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大唐李承乾:請陛下稱萬歲 > 第六百七十七章 國公,退一步吧(第三更)

第六百七十七章 國公,退一步吧(第三更)(1 / 1)

推荐阅读:

三月,春暖。

賀蘭敏月已經入宮。

兩儀殿中,李承乾看向殿中的梁建方,說道:“五月下,愛卿便啟程吧。”

“是!”梁建方認真拱手,皇帝要在五月祭祀昭陵,他也是要跟著一起去的,至於之後的封禪嵩山事,他知道那是針對西突厥人的一次騙局,也就沒有必要留了。

“此番衛國公調離西昌州,愛卿雖然也是戰功累累之輩,但吐蕃人未必會如同對待衛國公那麼重視,說不好,他們就會有所動作,愛卿記住,要將他們的試探,狠狠的打回去。”李承乾眼神冷然。

“臣領命。”梁建方拱手領命。

“吐蕃的事情,西昌州和鬆州方麵都要頂死,讓他們不得不出兵西域。”李承乾輕輕冷笑,說道:“西域誘惑足夠大,這樣他們一出兵,正好一網打儘,然後順勢殺入吐蕃,滅了吐蕃國祚。”

“是!”梁建方用力的點頭。

滅國西突厥汗國,是他梁建方。

滅國吐蕃,一樣是他梁建方。

“愛卿在西昌州有三件事。”李承乾微微抬頭,說道:“首先是派人介入羊同,這一點衛國公和兵部職方司一直在做,朕早年也布了一些棋子,愛卿需要做的,就是擴大這些力量,一旦出兵羊同,要立刻滅了吐蕃人的傀儡,徹底掌握羊同的兵權。”

“臣領旨。”

“第二件事,是蘇毗,蘇毗雖然早年間被吐蕃暗取,但是蘇毗女王還是有後人在世的,聯合安西大都護府,找到這個人。”李承乾身體前傾,認真說道:“將來一旦攻伐蘇毗,這個人便是我們的借口。”

“臣明白。”

“第三件事,便是練兵,高原瘴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問題,但對於一些特殊的人來說,卻沒有多大影響,甚至一些人在經過一定的鍛煉之後,也能夠適應。”李承乾稍微停頓,說道:“不管是滅國吐蕃,還是之後治理吐蕃,都需要大量這樣的將士。”

吐蕃也有上百萬人口,不是說他們領蘇毗羊同和西突厥的騎兵滅國吐蕃就能完事的,他們還需要大量的唐人在之後,駐紮在吐蕃很多年,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臣領旨。”梁建方鄭重的拱手。

李承乾點點頭,說道:“其他的便沒有什麼了,愛卿如今主政地方,需要準備的東西很多,還有兩個月的時間,愛卿多在六部九寺跑一跑,儘可能將所有需要帶的東西,全部帶齊。”

“臣遵旨。”梁建方認真拱手。

“去吧。”李承乾微微抬手,說道:“有什麼事情,直接來找朕。”

“臣告退。”梁建方拱手,然後轉身退出兩儀殿。

……

李承乾看著殿外,梁建方的身影已經消失。

如今的四方戰事,隻剩下一個吐蕃,吐蕃遠還沒有到前世大非川之戰後的那麼強大。

敗他不難,梁建方應該能夠做到,但是想要在高原反應的強大影響下,滅國吐蕃,就需要特殊的能力。

這一點,李承乾並不看好梁建方。

不過那個時候,東島三國應該已經滅國了,足夠李承乾將蘇定方調回來了。

兩儀門外,一道身影出現,然後極快的朝著太極殿而來。

很快,通事舍人婁師道已經站在殿門前,神色急切的對著李承乾拱手道:“陛下,吏部尚書,北平縣公張行成薨逝!”

李承乾猛然站了起來,盯著婁師道:“你說什麼?”

