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殿中。
晨光葳蕤,內室溫香。
李承乾側身躺在床榻上,看著眼前的蘇淑,右手五指輕輕的在她鎖骨玉頸間流連。
“陛下!”蘇淑朦朧的睜開了眼睛,伸手按住李承乾作怪的手,然後低聲說道:“陛下,該上朝了。”
“好吧。”李承乾笑笑,然後輕輕的在蘇淑額頭上吻了一下,然後這才起身。
殿中的侍女立刻過來幫李承乾洗漱穿衣。
李承乾側身看向蘇淑,一身疲累的她再度睡了過去。
李承乾心中有些可惜。
這麼些年了,他和蘇淑一直想要再要個孩子,但是始終都沒有能夠得逞。
這一次西突厥大勝,李承乾在立政殿待了五天。
甚至都有些將朝政荒廢了。
不過百官誰也沒有多說什麼。
帝後和諧,乃是國家大事,誰敢亂說一句,是要被朝野百官集體彈劾的。
……
一身黑底金絲袞龍袍,李承乾神色平靜的步入兩儀殿,然後走上丹陛,在禦榻上坐下
長孫無忌,李勣,於誌寧,唐儉,孫伏伽,馬周,許敬宗,張行成,閻立德,崔敦禮,尹君,長孫祥,褚遂良,丘行恭等人,齊齊拱手道:“參見陛下!”
“眾卿平身。”李承乾微微抬手,然後笑著說道:“這幾日,長安百姓歡慶可還順利?”
“一切如意。”長孫無忌站出拱手。
“那樣便好,說正事。”李承乾神色收斂,道:“賀魯雖然被擒,但西突厥戰事還未了結,現在情況如何?”
“陛下!”崔敦禮站了出來,拱手道:“陛下以阿史那·步真為濛池都護、繼往絕可汗,統轄弩失畢五部,所以阿史那·步真一到,弩失畢五部,便立刻歸降。”
“哦,立刻嗎?”李承乾的眼睛微微眯了起來,他身體靠後,看向群臣道:“諸卿都說說吧。”
“陛下,阿史那步真雖然歸入我朝多年,但其實並未立多少大功,如今倚大唐軍勢,成為西突厥繼往絕可汗,未必是一件好事,而以弩失畢五部的情況來看,說不定他日,阿史那步真就會率部反叛大唐。”李勣站出認真拱手。
“可惜了!”李承乾不由得輕歎一聲。
如果弩失畢五部滑軌的不要那麼快,那麼梁建方就能夠順勢狠狠的殺上一波。
李承乾讓梁建方去西域,就是殺人去了。
群臣默默點頭。
禦榻之上,李承乾突然笑了,說道:“諸卿,其實這不是壞事,不是嗎?”
群臣一愣,隨即緩緩點頭道:“陛下所言極是。”
大唐曆來是扶持一位可汗,而等到這位可汗開始掌控西突厥,然後造反,那麼大唐正好可以開始清洗。
尤其隨著一次次戰事,不知道多少西突厥人成了大唐的眼線。
大唐對西突厥的掌握是在不斷逐漸加深的。
如今不過是從整個西突厥,轉化為弩失畢五部而已,不是壞事。
“傳旨王方翼和裴行儉,讓他們前往西突厥十姓部落,搜刮賀魯殘部,同時,緊盯各部水草所在。”李承乾目光冷冽,咬牙說道:“朕要知道西突厥的所有水草情況,將來若是再度開戰,大唐要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並且擊潰他們。”
西突厥沒有城池,牧民逐水草而居。
然而水草之事,看起來漂泊不定,但實際上是有規律的。
尤其是那些足夠大型部落所用的水草,規律更是明顯。
但這些規律,向來都掌握在突厥部落,甚至是長老的手裡,如今西突厥成了大唐領土,自然就有機會徹底的查清楚這些事情。
“喏!”群臣肅然拱手。
李承乾稍微鬆了口氣,說道:“如今西突厥已滅,徹底清查賀魯餘部,等到大軍回來,將那些賀魯手下的部落酋長,小可汗,長老,全部押送到長安來,讓雁門郡公獻俘太廟。”
“是!”崔敦禮站出肅然拱手,獻俘太廟,是對軍中將士最好的獎賞。
“還有,讓阿史那彌射和阿史那步真,帶著他們認為重要的酋長,小可汗,長老,還有這些人的兒子,也一起來到長安。”李承乾微微抬頭,說道:“年底的時候,朕要稱天可汗,該是讓突厥人給朕上尊號了。”
“喏!”群臣肅然拱手。
從現在開始,皇帝稱天可汗,將是整個大唐一等一的頭等大事。
……
李承乾抬頭,說道:“西突厥已滅,如何治理西突厥就要開始認真考量了,朕想在西突厥實行府兵事,諸卿以為如何?”
