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大唐李承乾:請陛下稱萬歲 > 第六百八十四章 長孫無忌:陛下,臣請致仕(第一更)

第六百八十四章 長孫無忌:陛下,臣請致仕(第一更)(1 / 1)

推荐阅读:

貞觀殿中。

火爐閃爍著微光。

李承乾走到禦榻上坐下,微微抬手。

張阿難和徐安立刻端著兩杯熱茶,分彆送到了李承乾和長孫無忌的桌幾前。

“這裡麵放了些蜂蜜,冬天飲多有益身體。”李承乾喝了一小口,然後才看向長孫無忌道:“舅舅回去時,不妨多帶上一些,這些都是洛陽本地的蜂蜜,長安一般見不著。”

“謝陛下!”長孫無忌微微躬身。

李承乾輕歎一聲,說道:“莒國公不容易,再有幾天,新年大朝之後,他就要致仕了,臨了還要做這等事情。”

長孫無忌抬頭,沉吟著說道:“劉洎當年畢竟是文壇大家,頗為有些影響,事情過了這麼多年,依舊人心不忘,說明還是有不少人,對他的死,還是感到很惋惜的。”

“那件事是父皇做的定論,舅舅,我們就沒必要再推翻了。”李承乾麵色平常擺擺手,這件事情他不想再議論了。

劉弘業說到底,還是為了他自己,還有家族後人,沒有多少真正讓人感到眼前一亮的地方。

“是!”長孫無忌肅然躬身。

“莒國公要致仕了,他一致仕,中書省就隻剩下於師一個人了。”李承乾抬頭,看向長孫無忌道:“中書省事務繁雜,所以,舅舅,朕需要找個人選,替於師還分擔中書省的政務。”

“不知道陛下想用誰做中書令?”長孫無忌忍不住的抬頭。

“廣州都督杜正倫。”李承乾輕歎一聲,說道:“他是多年老臣了,在外的時間夠久了,調回來任中書令,在資曆上是足夠了……至於功勞,這些年東島戰事,廣州的糧草提供從來沒有遷延過,這本身便是難得的功勞。”

不是閻立德,長孫無忌心中有些驚訝。

眉頭微微皺皺,長孫無忌小心的拱手道:“陛下,杜正倫雖然資曆和功勞都足夠,但先帝當年曾有言,杜正倫性情可能有些偏激,若是這些年他沒有改的話……”

“他不會改的,人上了年紀,就越發不會認錯了。”李承乾微微搖頭,然後平靜的說道:“不過舅舅,有些時候,有些地方,可能就需要這麼一個人,商君變法,雖然結局不美,但過程卻是值得讓人學習的。”

長孫無忌瞳孔頓時忍不住的放大。

皇帝這話是什麼意思。

商鞅變法,雖然變法成功了,但商鞅卻死了。

或者說,秦孝公和秦惠文王,利用商鞅完成了商鞅變法,最後又將商鞅拋出去,用來平息受損貴族群體的憤怒。

在這些貴族的憤怒稍微降下去一些之後,他們又強硬的將商鞅的變法保留了下來。

皇帝這是要用杜正倫來做某些必然會得罪大量世家大族的事情。

但最後,以杜正倫的性子,他必然會在一些事情上做的過激,最後被皇帝作為棋子拋棄。

長孫無忌一時間,心中有些自嘲。

皇帝如此,他自己又能好到哪裡去。

長孫無忌微微低頭,然後問道:“陛下,廣州都督執掌南疆,陛下下一步打算讓何人任廣州都督?”

李承乾看了長孫無忌一眼,無聲的歎了口氣,說道:“褚卿吧,他已經六十了,做上兩任廣州都督,便該致仕了。”

劉弘業的事情出來,即便是李承乾強力壓下,但也必然在朝中之中引起輿論。

劉洎的事情,他的死多少有些冤。

尤其是在文人之間,明麵上礙於先帝不會多說什麼,但私底下,還是會抱怨幾句的。

但最後,一切的不滿都會積累在褚遂良的身上。

風評不好,對禮部尚書,是很要命的。

“廣州太遠了,還是荊州吧,荊州大都督做上五年,便可以致仕了。”長孫無忌神色平靜的看著前方。

李承乾有些驚訝,但還是點點頭道:“好,許叔牙在荊州也十年了,也該動動了。”

“多謝陛下。”長孫無忌側身,認真拱手。

李承乾深吸一口氣,說道:“禮部尚書空缺出來,就讓宗正寺卿李百藥接任吧,到時候,便讓表兄從秘書監調任宗正寺卿吧,時間算算也差不多了。”

“那臣也該致仕了!”長孫無忌神色肅然的抬頭。

“舅舅說的哪裡話,外甥還需要舅舅多主持幾年政事堂呢!”李承乾神色溫和的搖搖頭,然後誠懇的說道:“明年又是科舉大年,又要殿試,外甥看,這一次便由舅舅主持科舉吧,等到三月初,朕再回朝,舉行殿試。”

長孫無忌有些詫異的抬頭,隨即拱手道:“多謝陛下!”

李承乾笑笑,說道:“天下艱難,隻有一切清順,才能持續下去,當然,也需要舅舅坐鎮源頭。”

“謝陛下!”長孫無忌笑著躬身。

……

天津橋東,尚善坊。

趙國公府。

窗外紅梅綻放,窗內火爐溫熱。

一張黑色矮幾擺放在了窗台之上,上麵的火爐溫著酒。

長孫無忌坐在一側,目光從窗外的風雨中收回,然後看向對麵的褚遂良道:“我已經上奏,請致仕呢?”

