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初籠,華燈璀璨,長安城中一派歡慶。
少府,雍州府,長安縣,萬年縣,準備了大量的遊行慶典在長安城中。
皇帝說大慶三日,從來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而是實實在在的長安大慶。
相比於長安城中的歡慶,宮中在入夜之後要安靜許多。
尤其是太廟附近。
……
太廟之中,李承乾從李奉慈的手中接過高香,然後對著他父皇太宗皇帝李世民的靈位,沉沉躬身。
李象站在李承乾身後左側,一起跟著鄭重躬身。
李承乾將高香插入香爐之中,然後才從袖中抽出一張寫著密密麻麻小字的黃紙遞給李奉慈。
李奉慈拱手接過,然後走到一側的火盆前,將黃紙點燃,然後看著它一點點化為灰燼。
李承乾看向眼前的靈位,拱手道:“父皇,西突厥諸部上請,四方諸夷附和,尊兒臣為天可汗。
今日,兒臣特地來告知父皇此事,兒臣已經開始逐漸的踏上父皇走過的路,開始一步步的朝著將大唐治理更加繁盛的方向前進,望父皇庇佑兒臣,早成永惟之治。”
說完,李承乾再度沉沉躬身。
李象跟著躬身。
李承乾起身,然後轉過身在身下的蒲團上坐下,然後才看向李象道:“坐下吧。”
“喏!”李象這才在身後的蒲團上坐下。
李承乾背靠高祖和太宗皇帝靈位,淡淡的說道:“此次朕稱天可汗,雖然是以滅西突厥而成,但前有吐穀渾破吐蕃,後有滅泉蓋蘇文破平穰城,軍功累加,才有今日之得,這些你都是看在眼裡的。”
“是!”李象用力的點頭。
“天可汗,是內外諸夷為你皇祖父上的尊號,後來,朕給你皇祖父上尊號於天聖可汗,你皇祖父病逝之後,這些尊號就跟著他一起去了,並沒有落在朕的身上。”李承乾繼承的隻有大唐皇帝的帝位,天可汗的尊號他是沒法繼承的。
李象躬身。
李承乾輕歎一聲,說道:“也就是說,將來朕一旦歸去,你也沒法繼承朕的天可汗尊號。”
“父皇!”李象忍不住的抬頭。
李承乾擺擺手,說道:“一切都得靠你自己去爭,你自己爭下的才是你的,你若是將來爭不到,那麼這天可汗,也就不會落在你的身上了。”
“喏!”李象點頭,但他的臉上帶出一絲為難。
李承乾笑笑,看著他說道:“朕自登基以來,雖然有多方戰事,但很多依舊還未平定,比如東島三國還沒有徹底滅國,西突厥還有隱患存在,更彆說還有吐蕃,這些都是朕要解決的問題。”
“是!”李象臉色苦笑,然後說道:“父皇將所有的大敵全部都解決了,兒臣該如何做?”
“你錯了。”李承乾搖搖頭,說道:“哪怕是東島三國滅國,西突厥隱患被解決,吐蕃滅國,但依舊還有很多的隱患存在,譬如北邊的回紇,這一次滅西突厥的過程吧中,他們就多有野心露出。”
回紇,雄踞大唐北方,東至遼東,西接西突厥,而且又吸取了薛延陀滅國的教訓,將來一旦壯大,也是不好對付的。
“而且還有東突厥。”李承乾微微搖頭,說道:“東突厥雖然早就滅國,甚至大半遷移到了長城內外,但不過是暫時隱忍罷了,一旦大唐虛弱,他們立刻就會再起,背叛大唐。”
李象驚訝的抬頭,他沒有想到,還有突厥人的事情。
“另外,還有中間的契丹,滇地的五詔,安南的林邑,吐蕃以南的天竺,波斯以西的大食,這些都可能會是大敵。”李承乾笑笑,說道:“而且五詔和林邑雖然看起來是小國,但雨林瘴氣是大敵,再有天竺和大食,超遠距離的後勤補給也是問題。”
李象讚同的點頭,對於這些他也不是一無所知的。
“所以,將來你要量力而為,不然一個不小心,就是大唐要因付出巨大而無收獲,最後國祚萎縮的。”李承乾稍微停頓,說道:“朕這些年行軍布局,就是要將敵人引到大唐後勤補給最方便的地方作戰,就比如此次安西,是現在安西開戰的。”
安西開戰獲勝,得到足夠優勢之後,大唐才開始源源不斷的西進。
“衛國公和盧國公,朕都給你安排到了東宮,這些軍陣上的事情,你要向他們多多請教。”李承乾最後認真的開口,說道:“這是朕對你最後的要求。”
一個皇帝可以不用去戰場上殺敵,但是軍策布置,還有後勤諸事,都是必須要清楚的。
“兒臣明白。”李象認真的叩首。
“好了,你去吧。”李承乾微微擺手。
“喏!”