一個“實”字,說的很重。
李勣站了出來,抬頭看向皇帝,疑惑的問道:“陛下,不是要在西突厥行羈縻州事嗎?”
“沒錯!”李承乾點點頭,說道:“如今天下各羈縻州,州內多以義軍、土丁和舊製為製,如同戎州和東突厥各州,有戰則調,再有,便是如同河北,從突厥和契丹等族,招收騎兵,遷移百姓至河北邊境,在河北成折衝府,以應戰事。”
河北的折衝府,嚴格意義上講,都是河北人。
例如李謹行,他是粟末靺鞨族,他的父親突地稽及其部落,在高祖武德初年,被安置在燕州,後來因為戰功,被徙至幽州昌平,賜姓李氏。
他的部眾實際上已經是河北人,之後便是河北的折衝府兵。
“然而西突厥不同。”李承乾看著殿中的群臣,歎息一聲:“朕思慮許久,大唐雖滅西突厥汗國,但西突厥的人心,恐怕很難歸附大唐,這也是朕為什麼果斷滅國西突厥的原因。”
西突厥不同於東島三國。
東島三國的國力弱於大唐,西突厥曾經完全控製西域,便是如今,隨便就能拉出十萬騎兵,他們心中知道,自己不必大唐弱多少,所以人心難歸。
既然人心怎麼都歸附不了,那麼我乾脆滅了西突厥,不以柔性拉攏人心,以強硬震懾人心。
“滅國西突厥是第一步,之後如何治理西突厥,才是朕深思良久的。”李承乾坐在禦榻上,看向安靜的群臣,接著說道:“所以,立府兵,西突厥十姓部落當中,每一部落都立一折衝府,取部落普通牧民,甚至是奴隸,為府兵來源。”
殿中群臣猛然抬頭,驚訝的看著李承乾。
“便如同朕當年說的,高句麗和吐蕃有兩個根本的痼疾,那就是奴隸太多,階級對立太重。”李承乾輕歎一聲,說道:“西突厥又何嘗不是如此,什麼可汗,小可汗,葉護,設,特勤,俟利發……幾十種,但突厥最受壓迫最底層的百姓和奴隸,人是最多的。”
群臣不少人已經開始意識到了皇帝的想法。
李承乾微微抬頭,說道:“在每個部落的這些人當中,取千人成為府兵,免賦稅,勞役,分賀魯留下的草產,將來可以轉為地方官吏。
朕要在西突厥當中,建立起一條新的普通牧民,甚至是奴隸的崛起之路,和舊的製度抗衡!”
“陛下是想要讓西突厥內部發生矛盾。”長孫無忌站了出來,認真拱手。
李承乾輕輕笑了,點頭道:“西突厥左右廂本身就有仇恨,如今若是內部再起新的矛盾,那麼他們的整體戰力就會大大下降,同時,安西都護府,兵部職方司,還有百騎司,都可以加強滲透,將來西突厥再亂,輕易便可平定。”
李承乾雖然已經滅國西突厥,但他從來沒有放鬆對西突厥諸部的警惕,甚至他已經做好了西突厥再度叛亂的準備。
“陛下。”李勣站在長孫無忌身後,拱手道:“西突厥的那些貴族,怕是不願意大唐這麼做吧,他們會不會千方百計的阻撓此事?”