“國公!”褚遂良忍不住的抬起頭,直直的看著長孫無忌:“陛下不會裝糊塗答應了吧?”

“沒有!”長孫無忌搖搖頭,說道:“陛下讓我辭去尚書左仆射,專任司徒,同時明年科舉是我的主考,科舉之後,我會主動上奏,以老病,辭去尚書左仆射。”

“陛下還是念舊情的。”褚遂良輕輕笑笑,看向長孫無忌道:“有國公在朝中,將來不管發生什麼事情,都能幫陛下收拾。”

“陛下是很聰明的。”長孫無忌微微讚同點頭。

“那麼國公辭去尚書左仆射之後,誰來繼任呢?”褚遂良神色嚴肅起來。

“這沒有提。”長孫無忌搖頭,歎聲說道:“那些應該就都是陛下的權力了,不過如果不出意外的,應該是李勣,至於李勣後麵的尚書右仆射,就不好猜了。”

“是!”褚遂良麵色凝重的點點頭,於誌寧,閻立德,張玄素,甚至杜正倫都有可能。

“唐儉致仕之後,會由廣州都督杜正倫升任中書令。”長孫無忌看著震驚的褚遂良,繼續說道:“荊州大都督府長史許叔牙會調任廣州都督,這樣,荊州大都督府就無人主持了。”

褚遂良猛然抬頭,看向長孫無忌,喃喃的說道:“國公。”

“陛下雖然讓我以司徒,領政事堂事,但我已經不打算再多管什麼,會用更多的時間來進行休養。”長孫無忌有些擔憂的看向褚遂良,道:“登善,我反而擔心你,劉弘業的事情,陛下雖然壓了下來,但這件事情沒那麼容易結束,一旦再度爆發,你……”

褚遂良緊緊的抿住嘴唇。

“所以,退一步吧,去荊州做一任荊州大都督!”長孫無忌提起前麵的酒壺,給褚遂良倒了一杯,說道:“再說,我這一退,陛下掌權,你之前說的風暴就要來了,出去躲一躲吧,小心你第一個被祭旗。”

褚遂良神色不由得微微一變。

長孫無忌一退,皇帝要就直麵關隴門閥。

到時候,清查隱田隱戶,還有追繳之前隱匿的賦稅,察查惡錢之事,皇帝之前已經開始推動的事情,就會更加的鋪展開來。

以如今天下的局勢,天下世家恐怕很難直接擋的住皇帝的手段,最後不得不暫時委屈。

然而,他們暫時的蟄伏,不意味著他們軟弱可欺。

他們必然會報複的,當然,他們的報複不會針對皇帝,而會針對那個動手的人。

這裡麵少不了要有一番腥風血雨。

“楊家的事情,你是領頭的,如今又有劉弘業的事情,陛下幫了你一次,不會再幫你第二次。”長孫無忌不由得輕歎一聲。

“國公,劉弘業的事情,背後的人是誰?”褚遂良神色凝重起來。

褚遂良沒有懷疑過皇帝,因為皇帝剛剛完成了追封太上玄元皇帝事,以禮部尚書主持那件事情的褚遂良,如果這個時候出事,打的是皇帝的臉。

事實也證明的確如此,皇帝將這件強行壓了下上來。

“不知道。”長孫無忌給自己倒了一杯,說道:“太清宮祥瑞之事,讓陛下威望大增,或許有人試圖通過你來劍指陛下吧。”

褚遂良輕輕抬頭,然後抬起頭,端著溫酒,自言自語道:“荊州大都督,離洛陽也不是太遠,而且是從二品的大都督,將來回朝,恐怕就隻有……”

將來回朝,就隻有宰相之位的。

褚遂良低頭,認真的說道:“國公,下官願與國公共進退。”

長孫無忌抬起酒杯,然後和褚遂良一起一飲而儘。

……

不知道過了多久,窗外的風雪大了許多。

“如果陛下真的能夠完成所願,其實也不失為一件好事。”長孫無忌輕輕放下酒杯。

“若是能成,自然最好。”褚遂良抬頭,看向長孫無忌,道:“國公說的沒錯,世家的確難以正麵直抵陛下的鋒銳,但那是因為他們還願意守規矩,但若是他們也動用軍中的手段……國公,世家的手段,從來都不弱啊!”

關隴門閥,河東四姓。

他們之所以能夠鼎立於世,除了各自掌控地方和官場勢力之外,同樣在軍中也還有相當的勢力。

甚至在宮中,都有一些暗伏多年的死士。

能不能用是一碼事,消息傳不傳的進去是另一碼事。

但這麼多年以來,世家和皇帝聯姻,送進去的家族女子不在少數。

跟著這些家族女子一起進宮的侍女,就更多了。

當然,多年以後,這些人會不會聽話,又是另一碼事。

隻要皇帝手段柔和一些,不往死路上逼,這些世家一般也不會冒著要命的風險去走這條路。

“所以,你從一開始就不看好陛下清理隱田和隱戶諸事?”長孫無忌低著頭,看著空蕩蕩的酒杯,眼底閃過一抹肅殺。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