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大唐李承乾:請陛下稱萬歲 > 第六百七十章 封地裡海,勒石記功,永為大唐領土(第二更)

第六百七十章 封地裡海,勒石記功,永為大唐領土(第二更)(1 / 1)

推荐阅读:

兩儀殿中,長孫無忌消化著李承乾的安排,同時拱手道:“陛下,那麼以何人為安西大都護府長史呢?”

皇帝對安西大都護府的司馬都如此安排,長史恐怕同樣也有重用。

“王玄策吧。”李承乾輕輕的敲敲禦案,然後說道:“以王玄策為安西大都護府長史,同時檢校禁衛中郎將,西突厥十個折衝府,全都在王玄策的掌控之下,朕想,之前的諸多安排,王玄策也都能執行的下去。”

長孫無忌不懷疑王玄策的能力,不懷疑皇帝的布局,他隻是有些不明白,為何是禁衛?

“陛下。”長孫無忌拱手,認真問道:“以王玄策檢校禁衛中郎將,是要將西突厥的那十個折衝府,全都歸入禁衛麾下嗎?”

“是!”李承乾忍不住的笑了起來,點點頭道:“不錯,朕是這樣安排的。”

“為何?”長孫無忌眉頭緊皺。

禁衛納入十個突厥人的折衝府,這可不是什麼好事,這會破壞整個十六衛的平衡的?

“舅舅莫要忘了,年末西突厥諸部要來長安,給朕上尊號為天可汗,那麼這些西突厥的府兵,自然是朕的親衛,歸入禁衛應該是沒問題的。”李承乾神色平靜下來,認真說道:“以天可汗的禁衛在西突厥,如此,他們才不會輕易被那些突厥貴族再控製。”

西突厥諸部馬上就要啟程東來,而他們一旦離開,朝廷立刻就會在西突厥推行府兵之事。

之後,這些人到了長安,奉皇帝為天可汗。

以西突厥的風俗,那些西突厥將士,他們或許對大唐認可不高,但是對天可汗認可極高。

成為天可汗的親衛,他們對皇帝的忠誠為極大的賞賜。

這個時候,推行府兵的種種好處,加深這些府兵在西突厥的待遇。

在皇帝稱天可汗,封禪嵩山期間,將這些西突厥貴族拖在長安,在他們在西突厥的影響最弱的時候,將整個府兵體係,徹底的建立起來。

這就是皇帝的一整套手段。

群臣想通了這些,不由得為皇帝的布局精密細致感到驚歎。

“或許將來什麼時候,可以從他們當中選一些忠誠的人,到長安來宿衛,更加加深他們的忠誠。”李承乾笑笑,說道:“或許也可以將他們轉入庭州都督府,或者安西大都護府的官員序列,加深他們的根基,這樣,大唐在西突厥的布局才會成型。”

“陛下!”李勣站了出來,拱手道:“陛下賢明,隻是陛下,這裡麵對西突厥各部貴族傷害是不是會大一些。”

“這樣不是更好嗎?”李承乾看向李勣,說道:“英國公,你不會真的覺得大唐有機會能夠收服西突厥的人心吧?”

“陛下?”

“先說阿史那·步真,阿史那·步真野心重重,弩失畢五部投入他的麾下,本身就是將來想要以他為主反唐。”李承乾抬頭,繼續說道:“還有阿史那·彌射,他在朝中的時候,或許溫順,甚至願意效死力,但在碎葉川待的久了,他的忠誠還能剩幾分。”

殿中群臣都不是什麼小孩子了。

阿史那·彌射獨自在西突厥待的時間長了,便是自己沒有異心,恐怕心裡也會有幾分不安穩。

“朕明白英國公的意思,阿史那·彌射終究是跟隨父皇在遼東拚命征戰廝殺過,對他不宜太過嚴苛。”李承乾點點頭,道:“國公說的沒錯,朕之前是有些欠思量了,加上咄陸五部對大唐相對恭順,那麼便處置柔和一些,在府兵當中,可挑選一些性情溫順的貴族子弟入府兵,作為緩衝,免得他們和弩失畢五部一起動手。”

皇帝對咄陸五部依舊沒有多少好感,但不過是為了避免一下子同時逼反咄陸五部和弩失畢五部,局麵容易失控,才緩和一些。

“便如此吧。”李承乾微微擺手,說道:“昆陵、蒙池兩都護府,中下層官員還是以西突厥族人為主,這方麵已經不算虧待他們了。”

“是!”李勣拱手,低頭間,他心思凝重,皇帝這裡,對西突厥的成見已深。

看樣子他也得好好的看看阿史那·彌射了,此去經年,他還是一樣的他嗎?