婁師道拱手,滿臉苦色的說道:“北平縣公府剛剛傳來奏報,張尚書昨夜偶感風寒,今日便再難起身,原本請了太醫診病,但沒想到已經是到了油儘燈枯之境了,剛剛已經薨逝。”

李承乾手腕微微有些顫抖,他抬起頭,深吸一口氣,然後儘力的平靜:“李卿,許卿!”

李義府和許敬宗同時站了起來,拱手道:“陛下!”

“你們二人現在替朕去看一看,有什麼需要幫助的,直接找鴻臚寺。”李承乾歎息一聲,說道:“此事,七日之後,讓太子代朕去吊唁吧,朕就不過去了,免得驚動太大。”

“臣等領旨。”李義府和許敬宗同時拱手。

這個時候,李承乾已經起身,朝著殿外而去,同時擺手道:“傳旨,輟朝三日。”

“喏!”

……

月色之下,馬車晃晃悠悠離開北平縣公府,行駛在長安大街之上。

許敬宗坐在馬車內,不由得輕歎一聲道:“北平縣公運道不是很好,今年剛剛開始為陛下所重,沒想到一場風寒,就……徹底的斷了他的一切。”

張行成雖然是吏部尚書,但實際上卻是身處在皇帝和長孫無忌之間。

而且張行成也不是什麼的完全中立,他是有些偏向於長孫無忌的,這才導致他雖然是多年的吏部尚書,但在皇帝心裡的位置卻並不太重,甚至多年了,一點拜相的跡象都沒有。

今年好不容易,皇帝讓他這個吏部尚書來做科舉主考,已經是重用之象了,沒想到一個風寒沒有熬過,人便已經走了。

“早先的時候,太醫說過,北平縣公是油儘燈枯而亡。”李義府輕輕抬頭,看向許敬宗道:“許兄,科舉最是磨人啊!”

許敬宗猛然抬頭,難以置信的看向李義府,他的嘴裡含著不知道多少話,但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李義府微微擺手,說道:“老兄,這才是個開始呢,吏部尚書空缺下來,何人上補,你猜陛下是什麼想法,你猜趙國公又是什麼想法,這要是撞起來,會是什麼結局?”

許敬宗忍不住的一個寒顫,這個時候,李義府已經閉上了眼睛。

許敬宗忍不住的長歎一聲,官場廝殺,總是在最不經意間,有無數的刀光劍影。

馬車在月下,漸漸的駛入了長街深處。

不幾日,皇帝下詔,北門縣公張行成,諡號為定,追贈為開府儀同三司、並州都督。

許陪葬昭陵。

……

兩儀殿中,李義府站在稍後,低頭琢磨著皇帝皇帝對張行成的追贈。

開府儀同三司,並州都督,這些都是預料當中的事情,沒有追贈宰相,也沒有授東宮官職,但卻許陪葬昭陵。

這便多少有些深意。

一陣平靜的腳步聲傳來,李義府看著眼前的笏板,然後在皇帝坐下之後,和群臣齊齊拱手道:“臣等參見陛下,陛下萬壽無疆。”

“眾卿平身吧。”李承乾神色平靜的看著群臣,說道:“張卿的葬禮已經過去,朝政還需繼續,首先,吏部尚書的位置不能空下來,尤其是接下來的幾年,不管是東島還是西域,都需要大量的官員填補,所以吏部尚書的人選,今日便定下吧。”

“喏!”群臣微微躬身。

李承乾看向長孫無忌,問道:“舅舅,你有什麼人選嗎?”

長孫無忌剛要站出,卻隱約聽到了很輕微的敲擊桌案的聲音,他的眉頭下意識的一跳,隨即拱手道:“不知陛下有何安排?”

李承乾目光從長孫無忌身上掠過,隨後看向閻立德道:“閻卿任吏部尚書吧,同時同中書門下三品,以戶部尚書,轉任吏部尚書,相對比較合適,之前又有唐卿的例子在前,舅舅以為如何?”

