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紫微宮。
乾元殿。
李承乾坐在禦榻上,看著跪倒在地的齊王李佑,輕聲道:“五郎,你比當初成熟許多了。”
一句話,李佑頓時忍不住的眼淚流了下來,哽咽的叩首道:“皇兄!”
“出來了,就好好的。”李承乾輕歎一聲,道:“朕這一次用封禪的理由,好不容易才說服朝臣將你放出來。
不過親王的爵位你不用想了,朝中不會允許,朕思量之後,封你建安郡王,領建州彆駕,好好做上幾年,朕會升你為建州刺史,好好治理地方。”
“多謝皇兄。”李佑起身,顫抖的拱手。
“今日,你先在洛陽過,建安郡王府,朕已經讓人給你收拾出來了,帶上王妃和太妃,一起搬進去。”稍微停頓,李承乾說道:“到了明年,你回長安一趟,去昭陵祭祀父皇。”
“是!”李佑頓時忍不住的痛哭了起來。
先帝病逝的時候,他還在洛陽被囚禁,隻能遙遙的拜祭,沒想到,今生竟然還能有去昭陵親自祭拜的機會。
“之後,便然後便帶著王妃和太妃,一起去建州吧。”李承乾有些感傷的側過身,然後說道:“好了,出宮去吧,好好的在洛陽轉一轉,日後你想要再回來,就不容易了。”
“是!”李佑叩首,再度忍不住的痛哭了起來。
……
齊王李佑被從宮中放出的消息,立刻就在整個洛陽沸沸揚揚的傳揚了開來。
十幾年前,齊王李佑謀反的事情,也重新被人翻了出來。
少不了還有其中的一些蹊蹺事。
當然,這些和皇帝沒有關係,甚至當初齊王李佑能夠保住一命,也都是皇帝在先帝麵前求情,這才最後以幽禁邙山了事。
如今皇帝更是親手將齊王解除幽禁。
兄弟孝悌之情,幾乎能為天下表率。
十幾年過去了,李佑背後的陰氏,幾乎是徹底凋零,好在齊王妃背後的韋家還在。
李佑如今雖然不再是齊王,但身為建安郡王,手下還是能夠安置不少人。
這樣的官位,便是京兆韋氏,也不敢輕易小視。
尤其這些年,皇帝已經加緊了對天下世家的控製。
所以很快,韋家的人很快便找上了門。
尤其是跟在皇帝身邊的右衛中郎將韋待價。
他是齊王妃的親哥哥。
就在洛陽百姓議論皇帝會不會將魏王也放出來的時候,一匹快馬匆匆的從上東門極速的進了皇宮。
……
乾元殿中,李承乾難以置信的看著眼前的奏本,然後看向長孫無忌,李勣等滿殿群臣,甚至微微有些顫抖的說道:“屠城了,新羅王將高句麗的一座城,徹底的屠了。”
李勣站出,拱手道:“陛下,雖然是隻有三千餘人的一座小城,但的確是屠城了。”
李承乾突然放下奏本,輕歎一聲道:“可惜了,如此一來,高句麗和新羅之間的仇恨便再也難以解開了。”
“是!”長孫無忌站出,拱手道:“陛下,高寶藏在承天門外,叩首求見。”
“朕就不見他了。”李承乾平靜的擺擺手,說道:“他想說的,無非就是讓大唐替高句麗主持公道,告訴他朕會替他主持公道的,傳旨下去,令新羅王金春秋入長安解釋此事,同時讓蘇勖派人前往調停兩國戰事……”
聽到皇帝的沉吟,群臣忍不住的抬頭:“陛下!”
李承乾收回神思,看向群臣,神色嚴肅的說道:“諸卿,大唐的目的,從一開始就要讓三國齊滅。
如今到了這一步,高句麗和新羅之間,便再也沒有任何妥協的餘地,戰事必然會進行下去,然後以一國滅亡為第一階段的結束,但具體該怎麼做,兵部?”
