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嶽父關羽,我開局勸劉備奇襲襄陽 > 第369章 錦囊計,摸清曹賊老底!太尉啊,海軍就算不翻船,又如何不迷路?

第369章 錦囊計,摸清曹賊老底!太尉啊,海軍就算不翻船,又如何不迷路?(1 / 1)

推荐阅读:

易水下遊四十裡。

一艘艘的竹筏,正載著一萬楚軍,向著北岸駛去。

二十餘艘竹筏最先衝上河灘,四百餘名楚軍士卒,爭先恐後跳下竹筏,跳上了岸頭。

上岸的楚卒迅速結陣,準備在北岸立穩腳跟,以掩護後續主力登岸。

“傳令,各筏加快登岸,半個時辰內,老夫要一萬人馬儘數登岸,在北岸立下營寨!”

一艘走軻上,黃忠揚著手中長刀喝道。

令旗搖動,各船筏加速衝向北岸。

就在這時。

蘇飛卻臉色微變,指著前方道:

“老將軍,上遊方麵似乎有敵騎來襲!”

黃忠神色立時警覺起來,轉頭向西麵望去。

果不其然。

隻見一道狂塵由西而來,正沿著易水北岸,向著登陸灘頭襲卷而近。

塵霧中,騎兵若隱若現,魏國的戰旗也隱約可見。

毫無疑問,必是魏騎前來截擊!

“一切都在蕭太尉意料之中呀,曹賊果然派了輕騎來阻我登岸!”

黃忠眼中掠起敬意,遂長刀一揚:

“傳令各船,加快速度,速速登岸。”

黃忠久經戰陣,豈不知現下這種局麵,想要登岸成功,惟一的機會儘可能多的令士卒登岸,結陣頂住魏騎的衝擊。

隻要頂住第一波衝擊,就能為主力登岸爭取到足夠的時間,他這一萬人馬才能儘數登岸。

可惜,魏軍方麵顯然也清楚這一點。

統軍的高覽,正是瞅準楚軍登岸兵少的破綻,掐著點兒殺了過來。

“幽燕將士們,跟著我,殺儘楚寇!”

“把登岸的楚卒,給我殺儘——”

高覽揮舞著銀槍,放聲高喝。

四千餘幽燕魏騎,策馬如風,如狂風暴雨般襲卷而至。

頃刻間,魏騎撞到。

登岸楚軍雖已結陣,人數卻隻有四百,焉能擋得住十倍鐵騎衝擊。

破碎聲,慘叫聲,馬嘶聲…轉眼間響徹了北岸上空。

幾個呼吸間,楚軍陣便衝破。

四萬楚軍士卒,被十倍鐵騎洪流,無情的淹沒於鐵蹄刀鋒之下。

登陸場易手。

黃忠被激怒,長刀揮動,便要喝令各船筏繼續登岸,不惜一切代價也要衝上去。

這時。

蘇飛猛的想起什麼,提醒道:

“老將軍,我記得我們臨行前,蕭太尉似乎給了老將軍一枚錦囊,叮囑若是我軍登岸受挫,便拆開錦囊依計行事?”

黃忠驀然想起,忙是從懷中取出錦囊,拆開來細看。

“若遇魏軍騎兵阻擊,不可做無謂犧牲,即刻放棄渡河,收兵回營。”

短短一句話,看的黃忠不由麵露驚奇之色。

顯然蕭和在他率軍出發前,就已推算出曹操會派出輕騎阻擊!

不僅如此,蕭和還料到,他登陸之戰必會受挫!

“老夫有些年沒與蕭太尉平肩而戰了,沒想到他還是如當年荊州時那般料事如神,如若開了天眼一般呀…”

黃忠嘖嘖歎服,眼中卻又流露出不解。

蕭和既是料到了眼前局麵,那為何還要向楚王獻計,讓他率軍來下遊偷渡?

折騰了這麼一遭,河也沒渡成,卻折了幾百將士,圖個什麼呢?

不解歸不解,黃忠依舊長刀一揮:

“傳令,各船停止登岸,速速收兵,撤回大營。”

蘇飛卻吃了一驚,急道:

“黃老將軍,咱們隻稍稍受挫,為何就突然撤兵,莫非是蕭太尉的計策嗎?”