吏部尚書最大的職責,便是統籌安排天下三百多刺史的官位,這裡麵首先要做的,就是對這些刺史進行考核。

戶部涉及到錢糧戶口,是對一州刺史政績考核的最重要指標。

所以,從戶部尚書轉任吏部尚書是合適。

“陛下安排甚至妥當,臣沒有異議!”長孫無忌沉沉拱手,閻立德已經是宰相了,任吏部尚書,他能說什麼。

“那麼便將這個定下,至於空缺出來的戶部尚書,裴卿,你來吧。”李承乾的目光落在了後方的裴仁方身上。

裴仁方立刻站出,拱手道:“臣領旨。”

戶部向來是皇帝的地盤,他一言而定,長孫無忌也沒法說什麼。

“至於空缺出來的戶部侍郎。”李承乾看向長孫無忌,認真的說道:“舅舅,你來推薦一個人選吧。”

長孫無忌有些詫異的抬頭,隨即低頭道:“陛下,燕然副都護任雅相如何?”

如今的燕然都護,是雍王李厥在遙領。

是的,李厥雖然是雍王,但是雍州都督丘行恭,皇帝一直都沒有要換的意思,所以在雍王大婚之後,便讓他遙領燕然都護。

而實際上真正負責燕然都護府的,是燕然副都護任雅相,他是長孫無忌的人。

“便是任卿了。”皇帝沒有絲毫猶豫,直接點頭應了下來。

長孫無忌立刻便明白,皇帝是用戶部侍郎和吏部尚書進行了交換,同時也是在安撫他。

“至於說燕然都護府。”李承乾抬頭,看向群臣道:“鴻臚寺少卿蕭嗣業。”

“臣在。”蕭嗣業認真的站了出來。

李承乾微微點頭,說道:“你曾經在草原待過,如今再回去幾年吧。”

“臣領旨。”蕭嗣業肅然拱手。

“至於你空下來的鴻臚寺少卿的位置。”李承乾看向長孫無忌,道:“舅舅,你看著安排吧。”

“臣領旨。”長孫無忌認真的拱手,就在這個時候,他眼角餘光敏銳的捕捉到身後有個人準備要動,他心裡一沉,隨即立刻拱手道:“陛下,巂州都督劉伯英前些年平定諸蠻有功,可調任鴻臚寺少卿。”

李承乾有些驚訝的看了長孫無忌一眼,說道:“那好,便由劉卿調任吧。”

巂州是羈縻州,巂州都督的品級並不高。

“謝陛下。”長孫無忌高聲說了一聲,然後退回班列之中。

他背後的那個人也收回了腳步。

……

“莒國公,聊一聊吧。”長孫無忌放慢腳步,在宮道上等上了唐儉,側身看向他,問道:“今日賢兄似乎有事?”

“國公應當明白的,不然也不會推薦下官的親家做鴻臚寺少卿。”唐儉深深的看了長孫無忌一眼。

劉伯英是唐儉小兒子唐觀的嶽父,所以,當長孫無忌推薦劉伯英做鴻臚寺少卿的時候,唐儉才收回腳步。

長孫無忌輕歎一聲,問道:“國公真的要致仕嗎?”

是的,唐儉要致仕,今日他剛邁步,長孫無忌就猜透了他的想法。

“北平郡公病逝了,老朽也該主動求去了。”唐儉輕輕搖頭。

“再等半年吧,起碼等到明年正旦大朝之後。”長孫無忌略帶懇求的看著唐儉。

唐儉深深的看了長孫無忌一眼,說道:“好吧,便依國公,不過國公,退一步海闊天空啊,這些年,朝中百官當中,不少人暗中都有怨氣,這些話,陛下是聽得見的。”

長孫無忌麵色瞬間一沉。

唐儉這個時候已經不再理他,大踏步的從他身邊而過。

長孫無忌回頭看向太極殿的方向。

宮門千重,皇帝的身影自然看不見。

甚至就連他在長孫無忌腦海的模樣,也逐漸的模糊起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