……
一道人影從太廟門口走入,然後對著李承乾拱手道:“陛下!”
李承乾輕輕頷首,問道:“殷元,如今長安城中情況如何?”
左千牛衛將軍殷元拱手:“回陛下,百姓安樂。”
“軍中呢?”
“軍中將士開懷,齊頌陛下武運昌隆。”殷元認真拱手。
李承乾神色平靜的看了他一眼,問道:“那麼百官之中呢?”
殷元臉色微微一變,隨即拱手道:“回陛下,百官之中,有一些抱怨之聲,此番陛下用軍中將領偏多,賞賜也以軍中將領為多,所以,難免會有些抱怨。”
李承乾神色淡漠的點頭,說道:“朕知道了,這些人不必去動,盯住就好,同時記錄他們的言行。”
“喏!”殷元認真拱手,然後轉身告退。
李承乾目光看向一側,李五從陰影當中走了出來,對著李承乾拱手道:“陛下!”
李承乾輕歎一聲,說道:“那件事情,你去安排吧。”
“是!”李五拱手,然後退入到了黑暗之中。
看著眼前的黑暗,許久之後,李承乾才起身,轉身看向前方的靈位。
父皇,兒臣有東島三國要滅,有西突厥隱患要平定,還有吐蕃需要滅國,還有朝中,也需要順通下來。
李承乾輕輕低頭,躬身道:“父皇,希望一切順利。”
……
立政殿中,李承乾大踏步的走入殿中。
一名十五歲的紅衣宮妃上前,一臉喜意的福身道:“陛下!”
“愛妃平身。”李承乾腳步稍微停下,對著許萱溫和的問道:“許妃,皇後如何?”
許萱福身道:“恭喜陛下,太醫查過,皇後有孕了。”
“哈哈!”李承乾忍不住的笑了起來,一時間也不理會許萱,然後轉身大踏步的朝著內殿而去。
蘇淑神色平和的躺在禦榻上,看到李承乾,有些慵懶的點頭道:“陛下!”
李承乾走過來,握住蘇淑的手腕,低聲道:“感覺如何?”
“還好。”蘇淑拍拍李承乾的手腕,安定的說道:“陛下,一切無事,妾身又不是第一次有孕了,不用擔心的。”
蘇淑膝下已經有了太子,雍王,代王和永康公主四個孩子,如今已經是第五個了。
“嗯!”李承乾稍微鬆了口氣,說道:“要不要讓嶽母入宮,讓旖娘也過來照顧皇後。”
“按陛下安排便是。”蘇淑點頭,說道:“這樣,妾身這裡也能熱鬨一些。”
“這樣就好。”李承乾徹底放鬆了下來,看了蘇淑一眼,說道:“等到皇後這一次安然生子之後,後宮的一些事情也該安定下來了。”
“陛下說的是賢妃和德妃的事情?”蘇淑頓時就明白了過來,後宮四妃如今隻有貴妃和淑妃在列,其他位置都還空著。
“也是該動一動了,畢竟朕登基多年,外麵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著。”李承乾搖搖頭,說道:“什麼東西,久置不動,早晚是要出事情的。”
“是!”蘇淑忍不住的抬頭,她莫名的有種感覺,皇帝說的,不僅僅是後宮的事情。
……
年末歲尾。
臘月二十五日。
兩儀殿中,李承乾看著跽坐在一側,抿了一口熱茶的杜鳳舉,說道:“正月初六,愛卿便啟程西歸吧。”
杜鳳舉放下茶杯,認真拱手道:“臣領旨。”
李承乾點點頭,看向殿外道:“如今朕明年要封禪嵩山的消息已經傳揚了開來,加上皇後有孕,一旦明年朝臣上奏之後,朕便會定下八月秋收之後,啟程洛陽,所以那些突厥貴族,朕會留他們到後年,等他們回到西突厥,就是後年年中了。”
“是!”杜鳳舉認真點頭。
“今年朕免了西突厥百姓一年的賦稅,但明年年底,卻是要開始統計征收。”李承乾看向杜鳳舉,說道:“西突厥賦稅體製雖一如東突厥,但中途距離可比東突厥要遠,所以沿途塢堡的建設必須要加快。”
“臣明白。”杜鳳舉鄭重的拱手。
“做好準備吧。”李承乾輕歎一聲,說道:“西突厥的隱患徹底爆發,估計會在三四年之後。
如今衛國公被調回長安,吐蕃那邊怕也是不會安定,他們肯定會插手,愛卿要將他們動作全部摸清楚。”
“是!”杜鳳舉微微躬身。
“從吐蕃有條路到西突厥,這便意味著,有條路從西突厥到吐蕃。”李承乾看著杜鳳舉,幽幽的問道:“愛卿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
“這意味著一旦有事,從西突厥可以直接出兵,殺往吐蕃。”杜鳳舉凜然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