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皇位穩坐(1 / 1)

推荐阅读:

與此同時,另一處風波驟起。

街巷裡,小商小販得知“捐錢築碑”,簡直感激涕零,奔走相告。

某家豆腐鋪剛在巷口支起攤位,掌櫃的一拍桌子,嗓門響得滿條街都聽得清清楚楚。

“立碑!還是陛下親自批準立的!這叫什麼?這是神仙賜我輩榮光啊!”

旁邊磨刀鋪的小李心裡又驚又喜,捧著一把剛磨好的菜刀,差點就地給那把“家夥”磕個頭。

“掌櫃的,你說這碑上,咱們捐了錢,也能刻個名?”

“能啊!”老掌櫃刮大氣倒是刮得極穩,“隻要銀子夠了,往上刻幾個金字亮閃閃,嘿!咱家後輩走大街上,也得挺直腰杆喊一句:俺家老爺的名字就在這碑上!‘為國效力’!多威光!”

小李眼眶一紅,“那……掌櫃,你幫我捎個話兒——我也捐個百兩吧!”

一位路過的屠夫停下腳步,嘖嘖稱奇:“小李,你這雜碎鋪一年能賺幾個百兩?可真下血本咯!”

小李苦笑著摸摸腦袋:“嘿!可不就為了俺家祖宗爭口氣嘛。這多少年了,商賈得名分——可不就今朝頭一回?”

一旁賣糖葫蘆的小販顯然早已被“打了雞血”,滿是興致地補刀:“烈士碑,英名碑,聽了沒少去留涕泗橫流。”

“誰家商賈碑?嘿嘿,就咱官封的這份子!我兒子長大了,問起這碑上名字,他爹,俺可以橫著說,‘你爹俺女帝那年商人榜頭名’!”

……

滄州的修寨工地上,情況亦難得一見的熱鬨。

挖渠、壘壩之餘,工匠們似乎也被“立碑榮名”這一消息衝擊得難掩亢奮。

“大師傅啊,你瞧這碑麵……”一較年輕的匠人手上揚著粗筆,滿臉狐疑,“這石碑怎麼寫?還是繞口要用行楷?”

“誰管文字規矩啊!”大師傅揮錘在手,倒顯得淡然釋放,“陛下這回,可全是為了給各位捐光錢的商家個嘹亮號頭。”

“那如此一來,說不得碑文可就多得莫測海量了……”

大師傅深以為然地點點頭,跟著咂咂嘴:“早前還想圖清閒。嘁,看來這碑——越列大圓滿,刻工就愈加如朝天奏章啊!”

隨風躍下,還傳得遠些敬畏,又途聽不少豎耳工人咕噥個沒完。

“單這修渠、補壩……聽說是純靠商賈濟急。朝廷……不可謂無獨有偶?”

他們小心翼翼談到陛下,卻不論如何膽大圍議。

滄州水患既平,雲墨染女帝之名,一時間響徹寰宇,仿佛晨鐘暮鼓,震聾發聵。

那先前對她執古板之見的朝臣,如今也一個個如同霜打的茄子——蔫了。

一個個腆著肚子,滿臉堆笑,逢人便誇讚女帝聖明,仿佛他們從一開始便是女帝的忠實擁躉。

百姓們更是將女帝奉若神明,街頭巷尾,茶館酒肆,無不傳頌著女帝的功績。那曾經與女帝分庭抗禮的八賢王,如今也仿佛人間蒸發一般,消失得無影無蹤。

至於那些曾經在秦羽身上押寶的大臣,如今更是避之不及,生怕沾染上一絲一毫的關係,如同躲避瘟疫一般。

至於那蔣雙喜,依舊閉門家中,美其名曰“閉門思過”,實則如同一隻縮頭烏龜,不敢露麵。

想他先前那般囂張跋扈,如今卻落得如此田地,真可謂是“天道好輪回,蒼天饒過誰”。

三日之後,京城之中又爆出一則重磅消息,如同平地一聲驚雷,炸響在每個人的耳畔。

這消息一出,頓時引起軒然大波,比那滄州水患還要熱鬨幾分。

原來,女帝雲墨染潛心鑽研,竟研發出了一種名為“蜂窩煤”的新奇玩意兒!

這蜂窩煤,形如蜂巢,中心鏤空,燃之火力旺盛,且持久耐燒,最關鍵的是,價格低廉,隻需一文錢便可購得一塊!

要知道,在這寒冬臘月,尋常百姓家禦寒取暖,多半隻能依靠稻草、樹枝等物,至於那木炭,價格昂貴,並非尋常百姓所能承受。

是以,每年冬天,凍死之人不在少數,這蜂窩煤的出現,無疑是雪中送炭,解了百姓燃眉之急。

消息一出,舉國沸騰,百姓們奔走相告,紛紛稱讚女帝聖明,簡直如同再生父母一般。

“聽說了嗎?女帝娘娘造出了個叫蜂窩煤的神器,一文錢一塊,燒得可旺了!”

“可不是嘛!我今兒個就買了兩塊,晚上睡覺都不用蓋兩床被子了!”

“這女帝娘娘真是活菩薩轉世啊!這下冬天可不怕凍死了!”

……

朝堂之上,眾臣也是議論紛紛。

“陛下真乃天縱奇才,竟能想出如此造福百姓之物!”

“是啊,這蜂窩煤一出,不知能救活多少百姓性命!”

“此舉不僅利國利民,更能彰顯陛下仁愛之心,真乃千古明君!”

……

朝堂之上,金柱玉階,百官俯首。

女帝雲墨染著一身墨黑金繡的龍袍。

大殿內鴉雀無聲。

“八賢王何在?”雲墨染淡淡問道,語調不高,卻冷若冰霜。

殿內眾人齊齊一震,好似冬風刮過,沒扶住的都得打個激靈。

跪在大殿中央的內侍急忙顫聲回稟:“陛下……八賢王身染風寒,今日未能上朝。”

“未能上朝?”雲墨染唇角微翹,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冷笑,“他倒是會挑時候。孤正巧有事要問他,他就病了?”

此話一出,全場都能聽見彼此的呼吸變得急促起來。

雲墨染竟親自斥責!

百官中,不少人已低下了頭,額上冷汗滑落。

要知道,八賢王縱然這些日子手搓,卻是曾經和雲墨染棋逢對手、各自為營的能人,若非那場滄州水患塌了一半氣勢,這等人無人敢輕易觸碰。

可如今女帝明顯是要動“老虎的胡須”了!

“諸位愛卿,”雲墨染不疾不徐地開口,聲音中卻多了一絲諷刺,“爾等可知,孤初登帝位之時,八賢王是如何評價孤的?”

有些老臣早已腿軟,跪坐在地上忍不住往後縮。

誰不知當初八賢王那句“女子稱帝,天道不容,行將速亡”幾乎成了壓在雲墨染頭上的七尺巨石?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