“庭州諸事已定,還有安西。”李承乾抬頭,認真的說道:“這一次滅西突厥,天竺和波斯雖然出力不大,但也一樣要召他們入長安,讓裴行儉暫時駐紮在烏滸河,保證交通,同時在那邊也建一座塢堡吧,派三百人鎮守,算是多一個眼線盯著西突厥。”

“喏!”群臣齊齊拱手。

“還有,雁門郡公如今還在安西,還沒有啟程東歸。”李承乾抬頭看向於誌寧,說道:“於師,你來起草詔書,朕給他個機會,讓他親自率軍趕往西海,然後在西海邊上,效冠軍侯,祭地禪禮,再效武陽侯,勒石記功,以成武將新巔。”

群臣猛然抬頭,難以置信的看向李承乾。

冠軍侯霍去病,封狼居胥,

武陽侯竇憲,勒石燕然。

天下武將最高巔峰,封狼居胥,勒石燕然。

便是李勣,李勣的滅國之功,都有所差,但是皇帝現在卻都給了梁建方。

在先帝在時,並不怎麼顯眼的梁建方。

李承乾輕輕笑笑,說道:“起詔去吧,若是詔書抵達的時候,他已經啟程東歸了,他便隻能怨他自己沒有這個造化了。”

“喏!”於誌寧拱手,然後轉身快速的走到一旁去寫詔書了。

群臣沒有人會感到奇怪,因為他們知道,不僅於誌寧會快,甚至就連在傳旨過程當中的每一個人都會無比瘋狂的騎馬狂奔,以求在最短的時間內,將詔書送到梁建方的手裡,以完成這個天下奇功。

以前的時候,武將巔峰是兩漢的冠軍侯霍去病和武陽侯竇憲,但是現在,武將的巔峰是大唐的梁建方。

梁建方本人或許沒有那麼驚才絕豔,但他的身後有李靖滅東突厥,吐穀渾,有李勣滅薛延陀,破平穰城,還有大量軍中將士這些年立下的無數功勞。

梁建方封地西海,勒石記功。

那不是他一個人的榮耀,是整個大唐所有將士的榮耀,是大唐所有文臣武將,所有人的功勞。

便是梁建方他已經回到了蘭州,他也得重新回去,殺到裡海,勒石記功。

……

李承乾看著群臣輕輕笑笑。

梁建方的功勞,何嘗不是他的功勞。

李承乾心中輕輕輕歎一聲,然後抬頭道:“西突厥的事情便到此為止吧,說說蘭州,杜鳳舉調任安西,蘭州都督空出來了,朕看就調李德謇任蘭州都督吧。”

“陛下!”長孫無忌忍不住的抬頭,拱手:“衛國公現在還在西昌州。”

李靖在西昌州,李德謇在蘭州。

父子倆離得這麼近,可不是一件好事。

李承乾擺擺手,說道:“衛國公在西昌州多年,一個八十五歲的老臣,為了邊境穩定,高原堅持多年,多番不益,如今也是時候讓他調回長安享福了。”

群臣一愣,隨即緩緩點頭。

他們都記得李靖是征戰南北的天下統帥,卻都忘了,他已經是八十五歲的老將了。

再熬下去,恐怕會死在西昌州。

甚至便是不再熬下去,李靖恐怕也支撐不了幾年了。

李承乾抬頭,說道:“傳旨下去,讓衛國公隨大軍一起返回長安,轉任太子太傅,回來若是有空,就幫朕教教太子吧。”

“喏!”群臣齊齊拱手。

長孫無忌微微上前,拱手:“陛下,西昌州關係重大,衛國公一旦回朝,恐怕吐蕃會野心蠢動,不知道陛下以何人繼任?”

“是啊,吐蕃該不安了。”李承乾平靜的看向殿外,輕聲說道:“說起來,芒鬆芒讚也該十歲了。”

長孫無忌猛然抬頭,他敏銳的聽到了皇帝的意思。

西突厥大局已定,接下來,大唐就該轉向吐蕃了。

不,西突厥還有一戰……

長孫無忌輕輕低頭。

不,皇帝是故意留著那一戰的,若是吐蕃想要出手,必然會介入那一戰。

皇帝的目光長遠的簡直令人可怕。

“雁門郡公封祭西海,勒石記功,這已經是難得的榮耀了。”李承乾平靜的開,口說道:“讓雁門郡公任西昌州都督,同時讓席君買任夏州都督。”

“喏!”群臣肅然拱手。

“還有,衛國公還是提前一步到長安吧。”李承乾輕歎一聲,說道:“到時候,朕親自去城外迎接他吧,這些年,他為大唐付出太多了。”

“陛下仁德!”群臣感同身受的拱手。

“退朝吧。”

“喏!”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