“陛下!”兵部尚書崔敦禮站了出來,拱手道:“陛下,東島三國之戰,終究的焦點是落在高句麗的身上。
因為一個高句麗在當初,便有新羅和百濟兩國加起來的兩倍還要大,而且還不包括遼東。”
“所以,兵部的看法,是要以新羅滅了高句麗的國祚,但是新羅有這個實力嗎?”李承乾微微抬頭,說道:“朕相信,新羅有足夠攪亂高句麗南部的力量,但是說他們北上滅國高句麗,且不說能不能,敢不敢就是一個問題。”
如今大唐就屯兵在大同江北,有大唐在,新羅可以說敢一步步的侵占高句麗國土,但滅國,他們恐怕不敢。
“正常來講他們是不敢的。”崔敦禮低頭,平靜的說道:“但若是大唐支持高句麗,可以用一切手段報複新羅的屠城的時候,新羅最後必然會殺入高句麗深處。
如果這個時候,他們發現高句麗國內的防禦就像紙一樣薄弱,他們會不受控製的殺入平穰……”
大唐支持高句麗,用一切手段報複新羅的屠城。
崔敦禮的話有些繞,說的也雲山霧罩的,但在場的人都明白,其實也就是兩個字,屠城。
高句麗以屠城來報複新羅的屠城。
高句麗一旦屠城,那麼大唐就可以告訴新羅,大唐會在這件事情上保持中立。
以新羅人對高句麗人的仇恨,一得到大唐的允諾,立刻就會不顧一切的殺入高句麗,然後不停的衝殺。
這個時候,他們一旦發現高句麗的城市防禦像紙一樣的薄弱,他們立刻就會忍不住的不斷的向前衝殺。
直到最後殺入平穰。
“需要讓高句麗人對高寶藏失去信心,需要有人引導,告訴高句麗的百姓,隻有大唐出兵,才能夠讓他們徹底的安心下來,才能徹底的向新羅報複。”崔敦禮抬頭,說道:“陛下,泉蓋蘇文的兒子和舊部,是時候發揮作用了。”
“高句麗百姓自願歸入大唐,然後大唐率領高句麗的軍隊殺入新羅,滅國新羅,事後再拉扯一下,將百濟也牽扯進來,最後滅了百濟,三國同時歸入大唐。”李承乾忍不住出了口氣,看向崔敦禮道:“兵部的計劃紙上談兵是行的通的,但具體做起來,中間的困難很大,尤其是人心,還有天時地利種種細節。”
“是!”崔敦禮拱手,說道:“兵部能策劃的,隻有如此了,剩下的,就是軍前統帥更詳細的不熟了,畢竟洛陽距離菟州太遠,相互之間溝通不多。”
“蘇定方。”李承乾微微點頭,然後又搖搖頭,說道:“不用讓蘇定方回朝,讓他六百裡加急,將奏本送回來就是。”
“喏!”崔敦禮認真拱手,然後退回班列。
李承乾轉身看向長孫無忌,說道:“舅舅,去和高寶藏說,高句麗被屠城,朕無比憤怒,大唐願意幫助高句麗報複,讓他下令,高句麗所有的將士,全部聽從大唐所令。”
如果沒有大唐的調動,新羅如何能夠輕易的殺入平穰。
這裡麵的細節很重要。
“臣領旨。”長孫無忌認真拱手。
李承乾輕輕敲敲禦案,輕歎一聲道:“東島戰事再起,朕的第一次封禪,算是就徹底毀了。”
“陛下!”群臣齊齊躬身。
李承乾側身看向孫伏伽,問道:“孫卿,一個秋天過去了,地方事務察查如何?”
“回陛下!”孫伏伽麵色凝重站出,拱手道:“陛下,門下省,禦史台,刑部,大理寺,戶部清吏司,聯合地方司馬,錄事參軍,法曹參軍一起查查,天下諸道,如今已經查出有九位刺史三十三位縣令懈怠公事,從而導致三十三個縣,共計有超過千人因此而亡,上萬百姓受災,臣請陛下嚴處。”
孫伏伽一句話,殿中群臣立刻肅然起來。
長孫無忌忍不住的要站出說些什麼,但突然間他想起了在洛陽時,李勣和他說的話,長孫無忌有猶豫之下,還是沒有開口。
“朕就不嚴處了。”李承乾平靜的搖頭,說道:“孫卿領禦史台,刑部和大理寺,依照唐律處置便是……記住,這件事情,任何人不許求情。”
“喏!”群臣拱手,道:“臣等謹遵聖訓。”
“孫卿便以這件事情,起草奏本,駁了朕的封禪之事吧。”李承乾微微擺手。
“臣領旨。”孫伏伽用力的拱手。
先帝時期,魏征有《諫皇帝十思疏》。
現在也該輪到他孫伏伽了。
“舅舅!”李承乾看向有些愣神的長孫無忌,說道:“舅舅,封禪停了,接下來該做什麼,數日之後,你要提出來。”
“臣明白。”長孫無忌認真拱手。
……
尚書省,尚書左仆射官廨。
褚遂良看著長孫無忌,認真拱手道:“國公,天下事,除天地外,能讓百繚在意之事,恐怕隻剩下神靈了。”
“神靈?”長孫無忌眉頭閃過一絲疑惑。
“不錯。”褚遂良點頭,說道:“這其中要麼是昊天,要麼是佛道,封昊天,其實和封禪雷同,所以更應該是佛道。”
“佛門就算了,倒是道門可以考量。”長孫無忌緩緩的點頭。
“皇室是道德真君後人,那麼是否可以請陛下,追封道德真君?”褚遂良小心的看著長孫無忌。
“你有想法了?”長孫無際頓時聽懂了褚遂良的話。
“譬如太上玄元皇帝,如何?”褚遂良微微笑著拱手。
“不錯!”長孫無忌徹底的鬆了口氣,他稍微靠後,看向褚遂良道:“這件事情,你來上本,你是禮部尚書,上本最好,而且嵩山封禪也是你一直在做,等到冊封太上玄元皇帝的事情了結,你也正好是時候更進一步了。”
“更進一步?”褚遂良詫異的抬頭。
“唐儉年底就要致仕了。”長孫無忌微微歎息一聲,說道:“一個中書令空了下來,後麵不少人要遞進,你原本就是宰相,這個時候正好再進一步。”
褚遂良看著長孫無忌,有些苦澀的搖頭道:“國公,下官真的還有更進一步的機會嗎?”
有的時候,退一步海闊天空,進一步,萬丈懸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