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十一,今天是春分也是煦春的六歲生日。”劉豐年說道。
她站在灶台前,手裡握著一塊肥瘦相間的五花肉,刀起刀落,肉塊被切成均勻的小塊。鍋中油熱,她將肉塊倒入,翻炒至金黃,加入蔥薑蒜爆香。隨後,倒入各種調味料,撒上冰糖,慢火燉煮。肉香漸漸彌漫,湯汁濃稠,她用筷子輕輕戳了戳肉塊,滿意地笑了。紅燒肉色澤紅亮,軟糯誘人。
不過多久,何家廳房的一個小木桌上便做好了滿桌子的飯菜。
劉豐年喊道:“飯做好了,你們倆快來吧。”
何煦春聽到後喊了喊老爹便快速地奔去桌前,他朝劉豐年說:“哇,娘今天居然有這麼多吃的,還有紅燒肉,夠不夠甜啊。”
劉豐年回答道:“知道煦春喜歡吃,我便多加了一些糖。”
何景辰走了進來,臉上帶著笑意。母親正忙著擺碗筷,見父親回來,笑著招呼:“快來,就等你了。”
何景辰走到桌邊坐下說道:“煦春,生日快樂!這是我今早在唐街買的青團可甜了。”母親端來一碗長壽麵,輕輕放在何煦春麵前:“來,吃了這碗麵,長命百歲。”
一家人圍坐在桌邊,父親夾了一塊紅燒肉放到何煦春碗裡:“今天是你生日,多吃點。”煦春咬了一口肉,滿嘴油香,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條縫:“真好吃!”母親看著父子倆,眼裡滿是溫柔,輕聲說道:“慢點吃,彆噎著。”
緊接著劉豐年向何景辰問道:“景辰,你看煦春現在六歲了,到了該念書的年齡了,我記得家中有祖上留下來的一塊牌子,可以讓何家後代在鎮上的文武堂上課。”文武堂是東塘小鎮的一處教書場所,既教人詩文辭賦又教人練體修道,是大多數名門望族子女的念書之地。
何景辰答道:“是有這麼一塊讀書牌(由銀所製,是夕元總督所賜),你不說我都快忘記了。當年我便是因為父母忙於生計而無空照顧我讀書,我才未能去文武堂讀書。煦春一定得去,隻有讀過書,才會有出息。”
何煦春聽到父母的談話後問道:“煦春去文武堂讀書了後,能夠學會編更精致更漂亮的竹具嗎?”
何景辰笑道:“煦春,那兒不教編竹具,而是教你讀書寫字、舞槍耍劍。爹小時候就十分羨慕那些能夠寫得了一手好字又有一身好功夫的人,隻可惜少時家中父母忙於生計沒有空來照顧我讀書。而你不一樣,我們送你去文武堂,你得好好把握機會,學好本領,將來過更好的生活,到時候我和你娘也會開心的。”
何煦春奶聲地回道:“爹我知道了,我要學一身好本領,讓咱家過上更好的生活。”
劉豐年道:“傻孩子,你健健康康的娘就高興了,去到學堂識些字就好了,千萬彆勉強自己。”
何煦春回道:“娘我知道了,那我啥時候去文武堂念書啊?”
劉豐年說:“明日咱就去報道吧。”
何煦春高興地跳著“好耶,好耶,明天我就去讀書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