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大唐李承乾:請陛下稱萬歲 > 第六百七十五章 陛下是不是打算放魏王出宮?(第一更)

第六百七十五章 陛下是不是打算放魏王出宮?(第一更)(1 / 1)

推荐阅读:

臘月二十七日。

晨光從初起的長安城上空掠過。

最後落入到了北邊的大明宮中。

紫宸殿。

床榻上,已經蘇醒過來的李承乾,手指輕輕的在細紗下的纖腰間掠過,然後順著誇張的曲線向上。

“陛下!”武順睡意朦朧的轉過身,然後輕輕靠進了李承乾的懷裡。

清新的香氣從武順身上傳來,讓李承乾神經有些放鬆。

這段時間他在朝中不停的進行布局,讓他有些疲憊,這才叫將武順召入到大明宮中。

十年了,武順還是一如既往的年輕迷人。

其實也是,她也不過才三十出頭而已。

輕輕的抱住武順,李承乾低聲在她耳邊問道:“在朕這裡,心中歡喜嗎?”

“嗯!”武順下意識的應了一聲,然後有些害羞的紅了臉頰。

“最近有什麼事情嗎?”李承乾稍微挑起武順的下顎,問道:“你似乎彆有所求。”

很多事情,從一舉一動之間就能看出端倪了,尤其是昨夜的瘋狂,武順的表現太明顯了。

武順臉上頓時升起一絲擔憂,說道:“陛下,是敏月的婚事,賀蘭家的人想要介入敏月的婚事。”

李承乾的臉色微微一沉:“這些人,就沒有彆的本事嗎?”

“陛下!”武順緊緊的抓住了李承乾衣領。

“宮中明年會找一批女官,你如果願意的話,可以讓她以女官的身份入宮。”李承乾抱住武順,說道:“有朕和媚娘在,安排她自然妥當,不過更妥當的,是她直接入宮,朕可以以媚娘為借口,等她做才人,你自己選。”

武順的身體微微有些僵硬,但她隨即就身子軟了下來,低聲說道:“妾身回去問一下她,就說是媚娘的意思?”

“你就不能自己做回主嗎?”李承乾輕輕搖頭,將武順稍微拉到自己眼前,然後歎息一聲道:“算了,朕直接做主,讓她入宮,為宮中才人,記住,這是聖旨。”

“是!”武順抬起頭,神色溫婉,雖然眼中遲疑,但卻沒有任何拒絕的意思。

李承乾輕輕笑笑,再度緊緊的將柔媚似水的武順抱在懷裡。

這是個不會拒絕的女人。

……

李承乾踩著晨光,步入到了含元殿中。

長孫無忌和李勣各自站立兩側,後方站著於誌寧和許敬宗。

李義府,上官儀,岑長倩和裴炎站在廊柱兩側。

李承乾在丹陛上坐下,眾人齊齊拱手道:“參見陛下!”

“今日是年前最後一次常朝了。”李承乾擺擺手,說道:“不用多禮。”

“喏!”眾人齊齊拱手。

李承乾抬頭,看向長孫無忌,問道:“舅舅,那些突厥貴族如何了?”

“回陛下,沒人想著要回去。”長孫無忌笑著拱手,說道:“如今是冬日,天氣森寒,長安都如此,更彆說西域,西域想要天氣暖和,起碼得明年三四月,再有長安繁華,不少人都醉倒在了平康坊,不肯離開。”

“這雖然是層手段,但不能太用。”李承乾稍微沉吟,說道:“明年二月要科舉,正月裡,讓鴻臚寺的人帶他們去國子監看一看,還有金吾衛,西突厥的人,或許更喜軍中。”

“是!”長孫無忌認真拱手。

“正月裡,封禪嵩山的事情就要定下,讓鴻臚寺出麵,將他們全部留在長安。”李承乾笑笑,說道:“兩年時間,先將他們腰裡的金銀全部榨乾再說。”

“喏!”長孫無忌拱手,然後他小心的問道:“陛下,提封禪之事,由何人來提,畢竟萬一不成?”

