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望日大朝。
太極殿中,百官肅立。
禦榻之上,李承乾放下奏本,看向群臣最上的長孫無忌:“舅舅,太子上奏請封禪嵩山,你如何看?”
長孫無忌從群臣當中站出,然後拱手道:“陛下,臣以為可以,陛下自登基以來,敗吐蕃,破平穰,滅泉蓋蘇文,滅西突厥汗國,武功昌盛,這幾年間,每年天下豐收,又有殿試遴選人才,文治清明,如此人心所向,陛下封禪嵩山可矣!”
殿中群臣肅穆安靜。
封禪並不是一件多稀奇的事情。
先帝時期,先帝就曾經數次打算封禪泰山,但偏偏天下多災,又有戰事,最後也不得不停下。
最後是皇帝在先帝退位太上之後,主動為先帝在嵩山封禪的。
如今皇帝要在嵩山封禪,知曉其中內情的人都明白,這事不可能成行;便是不知道內情的人,也知道此事不易。
李承乾側身看向另外一側的程知節,問道:“盧國公,你怎麼看?”
程知節站了出來,乾脆利索的拱手道:“臣以為可以。”
“封禪啊!”李承乾目光抬起,輕輕看向殿外。
封禪的提議雖然是他自己提出來的,但說到底,不過是為了將那些西突厥貴族留在長安,做的權益之策。
至於真心封禪。
李承乾心中搖搖頭,現在他的還沒有資格。
他也不想現在封禪,因為當他有更多功勞麵對天下,麵對上天的時候,他才會去進行封禪。
“好吧,既然太子、諸王和百官相請,那麼便如此定下,年底臘月二十三,封禪嵩山。”李承乾看向群臣,目光在群臣當中掃過,直接說道:“禮部尚書!”
“臣在!”褚遂良神色認真的站了出來。
李承乾點點頭,說道:“以你為封禪大使,裡外準備封禪之事,全心些。”
“臣領旨!”褚遂良明白皇帝的意思,這一次雖然是以留西突厥貴族在長安,以求朝中在西突厥的製度能更快的建立和鋪展開來,方便朝中更順利的整個西突厥而做的一次戰略欺詐,但該做的,依舊要去做。
雖然糜費不少,但相比於朝廷順利的在西域布局,順利的掌控整個絲綢之路,這樣的付出還是值得的。
李承乾看著群臣,說道:“既然要封禪,那麼今年去洛陽的事情就要調整。”
正常來講,李承乾要在三月中,便啟程前往洛陽東巡,但既然要封禪,那麼這個時間就必須往後延。
“皇後預計會在七月底八月初誕子,所以,就定在八月底啟程洛陽,正好秋收也結束了。”李承乾稍微停頓,說道:“八月底啟程,那麼三月太乙青華觀和大慈恩寺祭祀,這樣,五月,朕去一趟昭陵吧,父皇過世八年了,朕也該再去祭祀了。”
“喏!”群臣肅然拱手。
現在是冬天,那些西突厥人要啟程返回西突厥,起碼要在三月天暖之後,而五月,皇帝要去祭祀昭陵,祭祀太上皇,便是那些突厥人,也不會愚蠢到這個時候要回西突厥。
之後便是年底封禪之事,阿史那彌射,阿史那步真,但凡是個有身份的西突厥貴族都不會拒絕這個盛事。
當然,如果真的有人想要回去西突厥,他們哪怕離開長安,也是回不到西突厥的。
因為他們路引,完全掌握在朝廷之手。
這樣隻要這些西突厥的人跟著去了洛陽,那麼他們再要回長安,就是明年三月了,回到西突厥就是明年秋天了。
明年秋天,兩年之間,足夠杜鳳舉完成所有的布局了。
接下來,西突厥的一切都會掌握在朝廷的手上。
直到最後……
李承乾抬頭,看向群臣道:“既然要封禪,那麼今年天下事便都要注意,尤其是春種秋收,傳朕旨意,天下各州縣刺史縣令,務必保證今年境內豐收,以賀封禪盛世,任何人不得怠慢,違者嚴懲。”
“喏!”群臣凜然拱手。
李承乾眼底閃過一絲戲謔,群臣雖然已經足夠重視了,但還是沒有弄清楚他的真意,李承乾神色嚴肅起來,認真說道:“朕要求不多,儘可能今年天下,不要餓死任何一個人。”
群臣驚愕的抬頭。
李承乾身體微微前傾,一字一句的說道:“朕欲行封禪,然能昭告上蒼者寥寥,文治也好武功也罷,從來沒有比能使天下蒼生免於饑餓,更能夠打動上蒼的。”
“喏!”長孫無忌率先反應了過來,隨即鄭重拱手道:“臣等恭領聖命!”
“臣等恭領聖命!”群臣緊跟著也反應了過來,齊齊拱手。
同時,他們也明白,皇帝這句話,其實並不是針對這一次的封禪而言的,而是針對整個封禪之事而言,他是認真的。
將來如果皇帝要封禪,便要天下州縣刺史縣令,保證境內百姓不要因為糧食不足而餓死。
當然,這不涉那些羈縻州。
但這也極難,天下窮苦之地無數,誰知道哪個犄角旮旯裡,就會有人因為糧食不足而餓死。
可轉念想想,若真能成就此業,那是何等曠世的功業啊!
皇帝在此昭告天下,此其真誌也。
以封禪而明敕,天下刺史縣令,皆須為此而竭力。
群臣躬身間,對皇帝的心胸,感到無比欽服。
……
春雨迷蒙,霧氣遮籠整個長安城。
李承乾站在貞觀殿前,看著整個天下。
天可汗,他要的又豈是僅僅一個天可汗。
他要有更高遠的成就。
李治都敢自稱天皇大帝,他又有什麼不敢的。
李承乾心中不由得輕輕冷笑,李治做的那點事情,李承乾現在幾乎已經全部都做到了。
除了李治不要臉的封禪泰山。
然而對李承乾而言,他想要封禪泰山極難,天下人口超五千萬,是他自己許下的承諾,他不打算違背,但是若是他以滅高句麗,百濟,新羅,西突厥,加上吐蕃,還有天下安定,沒有饑饉。
這樣的成就,便是上蒼,也會多看他幾眼吧。
“咦!”一聲輕咦從李承乾的身後傳來。
李承乾微微轉身,看向了坐在殿中右側,閱覽密密麻麻上百本奏本的武媚娘。
這些奏本全部都是朝中百官在李承乾說下祈願,不,甚至是宏願之後,送上來的奏本。
許多都是在信誓旦旦的保證,他們一定會按照皇帝的聖訓去做。
當然,其中也有一些認真提奏,上稟很多有用諫言的奏本,李承乾讓武媚娘全部都摘抄了出來。
不僅僅是武媚娘,徐慧也會閱覽其中一半的奏本。
她們兩個是李承乾最放心的後宮女子,因為李承乾隻要不給她們真正自己後宮嬪妃的身份,她們就永遠無法插手前朝。
真正避免後宮乾政之禍的發生。
隻是此刻,武媚娘的臉上一臉驚訝。
“怎麼了?”李承乾的聲音從側畔傳來。
武媚娘有些茫然的抬頭,看向李承乾道:“陛下,這裡有本少府的奏本,宮裡要遴選良家女子充實宮廷,妾身在這裡看到了敏月的名字,賀蘭敏月,那是妾身的外甥女。”
“哦?”李承乾有些詫異的接過,一邊看一邊說道:“朕之所以有如此安排,是因為諸王都逐漸的長大了,再有幾年便會陸續的進行婚配……賀蘭敏月,找到了,在這裡!”
賀蘭敏月,賀蘭安石和武順的女兒,性情溫婉,容顏殊色。
這是少府的評語。
當然,李承乾更知道。
賀蘭敏月和武媚娘的關係可沒有多好。
李承乾將奏本遞給武媚娘,皺眉道:“他們真的是亂來,朕這就讓他們將賀蘭敏月的名字從這其中剔除。”
“陛下!”武媚娘抓住李承乾的胳膊,有些擔憂的輕輕搖頭:“此事後麵怕是還有些什麼,以阿姐的性情,不會這麼不和妾身商量,就將敏月送進宮裡來的,這裡麵怕是和賀蘭家有些關係,賀蘭家和阿姐向來不睦,少不得他們又逼迫什麼。”
李承乾側過身,看向一側:“去查,怎麼回事?”
徐安立刻拱手,然後轉身走出貞觀殿。
李承乾坐下,抱住武媚娘,輕聲道:“這世間終究還是有許多不如意,賀蘭敏月,終究是賀蘭家的女兒。”
“嗯!”武媚娘輕輕點頭,她敏銳的意識到,這裡麵怕是有些問題,畢竟賀蘭敏月不僅有這麼個做先帝婕妤的小姨,還有武元慶這個做陳州長史的舅舅,沒那麼好欺負的。
很快,徐安就重新返回,對著李承乾拱手道:“陛下,名字是賀蘭家報上來的。”
武媚娘眉頭一愣,咬牙說道:“賀蘭家的人真該死。”
“這話不對,賀蘭安石可不僅僅有一個女兒。”李承乾看著武媚娘輕輕搖頭。
武媚娘一愣,隨即緩緩點頭。
武順和賀蘭安石有賀蘭敏月,賀蘭敏之這一對子女,但賀蘭安石的妾室還給他生了一個兒子賀蘭務溫。
這裡麵難免說是賀蘭家在做什麼文章。
“算了,不用多想,將賀蘭敏月從這名單上剔除。”李承乾微微搖頭,說道:“至於賀蘭家,派人警告……”
“陛下!”武媚娘抬頭,看著李承乾道:“還是算了吧,敏月入宮,也沒有什麼,畢竟妾身在宮裡的外甥女,還有大小楊妃,加上敏月也沒什麼,而且這或許對敏之是好事。”
李承乾微微一愣,側身對著徐安擺擺手。
徐安立刻拱手而退。
李承乾低身看向武媚娘,道:“媚娘可是想到自己了。”
武媚娘輕輕低頭,她終究是沒有子嗣的,她也不能有子嗣。
李承乾輕歎一聲道:“那好吧,便讓敏月入宮吧,到時候,愛妃生個孩子,便寄托在敏月名下吧。”
武媚娘忍不住的抬頭,眼底已經閃過淚光,然後用力點頭道:“嗯!”
李承乾抱住武媚娘,抬頭看向上方。
這一刻,他的眼中異常的淡漠。
這一局,武媚娘沒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