黃忠將手中紙條遞給蘇飛,歎道:

“撤退就是蕭太尉的計策。”

蘇飛接過一看,眼神驚訝變成了困惑。

原本他以為,蕭和給黃忠的錦囊之中,會留有什麼奇謀妙計,幫他們擊敗北岸之敵,順利渡過易水。

沒想到,錦囊無計,隻是令他們撤退。

“黃老將軍,這…”

蘇飛抬起頭,費解的望向黃忠。

黃忠拂了拂手,語氣堅定道:

“蕭太尉這麼做,自然有其道理,我們隻管執行便是,休要多問。”

蘇飛無奈,隻得傳下令去。

“鐺鐺鐺~~”

刺耳的鳴金之聲,響起在了易水上空。

一艘艘船筏上的楚軍聞聲,隻得掉轉方向,往南岸撤去。

此時。

幽燕鐵騎已衝至岸邊,見得楚軍驚退,無不士氣大振。

他們揮舞著兵器,歡呼大喝,向著退卻的楚軍耀武揚威,各種嘲笑大罵。

高覽橫槍立馬於岸,望著退走的楚軍,暗暗鬆了口氣。

這還是他生平頭一次,與傳聞中天下最強的楚軍交手。

原本高覽以為,此戰必將是一場惡戰。

卻不想,竟以如此輕鬆取勝的結局收場,多多少少令他感到頗有幾分意外。

“楚軍,也不過如此…”

高覽冷冷一笑,嘴角亦揚起一絲輕視。

夏侯充則揮舞著兵器,指著水上楚軍狂叫:

“楚狗,有膽你們過來呀,爺爺我還沒殺痛快,你們彆逃啊~~”

易水北岸,一邊嘲諷辱罵之聲。

船筏上。

黃忠卻長刀握到哢哢作響,蒼老臉上燃燒著恨色。

若非是蕭和的錦囊指示,以他的暴脾氣,早率軍強行殺上北岸,與敵決死一戰了。

就算你是四千鐵騎又如何?

敢這般辱我黃忠,老子就跟你們玩命!

“蕭太尉定然另有妙計,老夫就讓你們暫且再猖狂片刻,哼!”

黃忠終究強壓下怒火,拂手喝道:

“傳令,全軍撤往南岸,退回易京主營!”

一萬楚軍便在付出幾百死傷後,儘數退回了南岸,沿著河岸又退向了易京主營…

入夜,楚營王帳。

黃忠和蘇飛二將,已神色愧疚,站在了劉備麵前。

“大王,老臣未能偷渡易水,為敵所敗,還請大王責罰。”

黃忠默默請罪。

這位大楚第一老將,脾氣雖是火爆,人情世故卻還是懂的。

他並未將“敗歸”的原由,歸結於蕭和的錦囊指示,而是攬在了自己頭上。

劉備和蕭和對視一眼,會心一笑。

“漢升老將軍,是我讓你放棄渡河,撤回大營,此番失利你何罪之有?”

蕭和笑嗬嗬上前,將一杯接風酒遞給了黃忠身上。

眼見蕭和如此有擔當,沒讓自己背鍋,黃忠鬆了口氣之餘,心生幾分敬佩。

酒雖接過,他卻又不解道:

“蕭太尉,你既是神機妙算,料到了曹賊會派輕騎來阻擊我們,為何卻還向大王獻計,叫我率軍從下遊偷渡?”

蘇飛和其餘眾臣,皆也是神色狐疑,齊刷刷望向了蕭和。

“其實漢升老將軍你此戰,並非是真要你強渡易水,而是要借此機會,試探出曹賊還有多少騎兵可用。”

“有了具體數目,大王心裡邊才有底,方能決定派多少兵馬,派哪些兵種直搗幽州腹地,叫曹賊的易京防線形同虛設!”

蕭和不緊不慢,點破了第一層玄機。

黃忠一愣,眼神愈發茫然,全然沒能領會蕭和話中深意。

帳中眾臣,亦是一頭霧水。

試探魏軍騎兵數目,直搗幽州腹地,讓易京防線形同虛設…

這幾件事,八竿子打不著,似乎全然沒有聯係啊。

“伯溫,事到如今,也該是讓大家知曉的時候了。”

劉備一笑,遂向眾人解釋道:

“諸位有所不知,伯溫早在青州攻陷時,就已奏請孤召集船匠,在青州沿海興建了一支新式海軍。”

“這支海軍所用之船,皆乃伯溫所創的新式海船,可遠海航行無懼風浪。”

“此番伐魏,伯溫的計策乃是孤率主力在此吸引曹賊,卻叫伯言,坦之,休穆他們,以海軍浮海北上,從渤海登陸漁陽一線,兵鋒直取薊縣,掃蕩幽州腹地。”

“曹賊若聞知我軍於他背後登陸,必會首先動用所有騎兵去阻擊。”

“漢升你這一戰,正是為試探出魏軍所餘騎兵數量,孤才心中有底,做出相應部署。”

“諸卿,現下你們明白伯溫的計策了嗎?”

真相揭曉。

大帳中一片驚喜,驟然沸騰。

黃忠等眾臣這才恍然大悟,驚喜讚歎聲四起,無不是驚歎於蕭和的深謀遠慮。

一片歎服聲中,馬謖卻忽然道:

“大王,太尉,以謖之見,遠海航行固然能瞞過魏軍耳目,隱藏行蹤,達到奇襲的效果。”

“可據謖所知,遠離海岸線航行,極易迷失方向。”

“那這海上奔襲一戰,如何能確保我們這支水…海軍,能順利抵達漁陽沿海,而不是迷失於茫茫大海之中?”

最新小说: