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虎賁郎 > 第501章 身懷大義

第501章 身懷大義(1 / 1)

推荐阅读:

十三日,趙基中軍集群抵達奢延王庭。

聚集於這裡的徐晃前部五支軍隊已經向西蔓延殺去,趙基直接接管徐晃所製的沙盤。

劉去卑、休屠達達兩支義從軍隊本就是匈奴各千戶部落精銳臨時組成,本質上就是來跟著打順風仗的。

因此一開戰,這兩支義從軍隊就徹底散了,如似漫天火星,去追逐抄掠零散的雜胡小聚落。

而徐晃、張遼、趙雲三軍,分彆撲向雜胡大聚落,這些大聚落都是占據原有的縣邑、古城。

諸羌與匈奴一樣,是耕牧生活,更重視耕種,也有建築石寨、城邑的傳統。

所以規模稍稍大一些的羌部聚落,多會依山修建石堡、石寨。

如果給諸羌文化為主的雜胡幾代人時間,他們能在山野地帶修建出密密麻麻的寨堡群。

三郡諸胡都是羌文化為底色,吸收了太多的漢邊民,他們對築城、耕種有著強烈渴望。

因此徐晃三軍各自進圍大型聚落……沒能偷襲得手,說明三郡羌胡已然有備,外鬆內緊。

趙基觀望沙盤地圖,手裡抓著麥餅時不時咬一口。

賈詡則披著油光水亮的黑色熊裘大氅,靜坐閉目養神,沙盤信息早已刻在他的腦海裡。

賈詡隻是在等其他意外的信息,普通的軍情已經不會影響什麼。

現在形勢明顯些,諸胡已然有備,那說明肯定存在一支聯合組建的機動兵力。

這支機動兵力要麼潛伏,企圖襲擊徐晃三軍,要麼襲擊南路軍,再要麼想一口撐死來打趙基。

這支機動兵力暴露之前,中軍不能動。

還有就是,要等北方的消息。

三郡雜胡已然有備,那麼依附鮮卑,邀請鮮卑人南下也就成了大概率的事情。

反正冬季時節,對鮮卑人來說閒著也是閒著,來三郡走一圈,或許就能迫使三郡諸胡名義上臣服於他們。

現在的鮮卑國主是鮮卑建國大首領檀石槐的長孫魁頭,然而檀石槐死後繼位的和連是次子。

如今和連之子騫曼已經長大,企圖從堂兄魁頭那裡搶奪國主之位。

如果魁頭能對外擊敗漢大司馬趙基,或者威懾三郡雜胡臣服,那勢必威望高漲,短期內自能壓製騫曼引發的人心分裂與動蕩。

鮮卑人,的確有介入這場戰爭的動機與需求。

關尚端著一盤飯菜進來,放下後對趙基說:“大司馬,有自稱扶風蘇則者投帖,欲拜見大司馬。”

趙基皺眉:“就是那個扶風蘇氏的蘇?”

“不清楚,下麵人說這人自雲是從北地逃難而來,帶來了鮮卑軍情。不敢隱瞞,才向卑職上報。”

“知道了,安排他來見我。”

趙基端起一碗米粥攪了攪,端到賈詡麵前:“軍師,可知蘇則此人?”

“此人有名士之稱,本以為喪命於三輔大亂之中。不曾想倒有先見之明,逃出三輔保住了性命。”

賈詡接過木碗,握著木勺攪了攪,又吹了吹,才說:“平陵蘇氏族大兵強不假,然其族裔分支遍及周邊。大司馬也隻是遷徙其宗族、戚族與鄉黨,又不曾株連蘇氏餘脈,不必擔心蘇則虛報軍情。”

如衛氏都能發展出豪強、名士諸多分支,蘇氏也是與衛氏一起崛起的家族,支係更是複雜。

麵對賈詡的寬慰,趙基忍不住笑了笑。

經曆三輔動亂後,蘇氏遠近分支自然會抱團求存,因此絕大多數關中蘇氏幾乎被他一鍋端了。

但的確還有殘留的蘇氏,這些蘇氏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去平陵抱團求存。

怎麼說呢,家族規模大到了一定程度,內部一些矛盾也會大的超越死亡恐懼。

人雖然怕死,但有的人寧肯在外麵卑微求活,也不願回歸家族低頭受氣。

例如蘇則,蘇氏塢堡之強,李傕郭汜聯手都沒能攻陷,結果蘇則有名士之稱,就是不去塢堡裡。

說到底,蘇則這一支與塢堡裡的管事的蘇氏肯定有著不便向外人講述的矛盾。

趙基也就點著頭,端起自己那碗粟米粥吃了起來。

軍事調動是大事,軍情早晚延遲幾十分鐘不影響什麼。

他相信自己的斥候偵查範圍,範圍之內,鮮卑人不可能穿插進來。

再說了,就算鮮卑人突進到二十裡範圍內,又能如何?