“若是真的要封禪,自然是太子,文臣,還有武將,同時提奏,不過如今隻是個幌子,就沒有這個必要了。”李承乾深吸一口氣,說道:“讓太子提吧,李義府,你來寫提奏內容。”

“臣領旨。”李義府立刻起身躬身。

“陛下,封禪之事倒是不難,隻是高句麗那邊,高句麗王高寶藏一直請見陛下!”李勣微微拱手。

“應該是百濟和新羅那邊,給他的壓力不小,所以他才會來長安,求朕支援。”李承乾突然感慨的搖頭,說道:“朕原本沒有想過他會親自來長安的,如今他這麼一來,反而是高句麗那邊沒了主心骨,應對百濟和新羅的壓力會手忙腳亂。”

“這樣距離高句麗的滅國,會更近一些。”長孫無忌眼神狠辣的拱手。

“是這樣不錯,不過他人在長安,而且去年請上尊號的事情,也有他的一份,朕還是需要見一見的,然後安撫一下他。”李承乾輕歎一聲,說道:“這件事情又不能直接去信斥責新羅和百濟,得想想,這件事情該怎麼結束。”

“陛下,以臣看,他既然已經到了長安,明年又有封禪之事,年底三國就要亂起來了。”長孫無忌神色一冷,說道:“陛下,不妨就讓他永遠都留在長安好了。”

瞬間,整個大殿徹底的安靜了下來。

一時間,所有人都被長孫無忌這個大膽的想法震驚了。

禦榻之上,也是一片安靜,但時間稍過,眾人便明白,皇帝是認真的在思索這個提議。

眾人不由得微微有些戰栗。

一國之君,就這麼被變相的囚禁在長安,然後一直到他國破家亡的那一天。

終於,禦榻之上,皇帝的聲音緩緩的傳來:“也好,便這樣吧。”

“喏!”所有人肅然拱手。

“諸事安排的妥帖些。”稍微停頓,李承乾淡淡的說道:“告訴他一聲,朕年後會見他。”

“是!”長孫無忌拱手領命。

……

“高寶藏複國已經兩年多了,在高句麗應當也有足夠的勢力恢複。”李承乾微微抬頭,說道:“儘量控製這些人的力量用在南麵和新羅百濟廝殺,讓他們相互之間的仇恨深些。”

“喏!”群臣齊齊拱手。

“高句麗儘在掌握,不是什麼問題,百濟臨海,水師齊上,平滅不易,真正的麻煩是新羅。”

李承乾目光掃過群臣,說道:“儘管對高句麗的仇恨會讓新羅將大部分主力從山中調出來,但隻要有一部分留下,一座城池阻撓,戰事就會遷延下去,所以,必須徹底掌控高句麗在山地的布置,然後通過他們知道新羅的秘密。”

“是!”長孫無忌等人齊齊拱手,安東的戰事,最怕的就是遷延。

李承乾舒了口氣,說道:“雖然說現在距離三國滅國,還有幾年時間,但有必要開始往安東囤積糧草了,畢竟三國一滅,不管好壞,那兩三百萬人口,就是大唐的難題了。”

“喏!”眾人神色凝重的點頭。

“最後便是河北的百姓遷移和江南的船貿展開,這兩件事情,尚書省要抓緊。”李承乾看向長孫無忌和李勣。

兩人立刻認真的拱手道:“臣等領命。”

“剩下的還有就是明年科舉的事情。”李承乾抬頭,沉吟道:“科舉主考的人選?”

“陛下!”長孫無忌下意識的抬頭。

李承乾回過神,說道:“就吏部尚書吧,行事也方便些。”

“喏!”長孫無忌忍不住立刻拱手。

這幾年,皇帝一直都是在用宰相做科舉主考,吏部尚書張行成一直都是居旁輔佐,現在終於輪到他了。

“年前就這些了。”李承乾笑笑,說道:“明日舅舅去查一下,看看朝中誰的年禮還沒有領到,該派人送的送一下。”

“臣領命。”長孫無忌很輕鬆的拱手。

“便這些吧。”李承乾微微抬手,說道:“眾卿好好過個新年。”

“陛下新年安康。”眾人一起笑著行禮。

……

長孫無忌看著李勣等人的背影,然後轉身回到殿中,對著禦榻上的李承乾拱手道:“陛下!”

李承乾點點頭,看著長孫無忌道:“叫舅舅回來,是因為有一件私事,要和舅舅商量。”

“請陛下示下!”長孫無忌躬身。

“是齊王的事情。”李承乾從禦榻上站了起來,走到殿中,然後看向殿外,輕聲道:“我們都知道,齊王謀逆的事情,當年很有些蹊蹺,所以父皇才會將他幽禁在邙山,免得再有什麼變故,如今十幾年過去了,齊王早已改過,所以朕想將他放出來。”

“將齊王放出來?”長孫無忌有些驚訝的抬頭。

李承乾點點頭,說道:“朕登基馬上就九年了,如今天下稱天可汗,江山已穩,放他出來不會有任何影響,而且明年底要封禪嵩山,用這個借口做一做兄弟孝悌也不錯。”

長孫無忌了略微思索,然後小心的問道:“陛下是不是將來也打算放魏王出宮?”