“朕真要這麼做,誰敢反對!”李承乾神色淡漠的抬頭。
群臣齊齊拱手,神色凜然。
如今西突厥汗國剛滅,梁建方還在搜尋賀魯餘孽,誰要反對,就是賀魯餘孽,直接絞殺。
“當然,朕也不是一個冷酷嗜殺的皇帝。”李承乾神色平靜,說道:“告訴王方翼和裴行儉,讓他們在西突厥各部貴族前來長安朝賀的時候,再來組建府兵,這樣便是有人阻擋,人不在西突厥,怕是有心無力。”
大戰了結,梁建方要獻俘,皇帝還要稱天可汗,大量的西突厥貴族都要前來長安。
這是皇帝剛才說過的。
而且還有他們的子嗣,以及大量的護衛。
西突厥會出現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權力真空。
“還有,讓裴行儉和王方翼告訴他們,西突厥的這些貴族,在長安可能要待上超過兩年,兩年時間,西突厥內部會發生很多事情的。”李承乾輕輕冷笑,兩年的時間,足夠將這個體製徹底的建立起來了。
而且,這裡麵還有很多的小手段可以做。
兩年了,奴隸和貴族之間的很多仇怨。
是可以報的。
有人做了例子,再想要讓人心安定下來,除非你將他們全部都殺光。
“陛下,何至於有兩年?”長孫無忌突然抬頭。
李承乾輕輕笑了,看著長孫無忌道:“舅舅,年底,朕要稱天可汗,明年年底,朕打算嵩山封禪。”
“封禪?”殿中群臣忍不住的抬頭、
李承乾擺擺手,道:“朕就是找個理由,將他們拖延在長安罷了,到時候,找個地方有災,眾卿在上奏說朕德性不夠……”
“陛下!”長孫無忌忍不住的打斷李承乾。
李承乾現在說封禪,哪怕僅是嵩山封禪,群臣都會覺得太早,有些不好接受,但如果說他德性不夠,那是誰也不會同意的。
李承乾笑笑,搖搖頭道:“明年年底封禪也不可能的,若朕預計的不錯,那個時候,高句麗,百濟和新羅,也該開戰了,那個時候,誰還會在意什麼封禪。”
群臣頓時就徹底明白了過來,皇帝真的沒想在明年年底嵩山封禪。
“不過話說回來,將來高句麗,百濟和新羅如果全滅,朕以此滅國之功,求封禪嵩山,還請諸卿多多上奏。”李承乾笑著抬手,皇帝封禪,從來都是百官請封,哪有皇帝自己提的。
“喏!”群臣肅然拱手,有些東西,他們已經懂了,皇帝現在已經到了足夠窺伺封禪的地步了。
而且他的功,積累的也差不多了,剩下的最多需要滅國東島三國,封禪便已經足夠。
……
“好了,不說這個。”李承乾搖搖頭,說到:“繼續說西突厥的事情,朕曾經想過治理西突厥,但其中最難的一點,在於碎葉川距離庭州太遠了,哪怕是碎葉川以東,西突厥左廂五部邊緣,距離庭州已經超過千裡。”
距離太遠,不僅意味著補給線要加長,甚至安西對西突厥的影響力也會降低,甚至在於西突厥出事的時候,安西無法在第一時間反應過來,而等到他們抵達的時候,一切已成定局。
皇帝剛剛說過了,在西突厥建立府兵,瓦解西突厥統治體係,帶來的高興,瞬間在群臣腦海中散去。
“所以,朕決定,建安西大都護府。”李承乾抬頭,看向長孫無忌,說道:“以天山以北,庭州,昆陵,蒙池三地,建庭州都督府;以天山以南,西州,焉耆,於闐,龜茲,疏勒,為安西都督府;庭州都督府和安西都督府,皆歸安西大都護府。”
在拿下疏勒之後,大唐在安西已經通過蔥嶺,接觸到了石國,加上昆陵,蒙池,整個西突厥,疆域太大了。
“敢問陛下,以何人為安西大都護?”長孫無忌站了出來,認真拱手。
滿朝群臣都明白,長孫無忌這麼說,實際上已經是同意了皇帝的決定。
“調蘭州都督杜鳳舉為安西大都護,以西州刺史駱弘義為安西都督,以庭州刺史來濟為庭州都督。”李承乾看向群臣笑笑,說道:“這樣一來,朕也正好,解決掉一部分戰後的賞功之事。”
多了一個安西大都護,後麵可以調動的有一大串人。
長孫無忌還有李勣等人,齊齊點頭。
“朕之所以這麼做,還有一部分是絲綢之路的緣故。”李承乾神色稍微輕鬆,繼續說道:“絲綢之路在西域,同樣分南北兩條,北麵是走西突厥到庭州,南絲綢之路現在徹底歸入大唐控製,北絲綢之路,才是大唐經營的要點。”
群臣齊齊躬身,大唐和西突厥在西北打生打死是為了什麼,還不是一條絲綢之路。
“從庭州到碎葉川太遠,雖然有諸驛站建設,但終歸於統治不利,所以朕決定在北絲綢之路沿線,建塢堡。”李承乾抬頭,認真說道:“傳旨下去,以王方翼檢校庭州大都護府司馬,籌定塢堡諸事。”
劉仁軌在高句麗的時候,就建了不少塢堡,王方翼其實就在旁邊看著。
也算是熟門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