地看著那隻貓兒,沒想到,她竟還養在這裡。

看模樣,它吃好睡好,樂天不愁,比三年前她離開杭家時還要膘肥體壯,此刻正盤著尾巴,在桌案上四仰八叉地打呼嚕。

這模樣,活像一個人。杭錦書會心一笑。

孫夫人歎了一口氣,攥住了女兒的手,在杭錦書詫異望過來時,她低聲解釋道:“當年送你走的時候太匆忙,北地日子又不太平,加上那荀野……帶香香去總歸是不好,你走了以後,阿娘讓人照看著你的狸奴呢,就等你回來。誰知道,這一去,竟就是三年啊!”

說起來,孫夫人對荀野還有隱隱的怨恨。

杭錦書呢,不像母親這般埋怨,何況伯父說得對,是聯姻,沒有誰對不起誰,她應當儘力彌合兩家,讓兩家擰成一股繩,不可內訌。

“母親,”杭錦書反握住母親的手,微笑溫聲道,“荀野待女兒極好,從未予我氣受。”

孫夫人將信將疑,怪異地看了女兒幾眼,不大肯信:“真的?”

說完,她又小心地道:“那陸韞呢?”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