“還是舅舅了解朕。”李承乾有些苦澀的笑笑,說道:“算是朕的一己之私吧,等再過幾年,東島三國齊滅之後,朕想就將青雀從北苑放出來。”

“那陛下打算在哪裡安置魏王?”長孫無忌神色謹慎起來。

李承乾略微沉吟,最後說道:“去濮州吧,降封濮陽郡王,讓青雀安靜的過完餘生吧。”

長孫無忌想了想,最後拱手道:“陛下仁德。”

“至於齊王。”李承乾平靜下來,說道:“讓他去閩地做一任刺史吧,這幾年足夠讓他的心思沉定下來了,去閩地深山,做一任開拓之臣吧。”

福建多山,多蠻族,那裡的地方刺史需要做的最多的,就是引蠻族下山,定居州縣,然後予以教化。

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陛下,臣看刺史就算了,齊王畢竟有罪。”長孫無忌稍微沉吟,說道:“臣看便做地方彆駕吧,內外都方便。”

李承乾眉頭一跳,隨即緩緩點頭。

“齊王和魏王都可如此安排,那麼晉王呢?”長孫無忌小心的看著李承乾,問道:“陛下,將來在滅吐蕃之後,是否要對晉王也予以優待。”

李承乾輕歎一聲,說道:“再看吧,前兩年,他已經在黔州納了一房妾室,等將來,朕滅了吐蕃,真正的封禪嵩山之後,或許會讓稚奴在黔州找個地方做彆駕,安度晚年就是了。”

“陛下仁德!”長孫無忌鄭重的拱手。

“朕能做的不多,也就是如此了,算是對得起父皇母後。”李承乾看向長孫無忌,說道:“相比青雀和稚奴,房二憑借戰功,在軍前已經做到了校尉之職,將來再有戰事也能多立功勞,等到滅三島之後,朕會讓房遺直將他的幾個兒子送過去團圓。”

“房遺愛畢竟是房相教導出來的,能力還是有的。”長孫無忌點點頭,道:“將來說不定他還有在安東做一任刺史的機會。”

“希望如此吧。”李承乾目光輕抬,歎聲道:“如此,朕便能徹底的對父皇和母後有所交代了。”

“是!”長孫無忌感慨的拱手。

李承乾興致一時有些不振,微微擺手。

長孫無忌認真拱手,然後從含元殿退了出去。

看著長孫無忌離去的背影,李承乾神色平靜下來,反而是看著長孫無忌的背影,眼神複雜。

……

永惟九年,正月初一。

正旦大朝。

群臣,諸王,地方刺史,內外諸夷國王使者,國子監學子,還有致仕耆老,全部肅然的站立兩側。

李承乾一身赤紅色袞龍袍,站在了殿門前。

側過身,李承乾看向身後一身金紅色鳳袍,頭戴鳳冠,腹部微微隆起的蘇淑,然後溫和的伸手右手。

蘇淑雖然有些猶豫,但還是將左手伸了出去。

李承乾托著蘇淑的手,然後一起邁步進入太極殿。

群臣恭敬的持笏拱手。

皇後身體有孕,這是國之吉兆,但無論如何,有了今天這一幕,皇後在群臣心中的份量,越發的重了起來。

等到李承乾和蘇淑一起在禦榻之上坐下,群臣這才齊齊跪倒,叩首道:“臣等參見陛下,陛下萬壽無疆。”

李承乾目光看向一側的內侍省典儀,然後微微抬手。

內侍省典儀立刻上前一步,高聲道:“興!”

“謝陛下!”群臣這才肅然躬身起來。

侍中孫伏伽從群臣當中站出,走到大殿中央,對著皇帝沉沉拱手,然後才莊重的開口道:“臣,門下侍中孫伏伽,啟奏陛下,永惟八年,風調雨順,百姓安樂,諸業順暢,天下安定,臣以天下臣民,啟祝陛下萬壽無疆。”

李承乾透過冕旒,看著群臣。

冕旒晃動,一年新始。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