趙基耐心吃粥啃麥餅,隨後才去見蘇則。

蘇則不能說是衣衫襤褸,身上穿的是鼠兔皮縫合的及膝大皮襖,皮毛外翻還大片磨損,汙垢甚多。

就連蘇則本人,也是發須散亂,麵容清瘦。

但整個人氣色不錯,目光銳利給趙基一種公事公辦的刻板印象。

趙基落座,才問:“先生怎麼如此打扮?”

“某與友人隱居北地太白山中,狩獵為生,故如此打扮。”

蘇則對著趙基拱手,做笑:“大司馬也曾隱居稷山,某大致如是也。”

“你我還是有區彆的,我隱居稷山時,穿豹皮、虎皮與鹿皮衣。”

趙基側頭去看關尚:“衝泡薑茶取來給蘇先生驅寒暖身。”

“喏。”

關尚轉身快步離去,趙基就問:“先生是一人來,還是與友人結伴而來?”

“某共有三人南下,如今到大司馬軍中隻有仆與馮翊池陽人吉茂。”

“池陽吉茂?”

趙基想了想,就問:“他可是太醫令吉平的族人?我聽說司徒趙公今年征辟池陽人吉黃為掾,與吉茂可是近親?”

蘇則聞言眼睛一亮立刻回答:“吉茂乃吉黃胞弟也,如今腿足凍傷,還請大司馬遣良醫救護。”

“我自會遣人救治,先生說說軍情。”

趙基見蘇則坐在那裡止不住打擺子,就起身展臂:“還請來火爐邊上話事。”

“謝大司馬關愛。”

蘇則也不推辭,跟著趙基轉入內廳,看到了夾壁處燃燒的鐵爐,忍不住加快步伐走過去伸手烤火。

又轉身背靠著夾壁火牆,整個人仿佛更冷了,止不住打擺子,仿佛呼出的都是寒氣。

暖身幾個呼吸後,蘇則強撐著站直身子,拱手回答:“某等本在太白山狩獵為生,入城邑換取食鹽時,見鮮卑有集結之狀。遂與夥伴商議,故結伴而下,晝夜兼程。”

也必須晝夜兼程,這種天氣很容易凍死在山野之間。

蘇則麵露慶幸之色:“在榆林遭遇天兵,得天兵之助,這才能入大司馬軍中,保住了性命。”

“先生斷定鮮卑人集結,是要南下與我一戰?”

“正是,鮮卑之中亦有流亡士人,得彼輩襄助,我等才得以啟程。”

蘇則麵露感慨之色:“鮮卑若得逞,以其凶頑殘暴,秦晉之地再無安寧之日。”

“明白了,我中軍集結此處,就是在等鮮卑。”

趙基解下自己的熊皮鬥篷,披在蘇則肩上:“先生先休養驅寒,免得傷了身體元氣。待修養好身子,再詳細討論軍事。”

蘇則雙手抓著鬥篷兩側籠在身前,直問:“大司馬早有應對?”

“非我自大,我麾下徐公明、張文遠、趙子龍皆洞悉軍機之輩,來日成就不亞昔日之涼州三明。我隨此三將之後,為的就是與鮮卑一戰。”

趙基語氣平靜,看著蘇則眼睛:“我很高興邊郡胡塵之下,還能有先生這樣身懷大義之士。”

蘇則一時無語,他是真沒想到,趙基這位年輕的大司馬居然是來跟鮮卑人打仗的。

趙基也懶的詳細解釋,主動出塞去打鮮卑,會激發鮮卑人同仇敵愾的團結心態,而且道路太遠,很容易在與鮮卑人的周旋中陷入消耗戰。

而在邊塞防守就不一樣,來進攻的鮮卑人數量有限。

同時作為進攻的一方,鮮卑首領就必須取得戰果,否則很難服眾。

因此,鮮卑人主動來戰,這注定會有一場碰撞。

就算重創這支鮮卑人,也不會引發其他鮮卑部落、首領的集體仇視。

這種防守反擊戰爭,很適合目前的格局。

廢掉鮮卑人短期內的乾預能力,自己也就年真正的安寧時光。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