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號外 > 卷二合並辦報 【82】到處都是槍聲

卷二合並辦報 【82】到處都是槍聲(1 / 1)

推荐阅读:

日軍偷襲了馬牧池村,直指駐紮在那裡的山東縱隊指揮機關。

他們的先頭部隊化裝成一隊偽軍,趁著夜色出城,不開汽車不點火把,繞過村莊長途奔襲,有些村莊繞不開就直接往兩邊住戶屋裡扔毒氣彈,寧可濫殺無辜也要杜絕群眾給根據地送信。

這次隱秘行軍非常成功,沿途經過的多個村莊都有山東縱隊機關乾部借宿,有的村莊還設置了明崗暗哨,但這群日軍愣是一個都沒驚動,直到後半夜抵達馬牧池村要發起進攻了,才被哨兵發現鳴槍示警。

劉子魁所在的宣傳隊離著馬牧池村不遠,聽到那邊槍響立刻集合轉移。

按照預定計劃,這支三十多人的隊伍提前離開了抱犢崮山區,運動到沂水河畔觀察情況,一旦日軍發動襲擊就提前向西北方向轉移,跳出包圍圈去北大山隱匿待命,倘若日軍掃蕩到那裡,再伺機向泰山地區突圍。

最理想的情況是他們帶足一個月的糧食,準備了兩口行軍鍋和布匹棉花,計劃在山裡住上一個多月,等到隆冬時節日軍撤退後再回來。

因為前期準備還算充分,隊伍的氣氛緊張但不慌亂,直到大家摸著黑出村走了兩裡路後,圍攻馬牧池村的日軍突然發射了三顆照明彈,周圍數公裡瞬間亮如白晝。

激烈的槍聲和爆炸聲驟然大作,隊伍內的兩匹馱馬受到驚嚇瘋狂地嘶鳴跳躍起來。

劉子魁反應最快,一個箭步衝上去死命拽住一匹馱馬不讓它亂跑,但另外一匹馬卻尥蹶子甩下兩個大木箱跑了。

這一突發狀況讓大家慌了,既擔心日軍聽到馱馬嘶鳴來襲,又舍不得丟下這兩大箱的文件資料。

王茂生當機立斷道:“劉子魁留下,小魏牽著馬和大家繼續前進!”

劉子魁毫不猶豫地把韁繩遞給魏俊傑,快步來到王茂生身邊:“箱子怎麼處理?”

“不能落到敵人手裡,燒了吧。”

“會不會太明顯了?”

劉子魁看看四周環境,這可是一望無際的河灘,在這裡點火很容易把鬼子吸引過來,萬一這些文件沒燒完就糟了。

“你想怎麼處置?”

“挖個坑埋起來,”劉子魁咧嘴一笑,“咱們腳下是沙地呀。”

王茂生徒手挖了一下,發現這確實是個好主意,為了日後能夠方便找尋,他特地選擇在一塊大石頭附近挖坑掩埋。

日軍主要目標是攻入馬牧池村抓共軍大官,直到村內抵抗部隊撤退後才開始拉網式地搜捕可能潛藏的抗日分子。

劉子魁埋好箱子一個箭步跳上河岸,正好看見遠處一麵膏藥旗朝他們這個方向運動,他趴下身子回到道:“茂生哥,前麵的路被截了,怎麼辦?”

王茂生做了一個穩妥但似乎不太明智的決定:“往回走!”

他這裡缺乏情報支持,不知道來進攻的日軍隻是一股先頭部隊,還不足以封鎖整個沂水南岸,隻要他們沿河繞遠一點就能避開搜捕重新追上隊伍。

但也恰恰是這一決策,卻救了不少人,為根據地的“反掃蕩”做出巨大貢獻。

當時兩人沿著沂水河岸潛行了三裡路,遇到一些掉隊的文職人員,加起來有十多個,從這些人口中得知南、北、東麵都有敵人,但數量不明。

王茂生眉頭緊鎖,這些同誌像沒頭的蒼蠅一樣亂跑遲早要被鬼子抓住,必須得搞清楚敵軍的情況,把大家帶到安全地帶去。

他提議先上西麵一座被稱之為“帽兒山”的小山包觀察情況,日軍夜間行軍總會打手電筒和點火把,隻要上山數一數燈火就能大致了解四周敵情。

然而他們剛爬到半山腰,山頂突然槍炮聲大作,嚇得眾人匍匐在地不敢亂動。

幾秒鐘之後,王茂生發現身邊沒有子彈落下,才意識到山頂的人是在朝另一側開火。

劉子魁跑上去偵查情況,得知那裡有山東縱隊一個連的戰士奉命阻擊敵人,為撤出馬牧池村的縱隊指揮部爭取時間和吸引火力。

現在是繼續上山和部隊彙合呢,還是下山冒險穿插?

大家湊在一塊山石下,你一言我一語提意見,一時間亂得不行,劉子魁感覺耳邊都要炸開了,忍不住低聲吼了一嗓子:“都閉嘴,這裡茂生哥職務最高,聽他的!”

王茂生表情沉重:“不能再向山頂走了,鬼子現在誤以為帽兒山有‘大魚’,肯定會調集軍隊包圍這裡,我們機動性不如作戰部隊,跟著他們隻會扯後腿,不如回山裡去。”

其他人立刻七嘴八舌地反駁:“回抱犢崮去?那不是往包圍圈裡鑽嗎,肯定不行,早晚會被逮住的。”“主力部隊和師指揮部都走了,我們留下來隻有死路一條!”“我看還是跟著作戰部隊比較好!”

這時候,他們頭頂傳來了一陣嗡嗡聲,抬起頭隱約可以看到敵人派出的戰機正在低空盤旋。

王茂生語氣急切起來:“敵人能精準地跑到馬牧池村來抓山東縱隊的首長,說明他們早就拿到了準確情報,知道我們主力部隊做好了突圍準備。現在鬼子的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主力部隊這邊,抱犢崮反而會比較安全。至於你們說早晚被鬼子包圍抓住,那是以後的事情,我們先活過眼前再說吧!”

說完他帶頭下山,朝東麵的大窪山口走。

那些文職人員麵麵相覷,最終都選擇了跟上,畢竟山頂激戰正酣,他們手裡隻有幾支步槍,可不想直麵日軍的炮火。

王茂生做出這個決定,還有另一層考慮,他剛才在半山腰觀察了敵情,發現日軍搞的是“圍三闕一”那套,目的也是把中共軍隊趕回抱犢崮去,所以東麵方向的火把稀少,隻要選擇的路線得當,完全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溜過去。

至於以後怎麼辦,他現在是真沒心思細細考慮。

為了保證行軍安全,他在山腳下整頓隊伍宣布紀律,這十幾人分成了前中後三股,劉子魁和另一個機靈的同誌走在前麵偵查敵情選擇路線;另外八九人走中間,無論遇到什麼情況都不能驚慌亂跑;他則與4個持槍同誌斷後。

日軍在路上點燃篝火照亮,也變相給了劉子魁明顯的提示,他帶著大家成功避開了多支小股搜索部隊,直到遇見了一條湍急的溪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